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的参议员、众议员们顿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愤慨的神sè。
假冒伪劣产品本身就让人鄙视的,这些议员们都不希望自己消费时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但是有一些议员清醒的意识到,这份《中华民国工业产品市场报告》实际上是有些危言耸听的。
这个年代的企业家普遍都将信誉看得比较重,他们的产品虽然在质量标准上差一些,但他们的产品很实惠啊!
本身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问题,老百姓愿意买,就有这些产品存在的一定道理。
高质量产品尽管很不错,能让消费者安心购买。但问题是这些产品价格高一些。尽管目前中华民国的老百姓的收入普遍增长,确实是能用得起。
这个还是个人观念问题,有些老百姓宁愿多花点钱买质量好的。有的老百姓则喜欢贪便宜,质量差一些的产品也能凑合着用。
“出台了质量标准之后,首先能够保障我国内部市场的工业产品质量,减少产品质量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建设好中华民国工业产品的口碑,是为百利而无一害的议案。”梁兴涛继续叙述道,“谢谢大家,我的话讲完了。下面请反对方上台发言。”
当等了半天,并没有什么议员上台发言。
显然议员们普遍都不反对这个议案,首先国会本来就被财团控制了。再则这个议案尽管触动了那些中小资本家的利益,但是那些中小资本家的政治话语权基本上等于零。
“下面进行投票吧~!”
接着进行了一番投票,结果很快统计了出来,国会两院以七百多票的压倒xìng票数通过了《中华民国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议案》。
实际上这个议案表决。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现在的中华民国。还不是江渝说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就算是有反对也没办法,议会两院被控制财团了大半。
而且两袁世凯的利益都被绑在了财团的战车上,袁世凯等人也不可能跳出来反对这些议案。
当议案通过之后,工业产品标准怎么制定,那是工业部的事情了,国会的议员根本不懂那些玩意。
工业部很快就出台了各种工业产品标准。
工业部根本就没有去做调查、研讨之类的工作,这个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完全是江渝的军阀财团提供给工业部的。
其中的质量标准都是参照财团工业产品的标准来制定的。只是比财团的产品质量标准低那么一点点。
完全一样那就太过奔放了。
低一些的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那些民间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跟财团的工业产品质量有很大差距,那些企业要想提高质量标准。首先就得购买新的生产设备。
而他们用原先的生产设备,是没有办法质量达标的,结果就是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先进的生产设备财团可以卖给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拿到这些工业设备,并开始投产之后,这之间的时间就足够让财团占领大部分消费市场了。
同时他们的管理经验不如财团丰富,管理模式首先是落后的。同时加上上涨的油费、铁路运费、电费、水费,生产成本就拉开了。
加上他们的生产规模有限,不能把成本摊开。而且广告渠道少,财团掌握了大部分广告渠道,产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那些私营企业打广告的花费就更高许多了,不打广告只能被限制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打了广告,成本又降不下去。
最后只能倒闭,倒闭之后,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又回到了财团手上。而且他们高价买走,低价卖出。
……
‘中华民国质量监督总局’,一个牌子挂好后,一个新的机构就这样成立了,当天放了上万响的鞭炮以示庆祝。
然而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的消息传出后,那些中小企业的资本家们一开始没啥感觉,当那些高标准数据公布后,顿时惹得一片骂娘声。
这是哪个脓包出的主意?
“根据工业部政策,中华民国所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中华民国质量监督局质量认证,没有质量认证的产品,两个月后禁止在市场销售。听众朋友们,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为了保障所有消费者的权益,避免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广播、报纸纷纷对这个质量认证进行了报道,几乎清一sè都是赞同的声音,因为舆论渠道早已被财团所掌控了。
至于那些哭丧着脸的中小资本家们,想在报纸上发表一些反对的声音,却没什么报社理会他们。
只有一些影响力很小的报社发表了这些企业家们的声音,但就如同丢进大海里的小石子,没有翻出一点波浪。
而且民众并不知道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知道国家出台这个政策后,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只要认准那个质量认证标志就能放心的购买,从此就不用怕被坑了。
因此对那些反对意见的中小资本家的意见视而不见,甚至怒斥他们以次充好。
现在的市场上确实有一些以次充好的商品,因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造真货,以厚黑学的说法,当人们都卖真货的时候,卖假货的很赚钱。当人们都卖假货的时候,卖真货的反而能赚钱。
一些被坑过的老百姓也现身说法,在报纸上讲述被坑的经历。
于是又引发国会对《刑法》进行了修改,提高了对造假商贩的严惩力度,造假一旦被查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的劳动改造,情节恶劣的,那将直接被判处死刑。
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各地的质量监督局成立后,各地厂家纷纷跑去搞质量认证。
很多厂家希望能够蒙混过关,使出了各种公关手段。
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就算是攻关能够成功,那也持久不了。
首先威胁那些质量监督局官员是没用的,那些官员有财团做后台,可以大胆放心的查,根本不用怕得罪人什么的。
如果质量监督局的官员和那些厂家沆瀣一气,财团也会有所察觉。
因为财团搞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击垮市场上的竞争产品,如果有不达标的产品还在市场上销售,那肯定是质量监督局出了问题。
两个月后,基本上将有大半的私营企业产品退出市场。
此时财团的轻工业产品试产份额已经降低到了53%的程度,可见此时中国轻工业遍地开花是有什么样的规模了。
这还是在没有底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不像后世的改革开放,那时候国人发展工业有国企的底子在那里,尽管设备不先进,但厂子、技术人员却是在那里的。
没有底子的时候,很多都是隔行如隔山。
很多私营企业还是克服了困难,把厂子建了起来。不过毕竟不是太专业,厂子的技术比较落后。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他们这种厂子才得以生存,甚至是让人暴富。
但财团反攻的时候到了。
在工业部出台了工业产品质量标准之后,财团又马上把油价、铁路运输价格提高了近20%,电价、水价也开始上涨。
不管是石油还是铁路,电力还是水厂,都是受财团垄断的领域。
华东集团、西北集团、华夏集团这几个集团集体把石油、电力、铁路运输、工业用水的价格提高了上去。
这让老百姓一时有点看不懂了。
要说垄断嘛!这几大集团之间好似又没什么联系,但是同时提价却是显得比较诡异。
实际上那些集团,都是江渝控股的。
关系套了一层又一层,绝对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例如这个集团,是这个银行拿了点股份,那个集团拿了点股份。到了银行那边,又是这个某某公司控制了银行一点股份,那个某某公司控制了一点股份。
中华民国工商总局同样也有动作,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提高工商税收力度》的议案,中华民国环境保护总局也提交了一份《污染税征收议案》。
全国各中小资本家们看到zhōngyāng的动作,心里却在想:zhōngyāng增税,我也可以提价嘛!(未完待续。)
第206章:图穷匕见,哀嚎遍野
PS:第一更到!
提价,再提价!
因为zhōngyāng的增税的政策出台,以及油、电、水、运费的上涨,使那些私营企业生产的各种商品都开始提价,进而又引发了原材料价格的提价。
对于那些私营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的陆续上涨是比较大的打击,远不逊sè于国家增税。
中国很多原材料生产都是被江渝的财团所垄断的。
在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期望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清末满清增加商业税,那些商人也是这么干的。
然而今时不同往rì了,在各种提价的背后,却是价格不动如山的财团工业产品充斥市场。
华东集团、西北集团、华夏集团几大集团的轻工业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波动。。。
以前是多少钱,现在还是多少钱。
不仅批发价没有提高,零售价同样也未变过。
这让老百姓发现,那些百货商店里面的商品果然是最实惠的,而且那些民用商品都是老牌子,广告也做得很凶。第一感觉就是上档次,以前这些老牌子价格比起那些私营企业生产的民用商品价格还要贵上一些,现在相比却不贵了,甚至更便宜了许多。
发现这个现象后,老百姓纷纷都选购江渝的军阀财团旗下的民用商品,而那些私营企业生产的民用商品则销量大减。
有的甚至是完全滞销。
财团轻工业民用产品趁机抢占市场。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生活用品没用多久便已充斥全国给地,销售网络甚至铺设到了内陆省份的乡镇上。
顿时中国民企哀鸿遍野。
他们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招数是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却将消费者彻底的赶走了。
现在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
消费者在财团与民企的竞争下,有多种消费选择,谁的产品更实惠他们就买谁的产品。
让那些民企资本家们怎么都想不通的是,同行的那几个巨头厂家是如何在税收、原材料、水电、油都彻底提高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当前的市场价格。
财团的那些轻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未提高多少,因为财团内部有补贴。这次提价的主力是财团的垄断行业。虽然财团轻工业和那些民企一样需要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但实际上并不是很多。
财团内部补贴一下来,顿时底气十足。
面对财团与zhèngfǔ相配合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围剿。那些民企在一片惨嚎当中迅速的被扫出了市场。
财团逐渐对轻工业产品实现了高程度垄断。
……
侯德榜回国后,正好碰上了民间工业大发展时期,由于他是学化学的,便自己看书琢磨出了洗衣粉配方。
然后在家乡建立了一家洗衣粉制造厂。
结果一举成功。他的洗衣粉在周边极为畅销。甚至远销到了周边省份,最巅峰的时候,侯德榜请了两百多名业务员帮他跑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