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就是,运输业的疯狂投资。
在中华民国,铁路投资、公路投资成为最热门的投资,因为财团产业集中化,原材料和商品都要运。运输力的限制,就意味着很大的利润。因此各种交通设施的投资,吸纳了大量的资金。
也正是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极多的就业。在那些附属国也一样,大量的道路被修建了起来。
道路就像是血管,能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去,也能将全身的力量凝聚起来,也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基础。
水电站、火电站,也在大量的建设,很多民资也挤进了电力领域。确实也很赚钱,随着电器和工厂的增多,电力是一项很发达的消费。对于收入已经上升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国民来说。电费显然是很便宜的。不过在那些附属国的民众眼中,中国的物价太贵了。但越是这样,越有人想要进中华民国赚钱,因为他们把钱拿回自己的国家。那购买力就非常强。
疯狂的建设。一直在持续。
为了更快的建设,中华民国在非洲,招募了许多黑人来到中华民国,这些黑人不同于偷渡客,而是中华民国引进的劳动力。
这些黑人是被集中安置,并劳动。一般就是在工地上干一些搬砖等没有什么技术性的苦力活。
黑人体力充沛,又比较老实,也好管理。
而且。还可以在这些黑人之中,培养一批亲中派。日后再送回非洲去。因为这些黑人不是偷渡客,所以待遇还是不错的,就是工资低了一些,一个月只有20元的收入,但是包食宿。他们可以把钱消费掉,也可以把钱带回非洲,对于这些黑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收入。
相当于中华民国在动用本国劳动力和附属国劳动力的同时,还在攫取非洲的劳动力。这样的情况下,把劳动力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而中华民国此时最不缺的就是钱,最缺的是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种跨国劳动力交易,还涵括到了印度。
印度有大量闲置劳动力,因此中华民国在印度也加大投资,将印度的劳动力也调动起来。
同时也引进印度劳动力到中国来劳动,印度毕竟是一个2。5亿人口的国家,劳动力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黑人和印度人,以及白人,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肤色上可以辨认出他们不是中国人。
这也就不会让他们混进中国公民的行列当中来。
几乎每一天,都有运输海外劳动力的船只来动中华民国。而那些从海外引进的劳动力,则把他们分配到苦、脏、累的岗位上去。
这些从海外引进的青壮劳动力是非常不错的,建设时期可以干苦力活,战争时期同样也能干苦力活。
1923年,中华民国从海外引进的劳动力多达600多万人,全是青壮劳动力,相当于是一个两千多万人的国家才有这么多的青壮劳动力。
主要是因为俄国人都陆续送回俄国去了,导致中华民国干苦力方面的劳动力减少了,只好引进一批。
中华民国为了增加劳动力,也在往那些附属国那里引进劳动力。把印度、非洲的劳动力也送到那些附属国去。在那些附属国,印度、非洲的劳动力的待遇与那些附属国民众一般,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收入。
把海外劳动力引进到那些附属国有个好处就是,非常方便管理。
附属国引进的非中华民国势力范围内的国际闲置劳动力,也有两百多万的规模,而且这一数字随着中华民国的海外引进劳动力的需求饱和,正在快速的上涨。
这种跨国劳动力交易,正在非洲与印度不断上演,在巴尔干半岛,以及南美一些国家也加入了进来。
那些国家或殖民者提供一名劳动力,即可获得10元的利润。而中**阀寡头财团把这些劳动力弄到手之后,又可能租给国内的一些民族资本商人使用,转手再赚个10元,而且还是每月10元。
在附属国,同样是财团与民族资本商人一起使用这些海外引进的劳动力。
而回到俄国的俄国人,也正在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组织下,正处于疯狂建设当中。相当于是在提高那些附属国的基础设施,从而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并使中华民国能够剥削到更多。
营利性的基础设施自然是财团垄断,那些非营利性的,则是那些附属国掏腰包埋单,从而欠中华民国的钱越来越多。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国,对于附属国民众的剥削是比较大的,即劳动报酬给得比较低,但是又给他们充分的就业岗位,从而使他们不断的干活。因为这是建设时期,要挤奶,附属国又要建设,自然没那么宽裕的利润空间了。
在产业的布置上,中华民国并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是某个附属国罢工了,那就会出问题了。因此那些分包出去的产业,通常是两到三个附属国都在发展。其中日本是最不容易罢工的一个,因为日本就是一个岛国,不干活就没有饭吃。
在国际市场上,中华民国和那些附属国的商品,简直就是上下通吃。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华民国把产业分包给那些附属国发展,显然是令他们感觉最恶心的一件事了。
本来以中华民国这样的劳动力成本,很多商品将会缺乏劳动力,从而使他们在这一方面得到发展。但是中华民国一把产业分包给了那些劳动力成本很低的附属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反倒是中华民国原本那些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而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变得有了极为强大的价格竞争力,甚至是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低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这一年国际市场上,几乎只要是工业产品,大部分都变为中华民国的商品,就连钢铁也是如此。
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已经非常大了,充分的供应了内部的需求,这一时期中华民国的钢铁开始大规模的走向出口。
显然美国钢铁是竞争不过中国钢铁的,毕竟中国是转炉钢,而美国的是平炉钢,成本差距很大,生产规模也有很大的差距。
大量的中国钢铁,使美国钢铁被打压得几乎没有任何利润空间存在。国际市场上,欧美的商品市场份额正在不断的缩小。
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不滚是农业上还是工业上,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都在的力发展。
这就是一个超级大国。
中华民国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之间,是有贸易逆差消除协议的,而这几个国家,英法美为了消除贸易逆差,这一年开始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德国则在为中华民国不断的制造着机械设备,算是比英法美高级了许多。
大量的商船下水,确保了中华民国从海外往国内及其附属国运输原材料的需要。但是其他小国家没有与中华民国签订贸易逆差消除协议,他们进口的比出口的多,这怎么办呢?
那么,把劳动力送到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去打工,然后把钱带回他们自己的国家显然是不错的办法。
而这些国家通过劳动力在中国几其附属国劳动赚到了钱,又使他们有钱进口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的商品。
引进海外劳动力,显然也和国际市场的培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097章:国联与第三世界联盟
中华民国在1923年,其人口增长到了5。4亿。而那些附属国及俄国等傀儡国的人口,超过了4亿人。
中华民国不断的向这些附属国和傀儡国输出较高的生产力,使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同时中华民国通过商品输出,将国际上很多的劳动力也调动了起来,为中华民国开采矿产等原材料。
相比之下,罗斯柴尔德财团在这一点上就无能为力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没有国界,而他们当前的主要重心还是放在欧洲,欧洲4亿人口排除掉俄国之后只有不到3亿人口,欧洲各国又不够团结,相互之间磕磕绊绊,可以说欧洲在超级大国崛起的时代,已经缺乏了争霸全球的实力。
美国本土则只有1亿人口,南美市场也并非是美国全部掌控,中华民国在南美的投资也在逐步的上涨,那些南美国家在全面战争时期,只要中华民国表现出足够的强势,显然也是不可能为美国佬卖命的。
在势力范围上,中国及其附属国、傀儡国的疆域占据着亚欧大陆大部分,同时还有大洋洲也在中国的掌控之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不听英国佬的了。
在资源方面,中华民国所占据的资源显然是更多的,而且还在使用欧美国家势力范围内开采出来的原材料。
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当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欧美国家一盘散沙。没有办法联合起来与中华民国抗衡。
另外一个困境就是工业发展上,遭到了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的商品入侵,压缩了他们的市场规模。从而使工业规模无法提升。
还有一个困境就是,欧洲因为战争的原因,死了很多年轻人,劳动力减少了很多,就算和中华民国一样的发展速度,他们能发展起来的东西也比中华民国少很多。
在诸多的困境下,罗斯柴尔德财团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
此时。他们更加面临着中华民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威胁。不得不将发展重心,开始向军事上倾斜。
当然,罗斯柴尔德财团并非是没有做过努力。
这一年。日内瓦武器公约会议上,中华民国也派出代表团参与了这次国际会议。
这次日内瓦国际武器公约上,白磷弹、毒气弹被列为违禁武器,中华民国代表伍廷芳表示接受。
有记者向伍廷芳提问:“这两种武器。都是中国首创。成为国际禁止使用的武器之后,是否会对中华民国的战争能力产生影响?”
“我们中华民国,从未将这两种武器大规模的应用于战争。我们在刚刚过去的对俄武力干涉过程中,就未使用这两种武器。倒是欧洲人,在欧洲战争期间大规模的使用这两种武器,这也让我担忧欧洲军队是否会因此而降低战斗力。”伍廷芳表示道。
“……”记者。
正当记者无语时,伍廷芳接着说道:“欧洲人这种毫无节制的行为,曾让我们中华民国极为担忧。这种不成熟的文化及思想。就像是一个三岁小孩拿着一颗可以把整个地球都炸毁的炸弹,最终不仅会伤害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同样会伤害到他们自己。相比之下,我们中国拥有成熟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历史上就算是拥有比欧洲人先进一千多的科技,也未曾用这些技术到处去欺负落后民族,反倒是欧洲人拿着落后的科技,不断的去欺负更落后的民族。”
“……”记者。
第二天,伍廷芳的言论出现在了欧美各大报纸的头条上,然而这种言论,却受到了很多欧洲学者的认同。
此时欧洲人的信心遭到了严重的挫伤,他们在那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后,已经怀疑他们的工业化道路是否正确。
同样也引起了很多落后国家的共鸣,再次粉饰了一番中华民国的国家形象。那些落后国家,被欧洲欺负得比中国还要惨的可是有一大堆。
中华民国的成功崛起,也成为了那些落后国家寻求崛起之路的榜样及学习对象。
第二天的日内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