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1017章

寒士谋-第1017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期,群臣请魏王曹操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十万余,华歆亲捧玉玺奉于曹操。只见曹操一身黑锦金纹龙袍,尽显帝王之威,慨然接过玉玺。坛下群臣跪听册封。陈群宣告而道。

“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此为禅位先驱。如今汉道陵迟,世失其序,宇内颠覆。赖魏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诛伐中原群贼,以保绥汉室宗庙。时先帝驾崩,念魏王功德巍巍,人心所望,遂付与社稷神器,禅位于魏王。望魏王其袛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读册已毕,魏王曹操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贾诩引大小官僚朝于坛下。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曹操即传旨,大赦天下,重赏群臣,又封荀彧为平阳王,下葬于颍川平阳县,其子嗣受其王位。

乱世之枭雄曹操终位登帝位,汉室至此存,被魏所取。曹操初临帝位,一面安抚民心,一面又与众臣商议平定天下之大策。

时值西唐正与蜀国激战,有细作来报,言诸葛亮引军兵袭南郑,已将攻陷。如今张飞正引大军攻打陈仓。魏国群臣听之,不大喜。贾诩面色一凝,急急出席而道。

“时下凉州大乱,蜀军袭得东川,正往雍州进攻。西唐局势大乱。陛下当速速征集兵马,进往河内、河东,如此一来,西唐腹背受敌,岂有不灭之理耶!?”

曹操闻言,眉头一皱,忽然转眼望向华歆问道。

“中原尚能调用多少兵马?”

“回禀陛下。此下我国大半兵力皆往荆州聚集,中原只剩十万兵力。倘若陛下欲要征伐西唐,不妨可从荆州再调来十万兵马。”

华歆拱手一拜,毕恭毕敬而道。华歆此言一落,郭嘉立即厉声反驳而道。

“万万不可!!从荆州调往兵马,路途遥远,且极耗时日。待其军赶至中原,只恐西唐早就平定祸乱!!如今我国与西唐乃是同盟,一旦我等起军,盟约即废。两国倘若开战,蜀、吴两国便能得以喘息。即时,纵然我大魏能攻克西唐,亦是大损国力,若是蜀、吴两国联而攻之,如之奈何!?”

郭嘉一声喝出,华歆脸色连变。此时,司马懿神色一凝,忽然出席而道。

“贞侯此言差矣。诸葛孔明乃百里之才,有鬼神莫测之智。如今文不凡正聚兵平定西凉,与马孟起蛮军激战。诸葛亮趁虚而入,岂会轻易而败!?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依某之见,当速速发兵。”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曹操的抉择

曹操闻言,细目猝然射出两道精光,瞰视着司马懿。司马懿毫无惧色,面容笃定,坦然相对。郭嘉神色一变,厉声喝道。

“诸葛孔明才智虽高,但西唐人才辈出,戏志才、徐元直皆有经天纬地之智。黄汉升、张文远、徐公明亦非泛泛之辈!!兹事体大,且宜从长计议。”

曹操听了,遂转眼望向贾诩。贾诩面色沉着,徐徐而出,拱手而道。

“此中关键,并非西唐,亦非蜀汉,实乃马孟起也。倘若马孟起败于文不凡之手,文不凡即可拨以援军救援。诸葛孔明计策虽高,怎奈如今蜀汉兵力无多。即时,诸葛孔明为保其国,防范我大魏趁虚而入,必将保存兵力,撤走西川。”

“哦?那依文和所言,倘若马孟起一败,诸葛孔明亦必败无疑耶!?”



“行兵打战素来难料,诸葛孔明虽有绝世之才,但西唐毕竟占据大势,诩虽无十成把握,但亦不离七八。”

贾诩从容不迫,徐徐而道。曹操神色一凝,细目精光烁烁,随又问道。

“那朕当下该当若何?”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陛下可先征集兵马,以防万一,却又教人前往前线,打探西凉战报。倘若马孟起尚能抵抗文不凡大军数月。陛下可盛势出军,随后再徐徐从荆州调往兵马。”

贾诩眼眸深邃,一言落下,正中曹操心中所想。曹操微微颔首,遂依从贾诩所言,一面整军备战,一面教细作进往西凉一带打探。魏国细作遍布天下各地,各地皆有联络之地,互通消息,因此消息传达极快。

旬日之后,细作回报,言马孟起已被西唐神龙将赵云诛杀。此下西唐王文不凡,正于凉州休整兵马,准备回援雍州。而同时,细作又报,蜀兵狂攻陈仓,陈仓岌岌可危。如此一来,顿时群臣争吵不休。各持意见,有人见陈仓难保,劝曹操早日出军。有人却见,西唐军即将回援,劝曹操按兵不动。

曹操坐于殿堂之上,细目眯缩,冷冷瞰视着群臣争吵。忽然,曹操冷哼一声,如有天威,群臣纷纷脸色一紧,止住了争吵。曹操平素最为器重郭嘉,每每先问其见,此下亦无例外,向郭嘉谓道。

“马孟起虽被诛杀,但陈仓亦将被蜀兵攻破。依奉孝之间,朕当若何!?”

“时今陛下在长江,屯兵数十万众,操练兵马已久。船只军备皆以齐聚。所谓有备无患。陛下于伐吴大业,准备充足,当速速行之。反之若往西唐进军,行之仓促,其中变数极多。陛下岂可舍近求远,当宜速速进往荆州,合以众势,起伐吴大业!!”

郭嘉眼神如若星辰一般晶亮,赫赫发光。曹操闻言,颔首不言,遂又望向贾诩问道。

“那依文和之见,又当若何?”

“贞侯所言极是。陛下兵伐东吴,实乃大势所趋,万无一失!”

贾诩凝神而道,曹操听了,亦不见喜怒,沉吟一阵,却是望向了司马懿。司马懿神色一震,连忙低下头,不敢与曹操对视。曹操知其做戏,细目一眯,忽然唤道。

“司马仲达何在!?”

曹操声若雷震,如有煌煌神威,司马懿吓了一跳,忽然出席,猛地一个踉跄,下颚磕在地上,顿时血流而出,但司马懿却顾不得痛楚,连忙叩首应道。

“司马仲达在此!”

一众官僚见司马懿如此失态,暗中取笑。曹操见司马懿如此狼狈,眉头一皱,心中却是想道。

“哼。奸猾小人。”

曹操面露不喜之色,遂向司马懿问道。



“你前番劝朕兵伐西唐,如今为何却不见你出言来劝?”

司马懿闻言,先是伏地而拜,毕恭毕敬而道。

“两位明公皆乃金石良言,某才学微薄,焉敢出言?”

曹操把手一招,反倒来了兴趣,凝视着司马懿谓道。

“你但说无妨。好与不好,朕自有分寸。“

“偌!”

司马懿应了一声,随后神色一凝,沉声而道。

“依某所见。诸葛孔明素来识才任用,岂会看不出马孟起并非文不凡敌手。而之所以派其出兵西凉,实乃意在牵制文不凡大部兵马,而使得他有机可乘。先前,诸葛孔明已袭得南郑,却又大举进攻陈仓。其意并非此也,若某所料无误,实为掩护之妙,暗里定发一部奇兵,转走斜谷,出祁山,袭击长安!如此一来,当雍州人马皆以为蜀兵要从陈仓出兵,定然大量拨往援军,长安兵力空虚,诸葛孔明孤注一掷,兵士皆以破釜沉舟之势,攻破长安,亦非无可能之事。倘若长安一失,西唐定乱,张飞再率兵盛势攻破陈仓。

西唐顾此失彼,势如山崩矣。因此,依某之见,陛下大可拨以兵马,先往河内、河东暗布兵马,一旦长安果真死守,立即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盛势攻之。西唐国势强盛,实乃我大魏心腹大患。倘若我大魏可将西唐歼灭,纵使蜀、吴联手,亦难抗我大魏滔滔之势。不出数年,天下一统矣!!”

司马懿眼神发光,如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一分析,可谓是精妙绝伦,惊艳四座。就连贾诩、郭嘉这两位当世人杰,亦不禁露出惊骇之色。曹操一双如能吞天一般的细目,刹地迸射出两道精光,速速向郭嘉、贾诩分别投去眼色。郭嘉沉吟不言。贾诩却是暗暗颔首。这时,郭嘉忽然眼神一亮,向司马懿问道。

“仲达如何得知,诸葛孔明定会从祁山出以奇兵!?”

“西唐与蜀汉两国恶战近有数年,西唐国力强盛,兵强粮足,蜀汉得以保存至今,已是上天庇佑。如今蜀汉兵力无多,兼之马孟起一死,失去南蛮强援。倘若文不凡援军一至,势必以排山倒海之势,强盛反攻。时势所逼,诸葛孔明不得不兵行险着,就势一搏。

何况诸葛孔明料定,倘若长安失守,西唐大乱,陛下绝不会错失此大好良机,定然遣军而入。即时诸葛孔明便可来个绝地反击,趁乱以取西凉、东川、雍州之地,倘若尽如所料,蜀国不但免去灭国之灾,反倒得以喘息,国力俱增。此举虽险,但却得益极多,诸葛孔明岂会不效死而搏之?”

司马懿侃侃而谈,宛如浑身散发一股智睿之光,殿内一众文武百官无不听得目瞪口呆,惊为天人。郭嘉亦是脸色连变,忽然叹声而道。

“仲达才智之高,如若皓月之辉。嘉实不如也。”

司马懿一听,慌色顿起,连忙拜礼而道。

“贞侯乃当世鬼才,智绝天下,某焉敢与贞侯相提并论。实乃折煞某也。”

司马懿满脸慌色,哪有半分适才运筹帷幄的风采。殿下文武百官看得,又是一阵暗里发笑,早将司马懿刚才的威风,抛诸脑外。不过,曹操却无如此,他一双细密,眯得好似一条细线,凌厉威凛,紧紧地盯着司马懿。司马懿愈是不显山不露水,曹操对他便是愈加提备。不过眼前看来,司马懿并无过错,亦是忠心。曹操徐徐把眼光收回,忽然捂掌笑道。

“哈哈。仲达不可妄自菲薄。孝直从来不打诳语。朕听你一番金石良言,亦是得益良多,便依你所言罢!”

曹操蓦然定下决议,殿下群臣一时都未反应过来。于是,曹操一面令张颌前往河内、河东分界暗中调集兵马,一面又教人前往雍州打探,一旦长安失守,立即望河内、河东大举进军。

自从曹操登上帝位,改革立新,大举征用寒门之士,各地大力推行屯田之策,又按人口拨分田地。中原大有一番新的气象,蒸蒸日上。而中原百姓,似乎早就将曹操视为帝王,曹操登位以来,百姓不但并无生怨,反而一片欢呼。毕竟对于中原百姓来说,这数十年来,汉室王朝,**无能,带来的是无尽祸害、战乱。而曹操带来的却是一个能让天下人安居乐业,不需受饥荒、战祸的国家。曹操得尽民望,如今登位帝王,取代汉室,实乃是水到渠成。

且说皇后卞氏生有四子,分别是丕、彰、植、熊。曹操素来偏爱,第三子曹植。却说这曹植



才智极高,长得剑眉星目,善于文赋。曹操有心让曹植他日接登大位。可曹丕心思果断,才学敏捷,行事颇有曹操当年之风,且又是皇后卞氏所生长子。曹操亦极为痛爱之。因此,继承之事,曹操甚为苦恼。一日,曹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以免被二子察觉,互相对立,却又教曹彰、曹熊一同而来。四子齐到,曹操令四人各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四子领命齐去,且说曹丕先至北门,门吏阻之,曹丕暗想此定乃其父王早前令人通报,故意如此。曹丕心想,曹操素来痛恨叛逆不遵法令之人,遂告退而回。随后曹植、曹熊分别来到东门、西门,门吏亦拦阻之。曹熊素来行事不知变通,不得已便退之。曹植亦是如此。唯有曹彰赶到南门,门吏阻拦。曹彰大瞪虎目,如有虎威,厉声喝道。

“我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门吏闻言,虽是心惊,但却不敢违抗曹操先前吩咐,教军士拦截。曹彰骤马就冲,双手夺下两柄长枪,左扫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