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漂泊家传奇--漂魂 >

第13章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13章

小说: 漂泊家传奇--漂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去了。

  周勿终于发现了肖骁霄的“阴谋”,面对狮子大开口的肖骁霄,他有点愤怒。去找肖剑云老师,断然投诉,要求肖骁霄让出几个人来。

  肖剑云老师哈哈大笑:“好个肖骁霄,记者团二十人,《雪峰青年》二十人,让周勿无可用之人可用,如此春秋笔法,堪称雪峰中学一绝啊。”

  肖剑云找人把肖骁霄叫到办公室,协调二人“人才争斗战”之事。肖骁霄一看到周勿,就明白是什么事情了。

  肖剑云笑眯眯地说:“肖骁霄,我你那里是不是有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啊?”

  肖骁霄装糊涂,说:“肖老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当前记者团和《雪峰青年》刚刚组建班子,人人都有很多工作的,没有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啊?”

  周勿在旁边脸都气歪了,有点气急败坏地说:“肖骁霄,算你狠,趁第一个招人之际,搞走了最好的同学,而且还私下规定,记者团和《雪峰青年》不准兼职,你太过份了!”

  肖骁霄忽然义正词严说:“周勿,我不允许你干涉记者团和《雪峰青年》的内政,你没有人,你可以去招,雪峰中学人才济济,藏龙卧虎,难道还没有你要找的人?你怎么老是盯住我的人呢?莫名其妙!”

  周勿愣了一下,居然被呛得没有说出话来。肖剑云老师没有让他们两个再争吵下去,果断地说:“这个事情,我不做任何裁决,那个周勿,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我是你们的领导,但是我也不能够干涉肖骁霄那边工作的内政。你们自己想办法协调吧。”

  肖骁霄和周勿只好离去,肖剑云看着一个怨恨十足地、另一个得意洋洋地离去,笑了笑,心里很宽慰,这一届学生确实是不同一般啊。

  第二天,周勿找到肖骁霄,满脸笑容,非常巴结着肖骁霄。肖骁霄一语中的,说:“怎么,想软化我?没门!”

  周勿笑嘻嘻地说:“我说肖骁霄,咱们总归也算是出生入死过的兄弟啊,做事情总不能不照顾小弟我啊?”

  肖骁霄忽然坏坏地笑了笑,用食指对着周勿勾了勾,周勿赶忙把头伸过来,肖骁霄凑近他的耳朵说:“小弟弟,你是不是看上我那边那个漂亮的妹妹了?说出来,兄弟我一定成全你的好事情!”

  周勿推了肖骁霄一把,说:“去你的,我才没有你那么色呢,天天盯住刘梅不放。”


()免费TXT小说下载
  接着周勿正色地说:“肖骁霄,咱们是兄弟,你就干脆一点儿,你让不让出一半人给我?”

  肖骁霄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地说:“周勿,咱们是兄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但是,这个人,还是两个字:没门!”

  说罢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留下周勿站在那里气歪了嘴!

  周勿找李辰钰商量对策。李辰钰说:“要不就再招聘吧?”

  周勿说:“唉,我也想过了,但是还有能够做事情的人吗?今年学生会、团委会调整,已经选走了大部分人才,少部分人才也被肖骁霄圈走了,再招来的人,估计不能够胜任。团委会、学生会的干部不会来广播站工作的,肖骁霄也私下规定了他那边的人不准兼职,这明明不是想把我打垮吗?”

  李辰钰想想也是,一时也没有招,更何况,他也没办法干涉肖骁霄的内政啊。刚好杨思想来了,他轻描淡写地对周勿说:“我看周勿也不是故意为难你,他无非就是想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招数破了他这个局。”

  周勿听杨思想这么一说,更加咬牙切齿。杨思想继续说:“现在在宣传部,就你们两人之间是既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的,所以,肖骁霄绝不会和你闹僵的。关键是,你要明白肖骁霄这一招确实是超常的逆向思维,那么你要破这个局,也要逆向思维啊?”

  周勿好像明白了什么,不就是逆向思维吗?他也不笨啊。不过周勿还是虚心请教杨思想,说:“好兄弟,你教我一招,我们废了肖骁霄那小子之后,我请你吃‘湘北米粉’。”

  杨思想说:“一言为定,但是我只给你说四个字。”

  周勿赶紧问:“那四个?”

  杨思想说:“听好了:夫人路线!”

  “夫人路线?”周勿愣了一会,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这就找她去。”说罢就走。

  李辰钰和杨思想在后面喊:“记得湘北米粉!”

  周勿找到刘梅,说明来意,请刘梅出马摆平肖骁霄,以解救他的人才需求危机。刘梅有点为难,这个恐怕不好干涉肖骁霄的事情,况且嘛,她和肖骁霄之间只是互相欣赏而已,还没有好到这种可以干涉对方“内政”的程度啊。

  周勿铁定走这个“夫人路线”,他故做神秘地说:“刘梅姐姐,你要是不救我,也就救不了肖骁霄。”

  刘梅奇怪,问:“为什么啊?”

  周勿笑了笑,说:“你想想,肖骁霄这次圈了这么多人,初期还是可以稳住他们的,可是日后时间一长,他那两个机构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的,这个你随便一想,也可以看得出来的。到了那时候,人才必然自动流失,恐怕后果不太好控制了吧?”

  刘梅想了想,觉得周勿说的也对,人才到了那种因为机构无法消化他们的能力的时候而流失,必将人心涣散,离心离德,甚至怨声载道,这对肖骁霄肯定是有着巨大的损伤的,看来还真不能见死不救了。

  于是,刘梅对周勿说道:“你的分析也许有道理,有这种可能,那么,看在我们肖骁霄的面子上,我给你去做做说客?”

  周勿立马许诺说:“搞定了肖骁霄,我请你吃‘湘北米粉’,绝不食言。”

  刘梅立马教育周勿,说:“你错了,你最应该请的人是肖骁霄,要不是他,你能够学到这么多的东西吗?”

  周勿表示不解,刘梅只好继续教育,说:“你想想,肖骁霄这样一做,至少你知道了社会竞争是多么激烈,甚至江湖风险是多么的凶险。还有世界上没有四平八稳的事情,未雨绸缪,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才能够不处于被动之地……”

  周勿赶忙打断,说:“未来的嫂子,I服了YOU,我请你们所有的人还不得了,你们都是我的好老师、英明的前辈和大恩大德的救星,得了吧?”

  刘梅瞪了周勿一眼,说:“嫂子?不准乱说,小心老娘扒了你的皮。”

  周勿赶紧逃命去了。

  第二天中午时分,刘梅找到了肖骁霄,两人到教室外走动走动。刘梅对他说:“骁霄,你知道吗,现在周勿可是热锅上的蚂蚁啊?”

  肖骁霄轻轻地一笑说:“这个我当然知道,就他那几板子功夫,还能怎么着?”

  刘梅诚恳地说:“骁霄,可是你没有想到,以后可能就轮到你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肖骁霄忽然警惕地说:“梅子,你是不是话中有话啊?”

  刘梅只好说道:“其实呢,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周勿找过我,做了一些分析,其实当前你那两个管理机构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的,到时候他们满腹怨恨离开的时候,后果是很可怕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肖骁霄忽然哈哈大笑,一会儿才说:“周勿这小子,居然能够想到找你做说客,看来是动了脑筋在想办法解决危机了,不错不错。”

  刘梅眉开眼笑,说:“那么,你可以让我圆满完成这个使命了?”

  肖骁霄看着她,点了点头,说:“梅子,其实我根本没有想为难他的意思,只是想制造一些所谓的危机,让大家更加有点锻炼的机会啊,若不然,大家四平八稳地按照既有的历史经验办事情,那样多没意思啊。”

  刘梅点了点头,说:“骁霄,我始终支持你!”

  一切都是美好的,事情得以圆满的解决,周勿自然需要破费,邀请了肖骁霄、李辰钰、杨思想、周勿、刘梅和袁丹凤一起,到校园门口的“湘北米粉”小摊子上“交学费”。伴着酸辣可口、雪白滑溜、油而不腻的“湘北米粉”,他们高谈阔论,意气风发,自是准备大干一番。

  而肖骁霄和刘梅,这段时间以来,也在图书馆走动几天了,终于又出来了一项研究成果,一个清晰而完整的魏源,已经能够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不同一般的领悟。

漂泊家传奇--漂魂(8)
有诗为证:往事沧桑越千年,青山将军雄魂在。国运坎坷兴衰多,雪峰宝地孕神才。

  话说清乾隆五十九年,魏源降世于长河地区宝庆府现隆回境内。然其幼时,家道中落,生活十分困难,幸其自幼爱书。魏源六岁亦进私塾。无论家贫,夜燃豆秸,母织子读。九岁,应县童子试,以“腹内孕乾坤”对“杯中含太极”而使考官大为惊叹。

  魏源十一岁时,其性情直爽,疾恶如仇之性格,颇得乡邻喜爱,亦为腐儒痛恨。乡里有一无耻亦无能举人,专好抄袭他人之诗作。被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便借题发挥,加以报复。

  举人指向灯笼里的蜡烛,说道:“烟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机应对: “纸糊灯笼,笼边多缰,眼里无珠。”

  举人挨了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立即回敬道:“愚犬称王即是狂。”

  弄得这个妄自尊大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魏源十四岁,始参加县学入学考试,名列前茅,亦被赞誉为神童。三年后,回乡教书,方园百里,颇有文名。然多少中华少年英才,生于封建腐朽制度之汪洋大海,挣扎于八股取士之科举漩涡,大多苦苦煎熬,穷经皓首,一事无成,抑或报国无门,郁闷悲愤,激|情突围。

  魏源乃傲骨铮铮之人杰,根本瞧不起儒家之繁琐文风,思想亦与封建文人官僚大不同,为当时社会之叛逆,亦为真才实学之壮士。其虽在二十九岁中了举人,但考进士一直落榜,直至五十一岁时,才中了三榜之第十九名进士。

  肖骁霄、刘梅亦曾纳闷良久,其为何苦苦要通过科举制和腐朽的封建王朝“妥协”而“同流合污”呢?大抵封建文人,均有“入仕济世”之强烈抱负和胸怀,殊不知,被吃人不吐骨、杀人不见血之封建王朝旧制折磨得人鬼不分。

  幸魏源虽大部分人生耗费在功名场上,然其报国之心尤在,终未被垂死制度吞没。而是忍辱负重、意气风发地融合到悲壮的强国救民之伟大事业中。

  身处逆境,魏源“探索强国救民”之心不减,以做幕僚辅佐贤官,更以寻求救国之路而竭力写作。并和龚自珍、林则徐结为“执友”(现在称之为“挚友”)。于写作而言,魏源对当时陈腐文风相当不满,根本不想做儒家思想之书虫,而是放开思路研究“经世致用”之真学问,即“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

  史载,魏源“少年好远游,曾踞祝融之峰最上头”,并发愿“从此芒鞋踏九州,到处山水呈真面”。其信奉“知”于“行”中,一生之中若得空闲,便出游,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书载:魏源东到定海普陀山,南到香港、澳门,西到甘肃嘉峪关,西南到四川,东北到山海关。曾游历庐山、泰山、恒山、华山、衡山、嵩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