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惊雷逐鹿 >

第754章

惊雷逐鹿-第754章

小说: 惊雷逐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力乃至于亡国亡天下的过错,推到皇帝身上,推到宦官身上,推到权奸佞臣身上;就可自命清白无辜么?此辈儒士于国又有何益?于君又有何用?尸位素餐者,国之蠹也,君之贼也,如此文臣不是大恶又是什么呢?”

雷瑾这番诛心之论,当然不仅仅是指向科举儒生出身的官吏,而是指向整个西北文臣官僚群体,甚至也包括武臣。雷洹虽然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有机会承袭公爵,但父亲雷瑾这一席话,在他的理解中,就是在教导他帝王之学,君主之道,王霸之术,因此他心中也不免有些窃喜,这就是在为他将来分封治事做必要的铺垫了,将来一藩国主之位他还是可以预期的。当然以西北当前之现状,这藩国之主的权力也必然大受制约,财赋税收之事恐怕藩国之主也难以直接插手,藩国之主听政治事是可以,但藩国之主要想集军政财赋大权于一身,这种情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汝可牢记,君王驭下之要术,可分化而治,可均势制衡,可扶弱抑强,然此等皆属权谋之术。

亡国非一人之罪,治国非一人之力,汝可知明君‘无为’,垂拱而治天下,在于得其势而任之?上古法家有谓‘法’、‘术’、‘势’者,君王只有握‘法’处‘势’,令行禁止,则天下称治平焉,是以吾尤所重者,势也。

昔者,宋帝每被朝中宰执重臣凌迫威挟,天家威仪荡然,或有不如田舍翁之讥焉,汝兄弟尝读《宋史》,可知为何至此?

哼,前有黄袍加身,后有斧声烛影,人皆知赵氏得国非正,宋室自来心虚气怯,不免宽容优遇士大夫以图自固,文臣的毛病就是这么给天子慢慢掼出来的,帝王之势既是不振,虽有权术,难以施展其技矣皇帝乾纲不振,而朝臣朋党相轻,举国上下不能并力一向,则萧墙之祸在内而不在外也。

古人云‘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从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持柄处势,君王之枢也,汝其勿忘。”

雷瑾看了雷洹一眼,忽然问道,“上月十六日,你也去看过赛马赌彩,有何感悟?”

“是。”正说着君王驭下之权术,忽然问到赛马之事,其意自不在彼,雷洹想了想,回道:“孩儿以为,君王驭下之道,亦与这赛马之道相近相通。若是赌彩,整场也只有三五匹马,这赌赛能有什么劲?也只有赌彩的马匹多了,赛马才有味君王驭下之道,当取赛马之势,而裁判其胜负。”

“唔,”雷瑾笑了笑,“看来这申韩之道,商君之书,你算读出真味了。前月,有欧罗巴耶酥会士携书来献,其中有‘意大利亚’马基亚维利氏之《君主霸术论》,似与泉州高阳氏《霸术》译本不同,通译馆已经译出,你可要来细读。”

“孩儿正看阿爹批判的《商君书新注》、《韩非子集解》、《慎到阐综》、《稷下书》、《法论》和《君王春秋书》,明儿便打发人去要《君王霸术论》。”

雷洹说的这几本,都是雷瑾命印书馆、弘文馆、博物馆以及北衙文学馆等详加注解、阐发并亲自批注,审定编次的法家典籍,也算开天辟地第一回(自秦以后,几乎没有人对法家典籍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解释、阐发和批注,与儒、兵、道等家典籍的待遇完全无法匹敌),所言都是王霸之学和法、术、势,等闲人也拿不到这些书册;而《君王春秋书》更是雷瑾亲自手书的历年治军理政之心得,以自身所历之大小军政事例为纲,以编年本末为领,以成败得失为条目,其事缘起、形势、问计、推演、意图、决策、方略、施行、督导、变化、结果、后续,剖析综述,检讨反省至为详尽,兼且旁征博引,论及中外历代帝王治国之得失、理政之成败,内记室、护卫亲军、北衙侍从皆有多人参与编撰,由于其中事涉西北机密,此书写成之后秘藏于公府,乃是纯粹的王霸学术、权柄之道、决策秘录、军国大略,西北的文武大臣也无缘一见。

父子俩继续批答公牍,将将要办公完毕之时,剩下的公牍中却有一份礼曹呈送、祠祭宗教司副署的《西北僧道宗教半年综述》,是关于西北治下僧道宗教的一季和半年综述,其中涉及到各宗各教的出家僧道官授职、入替、增补、僧道度牒发放及僧俗教务,居士、信徒人数的监控等,这都是常规,亦需与秘谍衙署上呈的秘报两相对比,勿需多说。

引起雷瑾注意的,首先是公牍上面提到有三所佛寺,五处道观,三处广成道的下院,五处弥勒教的教院,一处落日庵下院,两所大弥勒教的寺院,两处大光明寺下院,两所密宗白教的喇嘛寺院,都递了申请,要在殿堂上改筑‘管风琴’,事情并不大,但这可是僧道宗教的新动向。‘管风琴’,当年西洋传教士的耶酥会士来到中土传教,曾在松江、京师等处西洋天主教堂中设有,是与教堂一起同时建造安装的特别大型的乐器,西北的天主教堂中也同样建造了大型管风琴,雷瑾甚至在‘夜未央’的大戏院见识过那种隐藏于殿堂建筑之中,堪称宏伟巨大的奏乐大机器。雷瑾只是没想到,那些僧道出家人怎么会不约而同的看上了西洋外道的乐器,为了传法宏道可以借鉴一切可以拿来的东西么?

而公牍上提到的另外一件事,也引起了雷瑾少许的注意,那就是有相当多的佛道教院的‘经师’,近来都在穷究‘名理’(Logic逻辑)之学。研究《名理探》、《穷理书》这两部几乎就要湮没于时光中的西洋之学译本(亦即西北通译馆新译之《亚里斯多德氏辨证逻辑论》),似乎成为了西北各宗各教‘经师’们的最新学术风向。当然公牍上还提到了《墨经》与佛学中的‘因明’学(古师因明、汉地因明、密宗因明),这些学理上的东西,义理晦涩而艰深,现在也有不少各宗各教的‘经师’在下大力气研究。雷瑾本来以为只有佛门僧侣(中土佛教至少有‘因明’学的‘逻辑’传统)才会穷究‘名理’之学,没想到其他教派的经师也这么感兴趣。宗教之中,经书义理是最晦涩没趣的,但又素来是立教之本,立教之基,佛法东来之所以能融入中土宏扬光大,并与本土道教并驾齐驱,甚至隐隐略胜一筹,佛学义理上的圆满清晰、层次分明是其主因之一;道教的优势和致命伤都在于他自身的庞杂博大、兼收并容,却稍微欠缺一个贯穿始终、圆满清晰、层次分明的道学义理,差了佛教一截。

雷瑾自己就是左手大弥勒,右手大光明,集大天师、大尊者、大法王于一体的大教宗,他对宗教门中的行道多有研究,十分精通,自然明了西北宗教间的激烈竞争,已经延伸到了经学义理这种层次了,心中已是有所定计,也不必多说。

不过,君王事业,治民理政,怎都绕不开僧道宗教的,雷瑾觉得很有必要提点一下雷洹。对雷洹这个庶出子,他还是抱有相当期许的,虽然不可能让他承袭公爵之位,将来恐怕也是坐镇边陲的藩属国主了。

“以吾之见,僧道宗教,其实不必有神,亦可自圣。岂不闻心之所安即吾家么?

入宗入教,不外是求心灵慰藉,信仰寄托,灵魂皈依,精神安居等等,但大多愚民无知,是以非得请回一个泥偶木像虔香供奉,以功利自身,而有所敬畏。

斯时,生者求我益,死者求利我,心有所寄,魂有所归,其实也还不坏。

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下愚只求心安然么?

佛道之教义,有人见之曰麻醉,而有人见之曰救赎,有人见之曰度己度人,有人见之曰自利利人,然而人无敬畏,恶念自生,这佛在心头坐,总好过魔在心头盘吧?

虽说求诸于神佛,不若求诸于己,然而上智、下愚,贤、不肖,教门应对之法宜乎有所不同。

僧道宗教之门,嘉善阴骘,乐积功德,亦当求利益于人群,有所益于教化。救苦救难之事,恤穷慰苦之事,文教化育之事,导人向善之事,国家或有挂一漏万,佛道教门宜乎补阙拾遗,有所益于人世,俾使缓急有所救应;病患有所医治;老弱有所养;孤残有所托;凶顽有所悔;世风有所易也。

柄权当国者,亦大可不必因噎废食,有道是‘正人用邪法,邪法亦为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为邪’。举凡放纵、厉禁或者压制僧道宗教之政,其实都错得离谱,此乃‘天予不取必受其殃’之事,当国者怎可粗疏马虎?正教不昌,则邪教横行;正法不兴,则阴祀流播;邪教阴祀,适足以乱人心、惑愚民而摇动国本;一个堡垒你不去占领,必然有别人冲上去占领,从来如此,从来如此

有道是‘堵不如疏’,这本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实行起来,当权者、柄政者、上位者,但求能苟安一时;哪管以后洪水滔天,又有多少人会选择麻烦的疏导呢?为君者,称王者,临天下者,皆宜自省”

“是。孩儿谨记。”

————————

第六章 ( 六 )月圆月升

金瓦铜梁殿。

深沉的黑暗笼罩殿堂,雷霆般森然凌厉的气机翻滚如海潮奔涌,毁灭万物沛然莫能御之的气息充斥于整座殿堂,如果不是殿堂的材质皆是金铜之属,隔绝了气息的外泄,必定波及到殿堂之外很远的地方,引起无谓的惊扰。

金瓦铜梁殿仅仅是参玄坐禅的地方。号称‘禅密’的大光明寺,在河中府城内设有丛林道场,自然也为‘大光明尊者’‘活佛’雷瑾在道场中建了精舍和禅室。禅室有两处,其一即为‘金瓦铜梁殿’,黄铜为壁,赤金作瓦,与雷瑾在关陕一带所建的‘无梁铜殿’差不离;但是‘无梁铜殿’以铜为殿,已是奢靡,而‘金瓦铜梁殿’更是以铜为殿,还铸金作瓦,委实是只有狂热的僧侣和信众才做得出的事情——如今的大光明寺,教务在西北幕府的扶持监管下扩张极快,在西北各新兴教派中名列前茅,西域诸省入教信众已接近两百万,相当惊人的成绩,就是与中土僧道名门相比,也足可夸耀。

雷瑾本身的修为根底是家传‘九天殷雷’诀,源出墨家,归于魔道,实质上相对偏向于道家,总之与佛门、与密宗的渊源都不算太深;但‘花间听禅’、‘落日寒漪’等兼修法门都是源自佛家,密宗大手印法、大圆满心镜法、大道果法,也是佛家密宗心法,雷瑾自家若只论佛家心法上的造诣,倒也完全当得起‘活佛’之称。

雷瑾若是未入先天密境,有很多修行上的东西,其实都可以放弃,他可以专注于拓土开疆,专注于征战杀伐,也可以专注于治民理政,甚至专注于聚敛财富,专注于佛道或者文教,乃至于女色等等。但是既然侥天之幸,进入了先天秘境,他却又不愿意放弃自身的修行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雷瑾虽然参禅修道多年,内心欲望仍是太过亢奋旺盛,他不但喜欢美人、美酒、美食、鹰犬、骏马、宝剑,还喜欢掌握军国权柄,他是强大的藩镇诸侯、西北皇帝,权势滔天,军政事务繁多,可谓日理万机,因此他虽说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终也不免多歧亡羊之憾。就算是绝世天才、星宿下凡,亦不可能在日理万机心劳事烦之余,还能修持精进,一日千里的;何况雷瑾并非天赋极佳资质过人的天才,娘胎里就损了先天元气,少年时不得不借助阴阳双修的捷径提升修为,至于那什么先天密境之类,雷瑾在开府西北之前根本就没往那想过。

道家者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