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8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围城开的时候,日军每周还能吃上一顿大米饭,一个月前,正规军每人每日定量一斤五两,高粱大豆各一半,每周一顿米饭,而辅助部队的则为正规军的70%,但一个星期前,食物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
翻看着这手中的日军日记,张学良得意的又抖了一下,因纸质粗劣的缘故,纸张甚至没有发出声响,就像草纸一般。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一个现实!日军的粮食越来越少了,长春变成死城,精兵变成困军,“坚冠亚洲”的工事,自然也成为无用之物。”
在道出这句话时,张学良甚至有些兴奋的站起身来。
“再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日本人就会饿的撑不住,到时候,咱们就能一鼓作气拿下这里!”此时的张学良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兴奋,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消息,先前确定长期围困的计划之后,他甚至觉得这是高培伦在给他下绊子,在辽阳战役时,32集团军打的并不差,而现在,他却把32集团军和一帮子预备军扔在长春,而长春的日军却有十几万吨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困死、饿死小鬼子,恐怕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根本就做不到,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一直在等着,等着适当的机会跳出这个死城,可现在,这个日记本却在表明日本人的粮食没有情报处想象的那么多。
“现在新京差不多80万人,一天就需要上百万斤粮食,照这样下去,最多再过两月,小鬼子,就撑不住了!”
面对着司令的欢喜,一直沉默不语的吴化文却在一旁倒起了冷水来。
“副座,我觉得事情没那简单,他们降低粮食配给是因为战斗并不激烈,他们减少3分之一,就能多坚持一两个月!”
盯着司令,吴化文用颇为无奈的口气说道。
“小鬼子能拖几个月,可问题是,咱们能拖几个月吗?到时候,致命是长春不战而下,可没准,这东北都让高培仑给光复了!”
第1139章政治的延续
沈阳!
作为最早光复的几座大城市,因为又地处铁路枢纽,而成为东北方面军的总兵站,日本人设立的满铁医院以及大同医院,现在则是陆军的后方医院,而城市中的正值暑假的学校以及体育场,则作为临时军营,供从前线撤回修整的部队进驻修整,以重整旗鼓再次向日军发起进攻。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十数万军队不断的轮流在此修整,却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穿着黑色军装的华北军人,这些军人们拿着“流通券”到处购买着纪念品,以寄给自己的家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军人的消费迅速令这座城市再次繁华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当了12年亡国奴,心里怀着“想中央,盼中国”的老百姓眼中,这些赶走了日本鬼子的军人,则是他们眼中的解放者,尤其是那些女学生,看着那些脱下野战服,换上一身帅气的军常服的军人,更是眼睛放起光来,无不以嫁给军官为荣,而百姓也以找到这样的乘龙快婿为傲。而那些昂首阔步的青年军官,尤其受到姑娘们青睐。
虽说正值战时,但是军队却无法限制军人结婚,对于那些年青气盛、向往着自由恋爱的青年军官来说,很轻易的就被那些女学生“俘虏了”,一时间,全城鞭炮不绝於耳,各酒楼饭店大摆婚礼宴席,日本人走後空下的大批房子,大都贴上了大红“喜”字。女大学生几乎都成了新娘。与那些军装笔挺,皮鞋铮亮的青年军官们,出入成双成对,姑娘们以嫁军官为荣耀,为爱国,甚至许多战士亦找到了自己的女友。
“妈了他巴子,那帮小子再这么闹下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仗打完了!”
几乎是一进司令办公室,王铁梁便用满嘴的东北腔抱怨着,当年的新一军许多军官都是东北人,即便是现在新一军几经打断,在军队的高层军官们,亦有许多东北人或者前东北军出身的将领,而王铁梁也是其中之一,即便是作了集团军司令,也无法像那些北方商校毕业的军官那样,摆出一副绅士模样。
“今个参谋长告诉我,昨天竟然有75个官兵申请结婚,他们的脑袋都让驴踢了,不知道现在正打仗吗?”
嘴上抱怨着,因为是当年五十八路军老伙计的关系,王铁梁瞧着高胜仑脸上挤出些笑来。
“老长官,怎么样,咱们什么时候上前线?弟兄们现在可都歇的骨头都有点软了,再不上前线,我把他们的那点精气神都没有了!”
部队休整,对于士兵而言是好事,作为军官王铁梁自然知道,持续十五天作战后,部队必须要休整几天,否则部队的战斗力就会下降,而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后,部队必须休整半个月,如果不加休整,持续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会直线下降。
可是现在,他的部队却已经修整了一个月了。嘴上他说的是官兵结婚,影响军心,可实际上他要的却是把部队派出去。
“长春还没拿下来!”
笑看着王铁梁,高胜仑吐出一句话来。
“不还有哈尔滨吗?那地方只有一个师团,我保证一周内结束战斗,部队伤亡不超过三千,超过三千,我自己个把帽子摘了!”
与其它部队不同,或许许多部队主官更在意能否赢得战役的胜利,但对于的华北军来说,除去胜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伤亡,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仗,对于华北军来说是得不偿失,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宁可稳扎稳打的,以火力推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夷平对手,碾压对手,从而避免已方伤亡。
也正因如此,对于长春围城,没有人会有其它的看法,当然,也有许多人觉得,即然城里没多少同胞,那就直接把长春夷为平地,甚至有人建议用化学武器,虽说在战场上,偶尔的一些部队会使用化学武器,但对一座城市实施化学攻击,显然超出了的参谋部的底线,最终,参谋部还是批准了成本最低,但费时最长的围困战。
可在围困战的同时,高胜仑却把部队收缩了起来,近二十万部队都收缩至四平至沈阳一线,除去正常的训练之外,完全没有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有的部队甚至已经休整的两个月,只有极少数部队,在吉林南部山区,在义勇军的配合下,实施清剿作战。
“得了,你的帽子你老老实实的戴着,我没那个功夫摘你的帽子,至于哈尔滨,现在,参谋部,还暂时没有心思去打他!”
什么!
长官的回答,只让前来请战的王铁梁的双眼猛的一睁,盯着高胜仑问道。
“这参谋部发什么疯,现在桃子都熟透了,现在不打,什么时候打,难不成要等到关东军回师的时候,再打不成?”
关东军主力回师!
王铁梁的质问让高胜仑的眉头一锁,这确实是东北方面军目标最担心的地方,近七十万关东军主力回师,随时都有可能改变东北战场的兵力对比,虽说在北边还有北方集群警戒着关东军主力,但却不得不让人担心啊。
“这是参谋部的命令!”
高胜仑无奈的耸了下肩膀,他必须要服从参谋部的命令,从一开始的重锤砸下,夺取辽南工业重地,再到现在的稳扎稳打,甚至可以说保守至极,都是根据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实施的,尽管作为方面军主官,他也没有权力去质疑或者说去违背北平的意愿。
“老儿子的,又是政治!”
未了,王铁梁像是反应过来似的,猛的抱怨一声。显然除去政治原因,就再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而所谓的政治原因,自然是北平与南京之间的分歧。
“我们是军人!”
面对下属的抱怨,高胜仑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服从命令是我们的本份,再说……也不差那几个月!”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差那几个月,或是对于北平而言,恐怕他们确实需要这几个月,以便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同南京去达成某些协议。
仗好打,场难收!
作为军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高胜仑见过了太多的战争,除去抗战之外,其它的都是中国人与中国人自己在打仗,他从日本回国时,随着老帅南下过,再后来,郭松龄倒戈反奉,他也参与过,最后一场是少帅的“武装调停”。
这几十年,中国的血早就流够了,可在“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中国,无论多麽天才的政冶家,没有枪杆子,混碗粥喝也难。如果当初没有枪杆子撑着,哲勤又岂能打下这片天地?
可现在随着局势的越发明朗,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但战争结束,对于中国而言,只剩下了两个实力派,一是南京,一是北平,南京有中央之名,而北平有雄师之威,战后的戏台子如何搭?戏如何唱?
“现在,国内的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却早已经是暗潮涌动,任谁都明白,大陆战事结束前,双方必须要达成一些协议,否则,到最后,大家伙恐怕还是枪炮下见真章,什么辩论,竞选。都是扯淡。轮到最后,还是枪炮说话。”
话声沉着,高胜仑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到那时,枪是麦克风,炮是高音喇叭,子弹、炮弹是选票,军队是选民。”
“该,该不会吧,咱们管长官是厚道人,委员长人也不差啊!”
王铁梁喃着,像是生怕那一切会发生似的,可他自己也没什么底线,毕竟,当初双方可真的差点大打出手了,如果没有管长官主动退让,估计早都打起来了。可那会有日本的威胁,万一没有了日本人的威胁了呢?
“所以想要避免这一切,双方必须要达成协议,南京与北平必须要达成协议,而在辽阳战役结束之后,参谋部之所以要求稳扎稳打,与其说是为了确保对局势的控制,倒不说是北平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去同南京达成协议,等到协议达成了,估计,咱们也能在东北、朝鲜大打出手了!”
稍顿一下,高胜仑的脸上挤出些勉强的笑容。
“上次参谋长来沈阳时,他告诉我,管长官基本上同意了美国人的要求,一但中央军夺取新加坡后,美国海军主力就会越过南海,抵达青岛、上海一线,到时候,咱们就要对日本本土下手了!”
“这么快!”
王铁梁惊讶的应了一声,一直关注着南方战场的的他自然知道,现在的马来亚到处都是一片炮火,以华侨为主力的南洋义勇军四处出击,干扰日军的防御,而中央军亦在正面配合他们作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迟年底,中央军就有可能进抵马来亚,攻克新加坡。
“跳过南洋,直捣本土?这美国佬的胆子也太大了点吧!”
“不是美国人的胆子肥,是再拖下去,估计南洋就变成咱们的地盘了,毕竟,在南洋咱们是主力,可直捣毁日本本土,迫使其投降,南洋各地的日军,却是向盟军投降,而不是中国投降,所以……”
长叹一口气,高胜仑摇头说道。
“这战争,终归还是政治的延续啊!”
第1140章韩国
民32年9月27日晚上。
在南京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在蒋介石的介绍中,金九与管明棠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他认真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年青陆军上将,而在握手的瞬间,管明棠所感觉到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情绪。
几个小时前,管明棠刚刚乘飞机抵达南京,这次南京之行,与其说是为了“协调对日作战”,倒不如说是为了政治,为了在政治上从根本上解决北平与南京之间的分歧,在参加了例行的招待宴会之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