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龙啸凤吟 >

第105章

龙啸凤吟-第105章

小说: 龙啸凤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就算这样也不能逃脱他的罪名!王子犯法还要与庶民同罪呢!”有人不服气,自然在下面吐出自己的心声。凤吟听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她也拔高了声音说道:“那孙扬何罪之有?难道是他叫父亲去口出狂言的?”有不少人的头已经低下了,凤吟趁热打铁说道:“我们关键是看中孙扬这个人,而不是看看他背后的势力如何?假如他真的如几位大人说的那样优秀,那不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吗?”
  “所以,皇上,哀家认为那孙尚文应该遭受到责罚,而孙扬毫不知情,不应该受到牵扯,而应该得到同样公平公正的对待!”凤吟柔声地嘱咐儿子道。丘容若有了母亲撑腰,底气自然更足了,所以不慌不忙地宣布道:“朕也认为孙扬与此事关联不大,完全可以避开不谈!诸位爱卿,你们认为呢?”
  皇上、太后都表态了,很明显,他们想把“孙扬”留下来,谁愿意泼他们冷水呢?自然,有不少人纷纷附和,一会儿功夫,整个朝堂中,只剩下镇南王以及他的支持者,还有那两个神秘的男子……
  

  第一百三十四章 威逼

  随着孙尚文事件的落幕,整个西禹国朝廷中暗潮涌动,支持者有,反对者更甚,只是维持表面的平和罢了。很快凤吟就充分意识到,孙尚文仅仅是个开端,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真的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几天后的早朝上,一些文武大臣纷纷上表奏折,弹劾朝廷中相关官员的罪行,综合起来看,这些所被认定犯错的官员居然都是那些刚刚被选到皇上伴读的十名学子的亲人。是巧合还是故意找茬?凤吟经过一翻比较,深刻地意识到,这纯属有意引导。至于这些奏折上所反映的内容,其真实性还得进一步考查!
  深秋的夜晚寒气袭人,明亮的烛光下,凤吟还坐在御书案前,面对着摊开的一堆奏折,秀眉紧皱,心情也格外的沉重。她知道自己公正选拔皇上伴读的举动已经深深地打击了那些皇亲贵族的尊严,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漠视这些奏折是绝对不行的,那只能给人落下口舌。
  到底该怎么办?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现在无忧还小,有些事情还无法作出判断,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唉,要是身边有个依靠的人就好了!蓦地,那个高大俊朗的身影浮现在自己的眼前,想到那次决然而去的清言轩,凤吟心中涌起一股心酸:轩,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的苦衷呢?……对不起,轩,我真的暂时不能离开,假如让西禹国走向下坡路,我怎么对得起离开的先皇和皇后呢?请原谅我的私心吧,我真的不想再让你经历一次亲人伤害的疼痛了……
  夜色渐渐加浓,又逐渐地转淡,曙色微明,凤吟坐在书房整整一宿,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要先统一所有官员的思想,那就必须对这些提供的罪行加以调查取证,以事实来说话,至少调查人员必须要慎重考虑,综合全方位的因素。
  早朝上,果然这些奏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不少人慷慨陈词,要求对这些被指名的官员加以严惩,而这些官员都在大喊冤枉,整个朝堂中较之往日更多了份嘈杂和紧张。这时,凤吟适时地出口,宣布了决定,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到名的官员进行各方面的核查。为了公平起见,特定指派文清王丘仁杰和丞相两人负责,一切行动、一切调查结果都要两人协商举行,调查期限是七天。
  当天,文清王就应诏进了都城,住在他京城的居所里。其实就凤吟的心理,她真不想让丘仁杰来负责,可是为了堵那些皇亲贵族的嘴,为了平熄他们心中的一些怨气,不得不采取这样的下策。丘仁杰领旨后,与丞相进行了会合商量,调查立即拉开了序幕。
  于是,这七天,整个西禹国可谓是人心慌慌,鸡犬不宁。负责调查的人分成几个小组,着力调查某一个人,搜罗了大量的事实与证据,那丘仁杰所代表的集团本来就是窝着一肚子的火,巴不得早日寻找出一些证据出来,所以查得格外卖力。而丞相呢,本身是大公无私的人,所以一些蛛丝马迹也不会错过。就这样,这些被弹劾的官员的情况就渐渐地浮出水面。
  又一个凉风萧瑟的夜晚,天空中也是黑沉沉的一片,没有月亮,只是偶然有微弱的星光一闪而光,宽大的御书房中,明亮的烛光下,凤吟正静静地聆听着身着黑衣的刘思渺的汇报。她越听心中越发地发凉,甚至感觉到一股寒意逐渐地包围了自己。“郡主,据暗卫搜集来的资料看,这些官员绝大多数都有罪证在身,您可以再看看!”刘思渺汇报完毕,递上一迭纸张。
  凤吟就着烛光,清楚地看到上面记载着这些官员的罪行,他们有的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收受贿赂;有的是强抢民女;有的是买卖官职;有的是称霸一方;还有的误判案件,草菅人命……凤吟越看越气愤,她真的没有想到,在西禹国这样的国度中,居然也有这些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
  刘思渺望着眼前清丽如水的女子,此刻眉眼中却写着愤恨,无奈与痛心,他心中的那块柔软之处又被触动了,不禁安慰她道:“郡主,要不让属下再去核实一下吧!这么多人怎么可能一下子集中在一起犯法呢?更何况有些事早就发生了!明天的早朝可以暂缓一天吧!”
  “不,该来的挡不住!我担心第二个孙尚文就要出现!纵使有怀疑,人家必定已先做好手脚了,所以我还是要勇敢地去面对的!”凤吟猛地站起来,也许是用力过猛,也许是心力交瘁吧,她眼前一黑,身体一歪,差点倒下来。幸亏旁边的刘思渺眼疾手快,伸手揽住了她……凤吟清醒过来,见自己正倚靠在一个宽阔的胸怀中,小脸不禁羞红了,慌忙退缩开去……
  窗外,黑暗深处,有一双灼热的眼睛将书房中的一幕看得一清二楚,当他看到凤吟那蛾眉紧蹙的模样,真想走上前去,轻轻地将它抚平啊!他知道,现在的凤吟已经完全陷入一种困境,这种困境将逼她不得不做出一种选择……可是当他看到凤吟倒在别人的怀抱里时,心中充满了嫉妒,真想冲上前去,将那个娇柔的身躯拥在怀里啊!他轻轻朝着书房微微一笑,默默地念道:尘,你等着,不出十天,我一定会让你重新回到我的怀抱的!然后,他悄悄地离开了,正如他悄悄地来,没有惊动一个人……
  第二天的早朝,正是七天期限到的日子,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了调查的人员身上。以文清王和丞相为首的调查组极其认真负责,通过家底搜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果然搜集了许多证据,证实了奏折上所言的绝大多数是事实。这些调查结果一公布,立即引起了百官的哗然,强烈的谴责声响成一片,有些忠义之臣当即长跪不起,要求严惩那些犯罪的官员。
  这次,凤吟没有让他们失望,而是很干脆地宣布了他们的罪行,并将他们收押进天牢,要求刑部汇同大理寺展开调查,最终一一论罪处罚,或斩或流放或削职为民,视情节轻重而定。
  可是最终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她宣布完对这些犯罪官员的处理后,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来了--又有人质疑那些被选拔出来的学子,请求皇上太后取消他们的资格:“皇上,太后,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家长都没带好头,那孩子肯定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诸位多虑了吧!现在这些伴读与皇上一起学习生活已近一个月了,事实证明,他们的表现都不错,足以说明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其次亦能将来成为栋梁,以助皇上一臂之力!不信,大家早朝后,可以移居训练营地,现场检验一下!”凤吟严词拒绝,同时又耐心地向大家解释道。
  “哼,我看是太后娘娘居心叵测,是想搞垮整个西禹国吧!”这时,那镇南王跳出来,朝着宝座上的凤吟和丘容若指责道,“自从先皇退位后,仗着皇上年幼小,你一直把持着朝政!现如今打着选拔伴读的幌子,排除异己,暗中培植着自己的势力!难不成你也想学历史的武后,做一代女皇不成?我镇南王第一个不同意!”
  凤吟听后俏脸微怒,冷冷地说道:“镇南王,哀家提醒你,没有根据的话不要乱说!”“什么?是我乱说吗?”那镇南王似乎豁出去了,他扯着嗓子吼道,“你看看所选拔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些都是国家的蛀虫,假如让他们当了权,那整个西禹国早晚会毁在他们的手中。这西禹国的江山是我的父辈们同先皇流血流汗打下来的,我不忍心让它毁在你这样一个妇道人手中。诸位大人,你们愿意吗?想想先皇待我们不薄啊!你们大声地说出来,愿意吗?”说到最后,这个堂堂的刚铁汉子,居然流下了眼泪。
  这眼泪啊,果然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有不少大臣的“正义之火”被点燃了,纷纷站出来响应镇南王,矛头指向了凤吟,仿佛成了凤吟的批判大会。丞相到底是忠义之人,忙站出来稳定大局,声嘶力竭地喊道:“请大家听老父一句,自皇上继位以来,太后一直是在为国家殚精竭虑,这一点老臣可以作证的!”
  不料,有人却不买他的帐,而是在一旁咒骂道:“你这个老匹夫,和她是一伙的!要不怎么会钦点你的孙子呢?”“是啊,你快滚开,别误了我们的事,否则要你好看!”……群情激愤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让老丞相有口难开呀,只好在一旁干着急。
  “诸位稍安勿躁,请听本王一言!”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来,奇迹般地制止了众人的骚乱,只见文清王丘仁杰站在最前面,态度诚恳地对大家说道:“诸位大人,虽然本王一直生活在封地,但对宫中的情况还是掌握得较清楚的。太后和皇上还是在为整个西禹国竭尽全力的,也许父皇放权太早了吧,致使他们对于处理朝政还不太顺手,这一点还请大家谅解!当然,今天本王主要要向大家作检讨,是本王没能及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以致他们走了那么多的弯路……”
  ------题外话------
  首先恭祝各位看文的朋友国庆节快乐!其次盈在这里正式公告,前段时间太忙,未能及时更文,所以这七天假期里,盈准备大爆发,将这个故事全部写结束,敬请各位朋友支持和期待!谢谢!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逼宫

  偌大的朝堂中,只听得那丘仁杰略带着愧疚的声音响起:“对于皇上,是本王没有尽好兄长的教导之责,所以诸位大人要怪就怪本王吧!在这里,本王先向大家请罪,请你们不要再给太后和皇上制造困扰了……”说着他整整衣袖,恭恭敬敬地朝着文武大臣深深鞠了一躬,许多大臣都受宠若惊,慌忙跪下还礼,有些重臣则毫不犹豫地说出褒奖之词。
  最先跳出来的还是那镇南王,他昂首大声说道:“诸位大人,文清王一直宽厚待人,处事低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谦谦君子。现如今,江山社稷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他又能主动担当,力挽狂澜,这份果敢与魄力与当初的先皇不正相似吗?”
  “是呀!”又有一重臣接上话茬说道,“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简直就是先皇的翻版!”“胸怀宽广,心系民众,放眼天下,这不正是一个明君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吗?”……一时间,这朝堂中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