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界-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诺芬是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军事家和政论家、经济学家。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出生于公元前430年,也就是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年。当他出生时,孔子刚老死不久,墨子大约也在这一年辞世。同年,雅典发生大规模鼠疫,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研究发现了鼠疫地传播机制,此后,西方人开始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引水渠及下水道正式引入城市设施中。不随地大小便成了西方人自觉自愿的卫生习惯。
色诺芬平生著述丰富。他的历史学著作有《希腊史》(叙述公元前411~前362年的历史事件);(又译《远征记》);政治学著作有《斯巴达政体论》、经济学著作有《经济论》、《论雅典的收入》(主要叙述公共财政)、《家政论》(主要叙述家庭经济)。
色诺芬比当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要重视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因素在杜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最早使用了“经济”这个词汇,并论证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这是很难得地,要知道,他可是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上古时代。其后,经济学家对于价格与供求关系的论述。都采用了色诺芬的观点——包括马克思。
色诺芬的《论雅典地收入》首次谈到了复式预算法以及增加公正财政的必要性,同时,还首次强调了增加社会治安支出的必要性。而他的著作《家政论》,则是人类首部关于家庭理财以及经营地产的教科书,此后,家庭理财正式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
色诺芬在军事学上的地位也是无比崇高的,西方人曾把《孙子兵法》称之为“东方地色诺芬”,由此可见色诺芬在西方军事学中的地位。而“战略”一词就起源于色诺芬。人类在他的教导下才明白了战术必须服务于总体“战略”,局部战争只不过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而为“国家利益”进行的战争只出于两个目地:争夺资源、拓展本国商品市场。
在《远征记》中,色诺芬系统地阐述了步兵的各种战术队形、兵种搭配、武器的种类、兵力的布置、进攻和退却的策略等等。在《论骑兵司令的职责》、《论骑术》中则具休谈到了骑兵的培养与骑兵战术。这几本书综合起来,就是一本完整的军事教科书——什么都齐全了。
而色诺芬在教育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的《居鲁士的教育》首次谈到了“国家教育休制”与因人施教的国家人才培养,并详细分析了斯巴达教育体制的优劣。此后,人类才把教育上升到“国家”的概念与构想,才明白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国力,两干多年后,日本的明治维新正是认识到了这点,才将国力大大提高。
色诺芬的著作就是一整套思想体系,它涉及政体、教育、军事、经济、哲学、历史、财经、卫生,以及整个国家的运作和管理。将他的著作完整地录出,整个罗马的思想体系就已经建立了。其余的书可以当作点缀,或者干脆置之不理,任由这群罗马人自主进化去。
决定了主要誊录的书籍,罗亦安心中隐隐还有点不安,他踱了几围。推敲着自己遗漏了什么。此时,卢索斯的声音在下面响起,估计正在命令自已的伙计去完成罗亦安地吩咐,罗亦安无意识地踱到二楼凉台,俯视着一楼内庭。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店铺内客人不多,一些兽人杂役只好百无聊赖地站在店口望着街道上的“人流”发愣。部分杂役在卢索斯的指挥下,出门去寻找学者、购买书籍与笔墨。路克罗斯则指挥另一部分杂役,为罗亦安与赵箐布置住处。
罗亦安忽然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建筑,这间店铺、这条街的建筑太完美了。而罗马人不可能带着建筑大师上战场,究竟是谁修建了这条街道,这间店铺,这才是关键点。
“路克罗斯”,罗亦安减道:“知道维特鲁威吗?”
“知道”。路克罗斯的回答马上传来:“大人,你刚才没问我们,维特鲁威正是我们的掌旗官。”
啊哈,又是一段错误的历史,这才是事情的关键。
维特鲁威曾经是一名罗马军官,后来,他给凯撒的儿子、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献上一本书,名叫《建筑十书》,这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建筑师地培养等等。书中谈到“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悉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具有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
据说,这本上古时代的“人类第一建筑学书籍”写了数十年,按时间推算,维特鲁威应该已从罗马军队退役。并开始了《建筑十书》的写作,他怎么到了克拉苏的军队,还消失在兽人世界呢?
人类没有了《建筑十书》,那会是个什么世界呢?后世那些璀璨地建筑还会出砚吗?没有巴黎圣母院、没有卢浮宫、没有罗马大角斗场、万神庙、凯旋门,那是个什么世界?
期待呀,罗亦安这一刻真期待去“新罗马”看看,看看这座由“人类第一建筑大师”设计出的城市。
当天晚上,维特鲁威就赶到了狼城。也许是长期的操劳让他心力交瘁,在粗粗验过罗亦安的身份后,维特鲁威立刻像解脱般给罗亦安交卸了指挥权力,得知他打算默写出来色诺芬的典籍,这建议立刻受到了维特鲁威的强力支持。
维特鲁威也是个博学的人。罗亦安的建议打动了他的心,他决定将自己了解的阿基米德几何学、亚历山大书写地化学以及希腊先贤研究出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全部整理出来,编撰成册。在罗亦安的暗示下,他立即有了撰写《建筑十书》的打算。
两人交谈到了很晚很晚,夜半时分,心急难耐的维特鲁威力主罗亦安返回新罗马城,开始这项伟大地工作。
“大人,我们是一群离家多年的孩子,突然有了父亲,孩子们迫切希望能够见到你。还有,在这个兽人世界重现色诺芬的著作,这一伟大的荣誉不应该给与狼城,它只能属于新罗马。”
在罗马军队里,士兵们喜欢称自己的统帅为“父亲”。维持鲁威的邀诸首先打动了赵箐的心,生活在一个野兽城市中,她感到浑身不自在。有了维特鲁威这话,她一刻也待不住了,坚决要求连夜动身。这恰好符合维特鲁威的本意。
罗亦安是在万众瞩目中进入新罗马城地,不,也不能算是万众注目,残余的罗马士兵只剩下了431人,这431名老兵穿起了破旧的罗马铠甲,挺着伤痕累累的胸膛,举着火把,站立在新罗马城的城门口。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用一声欢呼迎接罗亦安地入城。
连续的奔波以及精神紧张,让罗亦安与赵箐疲惫不堪,在接见了军团残余的百夫长、什夫长后,赵箐首先酣然入睡。他则强撑睡眼,听着罗马老兵们为他介绍新罗马的组织结构。
这些士兵们采用了古罗马时代的“森图利亚”大会式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古老的半军事化体制,由士兵选举出什夫长,每十名士兵组成一个“家庭”。什夫长就是家长,家长统一协调家庭的运作。什夫长再选举出百夫长,百夫长管理着十个家庭,倾听士兵们地倾诉、处理民众纠纷,战时作为军事主脑负责召集士兵,和平时期作为士兵们的民意代表,组成元老院,参与着整个团队与城市的管理,维护属下每名士兵的利益。
维特鲁威在城市中担当着类似执政官的职位。那名唯一幸存的原军团百夫长名叫维诺,他已经伤残。瞎了一只眼睛,右臂在战斗中已经失去。他撑起残躯担当了类似乎民官的职务,管理刑事诉讼。
维诺体力已经不行了,在数名士兵的搀扶下,他勉强与罗亦安聊了几句。便支撑不住身体告辞而去。在维诺走后,罗亦安简单慰问了其余的士兵,便与他们约好了来日再续。而后,他再也不能抵御睡魔的绶袭,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躺在一张真正地床上,陷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二日清晨,手脚颇快的卢索斯已带着雇好的兽人翻译家,赶着几大马车书藉来到了新罗马城。心急的维特鲁威接到报告就唤醒了罗亦安,将那些书籍一股脑地堆在罗亦安房内。同屋地赵箐被吵醒后大发脾气,她赖在床上。坚决不肯起来。为了继续睡觉,她将罗亦安轰出了房门。
交卸了所有工作的维特鲁威再也不想干任何工作,他惹醒了赵箐后,自感引发了火山爆发,闯了大祸。立刻一溜烟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借口准备编撰《建筑十书》。将罗亦安丢给强撑残躯的维诺,让他引领着罗亦安参观新罗马城。
这是一座极其类似于罗马的城市,附近恰好也有七个山丘,当初,正是七座山丘上的拉丁人建立了“七丘同盟”,才导致罗马城的诞生。但新罗马显然财力不足,没能把七座山丘全包容到城内。只在七丘之间建立了这座小城。
那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也被命名为台伯河,河边布满风车与水车,从河上游蜿蜒入城的长长引水渠,为每家每户提供着自来水。沿河的道路成为中央大道,城区沿中央大道被划成六片。左右各三。按计划每片应该容纳一个千人队,但由于现在城内只有431人,所以,有四片城区住满罗马老兵,剩余31名有一技之长地人员则成为城市管理人员,居住在中央区。空余的两区有大部分房屋闲置着,小部分房屋内则居住了新罗马城雇用的兽人,他们多数是较为心灵手巧的狼人以及力大无比的牛头人。
“这里有猴人吗?”罗亦安一边巡视城区,一边询问维诺。
“没有”,维诺不知道罗亦安问话地含义,老老实实地回答:“据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有牛头人、蜥蜴人、狮人、虎人、狼人、龙人、鱼人、羽人等等,没听说有猴人。”
这个时候,人类还不知道进化论,不清楚自己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罗亦安本想联络一下猴人,以促进它们进化的方式,为新罗马城打造一份新天地,听维诺一说,他心里微感失望。旋即,他又心中(炫)恍(书)然(网)。
据那个智脑说,神创造生命时,不止选择猿猴一种生物,以加快其进化的方式促进智慧生物的诞生,而猿猴在竞争中优胜而出,成了现在的人类,如果这个世界拥有猴人,那么以猴人的灵巧和智慧,哪有其他兽人生存的余地。
“鱼人?”罗亦安此刻又回到市政大厅门口,他好奇地询问着维诺,目光游移到了市政大厅对面地建筑,一座罗马拱桥横跨在河上,对面是座类似于神庙的建筑,在清晨的阳光下,微微闪着金光。
“鱼人么?大人,我们也不了解他们,只听过兽人们的传说,传说它们长的类似于我们人类,但脚上有蹼,可以在水中自由呼吸,他们终生生活在海中,很少上岸,我们地城市离海边很远,从没见过它们”,维诺谦恭地回答。
罗亦安眼珠微转,心中暗喜。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数百万年的进化断层,这段时间内,人类自地面上消失。而人类的幼体是在母体腹中的羊水里生长的,而后脱离母体单独生活,科学家们从胚胎学角度推测,人类一定有一个在水里生活的经历,故此,有一种学说认为,由于地面上食物减少,人类重新回到了食物丰富的水里,并生活了数百万年,而后,随着地面上食物种类增多,人类才重新上岸,随着在岸上生活的时间不断增长,人类开始适应呼吸空气,又一轮进化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