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极品邪帝新版 >

第44章

极品邪帝新版-第44章

小说: 极品邪帝新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儿所奏何事啊?”父皇对我的表现很满意,笑呵呵地看着我。
    “两个异国贵宾明年就要回国,儿臣明年也可出宫,想亲自造船送他们回到故乡,以示我华明朝礼节有道。”我一说完,全场开始议论纷纷。
    不过父皇可是清楚我得很,他肯定知道我有什么计划的,他现在凡事都是由着我来,他听我说完,哈哈一笑:“准奏,明日宫中工业片区全全由你指挥。”
    我看老太婆也没说什么便心里一阵窃喜,又扫了一眼二皇兄,他一副蛮不在呼的样子,他肯定不知道我是做船去死亡岛,我见百官有些争议,暗想这帮家伙不吃甜头不帮忙,我又对父皇道:“父皇,听闻异国使者述说,他们送贡的葡萄美酒与西域美酒不同,并非存期越长香味越浓。多藏无益,不如赐予百官,同饮共乐。”
    父皇一听,又哈哈大笑:“好!五皇子宇儿翻译有功赐美酒一瓶,其余打开,百官共饮。”这下大伙眼睛都亮了,忙跪下感谢皇恩。我发现这时很多双眼睛扫向我,都是赞许的目光,这让我心里高兴非凡。
    杰瑞虽然家境不好,不过到底也是跟国王喝过酒的人,对葡萄酒要求挺高,他献上的那几瓶都是他认为的酒中上品,我也才会放心让他献出来共饮。虽然酒瓶子挺大,但四瓶酒数百人本来也是不够,再去掉赐给我的那瓶,剩下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虽然每人只能分到一小杯,但这种美酒可遇不可求,他们也一脸知足的表情。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不多时浓郁的葡萄酒的香味便飘满了整个大殿,也分不出是西域的还是法兰特的。几个酒瘾比较大的官员更是一副陶醉之色。
    父皇一声令下,全场起立,举杯共饮。我早在父皇和老太婆耳边轻轻告诉他们两种葡萄酒不同之处,不然就此一口喝下必定闹出一场风波。
    各位朝臣则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有几个差点把喝进去的吐了出来。这是两瓶颇有年份的干红葡萄酒,法兰特国特产之一,糖度极低,按前世的水平只有百分之三以下,贸然入口定是又酸又涩,必须先在空气中摇晃一会,与氧气接触一阵,才会散出浓郁的香气,味道也会好转。小口微啜,回味也会让人心醉。
    吐归吐,不过看到父皇没什么动静,众人也不敢有什么表示,都在想办法如何漱口。
    刚才还在懊恼没有分到美酒的现在则庆幸自己的好运了,他们大概认为这酒已经坏了吧,按照俗话说这些人就是:暴殄天物。
    酒也喝了,接着由几个宫女展开数幅画卷,我和玉蓝便开始向着众人介绍起来。
    根据安排,我们介绍的主要是法兰特的一些风土人情,顺着不知道正确与否的地图一个个讲来,配合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建筑式样,给场中的众大臣无比的震撼是肯定的。
    略去他们比我们不一样科技学术不谈,而是详细介绍他们那在我们看来一些不可思议的风俗,像吃了饭做腹卧撑呀,等等一些奇怪的习惯,讲的同时,台下时不时会引起一片惊呼或者一阵大笑。父皇也摸着他的几缕胡须和老太婆低声的说着什么,看来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对我们所述之事大感惊奇。
    我遍观全场,发觉这些大臣,皇族非常的虚假,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哎,在宫中生存斗争中,有时换换面具做人才能活得更长。
    足足讲了大半个时辰才大概介绍完我们所了解的法兰特的全部信息。玉蓝因为是译馆主事,所以大部分都由她来叙述,有时她说不上来的,我便加上几句,这个宝贝和我配合得倒是不错,直听得群臣心痒难耐,要不是父皇和老太婆坐在上面,只怕要冲过来要求我们把那精彩的地方再细细解说个几遍,这些人也喜欢吹牛打屁,恐怕今天听到的故事就是他们回去以后的饭余闲话了。
    我们话一说完,六皇妹这时出场了,虽然她不得父皇宠爱,但是她再怎么说也是皇女,可是我们华明朝的公主,这种大事还是得叫她来的,这次她出来估计是老太婆的意思,老太婆平时对皇子皇女都不加偏爱,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她做得倒是挺公平,这样正好,要不然以她的权势帮我的两个皇兄就不好办了。
    这个六皇妹很害羞,可能是经过培训的,她此次出列的姿态倒是端重,她手捧着我们在译馆装册成书的翻译谱献给父皇,这个书的名字是我取的,本来想取什么字典的,一想算了,他们都不懂什么叫字典说出来不贴切,还是翻译谱容易叫人理解一些,反正这本书就是汉语加英文的翻译本。
    父皇一看是这个东东,龙颜大悦,加上今天是大宴,他也不想失了颜面,所以对六皇妹重重地赏赐了一番。并且把她升为了正书大使,原来的正书大使已经告老还乡了,正好缺位,而且这个职位非常的高,是专门负责管理宫中各种文案的,说白了就在整理这个朝代的各种事迹,也就是这个朝代的历史,当然她不是负责写,负责写的叫蛇史官,我以前就认识,上次那个给我令牌的高难度老太监就想在这个历史上把后宫写上一笔,现在六皇妹负责这工作了,以后开开后门的事就方便多了。
    我曾经就有预感,她总有一天会帮到我,果不其然,现在她有官职了,以后得多加利用一下这个便益。
    这时从百官中走出一人,伏地跪下,说道:“参见万岁,老臣有事启奏。”这个大臣我不认识,不知道他干嘛的。
    父皇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示意他说出来。
    “臣名德,刚才六公主殿下所献之翻译谱,乃联系异国与我华明朝之纽带。我朝泱泱大国,却无一本汉字典册,全国语言,数以千计并无规范,以至南北不能相知,东西难以互通。臣斗胆请皇上降旨,编制我华明之典,遍查文字词汇之源,传之后世,以至人人皆知,到时我皇可享这不世功业。”
    “不错,爱卿言之有理,准奏,封名德为制典者,总领治典一职,着吏部派遣人手,天下卷籍任卿查阅。为期十年,典名就叫……”父皇想了一下,不知道取什么名好,我脱口而出道:“不如就叫汉语大字典吧。”
    “宇儿,这名甚妙,好就叫汉语大字典,明日起你就着手去办。我一听就呆了,没想到我随口说的名就这么定下来了,难道我前世的汉语字典真是我发明的名字?那真是爽呀。
    不过这个叫名德的人倒是很有远见,想必是个人才,有机会认识一下他。
    接下来就是赏析异人的宝物,就是那面铜镜,那面清晰的镜子引起了全场的轰动,我们华明朝一般使用的镜子都是抛光的铜镜,即使最上乘的工艺,和这面镜子的清晰度来比,也是相差甚远。听说很多宠妃都想跟父皇要,可他都没有答应,看来实在是太过好用,而且就只有一面,父皇不舍得送人吧。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面镜子,也让我大吃了一惊,当然不是因为我没见过玻璃镜子,而是这面镜子包含的工艺实在太让我垂涎了。玻璃的色泽、镀层的均匀、表面的光洁都大大超出了这朝代具备的生产能力,和两个外国人聊了那么久,竟然没有发现那个大陆上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准了。
    这种境子要是我来做再改造又可以成为发明创始人了,不知道那两个异人知不知道镜子的制法,要是知道的话,就可以省掉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了,下次聊天我得好好问问,说不定还能了解到一些制造方法。
    这些事搞完后,接下去的宴会便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了。这些节目以前还新鲜,现在看了都烦了,我无聊得紧,但又不能提前离席,只好跟问个不停地夏易一直聊到了结束。
    VIP手打章()节 第九十一章() 胡乱研究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7…30 8:07:12 本章()字数:2632
    熬了半天,终于搞完了庆功宴,现在我就该着手办造船和研究科技的事了。因为看了宝镜和麻将的想法,我决定发明一些东西出来,以后肯定对我有帮助的。
    前些天,我足足想了好几天,理了很多材料单子,既然父皇把整个工业区都让由我控制,这可让我爽到歪了,工业区里面什么都有,手工艺,木匠,船工活,应有尽有。
    反正还有半年的时间,除了造船我还可以研究点别的东西,创造点这朝代没有的东东出来吊一下,我左思右想决定造个自行车来玩玩。
    我先配备高手铁匠木匠若干,还要一应俱全的工具和材料。在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那些人很容易满足,对他们好点就会对我忠心了。

()
    父皇圣旨一下,负责工业区的刘大人索性把皇城后门外专修皇家器具的工坊先交给了我使用,这个地方我准备来搞高科技,嘿嘿,至于船房方面的事我早就让孔域的熟知张大人着手去办理了,船图我也拿去了,暗中秘密有人运输矿石,提炼矿石,还有专人挑染矿石,让它色泽看起来不那么纯良,一切事务办好后,我就决定不常去看了,那个地方表面是在做一个木船,其实是在帮我打造米鲁大船,我如果常去肯定会令人生疑,对于孔域我现在是非常信任他,我吩咐他先脱离刘禹西的任务,帮我管船房的事,这样也落得我清闲,正好可以胡乱搞搞其它的科研。
    反正不管怎么样,我命令他六个月内一定要让船建好,其它的事就由来我准备,孔域不但精明而且又能干,他办事我是绝对放心了,开玩笑,几十年的老油条了,没点能力早就挂了,还能活到现在吗。
    既然一切事务都分配觅当,我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就可以全心全意搞工坊的科研了,来到工坊后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其实宫中的器物现在都是由几个制器世家包办,这个小作坊已经可有可无了,内务府早就想把它取消掉了,只是一直拖着还没执行,平时只是修修一些小毛小病,可怜了十几个技艺杰出的各种工匠,空有一身惊人手艺,却只能对着别人的作品()修修补补。
    和刘大人办完接承手续后,那几间房子和十几个工匠就算是归我了,当然,我想要去还是要有令牌,这可是在宫外和以前译馆一样。
    我分配好人手后,把工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工匠使用,称“匠社”,另一部分,则是我研究化学,物理等知识的场所,称为“化物院”。可能是偏门的原因,虽然化学这门自然科学不能立竿见影,做出成效,但我总认为将来一定是会派上大用场的,我要求内务府再给我派一些人手和器具。包括在宫中御用的一些曾经干过制器方面的炼金士,和打造了好些金银容器,在玻璃没有炼出来之前,这个比较稳定。
    因为我要同时搞几样科研,材料方面要求就很杂了,为此内务府专门分了两个一直在宫外收集材料的人来听我的差遣,我二话不说直接叫他们让一些熟知的官府把本地各处的各种矿产石头都送上半斤来,每块石头都要贴上标签,注明产地和名称。
    这两人办事效率奇高,没过两天,大大小小,奇形怪状,还贴着字的石头和无数金属,木头等材料就堆满了“匠社”的后院。
    我又让他们去京城里招了许多人手,请炼金界有名的无极道长坐镇“化物院”指挥,把运来的石头进行整理。大部分的石头都是重复的最常见的石头,大概扔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则分别取样记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