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94章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94章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一家人真的从心底破除了‘官本位’的思想,觉得当官只不过是做事的一种,那么我们就不必强迫小弟也像我一样入仕做官。如果他喜欢习武,那就让他日后做个勇猛的将军;如果他喜欢舞文弄墨,那就让他做一个文学辞赋大家;如果他喜欢机关技巧,那就让他做一个发明创造大家;如果他喜欢经商,那就让他做一个富足的商贾……总之,我们不能打小就向他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谬误观念。”

“同样的,今后我若是有了子女,我也这么教导他们,告诉他们权力高低并不是衡量能力大小和家庭地位高低的标准,当官只是许多做事方式里面的一种,久而久之,家里的人就不再个个热衷于当大官,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或者可以避免家庭陷入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中去。”

说到这里,刘和想起后世那个令人羡慕的曾姓家族,在一百多年间没有出现一个败家子,曾姓后人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他们的后人个个想着当大官、当贪官,岂能有这么多杰出的人才?

都说富不过三代,可为什么曾氏家族能够长盛不衰?西方的封建制度可以培养出真正的绅士和贵族,为何东方的封建制度下尽出见利忘义、利欲熏心的贪官和权奸?

说到底,还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第二三五章初冬夜谈(中)

刘和这一席话,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就像铜火锅中涮着的各种菜肴一样,刘虞需要一段时间来仔细的消化。

“世仁方才说要在家族之内破除‘官本位’的思想,这一点为父大概能够理解,可是你辛苦打下的基业不让自家人帮你守着,难不成还要交给别人不成?”刘虞有些不解的问。

刘和笑了,觉得老爹其实也挺“实在”。他反问刘虞说:“父亲觉得靠着严密制度组成的一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还是靠着亲情维系起来的一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

刘虞思索再三,有些艰难的回答:“似乎各有优劣,并不能一概而论。”

“孩儿却认为真正稳定的政权和组织,必然是依靠严密的制度来延续,而不是家族关系。靠亲情维系的政权组织在初始阶段肯定占有优势,但随着时日一长,各种问题就会浮出水面,那时候因为碍于情面,很多事情处置起来就会十分艰难,这样用不了多久,政权就会千疮百孔,最终走向覆灭。”

刘和说的这个道理,被后世太多的家族式产业验证过,因为东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中国人总是相信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结果往往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社会很早就引入了经理人制度,虽然控制着产业股权的还是大家族,可人家却很少用家族内部的人来管理产业,所以存在的时间远远长过了东方家族式的产业。

管理一个家庭如此,管理一个国家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在东方,从古到今都是不断的强调维持皇权的至高无上,却很少有时候能让内阁的相权得到扩大和巩固,结果各朝各代的内阁大臣就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根本不能将主要的精力和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东汉时代的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政愈演愈烈,就是皇帝不放心将手中权力交给辅政大臣。却宁愿相信那些从小陪着自己的没鸟太监和养鸡杀猪的亲戚,结果治理国家这么专业的事情,却没有交给一群专业的人去打理。

在西方,虽然也有君王**的极端例子,但多数时候君权和相权都有明确的界定,皇帝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尽量减少参与具体的内政事务,只是在攸关国家的扩张征伐之类的大事上才会表态,而平时只是监督着内阁大臣们替自己治理国家。

东方家天下式的皇权制度,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朝代顶多支撑三百年左右。然后就要发生剧烈的内部动荡,有的朝代甚至连一百年都不会超过。而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现在执政的皇室家族总要被后来者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西方经理人式的国家权力制度,在赋予总理大臣或者宰相较大权力的同时,又颁布了保护皇权的各种制度和法典,这样的好处就是想要冒险造反当皇帝的人大为减少,因为只要当上了总理宰相或者内阁大臣,就可以实现治理国家的抱负。这样反而让皇权存在的时间延长了一大截。

在刘和看来,“官本位”和“家天下”这两种可怕而且无耻的观念正是荼毒国家和社会的幽灵,人性本就贪婪,一旦掌握了顶层权力的那群人理所当然的将“官本位”和“家天下”的思想灌输到天下读书人的头脑之中。那么普通草根百姓就永无出头之日,只能做权贵阶层的“两脚羊”。

刘和也有私欲,他也想登顶人世间至高权力的宝座,品尝那种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独特感觉。可他更希望数百年后大汉朝还能屹立不倒,千百万的大汉百姓不会被尚未开化的草原蛮族当成羔羊随意捕杀和食用,所以他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开始着眼于未来的一些核心制度的构建。

很显然,刘虞在刘和未来的政治构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刘和的工作首先要从刘虞开始做起。

刘和这次回到幽州之前,与刘虞分开已经有两年了,今夜还是父子两个在重聚之后第一次如此深入的谈论。刘虞没有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儿子的见识和眼光竟然变得如此犀利深远,他脑子里到现在还在琢磨着儿子刚才的那些话语中出现的新鲜词句。

“幽州战事已经结束,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刘虞问儿子。

“孩儿打算先把幽州现有的官员任职调整一下,然后去公孙瓒的老巢令支一趟,另外再干一点稍微离经叛道的事情。”

“说说看,你准备怎么调整幽州的人事任免?”

“先说军事方面的吧。我打算这次将幽州所有的兵力进行一次大整编和重组,使幽州的总兵力达到十万之数,分为东南西北中五路。首先是组建骁骑卫,由轻重骑兵构成,兵力为一万五千人,轻骑一万两千,重骑三千,由赵云担任主将,夏侯兰担任副将。骁骑卫作为幽州的机动兵力,平时驻守于幽州西线,战时根据需要进行调度。”

“扩编龙虎卫,兵力达到两万五千人,其中轻骑三千,近卫营两千人,轻步兵一万五千人,重步兵五千人,主将由我亲自担任,副将由慕容平和孙礼担任,军师为郭嘉。龙虎卫居于幽州正中,平时承担蓟城和其余重要城池的防守,目前有五千人临时驻守在洛阳。”

“组建镇北军,兵力两万人,其中轻骑三千人,车营两千人,步兵一万五千人,主将由徐荣出任,副将李蒙,暂不设军师。镇北军主要职责是守卫北方长城沿线,在战事需要时也可南下或者西进作战。

“组建幽燕军,兵力两万人,其中轻骑五千人,轻步兵一万五千人,主将由张郃出任,副将暂定为牵招,军师由徐邈担任。幽燕军平时驻守于涿郡紧邻中山国附近,主要防范太行山匪和并州方面的入侵,同时也可支援冀州方面的战事。”

“组建度辽军。兵力两万人,其中轻骑三千人,舟营两千人,步兵一万五千人,主将由鲜于银担任,副将为徐晃,军师为李儒。度辽军平时驻守于辽西临渝一带,日后将作为平定辽东公孙度的主力。”

刘和一口气说完了重组扩编部队的大致构想之后,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刘虞,希望能听到几句类似吃惊或者赞赏的话。结果刘虞闷头只顾着涮羊肉。

等刘虞喝完一樽酒后,这才抬起头来说道:“度辽军伐东,镇北军防北,骁骑卫守西,幽燕军在南,龙虎卫居中,看似布置的十分严密,但你从哪里一下子征集这么多的兵力?幽州一直保持着五万兵力,如今一下子扩增到十万人。你又如何养活这支大军?”

刘和回答说:“这次我们先后俘虏了公孙瓒、公孙越和辽东骑兵许多降兵,总人数加起来超过了四万五千之数,从这里面至少可以挑出三万五千合格士兵,加上我们现有的四万五千人。就是八万之数。两年之前,我已开始在代郡和上谷推行预备兵役制度,现在从两郡征调两万预备兵入伍并非难事。”

“至于如何养活这么多的军队,其实也不用父亲大人担忧。辽西郡和右北平两郡虽然地广人稀。但养活度辽军两万人马还是绰绰有余;广阳郡和渔阳郡供养龙护卫两万五千人并无太大的压力;代郡和上谷郡供养镇北军更加容易;涿郡乃是幽州最为富庶之地,供养幽燕军也不是问题。”

刘虞提醒儿子:“你好像把最费钱的骁骑卫给忘记了。而且,仅凭涿郡一郡之力供养两万幽燕军。分明就是你对当地的豪族大户暗中支援公孙瓒有意见,有意想要打压他们。”

刘和解释说:“骁骑卫虽然最花钱,但他们也最能挣钱,缺钱少马的时候,赵云只要越过长城前往鲜卑人的地盘上扫荡一圈,不就什么都有了么?至于说涿郡那些豪族大户,让他们供养幽燕军还是轻的,且看以后我怎么收拾他们!”

看着儿子咬牙切齿的样子,刘虞摇摇头,不好劝说太多。“你准备怎么安排李严、鲜于辅和太史慈?他们几个可都是老资格了,这次却没有出现在你的任命当中,如果不能安排到合适位置上,军队这边的事情就没有理顺。”

“鲜于辅和太史慈如今在冀州卢植手下听用,他们共同掌管着冀州三万兵马,我准备下一步将袁绍逼出冀州之后,再给他们增加一万人的编制,然后拆分成两支部队,到时候鲜于辅和太史慈就能各领一军,职位比幽州这五路部队的主将一点不低。”

“李严如今人在洛阳,他手下实际控制的部队已经超过两万人,今后很有可能会超过三万人,我把申息军交给他不算,另外还将龙虎卫五千精锐也交给了他,似乎他手中的权力比谁都大。”

“照这么算,整编重组完成之后,你能调遣的部队总数实际上是十五万?”刘虞这次终于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刘和一脸得意地说:“父亲还有漏算的呢。你忘记了镇守居庸关的尾敦和镇守五阮关的张瓒!他们麾下兵马加起来也有一万人,所以我能调动的兵力实际上是十六万。”

“哼,你不提这事我也会提!你手下那些将领都升职了,田畴、鲜于银和鲜于辅几个跟你走得近的幽州旧将也擢升了,为父麾下这两位兢兢业业的老将为何不见你提到?”

“孩儿哪里敢把这两位幽州功臣给忘记了,我打算让尾敦出任渔阳太守,让张瓒出任涿郡太守,这样他们就等于是军政一把抓了,这可比给他们一个杂号将军来得给力吧?”

“这么安排还差不多,算你小子有心!”

刘虞点点头,露出了笑脸。

第二三六章初冬夜谈(下)

军队是刘和得以崛起和壮大的根本,也是他接下来与其他军阀逐鹿的关键,所以刘和将之放在了内政官员任命的前面。

从刘和的安排来看,这次他为了这个武将调整任命的方案动了不少的心思,也费了不少的脑筋。

排在五军之首的骁骑卫,清一色由幽州骑兵组成,虽然人数最少,只有一万五千之数,但突击能力最强,也最为烧钱。养活骁骑卫的花费,足以养活两个龙护卫。特别是三千重骑兵,看似人数不多,却足以将代郡和上谷这两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耗去一半。

让赵云出任骁骑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