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漂泊家传奇--漂魂 >

第77章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77章

小说: 漂泊家传奇--漂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公共汽车不但款式老旧,而且散了架子一般,散发着一股古董般难闻般的汽油味儿。学校门口两里路外是起点站,这里还有很多当地的农民和下岗了的工人来乘车。所以,在连两个人上车都要挤上一阵的中国街边风景,在这里几十号人上车的地方,场面是何等的宏伟磅礴、风景壮丽。

  当肖骁霄随着人流的自然力量被“抬”上车的时候,他居然还发现有一个空座位,对于目前心灵虚弱的他来说,一个座位是何等的诱人的美味。但是旁边坐着的一个人将左手搁在位置上,并东张西望。

  肖骁霄请那个人将手拿开。那中年男子用本地土话说帮自己的兄弟占用的凭什么要拿开?肖骁霄说先来后到,他还没有来,理应由先来的人坐。

  那人粗话来了,说了一声:“滚蛋!”

  肖骁霄一听火冒三丈,冲上去就是一拳砸在那人的脸上。霎时间,那人也一拳砸在肖骁霄的脸上。两个人挤在一起拳打脚踢……

  人群汹汹涌涌,两人一时间难以展开拳脚。肖骁霄一手抓住那人的肩膀,一手居然伸进那个人的嘴里揪住他的半边脸,那人直流鲜血。而那人抓住肖骁霄的胸前衣服,一只手压住他的下颌,两个人僵持者。

  突然,局势改观,一个人从后面抱住肖骁霄,嘴里大叫,不要打人。原来他们两个是一起的。力量的改变,那个中年人又一拳砸在了肖骁霄的脸上,鲜血流了出来……猛然间肖骁霄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奋力争开两个人的搅缠,撞得人群两侧倒去,跳下车,绝尘而去!

  这对于文质彬彬的肖骁霄来说,没有过“作战经验”的暴力斗争,似乎是一种致命的打击。或许暴力斗争的成败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的本身。肖骁霄不禁惘然:难道我就这样沦落成为在街头随时、随地、随意就可以跟一个街头混混火拼性命的家伙?

  多少冤枉事,就是这样的一念之差,放纵自己演变而成的。肖骁霄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过他很快释然,既然这次没有酿成冤枉事,那就是还有现在这样的一个机会改变自己,以后不要成为街头无赖。走道车站旁边的水龙头洗干净了血迹,他也无心逛街了,慢吞吞地返回了宿舍。

  宿舍里没有人,肖骁霄仰躺在铺盖上,瞪着天花板,一动不动,什么也不想,僵尸一般……一直到室友回来,他才叹了一口气,非常疲劳地起来,用冷水擦了一把脸,在冷水的刺激下,精神抖地好了起来,思维也就活跃了。

  “是不是立即结束这种学生生涯?”肖骁霄一个强烈的颤抖,当初在家里清晰的概念突然变得具体起来,他的内心惶恐起来,这可怎么办?

  首先的问题是,为了来这所学校,父亲找了多少关系,托了多少人,总不能说结束就结束吧?但是,现实似乎是“势在必行”采取这个措施的时候了。



  所以,只能够求证采取这种措施的某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尔&;#8226;盖茨没有读完大学,成了全球首富。看来不读大学也能够有番作为的。问题是,人家的是全球最好的大学,在那里呆上一个月都比你在这里呆上一年时间强。更何况,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你又有什么可比性呢?更为要注意的是:人家是有了商业机会才提前结束学生生涯的,而你呢,是因为“家庭经济崩溃”而产生求学危机,被迫结束啊!

  看来,只能够学习他的行为,不能够学习他的目的。总之,手段可以照搬,但是目标不可模仿。为了使自己内心平静一点,肖骁霄来到田径场散步。看来今天是一个很不错的天气。临近傍晚,体育场上人很多踢球的、射门的、跑步的、追赶的,真的称的上是“男女老弱,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景象。

  不过别忘记了,小学是一队一队的,中学是一堆一堆的,大学是一对一对的。这里的田径场,免不了美丽的风景,一对一对的,贴的那么近,挤的那么紧,仿佛全球正在闹“空间危机”!

  总而言之,就现在而言,在楠竹山这个小世界里,他本身是安详和知足的,亦是幸福和温馨的。

  但是,感觉幸福的人,他必须有能够包容这种幸福的心态。正如一些人,本来上天是艳阳高照,但是眼前一片黑暗。他肖骁霄不正是这样吗,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残酷和落寞。在这里的一段求学的日子里,没有交上好朋友,也没法找谁诉说心事,安详于他无关,幸福于他没关系,他的肉体在温室里,他的心灵处在酷寒深渊!

  远望楠竹山大地,青山碧水,一片生机盎然。直往北而去,四十多公里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出生地,进而,楠竹山所处的位置,很多伟人在这里活动过,刘少奇、彭德怀、陈庚等等。

  肖骁霄深深吸了一口气,心潮顿时悲昂起来:“这个地方,物华人杰,如果在这里完成三年的求学时间,会沾上很多灵气的。但是,英雄的故土,你的心底无能为力去包容他,伟人的家园,你的魂灵已经漂泊于这里之外的万里河山。”

  去意已决,何必把自己弄的这么崇高呢?不为国家强大,不为民族兴亡,全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所逼,而且,肖骁霄觉得自己的“生活所逼”似乎也不是国家和民族原因直接造成的。那么,还是渺小一点、狼狈一点和落拓一点从这里滚蛋吧!

漂泊家传奇--漂魂(34)
李辰钰说:“其它的不敢说它们是不是病了,但是教育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

  ……

  两人喝了很久,话也越说越多,最后,李辰钰说:“骁霄,说说未来吧。国家名义上是我们的,但是在实际上不是我们的,就不管那么多了。我们最好的未来,也就是能够管好自己能够读好书,将来找到有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未来了。说说吧,骁霄,你毕业之后打算做什么啊?”

  肖骁霄还是饶有兴趣地说:“我对未来的逻辑很奇怪,我认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那么我还是想先从经济方面的工作做起来,也就是搞企业啰。你看,中国后来为什么落伍了,很简单的,中国都是‘学而优则仕’,从来不是‘商而优则仕’,那么一群书呆子,从来没有从事过经济工作,怎么能够管理好经济化的社会呢?不管将来这个国家是谁的,但是我还是想从经济开始做,只有做好了经济工作,才有能力涉足上层建筑的工作,才能够有能力为百姓谋福利,否则,书呆子除了虚伪地喊口号以外,还能够做什么呢?”

  李辰钰说:“骁霄,你的想法我很明白,我向你学习。先从经济工作开始做,不做好一个商人和经理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即使是搞学问,不懂经济的话,他的学问一定是没有用处的学问,只能够在纸张上写写的学问而已,悲剧!”

  很明显,两人还是象当初一样,观点都是很合的。两人一直喝到晚上十一点,才返回宿舍。可是,没有想到,卢锦桑病倒了,症状是身体虚弱无力,脸色苍白难堪。这几天他一直没有去上课,晚上也没有回来。到了今天下午,发觉自己身体状况不对,就赶回了宿舍,还是让室友们照顾比较好,因为他女朋友毕竟在北京是人生地不熟的。至于生病的缘由,自然是“消耗过多、疲劳过度”,医生说只要好好休息,就会恢复。

  大家心中觉得很好笑的,血气方刚、暗怀春心的孤男寡女的两个人在一个出租屋里,不知道是如何干柴烈火拼命的。看来大家作为男人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由于肖骁霄是突然提前返回,所以卢锦桑的女朋友也就没有办法同行了。

  第二天,李辰钰和肖骁霄赶往北京西站,李辰钰居然用自己的学生证给肖骁霄买到了半票,两人大喜。为了慎重起见,李辰钰将学生证给肖骁霄带上,怕到了星城出站的时候检查,但是再三嘱咐,到了星城,马上寄回。

  肖骁霄自是答应,不在话下。就这样,肖骁霄结束了北京之行,心中感慨良多,也有太多的失落,特别是看到北京那些美丽的大学校园,未免对未来多了几分焦虑。转眼之间,列车于傍晚时分,路过黄河。去北京的时候,因为路上睡觉了错过了欣赏黄河,心中不免遗憾。现在,列车正奔驰在黄河铁桥上,肖骁霄感觉到,别有一番雄姿,车厢内的旅客们,都贴在玻璃窗上,欣赏黄河之雄姿。

  黄河,黄水,黄土,黄沙,就连岸两边的一些庄稼,也是黄|色的了。肖骁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庄严,也许,他现在太需要这种庄严来武装自己的灵魂,去接受一场全新的人生战争。想想黄河,经历了多少中华民族的苦难,无不是在满身的创伤之后,发展的更快,这就是黄河精神的精髓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在受伤之后,才有更好的发展呢?这种精神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人在失落的时候,思想也许成熟的更快,很多难以想通的问题、心灵深处无法释怀的槛,对于肖骁霄而言,在这样的时刻,似乎无师自通,霎时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就那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纵观铁桥两边,黄河雄浑于天地间,精神亘古于时空中,千千万万年!

  不知道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有此种深沉博大之胸襟?肖骁霄觉得有千言万语,在这种旅途奔波之中,思维非常活跃。于是,等到心中汹涌澎湃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不禁回想起刚才奔驰于黄河之上的时候产生的那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思绪万千,拿出纸笔,涂涂写写,一篇《黄河祭》,跃然纸上:

  奔驰列车,驰骋南北,幸观黄河,泥波绵绵,黄沙滚滚,两岸大地,无垠苍茫。

  书生少年,气贯长虹,应试恶制,贻害万年,人生失意,前途坎坷,志落何方?

  华夏始祖,自由强悍,历代实践,智慧真知,文明璀璨,惠泽万代,屹立东方!

  而今黄河,沧海桑田,文化摧残,精神颓废,芸芸众生,泱泱中华,鬼气冲天。

  神州幽怨,万马齐喑,大河哀鸣,激浊扬清,时不我待,此情此志,砥砺未来!

  肖骁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单从文字的角度来讲,他知道自己的古文已经无法和古人相比了,但是其中的意境,也许只有沉浸于其中的自己才能够理会,因为这种复杂的感情只有本人能够消化,是无法找到知音的,更不用说在这人人陌生的火车上了。

  但是很快就要面对一个现实,肖骁霄觉得实在是困了,准备睡觉。一看,就觉得形势不对,车厢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了,对面的位置上,已经有一个人占用了整排位置,睡的舒舒服服的。自己的这排位置上,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伙子坐着。肖骁霄看了看他,微笑了一下,就准备伏在茶几上睡觉了。但是没有想到,那个小伙子对肖骁霄也笑了笑说:“你就躺在位置上睡吧,我睡到位置下面,我习惯了。”不等肖骁霄回话,就拿起了茶几上的几张报纸,铺在座位下面,人就斜躺下去。肖骁霄只好对他真诚地笑笑,内心是感动。没有想到,还有人愿意给别人温暖。

  肖骁霄也躺下去了,但是一会儿居然还是睡不着,心中充满了感动。他在疑问,也在思考,也许这个小伙子是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已经习惯于旅途的奔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