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

第183章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第183章

小说: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媳俩就抬着这个借口去禀了二老太爷。老太爷觉得国公府老的身体不好,少的怀着孕,又多叮嘱了刘氏几句:“你三伯娘对你素来宽容,你无事时多去陪陪她也好。”
  得了圣旨一般,刘氏兴高彩烈的答应下来。喊了轿子径直去了国公府。
  韦小婉一人前来,杜总管就以老太太不舒服,少夫人要静养挡了回去。刘氏奉了老太爷的命,又是来瞧老夫人的,杜总管就不好拦了。嘱人去禀了老夫人。
  自从杜家上下鼎力支持杜燕婉一事后,杜老夫人对杜氏一族的观感转变了许多。杜燕绥走了,岑三娘怀着孩子,也不方便常伴在她身边。听说是刘氏来了,杜老夫人觉得家里多点人气也好。就吩咐请进来。看了看日头,打算晚间留刘氏一块吃饭。
  刘氏和韦小婉进了屋给老夫人见了礼。她一把扯过丫头手里的扇子飞快的扇了起来:“哎,这日头啊,忒毒!小婉哪,赶紧把给老太太准备的冰碗拿出来解解暑气!”
  韦小婉亲自从食盒里拿了冰碗出来:“伯祖母,您少用点。”
  杜老夫人静坐于室,轻摇着团扇,感觉不到燥热。她早已不吃冰食,见刘氏汗如如浆,脂粉都糊了,指着她笑道:“赶紧吃,消了暑气,晚间留你吃饭。”
  刘氏爽快的哎了声,拿起冰碗就吃。
  “三郎媳妇,你也用一个。瞧着你们吃的香,我也高兴。”杜老夫人笑道。
  韦小婉不好意思的说道:“本来送来孝敬您的,结果都给填了自家肚子,叫我怎么好意思。”
  杜老夫人看了眼刘氏,刘氏不拘礼,她却觉得顺眼许多,嘴里笑道:“你们能来看我这个老婆子,就足够啦。快些吃吧!”
  又吩咐身边的丫头们去打了水,拧了湿帕子侍候着。
  刘氏稀里哗啦吃了一碗。洗了脸,在太阳下晒着过府的热气一扫而空,神清气爽。
  刘氏搁了碗,韦小婉也放下了勺子,斯斯文文的洗了手脸,拿着扇子给刘氏扇风。
  “哎,三伯娘不是我说,这日头毒。三娘怀着孩子也不方便主持中馈。您身子还好没多久,府里还是需要人来打理……”
  刘氏说话直接,开门见山,一点弯都不绕。
  杜老夫人笑着打断了她的话:“晚间吃臊子凉皮如何?我记得你也爱吃。”
  “好啊!吴妈妈炸的臊子忒香!再摊几块鸡蛋煎饼,切些萝卜丝葱丝肉丝沾南酱卷了,再来一碗新鲜豆办熬的胡辣汤。想着我就吞口水!”刘氏一下子来了精神。
  杜老夫人点着小丫头的名,让她记好了去报给厨房。
  扯到了吃食,能说的就太多了。黄澄澄的小米粥,荞麦擀的凉皮冷面,野菜馅的酸汤饺子,黄河鲤鱼片的鱼脍……刘氏说的唾沫横飞,冰碗能消暑,哪抵得过美食的诱惑。说着说着,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
  两人过府已过了未时。这一扯,天边起了火烧云,就到了晚饭时间。
  韦小婉看在眼里,心里暗叹。杜老夫人态度很明显,是不愿意刘氏过府帮着管家的。刘氏抬不上桌面,她可以啊。
  “伯祖母,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过府帮帮忙。也免得三娘劳累。”韦小婉是铁了心要和国公府交好。说的诚挚无比。
  杜老夫人也知道,夏初眼下管着家,但岑三娘身边一个方妈妈老成点。阿秋虽说回了归燕居,也会时不时去外院照顾馒头的爷爷。除了夏初,逢春和暖冬年纪还小,也抵不了事。能有个帮忙管家的,让夏初空出来专心侍候最好不过。
  她对刘氏不放心。知道韦小婉能帮上忙。可她不喜欢韦小婉。韦小婉的心思太多了。先前还差点和杜燕绥结亲。三娘也不喜欢她。再说,韦小婉的妹子嫁的是崔家三郎。她也得防备一二。
  杜老夫人慈爱的拍了拍韦小婉的手道:“你有这份心就好了。”
  话题又拐回帮国公府管家上面。刘氏就笑道:“三伯娘,您甭客气。我嫌着无事,就帮定这个忙了。我不懂的,就来问你。包准让您舒坦的歇着,让三娘安心养胎便是。”
  杜老夫人最怕刘氏这种直来直往不讲究的。笑了笑把事推给了三娘:“府里的事都是三娘作主。您要来帮忙,三伯娘自是感激。且看看三娘应付得过来不?”
  说话间,岑三娘被阿秋和夏初扶着慢悠悠的来了。
  “哎呀,小心点!怎么不坐软轿来?你怀的可是杜家的独苗,可得当心点。”刘氏站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岑三娘走了过去。
  “大婶娘,您快坐着。”岑三娘捉紧了夏初的手,生怕刘氏一个没站稳扑过来,直接把自己的肚子压成门板了。
  岑三娘躬身给老夫人行了礼,又和韦小婉见了礼,坐了下来。
  今天有事晚更了,还有一章

☆、夜半
  夜半
  天气热,她里面穿了件葱绿的抹胸,外面穿着件浅燕色的对襟丝绵布的大袖长裙。。。简单挽了道髻,用根银簪子绾了。简洁大方。脸颊丰润,气色瞧着不错。
  刘氏挪了凳子在她身边坐了,拉着她的手心疼的不行:“瞧瞧,这都五个多月了,还这么瘦。三娘,真是苦了你了。”
  岑三娘刚进门,不知道先前在聊些什么。嘴里谦逊道:“祖母体贴,身边又有这么多丫头婆子,哪能苦得了我啊。”
  杜老夫人接话笑道:“你大婶娘心疼你,生怕你管家费神。”
  岑三娘就明白了,笑道:“国公爷去打仗。府里辞了应酬,本也没什么事。杜总管又得力,一切都照着规矩走,遣个丫头就把事做完了。都不需要我过问来着。”
  话里的意思说的明白。刘氏根本当她没说:“国公府哪能叫个丫头管家的?你好生歇着,不许管家。安心把儿子生下来就好。婶娘明日就来府里帮着你。”
  岑三娘又一次为刘氏的直接暗暗擦了把汗。见杜老夫人苦笑,她吩咐丫头摆饭,明确的拒绝:“不敢劳烦婶娘,国公爷连府衙都没建,没什么事。”
  刘氏皱眉道:“每天的采买,洒扫,厨房的食单,都是事。三娘,你还年轻,别小瞧了这些,堆在一处能让你脑门疼。”
  韦小婉一心讨好,便扯了扯刘氏的衣裳道:“母亲。眼下国公府没什么事,如果忙起来,您再来帮三伯娘和三娘的忙好了。”
  咦,韦小婉今天懂事了?岑三娘心里诧异。
  这时阿秋催着丫头摆了饭。众人就起身去了。
  刘氏吃了一大盆肉臊凉皮,高高兴兴的抹了嘴去了。临走时一个劲的说道:“记着啊,府里忙不过来,婶娘随时来帮忙。”
  岑三娘笑吟吟的应了。
  韦小婉又让丫头捧了一叠小孩子的衣衫送来:“我亲手做的。您不嫌弃便收下吧。”
  用的是上好的细绵布,针线活也精致。岑三娘赞不绝口的道了谢。
  等两人走后,她就纳闷的问杜老夫人:“我瞧着大婶娘是真心想来帮忙似的。三堂嫂也转了性子一般。颇叫人看不懂。”
  杜老夫人叹了口气道:“她们是存心交好来着。三郎不是也在军中么?府里也的确少个管家的,这样夏初就能专心侍候你。只不过,你大婶娘太热情,我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哪。”
  岑三娘轻轻摸着肚子,想起了一个人来:“祖母。燕婉好像也快生了。她时不时打发人送东西来。也不方便回府。我想请邹家姐姐和宝儿过府来住些日子。你看如何?”
  杜燕绥走了,杜燕婉放心不下年迈的祖母和怀了身孕的嫂子。她也快生了,也不方便过府来照应。
  邹氏和离在家,带着宝儿。一时半会儿也没寻到好人家。闲居在娘家,也没什么事情做。岑三娘挺喜欢邹氏的性情,想着宝儿活泼,也能给杜老夫人添几分乐趣。
  提起邹氏,杜老夫人想起曾经邹氏来给邹雄杰提亲:“是个嘴伶俐,会察言观色的。只是打扮太俗气了。”
  岑三娘拣着隆州的事给她说了。
  杜老夫人来了兴趣:“这么说,倒是个有志气的。请她来瞧瞧来说。”
  岑三娘打发人去邹家送了信。
  杜燕婉一听,亲自去请了邹氏来:“您与三娘投契,您看能否帮这个忙?”
  和离回家的女儿,又带着宝儿。虽然有父亲和大哥撑腰,邹家姨娘多,总有人说闲话。岑三娘又帮过自己。邹氏满口答应。
  第二天她就收拾行李,带着宝儿去了国公府。
  宝儿活泼可爱,杜老夫人喜欢得不行。见邹氏卸掉了满头珠翠,穿着件青色的大袖衫,系着白色高腰裙子,发髻上仅一套珍珠头面。清爽怡人。说话讨喜,心里又喜欢了几分。留了邹氏母女住在正气堂。
  邹氏是个能干的,从夏初手里接了权,国公府上下打理得极为妥贴。
  有了事情做,反而比她闲在邹家快活许多。
  国公府上下待宝儿像小小姐,岑三娘又叫了小四儿和小季儿陪她玩。院子里有了孩子的笑声,有了人气。老太太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如此皆大欢喜。日子反而不太难过了。
  然而刘氏却不痛快了,气咻咻的对韦小婉抱怨道:“亲家姑奶奶哪有新婶娘亲近?我一片好心,三娘怎么宁肯请个外人也不让我去帮她管家。”
  那是因为人家怕你把家管出更多让人操心的事来。先前想刘氏去帮忙,自己在旁边补漏。人家不愿意。也不能勉强。抱着要和国公府交好的心思,韦小婉只能柔声劝刘氏:“咱们只是想着去帮帮忙,将来国公爷能待三郎好。不帮她们管家也无妨,常走动也行。打听三娘的喜好,待她好,国公爷也照样记咱们的情。”
  “那得花多少银子?”刘氏舍不得。
  韦小婉笑道:“那里需要母亲出钱。母亲也是为着三郎着想,这钱,自然是媳妇出。”
  刘氏转嗔为喜。不用她出钱,面子她去挣,多好的事。
  不用韦小婉催促,越发往三房跑得勤快。每次不是带时鲜果子,就是送一堆时令蔬菜。知道三娘爱吃南方菜,今年新产的碧梗米也送了去。
  架不住她常来,回回手里不落空。杜老夫人和岑三娘体恤她为了儿子的心思,待她又好了些。连带着对韦小婉也客气了许多。一来二去,韦小婉倒也打听到一些岑三娘的习惯。
  韦小婉每次回娘家,总会与妹妹聚聚,言语间不经意把话漏了出去。
  这些日子刘氏送给国公府的礼都是娘家补贴。韦小青也掏了银子硬要给她:“万没有让姐姐帮忙却让姐姐出钱的道理。”
  韦小婉宠溺的点了点她的额头:“姐姐也是为了我家三郎的前程。待再过些日子,姐姐寻个机会就求一求岑三娘。请她写封信让杜九哥多照顾妹夫。”
  等韦小婉家去后,韦小青有些不忍,对韦母说道:“会不会连累姐姐?”
  韦母笑道:“她在杜家二房,怎么会连累她?你放心,此事自有你二伯他们去办。咱们这些内宅妇人不过是传几句消息罢了。”
  天气热了,卧室里只摆着一只小小的冰盆,不敢用多了。
  岑三娘回了卧室,换上自己做的连身孕服裙,脱了肚兜和撒腿裤,和阿秋夏初坐在铺了篾席的炕上给宝宝做针线。
  “少夫人,隔壁三少夫人送来的衣裳……”阿秋当时抱回了那叠衣物,没敢先拿进柜子里,就放在外间桌上。
  “悄悄塞灶膛里烧了。外面送来的衣物吃食,我可不敢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总是好的。”岑三娘不敢大意。
  阿秋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