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莫不静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儿被这人李侍郎和李相公的给弄得头都晕了,不过在此刻尚且惦记口舌之争不遗余力地打击别人的人,才真的不是什么好人!
抬眼向他冷冷看去,一身红色官袍,倒是不像想象中的坏人样,胖胖的,肤色甚白,只是眼神让人不舒服,洛儿打心里厌恶这人,目光益加凛冽,那人觉察她目光不善,与她对视一眼,赶忙掉开。
尚未等她开口,又听一人朗声言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洛儿觉得自己头都疼了,又是“李大人”?大宋朝堂上怎么李姓之人如此之多!
微抬星眸,是一名官员,红色官服使身材略显单薄,眉目中倒是刚硬之气不减,这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殿中之人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他,却见他不慌不忙道:“帝姬方才问此事是否合宜,李侍郎身为礼部侍郎,正是他职责所在,如何便答不得?”
却见刚才胖胖的那名大臣手指着此人道:“秦桧,你......”话尚未完,就被秦桧打断:“下官身为御史中丞,自可弹劾胡言乱语尸位素餐之人!”
洛儿一听刚刚这人居然是秦桧,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居然还不错,天!她一定是脑子进水了!一定是的。
刚才那名胖官员叫李梲,执掌户部,此时已被气的说不出话来,重重地哼了一声,洛儿不去管他,自顾对李纲道:“您觉得呢?”
李纲躬身答道:“当此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李侍郎言之有理,此事可行。”洛儿看向众人,多数官员颔首表示同意,只是她并不认识。
刚刚被成为“李相公”的官员却是李邦彦,此人与另一宰执白时中,素来主张逃跑路线,此时朝中大部分官员见钦宗出逃,也纷纷打点家私出城避难去了,这李邦彦原也打算出逃,只是性格谨慎,因此晚了一日,今日上朝,见洛儿提出这建议,皇后与太子俱在宫中,心下又是另一番计较。
眼珠转几转,满面堆笑,对洛儿道:“不想帝姬小小年纪,竟是临危不惧,有这般杀伐决断,就是寻常男子,也要自愧不如!既如此,还请帝姬将皇后娘娘与太子请出,也好计议大事。”
洛儿并不认识他,问道:“恕我眼拙,不知您是......?”
那李邦彦笑得更加和悦,道:“臣叫李邦彦,如今忝居太宰。”
洛儿点点头,对他那一脸笑容并不感冒,满脸都是褶子,居然自觉能比过西施玉环,见人就笑,还笑得幅度这么大,不知又挤出多少条皱纹呢!
28。…第27章 守城(2)
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含笑对李邦彦等人道:“此事干系重大,想我一个小女子,如何做的,皇嫂素日里谨守礼法,若是我独自一人前去,定要怪我不顾规矩了,还是劳烦诸位大人走一趟,我替众位引路便是了。”
众人都觉无可辩驳,商量一下,推选李邦彦、李纲、秦桧、和礼部侍郎李若水代表众人前去。一行人转身出了殿门,向坤宁殿走去。
洛儿一边走心内一边合计,往常与这朱皇后倒是见过,出身世家,知书达礼,容貌自是极美,性情在温和中隐隐透着坚执,再结合史书上的记载,这位朱皇后在被掳的情况下,仍然履行母仪天下的职责,受降仪式结束后,即“归第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她“仍投水薨”,被金主称赞“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照这样看来,想必也是位敢担当有谋断的奇女子,当下的情形,她更不会不清楚,众位朝臣既然一致请她暂行听政之职,若说的有理,应当是不会拒绝。只是这个“有理”,却有些难度,宋时礼教森严,女子多是谨守闺阁尺度,并不敢有越雷池之举,如今皇帝并非驾崩,只是不见,便请皇后垂帘,多少有些风险,事到如今,只好赌一把了,而筹码,就是这位朱皇后的爱国之心!
一行人逶迤来至坤宁殿,却看到朱皇后早已大开宫门,迎了出来,只见她头戴紫金翟凤珠冠,穿一身绛红色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气度沉静雍容。
众人一见皇后如此穿着,忙行了大礼参拜。朱皇后唇角含着得体的笑容,示意众人免礼。
宋代皇室对待大臣并不像明清一样严苛,更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就是皇帝对待臣子也多半是赐坐饮茶。
当下大家进殿,按着官职高低依次坐下,洛儿的位置却被安排在靠近皇后身边的右侧,略一寻思,晓得皇后对她以家礼相待,因此要以皇后位尊,看她如何行事。洛儿本就就来请她主持大局的,只要有人守城并且能守住就好。
因此她也不说话,只等着朝臣们开口,垂目瞧着手中的和阗白玉茶盏,盏中盈盈生碧,似有烟霞袅袅,更显出殿中这一刻的气氛静谧。
还是李邦彦先说话,声未发,胖胖的脸上便挤出大堆的笑纹,“皇后娘娘,臣等冒昧打扰,只因有一事委实不能决断,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皇后仍旧是含着七分浅笑,声音清浅,“众位大人均乃国之重臣,为国事操劳,妾身感谢尚且来不及,如何敢加罪?还请李相公说来听听。”
李邦彦呵呵一笑,谦逊道:“皇后娘娘过奖了。”顿一顿,又道:“如今太上官家与太上皇后已然东幸,陛下暂时杳无音讯,金军已经快到黄河北岸,此时此刻当真是危在旦夕,”语调忽然激昂,双膝跪倒在地,“城中尚有百万生灵,纵然立刻迁民,也万万来不及,况且百姓世代居此,如何便肯迁走?臣甘冒万死,请太子监国,皇后娘娘垂帘听政!”
这李邦彦,之前俱是求和的论调,今日说出这番话,与他往日行事作风大不相同,李纲等人都是暗暗惊异,不知他何时转了性子,不过此番话说得倒也有理,想必在路上时便已思忖多时,秦桧也随即跪下,向皇后叩头道:“纵然是百姓肯迁,禁中如何?难不成拱手与人?臣亦愿担万死之罪,请娘娘垂帘听政!”
李纲接着道:“京城乃祖宗基业,断不可拱手送人,况且路上护卫难免不够周全,女真铁骑,曾经横行辽东,女真人能够在马背上休息补给,周围乃是平原,四野空阔,更是利于金兵作战,若是追来,万一禁军抵挡不住,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臣亦请皇后娘娘辅佐太子监国!”
李若水亦道:“臣与三位大人,请皇后娘娘为社稷苍生计,辅佐太子监国,效章献明肃皇后与宣仁圣烈皇后皇后故事,行垂帘之责!”
他所说的章献明肃皇后是真宗刘皇后,宣仁圣烈皇后是高太皇太后,这两位皇后在宋人眼中俱都是母仪天下的典范,执政而又还政,深得士大夫之心,因此举出这两人的例子,李若水声音本自清朗,他又极具气节,引用也得当,引得洛儿一阵刮目相看。
这些人都是进士出身,引经据典那是信手拈来,洛儿不知皇后作何感想,反正她已经听得佩服极了,虽然也知道这里头有两个小人,但是,小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四人说话时,她耳中虽然都在听,眼睛却一直打量着秦桧,此人身材偏瘦,眼睑一直垂下,一张脸却是白的异常,嗯,白脸的奸臣,还是,小白脸?唉,她都开始人身攻击了!这秦桧,果然害人不浅,她这样一个开朗活泼、内心阳光的人都有些腹黑了!
皇后听了这四人的话,唇角的笑淡了四分,这四个人,把她拒绝的理由都给堵死了,抵抗?她倒是同意,可是,皇帝回来以后她该怎样解释,赵桓对徽宗已生了防范之心,人一得到权力,疑心也越来越重,她的夫君,越来越让她不认识了,并且,宫里还有位朱慎妃深得赵桓宠爱,与她隐隐然有分庭抗礼之势。就算能替他守住京城,他事后自然会赏,只是这心里,必然要同她生分了。男人,从不需要女人太过聪明,他们只要女人善解人意就足够了。时间一久,万一自己有错被人拿住,宋代虽然很少出废后,但也不是没可能。远的不说,哲宗朝的孟皇后不就是例么!皇后徐徐啜着茶,眉峰未聚,眼里却已略显忧色。
洛儿揣摩着皇后的神色,看这意思,倒是愿意守着京城,既然愿意,还有什么可犹豫呢?毕竟还是处事经验太少,她思来想去,也始终不得其解。抬头的瞬间,见皇后的容颜映着初升的太阳,发出潋滟夺魄的光来,不禁暗叹皇后真是个美人!美人?洛儿脑海中灵光一闪,总算想到了这一层,美人,也怕迟暮,也怕无爱。只是这个理由,怎好当众提出来?
四位朝臣尚且跪在阶下,等候皇后的答复。洛儿见四人俱都低着头,并不看着她们,心里微微一动,蘸着茶水向梨花木的桌上一笔一划写道:“孝于太上,贤于宗室,可护平安。”皇后眼帘亦是一动,心里觉得她说得有理,不禁向洛儿多看了几眼。洛儿亦向她一笑,梨涡乍现,淘气而且俏皮。
看的皇后也是一乐。放下手中白玉盏,对四人道:“兹事体大,仅是四位卿家的请求,还是众位朝臣共同所请呢?”
李若水此时抬头答道:“是今日上朝的大人推选臣等四人来此!”皇后点点头,问道:“何所谓‘今日上朝的大人’,难不成今日还有不上朝的大人么?”李纲奏道:“自昨日朝上未见陛下,一日之间,朝臣们已去多半,留在京中的大概只剩六七十人,今日上朝的不过三十六人而已。”
皇后与洛儿俱是大吃一惊,均未曾想到竟是这么个局面!
一时几人俱都无言,洛儿心里更是紧张,历史上开封第一次围城的时候,钦宗可是在的呀,如今皇帝不在,首先就动摇了军心与民心!其次就是大臣们已走了大半,而留下的也有一部分人主张议和,这简直就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紧紧捏着袖边的流苏穗子,心里也变得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万一,万一这一次就把京城给丢了......不敢再往下想,眼神飘向皇后,她也是脸色惨白,怔然不语。
这等境况,洛儿从未遇到过,手心里已经全都是汗,定定神,向李邦彦问道:“如今城中的防守情况如何?”
李邦彦讷讷无言,他本身是主和的,压根就没做抵抗的准备,哪里还关心城防的状况,洛儿这一问,叫他在众人面前大失颜面,登时满面通红。
秦桧此时站出来,向洛儿道:“帝姬尽管放心,城中防守器具甚是齐备,若是能上下一心,必然可保京城无虞。”他认为洛儿与朱皇后俱都是女流之辈,不免恐慌,因此他先出言安慰,以博得个好印象,其实他也不清楚城防具体是什么情况。
洛儿心道:“这话也忒概括了,什么叫甚是齐备啊,一点细节措施都没有!”自从她知道此人就是害死岳飞的秦桧后,对他的态度立刻大大鄙夷,他说的话也都不合她心意起来。
秦桧昔日在太学中时,对待同窗十分热心,跑前跑后,愿意为人帮忙。太学生们有如后日的大学生一样,也爱相约游玩,山水人文、勾栏瓦舍,都是常去之处,有时晚归或是不归,难免会触犯了太学中的规矩。令人惊讶的是,太学生们偶尔犯规的举动,总是能被师傅们知道。众人留心观察,时日一长,发现竟是秦桧向老师告密,因此秦桧得了一个“秦长脚”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