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种田之旺夫旺子 >

第2章

穿越种田之旺夫旺子-第2章

小说: 穿越种田之旺夫旺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大了些,三妮儿四岁了,不再纠结于那些奇怪的感觉,心思就更多地放在了观察日常生活之中。
  爹爹张锄头名字很乡土,长相也平淡,但非常神气,或者说“气质”,眼睛闪亮有神,一点也不象个种田的。
  娘亲钟兰玉呢,很俏丽风流,凤眼流波,爽朗明快,两个哥哥的好相貌都是从娘那儿传下去的。
  大哥张寒露,九月十号生日,比三妮儿大五岁,眉眼长得象娘,脸型和鼻子嘴巴象爹,天生聪敏灵巧,脑子很是机灵。
  二哥张惊蛰,二月五号生日,比三妮儿大三岁,五官也肖似娘亲,但脸型却更象舅家人,虎头虎脑的,头脑虽然不比大哥好,可武艺方面的天赋,可要比大哥好的多,刚进学半年,大哥学了二年才学会的一套拳,他已经完全学会了,更开始学习私塾中教的第二套拳法了,和大哥的进度一模一样不说,甚至有赶超的趋势。
  喜得秋狩节时上门送肉食的大舅二舅连连夸讲,说他更象钟家人。
  而三妮儿的大名是张小寒,生日是十二月初二, 
 2、关于粮食 。。。 
 
 
  她长得要比两个哥哥更好点,可以说完美地融合了爹娘两个人的优点,再加上点婴儿肥和雪白的皮肤,整个儿象个雪堆出来似的。
  说她现在四岁,十足只不过出生了三年二个月多点,没办法,她的生日太好了,满月里就过了年,得算上一岁,虽然总觉得心里埋着些什么还挖不出来——她的那些莫明感觉,就和那些什么联系着——但三妮儿学会了不强求,只记下这一笔,有机会总能够找出来的,更多的时间,她开始仔细探查四下环境,关心要怎么把日子过好。
  不再每天发呆之后,三妮儿就开始缠着爹爹带她出去玩,听爹爹教她,这块田种的是紫艳粟,那边田里种的是胭脂醉,再那边是黄萌玉、最外围的是玉茗香……
  爹爹告诉她,张家庄附近的住户,都是种粮食蔬菜的,蔬菜呢种起来比较麻烦,但种的数量没有粮食多,所以,以后再慢慢教她认,先给她讲讲各种粮食的区别。
  张锄头边指着那些刚冒出的小芽,边摸出一整株的植株,让她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子。
  看到紫艳粟,张小寒脑子里冒出的词是“高梁”,再仔细瞧,一茎上长着五个穗子,每个穗枝上都结有五颗谷种,整穗紫艳粟上总共只结出二十五颗谷物,每颗都有黄豆大小,颜色是艳紫色的,质地象紫色翡翠缕刻而成一般的。
  而胭脂醉,让张小寒脑子里冒出两个词眼,“长杠豆”“水晶”,照例不明其意,小寒也丢开不理,只仔细打量着那细细长长的豆荚般的长茎,朱红色的皮很硬实,剥开后,里面是菱形的细小红色晶颗,玲珑剔透,在阳光下折射出漂亮的红彩。翻开的茎皮内侧是白色的,泛着淡淡的酒味,难怪会叫胭脂醉呢。
  至于黄萌玉,倒没让张小寒的脑子里乱冒什么词,就是一整丛金黄色的发丝般细的茎丝堆簇在一起,但握住整束茎丛,倒过来抖一抖,就能够看出发丝丛中埋着的一颗颗红豆大小的“橄榄”状谷实,黄澄澄的,质感如玉一般。
  “耶!”张小寒吐了吐舌头,好象头发堆里埋藏着的大虱子,这个联象有点囧。
  最后就是让张小寒脑子里崩出“玉米”这个字眼的玉茗香了,一层薄薄的外皮包着的结在圆形茎球上的白白的六角形小颗粒,掀开外皮后,象小小的“蜂巢”!
  一路走着,一路父女俩把粮食都认了个全。
  还告诉这四种粮食分别是给谁吃的,象他们家,哥哥们和她吃的,就是玉茗香,爹爹和娘吃的是黄萌玉,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粮食,但煮成饭后看起来就差不多。
  胭脂醉呢,则是三大娘,二伯祖他们吃的。
  而紫艳粟这种很难种、产量也少的顶极粮食,只有村墪里那些德高望众的老祖才有资格吃。
  每年, 
 2、关于粮食 。。。 
 
 
  除了老祖们吃的以外,其他多余的紫艳粟,基本不是卖出去,就是酿造成酒,祭祖的时候,每人才能够分到一小杯。
  又笑眯眯地逗她,“还记不记得去年有一次你睡了三天的事情?”
  小寒想起来了,那是去年春节里,娘抱着她,爹爹抱着二哥,大哥跟在爹身边,一齐在外面冻了好久,虽然被大衣服包着,小寒还是冷得够呛。
  回来后,大哥用筷子头沾了点什么紫色稠浆喂她,甜津津怪好吃的,然后她就睡着了,醒来后,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三天。
  原来,那就是祭祖后,分给各家的紫艳粟酒了?
  说到祭祖,三妮儿又有一阵子恍惚,不知怎么冲口而出,“祭祖之外,应该也有上坟的吧?怎么我从没见到过坟墓呢?我们张家的祖坟在哪儿呢?我们家从不上坟的吗?”
  张锄头一怔,笑了,“三妮儿好聪明,祖坟都在山坳里头呢。”
  张小寒想了想,“就是葛家庄后面的山吧?”这是大哥唠叨她时说过的。
  张锄头又笑了,“是啊,葛家庄后面的山脚处,其实离钟家庄也不远,以后等你长大了,能够跑得更远些了,就能够看见了。”
  “又哄我,”张小寒嘟起嘴,“能够跑远时,就得去私塾了,大哥和二哥都是这样的,哪可能跑到山脚去玩呢。”
  “又不远,”张锄头可不承认是哄骗女儿,“你大哥二哥不是每天回家吃了水果,就一起跑去河边玩?祖坟的位置,离河边也没多远啊。”
  张小寒真糊涂了,“不远?可是看上去……”看上去明明非常远,否则怎么会象被层层雾岚隔遮着似的?“还有,离河最近的不是钟家庄吗?大哥二哥天天跑去外公、大舅、二舅家玩的?”
  “等你长大了,自己跑跑就知道了。”张锄头眼神一闪,忧虑之色又显于眉间,随即隐没,“不过小孩子家是不能去上坟的,生怕冲撞了,前两年不是每年都有一天把你和二哥放到邻居铁犁叔家里的,那天就是我们带着你大哥去上坟的日子,今年再去的话,还要带上你二哥,你呢还小,又是女孩子,等你入了私墪,上个一年学,就能够和我们一齐去上坟了。”张锄头看看天色,“该吃午饭了,咱们回家吧。”
  回家的一路上,张小寒又痴痴地望着远山的方向呆了好久,一直等走到了家里,才猛然冒出一句,“村里不养鸡鸭牲畜的吗?”
  钟兰玉一怔,望了丈夫一眼,脸色也似忧又谜的,“那是胡家庄的事儿,山那边一片地方,他们养了不老少呢,我们庄子里可不能养,田里的粮食会被糟蹋掉的。”
  张小寒还是陷在那种似梦非梦的状态中,恍惚地说道,“我记得,种田是要用到牛马驴骡之类大牲口的吧?”
  钟兰玉将女儿接进 
 2、关于粮食 。。。 
 
 
  怀里,半是担心地用冷水毛巾擦她的脸,“你是从哪儿知道这个的?”
   

作者有话要说:才第二章,还有点瘦,收藏一下,等肥了慢慢看吧。




3

3、神奇的邻居 。。。 
 
 
  “我是从……”张小寒张口结舌,为什么她就会知道这些个事呢?明明没人教过她,她偏偏动不动就会感觉这样不对,感觉那样才对,“咦,我到底是从哪儿知道的呢?”手伸到额头上不停地抓着,恨不得把里面藏着的那些连她自己都莫明其妙的秘密挖出来才好。
  眼见她面露苦恼之色,张锄头拉开她的小手,揉了揉被她自己抓红的额头,“别急,几位老祖都说了,以后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吃饭去了,今天让你尝尝我们吃的黄萌玉,你不是好奇吗?”
  张小寒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开了,“真的?爹爹真好。”扑过去亲他一下。
  张锄头眼睛都笑眯了,“还是咱闺女乖巧。走,吃饭去。”
  饭盛上来了,小寒仔细看自己碗里与父母碗里的,果然有细微的不同,小碗里的饭更白些,两个大碗里的饭,颗粒更大些,光泽泛着黄,比之自己吃的,明显质地更结实一些。
  钟兰玉从自己的碗里,用小汤匙舀了只五六个米粒的样子,连小汤匙一齐放到小寒面前的小碗里。
  小寒稳稳地握了汤匙,将这五六个米粒送时嘴里。
  嚼啊嚼,越嚼越香,只是,自己嘴里的小米碎牙,对付这么有韧劲的饭粒,有点吃力,足足花了一刻钟时间,小寒才将这五六个饭粒嚼碎了咽下去。
  “很香,”张小寒对望着自己的父母作出评价,“就是吃起来费力气。”
  “所以,得等你们长大了,才能成天吃这个呢。”张锄头笑眯眯的,“不过,今年小寒也长大了,过年时也能尝尝五花粥了。”
  “五花粥?”张小寒咽下一口自己碗里的米饭,好奇地望向父母。
  “就是用村子里种的四种粮食,加上只有种在山里才能长好的茨实,一齐熬出来的粥,去年吃粥的那天,你不是还被香气引得看了半天,后来我们没给你吃,你还气得两天没和我们说话。”张锄头夹了一筷子青菜送进女儿嘴里,看她乖乖含入,满意地微笑,“那个就是五花粥。”
  张小寒咀嚼着菜,侧头思索,菜咽下去了,她也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很香的粥?”那个味道诱得她口水都流出来了,却偏偏不给她吃。
  钟兰玉笑眯眯解释给她听,“五花粥是用四种粮食加一种山实煮成的,你今天已经试过了,一小口黄萌玉煮的饭就让你吃得那么费力了,更别说其他那几种了,如果你喝了五花粥的话,至少会连着几天吃不下东西,对你的肠胃没好处的。就是今年过年,你也只能弄个一小口尝尝味道。”
  今年过年——现在才二月分,这张空头支票的还款日期真是远得让人连期待的力气都没有了。
  张小寒鼓着腮,用力地咬嚼着米饭,很不开心,“还有好久呢。”
  张锄头与钟兰 
 3、神奇的邻居 。。。 
 
 
  玉互望了一眼,有点了然,有点担心,又有点好笑,“那么,你想要什么补偿?”
  “下午爹爹要带我去河边玩,我要看舅舅他们捉鱼。”张小寒的眼珠转来转去,她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事情。
  “哦,”张锄头笑了,“这么喜欢往外面跑啊,看来将来……”被钟兰玉瞪了一眼,又止住了话头。
  吃过了饭,小睡一觉,醒来时,张锄头和钟兰玉恰好从屋外走进来。
  这也是很神奇的一点,无论早上还是下午,只要她一睁眼,爹娘总是正好走进来。
  张家的住宅,是很普通农家小院,主屋一整排青砖瓦房,六间侧屋各分左右,中间是最大的一间两进的主屋,主屋左侧靠墙是厨房和浴房,右侧则是诸物室,右侧靠大门的角落里,是茅房,不过,直到现在,小寒还没检查过里面啥样。
  前后院似乎都是武场,哥哥们炼拳脚就是在前院的,后院则是爹娘练功的地方,很奇怪的是,爹娘练武艺时,从不抱她去看,就连两个哥哥都没看过。
  睁开眼睛,还有点迷糊,向着走进来的爹娘一笑,软软地叫一声,“爹,娘,要喝水。”
  刚坐起身,小半杯甘香的山泉水喂进嘴里,温度恰好适中。
  钟兰玉拿来块白布,替她擦了擦脸。
  “要出去跑跑吗?”钟兰玉逗着女儿。
  要知道之前每天午觉醒来后,她总要外出疯跑一阵子。
  “不了,”小寒的条理比一般四岁女孩要清晰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