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身看着那些学生,赵钱勤点了一个学生的名字。
“白少良!”
他是全班年龄最大的学生,已经十八岁了,一个月前因年满l8岁,甚至还被征入民团,因为他是学生,所以每天只能利用下午放学后和周末参加训练。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祖国首先是国家,而之所以称为祖国,是因为这里是我们祖先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祖先们在此劳作、在此繁育……”
在白少良站起身解释着祖国的时候,赵钱勤不时的点着头,邯彰专区的中小学教材与其它地区的教材不同,这里的《国文》中满是“爱国之文”而在《数学》中又充满着诸如一箱手榴弹20枚,在战场上用掉4枚,还剩几枚之类的,明显带着军事色彩的题目,浓浓的“战争气息”是学校最大的不同,当然更多的是强烈的“爱国之情”。
“没有强健的身体,我们就无法从事劳作,更不可能在战场上击败侵略者!”
“现在日本入侵东北、兵临华北,日本侵略者随时都会打到我们的家乡,所以这就是当今最大的国难!”
“国难还在于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于清时先遭满清扭曲,又于近代衰败,导致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沉沦,民族文化的消灭……”
在学生们的解释中,赵钱勤则不住的点着头,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他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这些学生,通过课堂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更为重要的知道了国为何、家为何,民族为何。
“因为侵略者入侵我们的国家,要占领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屠杀我们的同胞,所以我们在走向战场,要抗争,要战斗……”
在学生们的解答声中,简单的生字学习使得整个教室洋溢着浓浓的爱国的氛围,然后学生们又自由诵读了几篇爱国的短诗,自由发问,自由谈感想,最后又引导着学生们将个人与国家、家庭与民族相互联系,从而进一步扎实他们心底的国家观、民族观从而激发他们的心底的民族主义进而激进出个人的爱国主义。
和过去一样,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下课的时间到了,这些年长的或是年少的学生们依然还都处于那种意犹未尽之中。
在学生们纷纷跑出教室,在雪地中玩耍的时候收拾起《国文》课本,走到讲台北侧的拿起《算术》课本,按照邯彰专区教育处的相关规定,小学实施老师包班制,老师都是全科老师,即要教《国文》又要交算术,而且历史、地理、科学、卫生同样也由其一人包办,或许这正是老师可以拿70元高工资的原因,而作为乡村老师每个月另外还可以领取l0元乡村补助,如果是在林县的偏远山村还能再领取l2元偏远地区补助,总之正像那位专员在视察学校时说的那样。
“中国之落后源于教育的落后,中国欲求进步,必先发扬教育,这意味学校教员的职责,直接关系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样也意味着学校的教员都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教员要自觉对待自己的使命,并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时政府也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你们最好的待遇,”
正如专员所说,在邯彰教师的地位与收入高于公务员,师范生从考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而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公共车辆时,乘客们都要起立让步,以示对未来教师的尊敬。
而作为教师,赵钱勤和他的同事一样,都享有种种优先权,在这个于车站购票等必须排队的地方,否则加以处罚的地方,教师是唯一不需要排队人群,他们享有优先购票上车的权力,而在去年乡村学校大规模建设时,小学与村政府共用一座建筑,小学教员兼职村秘书,而在这里,赵钱勤和于培林则是合作社秘书。
也恰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在过去的一年间,心态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和很多人一样,对于“困守乡间”命运心存不满,和很多人一样,他计划着在五年服务之后离开乡村,或是上大学、或是转往他业,可现在,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同样出自农村的他,却无法割舍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他看到了农村的希望,与家乡农村的衰败不同,这里的农村正在一点点的复兴着,农民的生活日益好转。
而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恐怕就从那些学生的着装中可以看出,在这所学校刚刚开办时,学校里的学生大都穿着破旧的棉衣,而现在,他们虽然穿的仍然是土布衣,但衣样却是按照校服规制制做的新衣,今天小麦的丰收,棉花的丰收,使得这个庄子里即便是最穷的几户人家,亦解决了温饱,纷纷穿上新衣。
“也许,呆在这里也不错?”
想到那位“白社长”正在筹划着的“新村”赵钱勤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作为村里的教师,在合作社规划那个新村的时候,甚至给他们也准备了“新房”。
“也不知道,他规划的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白子新的视线不由的朝着操场对面合作社的那两间相对低矮的砖房看去,或许他正在那里描绘着他心目中的乡村吧!
“在村落作战中需要……”
不过今天,白子新并没有和往常一样,投入到他的“新农村规划”中,而是在合作社办公室中,趴在办公桌研读着那本“民团步兵战术手册……”作为社长他同样也是合作社民团队长,他不仅要负责民团训练,作为长官还需要学习基本的步兵战术,从而指挥团兵进行战斗。
“嗯,可以采用爆破……”
一边看着“民团步兵战术手册(连排)”白子新一边参考着村子的地图,作着简单的防御、进攻布署,同时又不停的在纸上,设想着敌人的进攻,直到外间响起下课铃声的时候,他从这图上作业中回过神来,然后看着桌上乱成一团的作业资料,不由的长叹口气。
“一团糟,”
叹着气,白子新又一次从桌上拿起那封信,信是县民团司令部寄来的,下个星期他要去常备民团接受为期两个星期的战术培训,正是这封信才让他想起自己荒废已久的步兵战术,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推演。
“常备民团,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
说着,他又摇头一笑,然后笑语着。
“还能是什么样子,不就是一般军营的样子!”
(圣诞快乐!)
第四百零五章新兵之营
洁白的墙壁、干净的玻璃、干净的水泥地面,整齐的桌椅,军营几乎都是相同的,一间大通道式的营房,每间宿舍可以容纳一个排的官兵,只有排长一人享有**的宿舍——就在宿舍门旁,在排长室对面则是卫生间、洗手间,这种营房设计也许的刻意的,因为排长为避免被秽气“薰陶”便会严格按照内务条令的要求,让士兵每天都必须用刷子清浩卫生间、洗手间,绝不会容忍一丝的马虎。
“嘀哒、嘀哒……”
在洗手间里,未能完全拧紧的水龙头依然滴着水,自来水、电灯、冲水厕所,在邯彰专区常备民团成立后,对于刚抵达军营的一万三千五百名首批训练的常备兵而,这全新的营房每一处都透着新鲜,在他们看来,搁乡下,就是家财万贯的老财家也不见得能赶上这地方,军营内充满了太多让人觉得新鲜的东西。
但不过半个月,这新鲜劲就被疲惫所取代,每天繁重的体能训练、军事训练,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而且还扫盲训练,所有的一切都压在这一万三千五百名新兵的身上,他们必须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全部训练大纲所要求的基本训练。
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每天这些新兵只要一倒头,立即就能睡沉,非得哨声才能唤醒他们。
当嘹亮的军号声划破营区的寂静时,穿着黑色作训服的已经踏着深腰帆布靴,走出排长宿舍站在了宿舍中间那两米宽的通道中央,将胸前有哨子往嘴里一叼。
“嘟……”
在军号响起时,刺耳的哨声响了起来,被哨声惊醒的新兵压根没有时间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上铺的、下铺的纷纷在第一时间内跳下床,一腿蹬起挂在床头裤子、迅速穿好作训练靴,然后一边朝衣柜跑着,一边穿好体能训练衫,打开个人衣柜,拿起牙刷挤牙膏,朝洗手间走去的中,人已开始刷起牙来了。
从起床的第一时间,战斗就已经打响,在他们忙活着洗漱的时候,已站在宿舍门外的和其它每一个排长一样,站在那里看着左手腕处的手表,在他们看表计时的时候,穿戴整亮齐的新兵开始接二连三的冲出营房,站在房门前列成队列,在列队时还不忘记检查身上的装容,携具,备齐、枪,上肩,背包,整齐……在王立秋完成检查的时候,他听到了排长那有些沙哑的声音。
“十、九、八……”
当他倒数到“一”的时候,最后一个人才从营房中冲出来,冲出来的人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在队列的最前方趴下,开始做起了俯卧撑,在他作着俯卧撑时,已经发出了。令,立正,向左转,齐步走,没有任何意外,每一个新兵都是踩着最后一人的背包通过,而每一次,他都必须尽量撑起身体,而嘴里还在那大喊着。
“我们是邯彰民团光荣的一员,我们是国民安全的保障……”
直到排里的最后一人从他身上踏过之后,他才立即站起身跟上排里的兄弟,朝着训练场走去,然后是一天例行训练的开始——五公里的武装越野,双眼一睁便是一个五公里,这是例行的公事。
“对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在此之前,无论你们是平民还是团兵,无论你们是志愿或是应征,但在你们每一个人心中,都认同一点,那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有值得你们守卫的东西,无论是你们的家人,还是你们的生活,为家人以及生活而战,这是要求你们必须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我希望几个月后,军旗以你们为荣……”
在训练场的边缘,领佩中校军衔的汪准在望着那面军旗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在常备民团邯郸步兵团成立时,司令的讲话,而望着那些在训练场上挥洒着汗水的士兵,汪准越发明白,这些士兵的不同。
或许,他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批志愿从军的军人,他们从军的目的,不是为了吃粮、不是为了出人投地,而仅仅只是为了一个非常简单且直白的理由——生活!
他们之所以从军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参军又有着报恩之举,因为专员让他们从军!对于这些曾经的老百姓而言,他们的想法都极为简单,既然现在他们过着远非往日可比的生活,而且政府还告诉他们,如果不参军——他们的生活随时都可能遭受兵祸之劫,而对于这些父辈遭受过太多兵祸的青年而言,他们清楚的知道,现在的生活得之不易,自然会百倍珍惜。
“也许,他们从军,更多的是为了保卫这个国家!”
汪准在内心里如此寻思着,在民团集训时,文化扫盲与国耻课是结合在一起的,相比于“感恩报恩”的志愿之举,汪准更希望他们是受国家与责任的感召。
尽管知道这不过只是一个想法,但汪准却知道,也许很快,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从军的目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o
“个人无私地服务于国家,而这种服务是这个人打心眼里相信,国家肯定反过来为个人提供庇护,让人获得真正的尊严,能够保障他个人的成功,而他个人的成功是与国家的成功相互联系的。”
所谓的文化课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