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血雨飘香剑 >

第84章

血雨飘香剑-第84章

小说: 血雨飘香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身躯,也在这个时候,“噗通!”一声,跌倒在楼板上,四脚一阵抽动,随即平静下来。

看样子他已经是伤重而亡。

丑面少女望着矮瘦老人的尸体,冷冷说道:“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其语声未已,鼻端突然嗅到一股腥臭之气,她心里一震,两股锐利的目光,略一瞬视之下。

只见四周窗口,突然出现了无数条殷红似火约有竹筷粗细的小蛇,昂首吐舌,“嘶,嘶!”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其他的人也看见了。

顿时,惊叫之声不绝于耳。

丑面少女急忙伸手入怀,取出一把色呈淡绿,约有梧桐大小的丹丸,玉手疾扬,直朝小红蛇出现的地方掷了过去。

那些淡绿色的丹丸,在快要接近群蛇之际,即自行爆开冒起一股股乌黑的浓烟,将群蛇罩住。

蓦地。

她感到一股劲风,由身后传来,她本能地身形向右一闪,可惜迟了一步,只感到传来一阵刺骨之痛。

她心里一震,目光本能地向右臂察视过去。

只见自己的左臂上,爬着一条,仅有三寸长短,却粗如食指,全体乌黑油光发亮的怪蛇。

怪蛇的森森利齿,已深深嵌入肉内。

“丑丫头,胆敢破坏老身的大事,我也让你尝尝——经脉枯缩而死的味道。你是自寻死路,休怪老身出手狠毒。”

丑面少女双目如电,循声向楼外望去。

双唇一动,欲语而力不从心,身形一晃,“扑通”一声,栽倒在楼板之上,双目紧闭,气若游丝。

那条黑蛇,也于此时,爬离少女身上,身躯一弓一弹,穿窗而出。

就在这个时候,原先听到的那声阴寒刺骨的语声,继续道:“尔等听着,若有人敢插手治救那个丑面少女的话,就别怪我出手狠毒……”

第三十七章 劫后重生

事起仓促,再加上所有在场之人,正处于极度紧张,惶骇之下,根本无暇再去注意其他的事情。

所以,丑面少女是怎么受的伤?却很少人看清楚,众人只感到一条乌光闪闪之物,从眼前一闪而逝。

而那距离较近,且目光也较锐利者,也只隐隐约约的看到丑面少女,是被一条通体乌黑的怪虫,噬咬成伤的。

情形究竟如何?

却没有一个人敢肯定而断然的道出。

情势发展至此,众人对丑面少女发生的误解及疑惑,已一扫而空,因为事实证明了一切。

点在四壁上的一团团黄烟雾下,已密密麻麻地落了一层,形似蚂蚁而色呈紫黑,嘴巴尖长肋生薄翼的奇形怪蛇。本书下载地址ωωω。ǔмDтχт。сοм

为数,总在二三百只左右,此刻,一只只均已敛翼仆卧一动不动,状似蛰眠一般,其实,这些形似蚂蚁的毒虫,早已僵死过去。

而笼罩着那无数条朱红小蛇的黑虫,浓度的程度,正值方兴未艾,范围虽然未扩大,但较前丝毫未缩小及淡薄下来。

而黑虫中的无数条朱红小蛇,在黑虫乍起之际,尚兴起一阵骚动。

一条条闭目般卧,静止不动,其状舒适而似蛰眠,神态之间,未显露出丝毫痛苦之状。

大部分的人,都大睁着一对,充满了惊奇的目光,向这两幕罕见的奇景盯着看。

却甚少人,向身中巨毒,昏眠在地上的丑面少女注视一望。

好象这些人,对于丑面少女的生死安危,漠不关心似的。

其实,他们是心有所惧,而不敢惹火上身,那些阴寒刺骨,令人闻而胆颤的恫吓语声,直到现在,尚缭绕在众人的耳边。

同时,是一具具死灰极惨的尸体,尚暴露在众人的眼前,试想,谁又敢再伸手多管闲事呢?

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趋前检视丑面少女的伤势及设法救治,甚至连看也不看一眼丑面少女。

唉……

世态炎凉!

他们也不想一想,若不是丑面少女及时出手的话,所有在座的人,都难逃一劫。

整座大厅里,就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情形下,再度静寂下来,这时。

那丑面少女陡然由地一跃而起,两道寒光灼灼而又充满了蔑视之情的目光,向众人扫视过去。

众人对于丑面少女,身中巨毒而不治自愈的情形,则感到无限惊奇,目光本能地向她投射过来。

但是,当他们的目光,接触到丑面少女的目光时,心里不由感到一阵难言的惭愧。

头纷纷的垂下来了,而不敢再仰视过去。

丑面少女冷“哼”!一声,愤怒地说道:“想不到你们竟是一群贪生怕死无情无义之徒,今日之事一旦传扬出去,我看你们,有可颜面在江湖上立足!”

她这一番话,听人众人的耳中,顿时,感到羞愧的无地自容,热汗遍体。

而另一部分的,则不做此想,认为自己的措施是对的,为什么一定要救一个与自己素不相干的人呢?

丑面少女何以身中巨毒,而能自动痊愈呢?

她一时大意,未能防范未然,才被那条黑短粗的怪蛇在左臂上乘隙咬了一口。

她立时感到,被怪蛇噬咬之处,传来了一阵难耐的剧痛,心里登时大吃一惊。

在此万险的情形下。

她遂强耐刺骨的剧痛,本能地运了一口气,企图及时将体内之毒排出,并想伸手掏取解毒灵丹。

在她想来,双管齐下,定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纵然不能将剧毒排出体外,也暂时可以防止剧毒攻心。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一番心机是白费了。

因为,就在她运气排毒之时,只感到经脉枯缩,气血受阻运行不畅,丹田的那口真气,只能在丹田附近,运行不息而不能遍至全身。

这还不算,就在这刹那之间,她只感到周身上下,绵软乏力,而双臂重逾千斤,欲举而力不从心。

她怀中空有师门解毒灵丹,无法取出也是枉然,她万万没有想到,怪蛇之毒会如此利害。

失望之余,自忖此番必死无疑,心里不由一寒,惊叫一声,“我命休矣……”

思忖中,只感神智一阵昏迷,眼前一黑,立时失去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昏迷中的她呆了。

蓦地!

感到丹田深处,冲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

那股暖流,从丹田深处汹涌而出,瞬即遍布全身,并且,一遍又一遍地畅行不息。

先前她所感到的一切不适现象,如“体软乏力”,“气血运行不畅”……等等,都在那股暖流的冲激运行之下,衰退消失下来。而她的神智,亦浙渐由昏迷完全清醒过来。

起初,她还以为是有人义伸援手,心里对那个尚未见面的救命恩人,生出无限的感激之情。

然而,当她缓启双目,一望之下,并没有看到有人在她的身侧,只有自己一人孤零零的躺在地上,人群离她远远的。

此刻,她对于自己乍醒来的想法,生出无限怀疑。

心里感到诧异而惊奇,不由自主地想道:

“莫非没有人义伸援手,而是自身的毒伤,不治自愈。”

她对于自己的想法,“不治自愈”一节,信疑参半,不敢信以为真。

目光不由地向散立在四周的众人瞬视过去,从他们所流露在脸上的神情,她得到了答案。

同时,她在这刹那之间,对于自己所中的毒伤,不治而愈一节,已恍然大悟,心里又想道:“双蝮传功,自己已是能祛百毒之身了。”

至此,聪明的读者,当已经知道眼前这位丑面少女的出身来历。

原来她正是前文中的公孙郁文,她在万蛇峡,已蒙前辈奇人绿发姥姥收为衣钵传人。

绿发姥姥成名极早,以善解百毒及用毒一道,著名于江湖,公孙郁文是其衣钵传人。

当然对于用毒及解毒一道,是青出于蓝了。

所以,她适才弹指之间,就将两种罕见的绝世毒物“毒蚁”“七寸赤炼”制服,替众人解了一场大厄。

公孙郁文两年以前,就奉师命游侠江湖,适时,曲玉枫无端失踪的消息,已传入她的耳中。

可是,两年以来,却毫无头绪。

昆仑派劫后重生,柬约天下英豪,参加各派重振声威及第十八代掌门人——余生大师就任大典。

这是一件大事,消息不胫而走,未及半月,已遍传了整个江湖,轰动一时,公孙郁文闻得此消息时,心里一动,心想道:

“枫弟弟如果尚健在人世,定会参加此一盛举……”

她越想越认为有此可能,所以,她毫无犹豫地束装远来昆仑。

从以上的描述,公孙郁文重现江湖的一段情节。

再说她想通自己的毒伤,霍然而愈的原因时。

她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气恨。

高兴的是,她如今已是能祛百毒之身,自今以后,再不畏惧任何的侵袭。

气恨的是,眼前这些人,竟是一群贪生怕死,忘恩背义之徒,她于重伤倒地之后,众人竟畏险不前,将适才她对他们的那番解危之恩,竟忘得一干二净,一个个袖手远立,置其生死于不顾。

若不是她本身具有怯毒之能,如今恐怕早已含恨而终了。

她越想越气,双目一睁,狠狠的扫视众人一眼,身形一跃而起。

她气恨之余,才冷静而毫无表情地将众人骂了一顿。

所有在座的人,都是江湖上稍具威名之人,不论其为人如何?总感到很不是味道,羞愧难耐。

一个个讷讷无言,悄悄的溜下楼去。

刹那的工夫,整座楼上,就只剩下她公孙郁文一人。

公孙郁文怔立当场,轻喟一声,正待移步离去之际。

蓦地。

她的目光触及僵卧而死的“毒蚁”与“七寸赤炼”是心里不由悚然一惊,暗叫一声:

“好险啊……”

“这些绝毒之物,虽然已僵死多时,巨毒仍存留体内,如果处理不当,亦将留害人间。

思忖中,她遂唤来店家,授以处理毒物之法后,才下楼离开。

晨曦晓霞,光芒万道,透过云层,普照在夜露未消的山岗草木上,闪闪生辉,别有一番景韵。

大地已在这晨曦普照之下,复苏过来。

清新而淡薄的朝雾,笼罩着大地万物,放目远眺,一切都迷茫不清,如梦似幻。象置身此境中,心里顿时生出雾中观花之感。

此刻——

一个面貌极端丑陋的少女,身上穿着一袭,墨绿色的劲装,正沿着一条古道,向前缓慢地走着。

她的面貌,虽然丑的令人不敢领教,而其身材,却相当婀娜玲珑,曲线毕露。

尤其在她那双露在袖外的玉手,晶莹如玉,洁白似雪,与她那张面孔,显得极不协调。

她的面孔既丑,又呆板,无任何表情。

倒是她的一双大眼,黑白分明,俊美异常,如两泓秋水顾盼之间,闪闪生辉。

将其心里的情绪,表露无遗,淡淡的忧伤渴望的希翼。

她象是怀有满腔愁伤。

又象是希翼着,某种奇迹,骤在降临。

她所踏行的那条古道,一直伸延到“昆仑”山下。

道路的两边,花草丛生,杂乱无章,落叶大部分未随风而去,尚残留在路面上。

从种种荒凉的景象中,可以看出这条古道,已久绝人迹。

这时,朝霞已成金****,照洒在路人的身上闪闪发光,如同是沐浴在金液之中。

如今这条古道,已由荒凉,而热闹起来。

腰长剑,背插利刃的各路武林英豪,拥行在古道上,而且都是一样的步代走向昆仑山。

人们在经过那少女时,都不禁用惊奇的眼光,向她偷偷急斜过去,并窃窃私语。

她——丑面少女,对眼前所发生的种种情形,却视若无睹,无论任何人,她都不屑一顾的独行。

丑面少女,公孙郁文,她怀着愁苦,及一腔的希望心情,直奔昆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