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八月雪 >

第23章

八月雪-第23章

小说: 八月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在门房,有衙役拿了封书信给他,说是雁门关加急刚到,顾惜朝展开看了看,双眉一展真是天助我也,遂连夜收拾行李去了雁门关。
  第二天一早老爷子蹦蹦跳,对着师爷吼叫,大的把小的卖了然后私奔跑了,你到底怎么管教的孩子!师爷摇着扇子望天,曹大人淡定喝茶,哟,看有人放风筝。
  江南春早,顾惜朝走的时候已经桃花满梢,雁门关却在下雪。
  他到城下已是天黑,刚来得及进关,正在树下拍打着马背落雪,冷不防被人从背后抱住,戚少商亲在他耳朵上犯酸,“相思难表魂梦无据唯有归来是。”
  顾惜朝道,戚大侠,我高估你了,下次可否换一句。
  戚少商松开手两人正面相对,塞外风大,吹的两人鬓发四散,月光却极好。戚少商替他拢了拢头发,上次的狐皮师爷找人做了件斗篷,正是顾惜朝身上这一件,一圈白毛衬的十分贵气,戚少商眯了眯眼,“顾公子,你是来颠倒众生么?”
  顾惜朝抿了抿嘴,“不,我来逃难。”
  戚少商牵着马听他说,一路不住笑,回到房里更是笑的打跌,捶着床道,“原来这世上还有顾公子害怕的人。”
  顾惜朝由着他笑,道,“我不怕人对我坏,我只怕人对我好,我欠不起。”
  戚少商一时心疼,过来抱住。

  第三十六章

  戚少商对顾惜朝解释,那份盟约,三修三改,几经来回,终于敲下最后样版,这一回马大人一同回京,到枢密院领了新职,重组使团,只等皇上圣旨颁下,就可以正式同金人结盟,分兵攻辽,收回燕云十六州。
  两人站在雁门关十丈城楼上,浩浩长风刮过,顾惜朝望着戚少商,“将近三年准备,万里来回,还险些赔上性命,到如今也该风光无限了,却被转头扔到这酷寒塞外,戚大侠有何感想?”
  戚少商抱着他望向关外,“我说求之不得你信不信?”
  顾惜朝握着他双手,“我信,”
  “那些功名利禄,你不稀罕。”
  戚少商嗯了一声,贴着他的脸道,“不愧是我知音。”
  顾惜朝冷笑道,“你不稀罕,却有人稀罕的要命。”戚少商心里一突,却听他道,“马大人这个使团,恐怕一时半刻选不出人来,等蔡相太师还有神侯府把人都安置好,怕也要到明年春。”
  戚少商倒抽一口气,“要这么久,一个来回也够了。”
  顾惜朝皱了皱眉,“只怕都不甘心。”戚少商想了想京里那蜘蛛网一般的错综关系,不由点头,“不管哪家的人多上一两个,只怕另外两家都会不服,拆来拆去,果然是要到明年。”又道,“不说这个,老爷子在龙游还好么?”
  顾惜朝摇头,“我怕要出事。”
  汤大人安排的那出戏,到如今演了也有半年多,编排精致故事又好,很快从京师风行到民间。如今随便大一点的镇子,也都有这出八月雪上演,不管老幼妇孺,看过的都知道那个雪夜逐敌的少年将军,都知道那一场冤沉海底的灭门惨案。
  二十年前安阳吕氏一案颇为轰动,于是就有好事者两厢印证,再加上老将军旧人从中使力,也就渐渐有风声传出来,只怕此时皇帝案头,也已经有了翻案的折子。
  可是向来挟民意以迫君王都是最笨最险的法子,二十年前定案的人是先帝,查案的人是先帝心腹,就算这案子翻了,皇帝也会不高兴,很不高兴。
  试问有谁愿意给人逼迫着去否认自己老子?何况这人是皇帝。
  所以老将军他们这一招,着实行险。
  顾惜朝对着戚少商一笑,“所以我不能再留在龙游,只怕皇帝派去找茬的人看见我,刚好接机发挥,只好来拖累你,你就认了吧。”
  戚少商大笑,“求之不得。”
  两人说话的功夫已是日落月升,城头上霜白一片,又说了一会话,便相携着返回大营,身后城关巍峨。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号称天下九塞之首,高居勾注山,东西两翼山峦不断,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地势险要,自古兵家要地。
  戚少商自会宁回京,授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辖下骑步兵一万七千人,配副将两人。
  神宗年间旧例,将以上武官有权举明习兵法之人任本部参谋,不论出身。于是顾惜朝把玩着戚少商调兵虎符,若有所思,“其实,我不想做什么军师。”
  戚少商埋着头回复公文,“不行,我快要忙死了,你一定得帮。”
  顾惜朝道,“你知道我的条件。”
  戚少商抬起头,“都依你,不就是跟我有一样的权利么,”说着把眼前东西一推,“全都给你。”
  顾惜朝眯了眯眼,拎起一份钱粮陈表,“这招跟师爷学的吧。”
  戚少商凑过来,“你我志同道合,自当生死与共,难道不是?”
  顾惜朝接过他手中朱笔低头慢摇,“不是这样,这些杂事不过举手功夫,我帮你也就帮了,但你把我推向人前,你可知有多大风险。”
  戚少商笑,“我不在乎,”又道,“我的顾惜朝顶天立地,我就是要天下人都看到你惊才绝艳。”
  顾惜朝低头批注,道,“大当家,这一招煽情似乎是宗老将军真传,你在登州学到的真不少。”
  戚少商支着脸看他灯下侧影,想起师爷那一招直接拿下,心道,确实有一招真传,却还没敢使过。
  两人在边关日子过的十分逍遥,戚少商果然万事撒手全部交给顾惜朝,还夸耀,顾军师专心骂人的样子十分让人倾倒,营中厨子也都赞同,道,将军在此掌勺的模样也十分英雄气概。
  顾军师前些年颇吃过一些苦头,所以身体不是十分好,所以将军十分体贴,时常来亲自掌勺添几个菜为军师贴补,营中将士都很感动,戚将军爱兵如子真是我等福气。
  转眼到了五月,南风终于吹绿了柳梢,戚少商手头交接的一干杂事也渐渐走入正轨,顾惜朝终于得了半晌功夫闲一闲,却被戚少商拖着来钓鱼。
  河边柳树荫下,顾惜朝钓了一会揉着额角打哈欠,戚少商凑过来道,这里没人,你在我这靠一靠吧。顾惜朝不说话靠了过去,戚少商顿时笑比春风,在河边蹲了一下午,一条毛毛鱼都没钓到,被伙头师傅好一通取笑。
  杜鹃花还未开,杜鹃醉鱼还不到时候呐,将军。
  戚少商挠挠头笑,转头便接到了京中密报。
  果然群臣上表为吕家翻案,言忠臣不可负,民意不可欺,几次三番皇帝终于迫于压力,亲自为吕氏一族平反,重修祠堂,追封吕世恩振武大将军,建衣冠冢于皇陵一侧,封吕氏遗子吕英雄靖安候,掌西北三郡。
  就说这世上没有辨不清的黑白,没有翻不了的冤案,天理昭彰,循环有道。戚少商感慨,顾惜朝道,却也要有老将军还有汤大人他们这样不计生死代价的坚持和争取。
  是,戚少商道,将那密报在火上销毁,又道,我那时并不知道那个刺客是谁,但是那一剑下去,我就知道自己杀错了人,我那时候第一个想到了你,因为我当年不信,你说你并不想杀人。
  顾惜朝打熄了灯,陈年旧事,不说也罢。
  一个月后,顾惜朝初时的担忧终于成真,不知礼部从哪里翻出一份陈年的折子,凑老将军诋毁结盟有碍国事云云,寻了个破烂理由罢免软禁至镇江。两人在边关都十分担忧,所幸汤大人有信至,老将军无恙,靖安候月后赴任。
  吕英雄还未到,阮笙却到了。
  上一回戚少商护送马大人回京,阮笙并没有一起回来,说是还要留在会宁有事,却不知到底是什么秘密的事要鬼鬼祟祟的办。
  戚少商早上到处溜达了一圈,刚回来便看见一个小白脸腻在顾惜朝身边腻歪,顿时攥了攥拳头,雁门关这一亩三分地,居然有人敢动他的人。
  戚少商几步过来正要把人扔出去,阮笙一转头看见,跳起来大叫,“师兄!”
  把戚少商吓一跳,半年不见这孩子居然窜的这么高个子,眉宇间也彪悍许多,倒跟他那个女真兄弟有几分类似,阮笙拉着戚少商急忙显摆,“师兄,我现在不怕见血了。”
  “啊,那要恭喜,恭喜阮少侠。”戚少商把阮笙拎到一旁,自己坐到顾惜朝身边,“你就来说这个?”
  阮笙忙道,“不是,乌烈带了些东西来要送到京师,我跟他一起。”
  戚少商同顾惜朝对望一眼,“七殿下人呢?”
  “他性子急,说是先把东西送去,回来找我玩。”
  敢情这哥俩是来打秋风了,戚少商摸了摸鼻子,“边关有什么好玩,京师纸醉金迷你不去。”
  阮少侠很严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师兄。”
  “呃……真是长进了。”戚少商干笑两声,顾惜朝悠悠道,“只怕阮少侠是冲着靖安候来的。”
  阮笙咬了咬嘴,“我现在一定不输给他。”
  被人咬了一口吓晕掉这种耻辱,那是一定要找回场子的,阮少侠攥了攥拳,不雪此耻,誓不为人。
  顾惜朝一挑眉,拍了拍他肩膀出去张罗如何迎接靖安候大驾,是要挨个上去揍呢还是大家一起来群殴,这个问题值得考虑。
  边关春夏加起来不过三个月,中元节一过就开始起北风,听闻靖安候同金国七皇子一行已经到了城外三十里,戚少商也早早换了身衣裳准备见人。
  却不想,城外数万辽军突然杀至,让人猝不及防。

  第三十七章

  秋防未到,春荒还早,无缘无故不告而战,城外这支辽军来的十分蹊跷。至少戚少商跟顾惜朝听到城头号角的时候都是一愣,辽宋还未正式开战,这到底是怎样状况?
  说起这支辽军,却还要从去年夏耶律大石往夹山请天祚帝说起,天锡帝病逝,上京城无主,耶律大石无心江山,于是负荆请罪去往夹山。
  天祚帝一朝被蛇咬,自然不信耶律大石会这般好心,没有当场诛杀已算不错。如果他手中没有燕云十六州兵权,耶律延禧其实很想就地千刀万剐了这个亲爱的侄子。
  只可惜情势比人强,耶律大石盘踞宫外不走,天祚帝寝食难安,最终采纳近臣意见,传位梁王耶律雅里,年号神历。
  年轻的神历皇帝继位第一件事,便是召见西路招讨使耶律大石,两人君不君臣不臣地在行营金帐打了一架,第二天头青脸肿继续赶路,满目山河破碎,须得一点一点从头收拾。
  两人回到上京,君臣各自繁忙。女真人方自立国势头正劲,完颜宗望骁勇异常,辽金东线千里边界上耶律大石疲于应付,节节败退。自去年冬完颜宗望便盯上了上京城,耶律大石被完颜晟拖在长春州无法脱身,请旨耶律雅里弃城西退被拒,耶律雅里回复他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耶律大石将这道回旨遍发三军,一鼓作气击退完颜晟回救上京,在城外同完颜宗望正面交锋。完颜宗望以逸待劳设下伏兵,耶律大石受伤兵败,耶律雅里亲率禁军出城相救,败走西南,直逼雁门关。
  于是这一场风云际会,终于拉开帷幕。
  耶律雅里率残军三万既无粮草又无援兵,身后还有完颜宗望一路懒洋洋跟来,原本指望一举攻破雁门关暂作补给,又想金国方立该不会贸然进军宋境,或者还能得片刻喘息。
  完颜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