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当地没有反抗咱们的势力了。必要的震慑还是需要的。”徐铮笑着说道。
东北现在打得如火如荼,山东境内作为少帅的试点,冯庸给予了他绝对的支持,徐铮自然想要尽快出结果。新兵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省内的叛乱却是要尽快解决。
“告诉战士们,每人五块大洋的津贴。可以放心的去县城中放松放松。但是必须告诉战士们,不许赌博,不许嫖娼,不许闹事。”徐铮笑着说道。这次行动,不单解决了叛军,叛军们的家产还是让徐铮小发了一笔。自然有底气让战士们放松放松。
“是!”张亚东大声的保证道。
“咱们去兵工厂看看。要尽快恢复生产才是!”徐铮沉声说道。虽然领兵在外,他却是时时关注东北境内的战争。双方高强度的火力比拼,自然让关注的人目眩神往。可惜,东北最先进的装备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装备到他们这个预备军区的。而且山东军区目前指挥的也只有他手中这个警卫团以及借用东南军区的二十旅。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青岛守备日军蠢蠢欲动,郭山虎也有些着急了。二十旅随时可能被调回潍坊地区,布防日本青岛守备队。这样的话,整个山东省他能够使用的正规部队只有三千人。至于各地新兵训练营中的新兵,最早的一批也不过开展了不到一个月的训练,基础都未必全部掌握,现在投入战斗效果不大。再加上武器弹药严重匮乏,这样徐铮扩军的想法暂时无法实现。
当然,山东军区也不是没有提高装备水平的方法。现在他们要去的德县兵工厂,就是山东军区能否实现武制式化的根本。德县兵工厂作为民国三大兵工厂之一,就算机器老化,产能下降,经过改造,支援山东军区的轻武器装备还是没问题的。
长春,火车站。
一对对的党卫军士兵将车站彻底的封锁。看着一个个冷冰冰的士兵。没有一个老百姓敢于接近。现在长春市内已经对冯庸新组建的这只部队充满了传奇。党卫军没上过战场,但是在长春却没人想要在家中见到他们。因为一旦党卫军上门,就说明他们要倒大霉了。
一列军列呼啸着驶入长春城中。在火车上下来一对对军容整齐的士兵,规模看起来非常大。
“报告曹司令,少帅有令,让你部速去接受武器弹药。然后启程去往东南军区报道。”冯庸的作战参谋李洋中校带着冯庸的手令对曹政说道。
“知道了!辛苦你了李参谋。我部会用最快的速度换装。少帅还有什么要求吗?”一身戎装,脸色有些发白的西北军区司令曹政说道。
“少帅说前线军情紧急,希望曹司令能够尽可能的加快速度,少帅已经在少帅府中备下美酒,等待诸位将军凯旋!”李洋沉声说道。虽然他只是个小小的中校,和曹政这样的少将没法比。但他作为冯庸的身边人,没人敢小看他。
“哈哈!少帅就是少帅,永远是这么自信满满!你给少帅带句话,要是打不赢,我曹政题脑袋来见!”曹政笑着说道。冯庸到现在还是魄力十足,并没有因为势力的增长而出现患得患失的问题。
“报告司令,辽东战区总部传来急电。”火车上曹政的电报室电报员快速跑过来说道。
曹政眉头一皱,伸手结果电报看了一眼说道:“告诉各部,快速换装武器弹药,军情紧急。”
决战在即,有了曹政这支生力军,东北军的胜算就大大增加了。因此,在接到冯庸抽调西北军区一个精锐师参加东南军区和小日本的大决战的时候,蒋百里就在决定这支部队如何使用可以取得最大的作战效果。而刚才的密电就是蒋百里的作战部署,其中就包括曹政部的作战任务。
一个时辰之后。一名西北军区少校参谋跑过来说道:“报告司令,部队换装完毕,军队已经登车,随时可以出发。”
曹政没有丝毫的犹豫,大声的喊道:“出发!”
嘟——!
东北少帅府。
“报告少帅,曹政司令已经启程出发了!”李洋回来大声说道。
“辛苦你了!将荆通找来。我有事问他。”这次曹政从西北赶回来,冯庸本来准备是亲自见见他的。但是接到日本东京的密电之后,冯庸将这一行程取消了。甚至为了尽可能的保密,冯庸也没有让曹政来少帅府见他。整个火车站全部封锁,尽可能的保证消息不泄露。毕竟战争开始后,东北的军列就没有停止过。有运送物资,有运送伤员的,当然也会有援军。对于这条通前线的生命线,东北军守卫的极为严格。而曹政的这支生力军如果能够以最隐秘的形式出现在战场上,对东北军将是巨大的支持。
“少帅!”荆通走进来,脸上有着一抹紧张。随着时日的增长,冯庸身上的气势越发凝重。让他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查的怎么样了?”冯庸淡然的问道。
“还在查,目前还没有掌握日本特高课潜伏分子的情况!”荆通低下头说道。
“暂时不用着急,本少帅近段时间是不会出去的。让你的人安心的查,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清楚。”冯庸沉声说道。从东京得到的消息,冯庸可以判断,特高课在东北的势力还有不少。甚至他身边就有可能会有日本人潜伏。在这种情况下,冯庸不能不小心,毕竟东北发展的太过迅速,身边的人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敌对势力的间谍就会潜伏进来。虽然在上次的锄奸行动中,清除了不少各方的间谍。但想要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现在得到日本特高课要对他暗杀的情报,冯庸心理还是比较忐忑的。毕竟他是人,被子弹打中也会死。虽然他内息增长的很快,已经接近小成的边缘。但必毕竟缺乏实战经验。频繁的战事让冯庸也没时间去找人切磋磨练自己的武技。在这种情况下,冯庸自然要多加小心。
东北和日本的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如果他出了事情,东北就会一片大乱,到时候日本就可以轻松吞并东三省。这点是冯庸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因此,他宁愿牺牲自己一段时间的自由,也要保证这场战争东北处于最好的状态。
“是!”
“你们情报部也别只盯着这些事情。要加强在整个国内和国外各国的布局。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战。谁的信息最先进,最准确,谁就能取得胜利。”冯庸沉声说道。经过上次的清洗,荆通的表现是让冯庸很不满的。作为东北的情报部长,在情报部组建的过程中他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甚至东北最大,最神秘的情报组织暗刺也是在他手中诞生的。如果从他原来取得的成就上看,荆通绝对算是个情报方面的天才。可惜,就是这样一个让冯庸看重的天才,在由暗转明担任情报部部长之后,在面对现实中方方面面的考验,表现非常一般。尤其是面对东北新贵族方面的压力。显示出了荆通内心的薄弱。只是作为东北老人,东北的功臣,冯庸不想就这样将他换下。从本质上来说,冯庸还是非常念旧的。
第三百七十四章影响力
东北在冯庸的命令下正在集结所有的力量,要毕其功于一役。人员,物资,后勤保障,援军,补充兵源源不断的被送上战场。在这种情况下,通化地区的战场反而陷入了一片宁静。但是一股沉闷的压力却笼罩在中日双方军官的心头。决战前的宁静。
南京,总统府。
段祺瑞将冯国璋请过府,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
“启瑞兄,尝尝我搞到的好茶。现在这个时候,民间的数量也不多了!”冯国璋笑着说道。
“华甫兄好兴致,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情邀请我来喝茶,真是好气度,好涵养!”段祺瑞淡然的说道。东北战场源源不断的消息传来,让北洋的心头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东北军全歼日本第六旅团,俘虏其少将旅团长在内上千人之后,整个天下都知道东北是真的有和日本人较量的实力。再加上东北层出不穷的新武器和武装到极点的精锐士兵,以及那噩梦般的重炮和密集如雨的子弹。可以说东北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已经远远的超过亚洲正常交战的火力规模。就算是日本攻占德国占据的青岛,当时的日军也没有如此强大的火力。但就算是这样,东北依然挡住敌人的进攻,甚至还全歼了敌人一个老牌精锐旅团。这在开战之前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
对于第六旅团的覆没,东北做了大篇幅的宣传,可惜日本方面却可以隐藏了这一情报。这就让外国媒体半信半疑。这就使得这以战果的影响力下降了很多。
“东北的事情不是着急都能够办到的。东北展现出来的实力实在是太恐怖了。从目前来看,咱们北洋能够存在,还多亏了日本人了。虽然很多时候我不愿意承认。”冯国璋叹了口气说道。直系将领对日本人是缺乏好感的。相比于皖系喜欢借势,直系的表现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力量。
“是啊!日本陆军的实力可是世界级的,咱们北洋甚至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但是东北敢,而且到目前还不落下风。从这一点来看,创造这一奇迹的冯少帅真乃神人也!”段祺瑞真心的赞叹道。
现在他虽然还是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但是对军队的控制力已经大减了。他手中所属皖系的力量遭到直系控制政府的打压,停战到现在不但没有丝毫的增长,还在一些方面遭到消弱,反观直系一方,不但吴佩孚成功在河南大规模扩军,就算曹锟也在福建站稳了脚,开始插手江西的军务。在这种情况下,段祺瑞很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他们这一辈人经历了太多的浮浮沉沉,这种阅历在很多时候帮助他们应对各种危机,却也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渐渐地被现实腐蚀,缺乏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启瑞兄,我现在心底很矛盾啊!”冯国璋叹了口气说道。
段祺瑞点点头道:“这点我可以理解,恐怕现在内心复杂的不只是你自己。不过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我倒是希望东北能够取胜,衰弱的中华实在是太需要一场大胜仗来鼓舞士气了!”中华需要一场大胜仗,而且必须是世界级的,可是中华的实力却得很薄弱,袁世凯这样的军事强人在这种压力下也只能选择曲线救国。他们这些手下人自然就更缺乏那个魄力。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的时候,段祺瑞仔细分析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发现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战争潜力十分恐怖,未来获胜的几率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参与进去,在英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时候,中国就可以凭借战胜国的身份将历代割让出去的国家主权收回来。这也是段祺瑞不顾各方面反对也要坚持加入一战的原因,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东北的快速崛起让北洋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现在更是沦丧了大半土地,原本统一的中国也变成了两个政府并立的国家。甚至从实际来说,中华已经四分五裂了。这点是他们老一辈军人不希望看到的。同样的,北洋作为他们奋斗了一辈子的势力,他们更不希望北洋陨灭。东北如果在和日本的作战中获胜了。那么接下来肯定会出动兵力南下一统天下。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他们才会无比的纠结。
“你说的我也了解。但是东北胜利了。就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