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以后,黄暮终于主动地找到了叶荣秋。
叶荣秋已经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他年记不轻了,常年待在缺衣少食的抗日前线,身体并不好,这半个月里他已经昏倒两次了。军医倒是想治他,但是一来军中没有药物,二来叶荣秋自己不配合,谁也拿他没办法。——这是叶荣秋表达抗议的方式,他用燃烧生命的方式努力工作,换取黄暮的愧疚和让步。
叶荣秋来到黄暮的团长室。所谓团长室,其实就是个有张木桌的草屋而已,这已经是团长的殊荣了。
叶荣秋在黄暮面前坐下,黄暮先是盯着他看,看了足有一分多钟以后,他终于开口:“这几天团支书来找我拍了两次桌子,小赵和康七来求我,军医来骂我。小叶啊,你可真厉害!”
叶荣秋只是微微一笑。
黄暮说:“团支书问我到底做了啥刺激你的事,让你不要命地干活。我告诉他你要进战区,他就没话了。康七和军医也不敢说话,只有小赵,跟我说你想进军区就让你去,他陪你,有什么麻烦他给你解决,一定保护你周全。”
叶荣秋唔了一声:“那也可以,小赵虽然脾气冲动了点,但是打枪打得很准。”
这次黄暮远没有上一次冷静,直接抓起桌上的文案朝着叶荣秋脸上拍了过去。
叶荣秋缩了缩脖子,但是没有躲,挨了这一下,脸上落下一道红红的印子。
黄暮死死瞪着他,叶荣秋直视他的目光。
许久后,到底是黄暮先败下阵来。
要是可以的话,黄暮倒是很想揍叶荣秋一顿,把他揍揍醒。可惜他下不了这个手,而且叶荣秋也不会醒。叶荣秋对于新四军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于公,黄暮要善待他,给他良好的待遇和环境;于私,黄暮也希望叶荣秋能有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作为朋友,他怎会不希望叶荣秋心想事成?如果叶荣秋不是任性地想进战区的话,哪怕他要天上的星星,黄暮也要拼了命给他摘下来。可偏偏,叶荣秋要去的是第九战区。
黄暮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问道:“值得吗?啊!值得吗?!”
叶荣秋抬眼望天,眼睛是干涩的。五年过去了,有眼泪也流不出了。他哽了哽:“值得?我不晓得。我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就想……就想知道,他到底还活不活着。”
黑狗对于叶荣秋而言,已经是个负担。叶荣秋欠了黑狗太多太多。他未必要去偿还什么,其实能不能跟黑狗在一起,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无数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黑狗将他护在身下,最后的那一次,黑狗将他推入长河,同时也把他推进了一个深渊,让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刻能够停止找寻。现在他唯一想要的,就是看黑狗一眼,哪怕只是远远的一眼,只要看见了,他就不会再活得那么累。
黄暮看着叶荣秋,被他的情绪感染,心生不忍。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我可以安排你去战区一次,我派五个人暗中保护你。”
叶荣秋摇头:“我进战区,不是一次就能找到人的,你要安排我工作,派那么多人保护我,一来反而容易引起别人注意,二来也耽误别人的事情。”
黄暮气结:“真让你去做统战工作?你还打算在战区里留多久?”
叶荣秋想了想,答道:“如果我确定人不在那里,我就回来。”
黄暮反问:“那要是真被你找到了呢?你就不回来了?万一他做了日伪,做了敌特,你怎么办?”
叶荣秋说:“也回来。能带回来,我就把他一起带回来。我什么也没想,就想找到他。”
黄暮皱着眉头直摇头,没好气地说:“滚蛋吧你,去把团支书给我叫进来。”
叶荣秋一愣,立刻喜上眉梢:黄暮这态度,就是妥协了!
叶荣秋立刻起身,眉开眼笑地说:“我这就去!”
黄暮抓起桌上的笔作势要往他脸上摔,叶荣秋连忙识相地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团支书张青就来了。
黄暮确实是拿叶荣秋无可奈何。从职位上说,他是团长,而叶荣秋是政委,两人同为部队的首长,可以说是平级的。只不过叶荣秋多年来一直是黄暮的收下,他能当上政委黄暮也占了主要的功劳,而且他除了管兵工厂之外并不怎么管事,所以他自觉地还把自己当成黄暮的部下看待。现在叶荣秋想去第九战区工作,他请示黄暮的意见,算是给黄暮面子了,要是他撕破脸皮非要去,黄暮也拦不住他。何况他要是真的自己乱闯,只怕把事情弄得很糟糕,还不如黄暮帮着他,至少还能有个分寸。再者他现在这种变相作践自己的方法,黄暮是真的怕了。
黄暮和张青商量了一下,如何能让叶荣秋有机会进战区。
鄂南划辖武昌、鄂城、大治、重阳、通城等十个县,境内不少山区,山区易守难攻,是发展革命的好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城镇是武昌,而叶荣秋想去的地方也是武昌,他上一次就是跟着冯甄去了武昌,然后看见了那个背影很像黑狗的家伙。武昌是这几个县城里最发达的地区,却也是抗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不少敌顽伪都盘踞在武昌中,发展革命事业寸步难行。
叶荣秋是政委,黄暮没有资格直接安排他的工作,必须要跟上级领导请示。其实这事黄暮他们也很为难,这么任性的要求报上去,哪个领导能同意?但是不帮叶荣秋办这事也不成,他们只好绞尽脑汁地想法子。
最后还是张青想出了法子。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叶荣秋进城,最好是跟军火有关的事,这样上级领导也比较容易松口。恰好最近他们的通知调查到国民|党部队川军最近得到了一批新的武器,要从武昌经过,于是让叶荣秋去探探虚实。这个任务虽然冒险了一点,但是除了叶荣秋,也没人更能胜任。
叶荣秋又等了几天,黄暮终于来通知他,给他派了一个班的队伍暗中保护他,明天就护送他进武昌。
第九十六章
一大清早;叶荣秋和几名士兵乔装打扮成普通的村民,前往武昌。
黄暮派了一个班五个人随行保护叶荣秋;他们六人分成两拨混进武昌城。
武昌被日本人把持着;进出都需要通行证,黄暮已经帮叶荣秋他们准备好了通行证。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想混进城没有那么容易,而现在;却没有那么难了。早在两年前;美国已经对日本宣战,日本和中国也已经打了五六年了,早已国力空虚,无法再像当初那样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土地和资源,想要守住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自己兵力不足,就用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也就是那些为皇军效命的汉奸。这鱼龙混杂的,各种间谍特务地下党纷纷发展巩固自己的势力,反倒使得战区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了。
叶荣秋这次进武昌,黄暮也不只是纵容他去找人的,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任务,希望他调查一下川军。
川军是国民|党部队,也在第九战区中盘亘。但是川军并不是抗日的队伍。
——这并不等同于说他们是汉奸,但他们的作为的确令人不齿。
川军这支队伍盘亘在鄂南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并不是没有和日本人发生过冲突,但比起他们对付共|党的手段,那些就只能算是小摩擦而已了。大多时间里,他们对侵占了国土的日本人视而不见,却将全部的经历都放在共|党身上。这固然和上级给他们的指令有关系,不过执行的力度就是这支队伍长官自己的意愿了。他们对于扑杀共|党一事简直是尽心尽力,大名鼎鼎的平江惨案便是由这支队伍制造的。
对于这些事情,日军自然是乐享其成的。
日本国地小人稀,他们在偌大的中国土地上已经横行霸道了太多年。战线拉得长,沦陷的土地多,后方又有美国盯着,日本根本腾不出太多人手来治理被他们侵占的中国土地。从战争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日本人一直试图培养对他们唯命是从的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但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那么容易被控制,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挑起各种争端,让中国人自己斗得水深火热,腾不出空来反抗他们。
最近川军的长官王陵得到了一批英国制造的火炮,听说依靠这批火炮可以让他的队伍战斗力比过去翻上一番。对于这批火炮他也十分重视,沿途派了重兵护送。王陵运送新武器的事原本是个秘密,不过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什么真正的秘密,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新四军耳中。新四军对他们的新式武器十分忌惮,首长得到消息之后就坐立不安,想摸清川军的新底牌,看看他们对内的战力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提升。叶荣秋他们想要直接接触火炮是不可能的,不过毕竟是大炮,体积不小,如果叶荣秋能在远处看清那批究竟是什么武器,有什么样的威力,新四军也好想出应对的方法来。
然而叶荣秋等人并不知道国军会走什么路线运送火炮,他们只是先潜进了武昌城,然后再寻找机会调查。
混进武昌之后,分散开的几人在一家小酒馆里聚首。小酒馆的老板对他们点了点头,众人心下都明白,这个老板也是他们的同志。
酒馆里本来有两个同志,叶荣秋他们分开两桌坐下,那两个同志就离开了,路过叶荣秋他们身边的时候偷偷塞了张纸条给他们的班长邱进步。
班长邱进步说:“他们是跟我们交班的同志,现在换我们来执行盯梢任务,他们就走了。”
邱进步趁着四周没人注意,偷偷打开纸条看了看,然后将纸条藏起来。叶荣秋他们事先已经了解了自己这次的任务大致要做些什么,不过邱进步还是又小声解释了一遍。他指了指酒馆对过的一户民居压低了声音说:“看那扇红漆的门,里面住的是一个老头,就是之前团座跟你们提过的老郭头。他在武汉很有路子,也一直在为国民|党办事。这次国军运送武器,要躲过日本人也躲过我们的眼线,有不少关卡需要打通。刚才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两天老郭头还没出过门,相信他很快就会出来的。我们要把人盯住了,或许会有收获。”
叶荣秋情绪复杂地看了眼那扇大门。
目前来说,共|党的势力是肯定不如国军的,硬拼是不现实的,何况他们也没有跟国军硬拼的心思,日寇未除,一定要保留实力先把日本鬼子赶出去才是正经的,国共的矛盾可以留到日后再消化。对于国民|党军的攻击,他们大多时候采取闪避的姿态,只有实在避不过了才会发生械斗。
叶荣秋自己对国军的情绪也很矛盾。他当初是从国军队伍里出来的,虽然参军并非他的本意,而他在国军中的经历也不到一年的时间,但那一年的时间也让他知道了过去很多不知道的事。国民|党是目前掌权的党派,但国民|革|命军中势力繁杂,派系林立,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嫡系部队和杂牌队伍不可同日而语。有的队伍积极抗日,从抗战初期至今蒙受了重大损失,甚至不少队伍的番号就此消失。但也有队伍无心抗日,甚至和日军里应外合,意在先铲除共|党势力。叶荣秋当初加入顾修戈的队伍,顾修戈就是一个对赤|化分子并无反感之意的将领,他率领的所有人最后都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这样的经历让叶荣秋始终无法对国民革|命军产生反感,甚至在他知道有的国军队伍竟然在这种国家存亡之际不想着如何痛击日寇却把经历放在屠戮同胞之时那种震惊和痛心疾首的感觉真是无法言喻。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