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73章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73章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王道;“集中兵力主攻一个城门,不行把我们的亲兵护卫都派上阵,不信就拿不下京城。”
    这时,外面有个守卫进来,悄悄伏在梁王耳边说了句什么,梁王道;“快带他进来。”
    带进门的人,一身夜行黑衣,步伐矫健,只露出两只眼睛,来到赵琛跟前,单膝跪下抱拳行礼,趴在梁王耳边,说几句什么,赵琛点头,来人就闪身出了帐子。
    睿王和简王都望着赵琛,赵琛招二人近前,压低声道;“今晚三更天,京城西门有人接应,护军参领虞同方和城门史虞武悄悄打开西城门,放我军入城。”虞同方只让来人带口信,大概怕来人被抓获,泄露军情,郭威对虞同方早有防范,借个由头,撤下虞武的城门史,但京城西门守卫是虞五的结拜兄弟,串通好了,到时打开城门。
    睿王一向谨慎,“这个人万一是郭威派来的人,诱我们进京城,万一有埋伏。”
    赵琛道;“这个人是虞府的下人,我见过的。”
    “不能排除被郭威收买。”简王素性多疑,持怀疑态度。

  ☆、第162章

虞同方派人捎信今晚三更天悄悄打开京城西门,里应外合,三王商议,简王和睿王怕其中有诈,犹豫不决,赵琛提议,小股兵马入城,若没有埋伏,大军随后进城。
    夜里三更天,周围一团漆黑,城内外一片寂静,听不见白日里战马喧嚣,三王的兵士把胯下战马的马蹄子包住,以免惊动人,夜里马蹄声能传出很远,把马嘴罩上,以免发出嘶鸣。
    一队先头少数军队先行入城,早有人打开城门,放他们悄悄进去,这对人马进城,看没事,发出信号,三王的大队人马从京城西门如潮水般涌入,郭威的军队睡得正香,连日疲于应付,人困马乏,根本不知道发生的事,其它三个城门被三王的军队迅速拿下,打开城门,三王的大军迅速占领京城。
    郭威睡梦中听见喊杀声一片,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带领少数人马退入皇城,紧闭宫门,死守皇宫最后一道防线。
    三王直扑皇宫,睿王刚要下令攻打皇宫,内城墙上,郭威出现,朝着三王的军队大声喊:“反贼,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还不跪地请罪。”
    周太皇太后被人拥着出现在内墙上,周大皇太后抖着声道:“我的好孙儿,别打了,哀家在此。”
    三王的兵将纷纷跪倒,齐声高呼;“参见太皇太后。”
    周太后贤良淑德,在大周朝口碑极好,深受大周朝百姓群臣爱戴,三军将士不敢继续攻城,怕伤了太皇太后。
    郭威拿周太皇太后做人质,看三王不敢贸然攻城,得意地喊道;“太后懿旨,三军退出皇城。”
    睿王看三军中一阵骚乱,如果此时退出皇城,给郭威喘息的机会,卷土从来,反扑,那就前功尽弃,身家性命都在这一役,睿王趁着郭威得意放松警惕之时,弯弓搭箭,嗖地一声,一只羽箭直射向郭威,郭威得意大笑,不提防突然冷箭射来,他没料到有人这样大胆,当着太皇太后的面动武,这一箭淬不及防,正中郭威前胸,睿王的箭尖是涂了毒的,郭威当时倒地。
    睿王一声令下,振臂高呼,“三军攻城,解救太皇太后,诛杀贼子。”
    城上主帅中箭,群龙无首,内城很快攻破,周太后被乱军踩死。
    三王分成三路,赵琛的兵马消灭郭威残余兵将,简王直扑乾清宫,睿王扑向后宫寻找郭太后。
    睿王搜遍后宫,竟然没找的郭太后,郭太后躲起来了。
    睿王把郭太后宫中的宫女太监抓来,拿剑抵在一个宫女的脖子上,“说,太后现在何处?”
    那宫女摇摇头,睿王手腕一压,一抹,血腥四溅。睿王又抓过一个宫女,宫女不说,睿王照杀不误,睿王接二连三杀了五六个宫女太监,揪住一个小太监,那小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语不成句,手指哆嗦着指着宫里一道板墙。
    睿王命人把墙拆了,郭太后现身,郭太后早已吓得面如土色,瘫软一团,睿王扯她的头发把她从夹壁墙里扯出来,“妖妇,你谋害皇帝,霍乱朝纲,罪当诛。”说罢,一剑就结果了郭太后的性命,带人去乾清宫跟简王汇合。
    简王带兵冲进乾清宫,绕着乾清宫找了一圈,乾清宫的人早已跑净了,连个人影都没有,简王正想继续朝宫里搜,就看见帷幔抖颤,简王过去,用剑尖一挑,新皇赵亮早已吓得尿了裤子,跟一个小太监躲在帷幔后。
    简王嘲嗤,“就这个怂样,还谋逆当皇帝,给我等兄弟丢脸,活着也是无用,去地下先皇面前请罪去吧!”
    说罢,一剑刺过去,赵亮连哼都没哼一声,倒地身亡。
    梁王赵琛带领兵将,把郭威的残余部肃清,听得宫里郭后和新皇帝已死。
    梁王带兵撤出京城,星夜赶回江南去了。
    柳絮听报说梁王率领大军已度过泾江,梁王不日就回转,兴奋得掐指头算日子。
    梁王府
    下人们一叠连声喊;“王爷回府。”
    王府一干女眷翘首以待,柳絮看见赵琛神采飞扬在垂花门出现,撩起裙子急奔过去,跑急了,人差点跌倒,赵琛一把接住,柳絮跌入他怀里,赵琛笑嗔道:“这么大的人,还毛手毛脚的,连走路都不稳。”
    柳絮不顾众姬妾在场,伏在他肩头哭泣,泪珠把赵琛衣袍都打湿了。
    赵琛温柔地拍着她的背,笑道;“哭什么,怕我回不来,你守寡?“赵琛感动,柳絮这样刚强的的女子,当初处境艰难,从不落泪,泪是为自己流的。
    柳絮破涕为笑,“我怕坐船,我晕船。“
    赵琛轻轻地拥着她,“我教你游泳。“
    柳絮撒娇道:“我游的比你好,不信改日比试一下。“
    赵琛亲吻她秀发,含笑,“我忘了这茬。“
    众姬妾别过脸去,不好意思看王爷和王妃*,羡慕嫉妒恨。
    睿王和简王解决了皇帝和太后,汇合,睿王命人找梁王赵琛,三兄弟说好的,打下京城,三分天下,睿王派出的人回来道;“梁王带兵撤出京城,回江南去了。“
    睿王和简王高兴,三分天下,变成二分天下。
    睿王和简王的军队撤出城外,睿王和简王只带少数侍卫留宿皇宫里。
    简王的生母是端敬贵妃,子以母贵,地位比别的皇子高,天性倨傲,目空一切,睡前还想着兄弟二人瓜分天下时,掂量要那块地方划算。
    他不防备睿王的部下突然发难,简王睡梦中,被砍杀声惊醒,待搞清楚状况,他带来的人都被睿王的人打得七零八落,简王剩下孤家寡人,看势头不好,从被窝里爬出来,顾不得衣衫不整,一路杀开血路冲出皇宫,慌乱中辨别一下方向,往西城门方向逃命,半夜城门已关上,守城的兵士,曾随着睿王打过仗,弄了一根绳子把他吊了下去,放下吊桥,帮助他逃走了。
    简王的军队驻扎城外,半夜里遇到睿王军队的偷袭,慌乱中四散奔逃,败走,睿王军队乘势追击,简王率领所部逃回西北。
    睿王大胜,三个兄弟,走了两个,没人跟自己争,睿王授意大臣上本,国不可一日无主,奏请睿王登基,睿王顺水推舟,承继大统,昭告天下。
    简王率领西北军回到西北边镇,攻打郭威损失一部分人马,又让睿王偷袭,损兵折将,暂居西北休整。
    睿王当了皇帝,视简王为心腹大患,简王元气未大伤,只伤了皮毛,没动筋骨,只要稍做休整,就能恢复从前西北军的战斗力,实乃肘腋之患,睿王知道现在攻打简王时机不成熟,暂时只好作罢。
    睿王称帝,梁王赵琛上了贺表,睿王很高兴,睿王的母亲淳嫔,后宫妃子里位份不高,平素跟梁王赵琛走得近些,比别的兄弟亲厚,知道梁王赵琛没有野心,无意争皇位,特意派人送去赏赐,以示恩典,有笼络之意。
    赵琛和柳絮短暂分离,小别胜新婚,几番*,赵琛心满意足搂着柳絮睡去。
    柳絮半夜醒来,摸摸赵琛躺在身边,偷笑,心里踏实,赵琛早起睁开眼,看柳絮支着手臂专注地望着自己,赵琛一把把她的头按下,“你不睡觉看什么?”
    柳絮的脸蹭着他的下颚,“我喜欢看。”
    柳絮自赵琛回来,如获至宝,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其实她离不开赵琛,就像赵琛离不开她一样,二人像蜜里调油,更加恩爱,日常同进同出,赵琛把一干姬妾撇在一边,众姬妾颇多怨言。
    睿王称帝后,对兵变有功将士大肆封赏,加官进爵,睿王的军队里有少部分人对睿王的封赏觉得不公平,其中有个叫韩琦的,立过功,却没有加官进爵,便鼓动一些兵将,预谋造反。
    除夕之夜,叛军乘着年夜皇宫设宴狂欢,宫门守卫松弛,趁隙发动政变,攻打皇宫,歪打正着,这伙乌合之众竟让他们得手了。
    叛乱者到处寻找睿王,睿王除夕大宴后宫,酒醉,夜里宠幸一个妃子,正呼呼大睡,听闻太监来报,叛军已冲进内廷,快打到乾清宫了,睿王急忙跳下地,连鞋子都没穿,顺着皇宫密道跑了。
    朝臣第二日上朝,龙椅上没有皇上,韩琦带着兵士前来大殿,宣布皇帝退位,已不知所踪。
    朝臣们接二连三的立新皇,都是短命,商议立哪位皇子合适,能保长久不再折腾。
    商量来商量去,群臣的意见有一点是一致的,立个成年皇子为帝,国家动乱,年幼的皇子不经世事,怎么能保江山社稷,简王生母端敬贵妃,位份尊贵,按长幼有序,该简王承袭大统。
    可是敬贵妃家世显赫,又有娘家依仗,简王若做了皇上,亲近母家,端敬贵妃母族势必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群臣最后商议,立个生母出身低,母家势力微薄,省得外戚干政,这继位人选非梁王莫属。
    满朝文武推举出一个代表,往江南请梁王赵琛回京继承皇位。
    赵琛跟欧阳先生和范先生商议,范先生道:“朝中混乱,危机四伏,王爷继位是个烂摊子,很棘手。“
    欧阳先生道;“这能不能是睿王的圈套,把王爷骗入京城,只听说睿王的部将反了,是不是真的?“
    赵琛道:“我本不预争皇位,不想看先祖打下的江山,断送在不肖子孙手里。“
    欧阳先生道:“那是,送上门哪有不要的理,只是这事还要谨慎行事。“

  ☆、第163章

柳絮听说朝廷派使臣前来,迎梁王进京称帝。
    寻思,兜来转去,为了皇位你争我斗,最后却落在不想争皇位的赵琛头上,这是不是无形中天意。
    赵琛进门,柳絮侍候他脱了靴子,赵琛盘腿坐上炕,屋里地龙烧得热,暖和得浑身酥融,柳絮捧茶给赵琛,赵琛接过,啜了一口,道;“你愿意我当皇帝吗?”
    柳絮想想,“当皇上可以为百姓做好事,也算是行善积德,不过皇帝位列九五之尊,有许多烦恼事,不像现在过得逍遥自在。”
    “那你是不愿意?”赵琛道。
    “祖宗的江山毁了,赵氏子孙将来与地下无颜面见祖宗,王爷继承皇位,必定有一番作为,我怎能拦阻你,不过京城时局混乱,叛军还在京城,还有简王和睿王,还会卷土从来,对王爷是一大威胁。”
    赵琛凑近柳絮,耳语般地道:“我带领亲兵五十人偷偷进京,我一切安排妥当,京城一切无事,我派人回来接你过去。
    柳絮担心地道:“王爷带五十人,是不是太少了点,万一路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