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50章

汉献帝新传-第50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安排好了,我臧家兄弟分开南北各投一支,无论他们谁能称帝,我们臧家都可以得势。”
  臧洪沉默了片刻,叹道:“乱世之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臧霸微微颔首,道:“实际上,我更相信楚王获胜,虽然刘备占着的北方诸地,自古号称帝王之资,但整个实力确实是南方略微胜过一些,所以我安排你带着青州精锐投奔南方。”
  臧洪道:“那我们兄弟各据南北,日后相见就是敌人了!”
  臧霸一声长叹,道:“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臧洪轻轻道了声告辞,转身要走,臧霸突然喊住他,从床榻上取过一个檀木铜锁箱,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六十多张襄阳银庄的金契和地契,道:“可能你也看出来了,廖立和廖化是南方楚王派来的人,当然他们也不会隐瞒你,因为你从来都是与人直说偏向南方的。”
  臧洪道:“自然知道,此次南投,我也是让他帮我安排的。”
  臧霸宽慰的笑了笑,将金契和地契交给臧洪道:“青州黄巾从张角开始,就不断盗劫青、兖、徐三州商富的财物,到了我接手的时候,这批财富已经大的吓人,廖立为我折算出来总计为六十七万余斤黄金,自从廖立开始故意与你亲近,我就知道你迟早要去南方投诚楚王,所以一直通过和徐州富商糜竺买粮草的时候将其中大半运送到荆州的襄阳银庄,目前有五十余万斤黄金的金契,还在襄阳购买了几栋大宅,在豫章、长沙等地买膏腴良田三万亩,这些都是臧家在南方立足的资本,希望你能给我们臧家在南方寻一席之地。当然,你的能力远在为兄之上,即使没有钱财兵马也能立足,不过为了臧家,我还是希望你能接受这些俗物。”
  臧洪心中一软,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想起这些年自己处处敌视臧霸,心中更是惭愧,隔了良久才唔咽一声:“大哥!”
  臧霸哈哈一笑,道:“五年了,你终于认我这个哥哥了,行了,我也知足了。时日不多,明天你就去和廖立准备南下吧,陆路不通,廖立已经安排好水路了。”
  臧洪心中酸涩,忍不住泪留而下,接过檀木铜锁箱,深深跪拜在地,道:“大哥放心,弟当为我臧家在南方留下一脉,务求光宗耀祖,封侯称爵,让世人知道我臧家的声名。”
  臧霸转过身,揉了揉发酸的鼻翼,挥了挥手,道:“去吧,我对你有信心,为兄也当在北方拼搏出一片天地,无论如何,必保我臧家昌盛!”
  臧洪不再多说,抱紧铜锁箱,转身离开臧霸的房间,径直走向廖立的府邸。
  廖立正和廖化商议南下之事,听到臧洪来访,急忙把他请进来。
  臧洪见到廖立就深深一躬,道:“南下投效楚王之事就拜托先生了!”
  廖立拉着他进房,掩上门,笑道:“引荐子渊报效我王乃我份内之事,何须拜托,子渊素有大名,如今能带青州精锐南下,必得我主重用。我王一直留有定北军定北将军之席,正是要留给你臧氏兄弟,你之才能更在令兄之上,此次南投必能稳获此席,日后我石韬和廖化还需你的提携才是。”
  臧洪大喜,又一拜道:“原来是水镜学府祭酒司马徵先生的高徒石广元先生,久闻君之大名,仰慕久矣,如今才知先生就在子渊身边,难怪先生治州练军、行军征战无所不能!”
  石韬(以后又得用石韬了,廖立和杨仪这两人人物不太好处理,就这样一个方式写掉了)大笑,道:“我知你有帅才,且我等熟识,日后可在定北军中共为楚王大业尽力!”
  廖化也乘机道:“愿为将军担任先锋!”
  臧洪喜道:“能有先生和廖化将军相助,子渊必能成就功业,我在此谢过两位。”
  三人忍不住大笑一场,随即商议南下之事,臧洪道:“我听家兄说先生可从水路带我等南下,不知道可有此事?”
  石韬笑道:“世人不知海路相通,故难想到,我与楚王殿下同学与水镜学府,听殿下说东方之海尽皆相连,实际上只要我们自青州起船,一路沿岸南下可到江东,到了江东再沿长江西上,可达襄阳。”
  臧洪道:“理该如此,只是以前未有人做过,故大家想不到而已。”
  石韬道:“两年前我就在准备此事,如今在北海郡胶州湾建了一个水军港口。此港是秘密建设,由糜竺暗中出资从南方江东调民所建,青州水军明着在东莱建港,实则下方才是重要所在,且胶州湾人烟稀少,港湾隐蔽,连你大哥也不知道此事,大量军资船只藏于那里,半年前楚王已经拨掉三百艘楼船在那里等候我们。刘备很快便会遣派官员进驻青州,为防万一,明日我等一起带兵进入海港,东莱船只不过是装模做样而已。”
  臧洪道:“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去招呼人马,那么东莱船只是否留给刘备?”
  石韬笑道:“不过一些小船,何足挂齿。北方所造船只比南方差距甚远,留给刘备也是陷害于他。”
  臧洪笑道:“先生谋略精细,刘备只怕空欢喜一场,我这就去招呼人马,明日夜里,一起前往北海胶州。
  石韬微微颔首,三人道别,各行其事。
优u書萌 UUtxt。COm 诠蚊自扳阅镀

第七卷 角力中原 第三章 万农书 字数:3317
  此时的楚王刘协却没有烦忧青州之事,一方面他对石韬的能力很有信心,另一方面留下曹操驻扎彭城之后,刘协就已经改变了思路,只让石韬尽力拉拢青州精锐南下,又让糜竺在和青州经商之时,将青州最后仅留的一些工匠雇佣到南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百姓也偷偷安排到淮安。
  但他也没有轻松下来,看着手中蒋琬呈递的《万农书》,心中一阵惆怅。
  蒋琬呈递的《万农书》是几千个百姓请求蒋琬写的一份申述,原来自从《襄阳治略》到《国商策》,楚地都一直注重商人士族的发展,务农的百姓和南下的流民虽然因为低农税过的比在北方好,但大部分土地都被商人士族买下来,很多最好的土地都是楚王府的王田和治略府的官田,大部分百姓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
  刘协开始慢慢回顾自己的施行的各种政策,荀彧、张昭等人细化的政策,没有一条鼓励百姓买地的,也没有给百姓土地,最优厚的也是开荒出来的土地属于官田,十年免税的政策。
  看来百姓还是希望自己有土地啊!刘协一声长叹,土地最好还是控制在国家手中,百姓可以租种,但要想让百姓心稳下来就必须有保障,地不是自己的自然没有什么保障。
  贫困的时候只要有粮食可以吃,一切都不会多想,当吃的饱了,就开始想着长久稳定下来,不过这个也是好事情,说明北方下来的百姓已经开始愿意在南方安居乐业了。
  此事不得久拖,农是国之根本,农不利则百姓乱,百姓乱则天下难安啊!
  刘协立刻让陈群召集幕僚会,治略三公同时到会,学署、策署、医署和律署四署尚书令也列席参加。此时戏志才已经代刘协占领统帅府北上新野,郭嘉则随徐庶赴寿春上任,幕僚府临时增加蒋琬、庞统和杨修。
  待荀彧、张昭和周邑三人赶到楚王府,幕僚府众参事伊籍、蒋琬、庞统、杨修和策、律、学、医四署尚书令向朗、刘巴、陈谌、张机都已经列席而坐。
  刘协示意三人迅速入座,三人急忙入座。
  刘协摊开蒋琬上递的《万民书》轮流给众官员看,待众人浏览一遍后,他淡淡地说:“想必诸位已经知道我为什么让大家半夜赶来了,再过半月,我就要前往新野了,在走之前,我希望能把几件事情处理清楚,以免后患。首先就是土地归属的问题,其次是学、医两署日后的具体布置,最后是农税最终全免问题。”
  刘协话一说完,张昭等人大吃一惊,道:“农税怎么能全免?自古以来尚无此例,殿下这万万行不通啊。”
  刘协摆了摆手,道:“这个事情放后面说,先从土地归属问题说起,子布,你先说说这个问题吧!”
  张昭沉思片刻,道:“依治略府的统计,南方土地本来田地多属当地大户,如今新开垦的土地和五湖之地开发出来的良土八成是官田,除了凉州、益州之外,荆州有六层土地是官田,三成在大户手中,只有一层在百姓手中,扬州官田占据了七层,交州官田更是占据了九层,百姓们没有土地确实是事实!”
  刘协问他:“那依你的意思,该怎么处理呢?”
  张昭道:“依臣的意思,现在农税低,百姓手中钱粮颇巨,可以让百姓购置官田。”
  刘协摇头,道:“此策漏洞太大,容易被大户们专了空子,百姓钱粮颇巨,但也没有那些豪门大户钱多粮广。”
  荀彧问道:“这件事情也好处理,就看殿下觉得土地到底是只能官府有,还是人人皆可有!”
  刘协道:“土地最好还是控制在官府手中,大户手中的土地,治略府可以用钱慢慢收购回来,除了王、侯、爵、子任何人不得实际拥有土地,但是可以通过官府长期租用土地,期限可以定在三十年!甚至更长!”
  荀彧道:“臣也是这个想法,地纳于国,而用之在民!不过回购大户手中的土地恐怕暂时不能实施!”
  张昭道:“也可以施行,如今各地大户都希望成为国商或者民商,凡从商者,利十倍于农,虽赋税较重,仍然获利良多,可以缓缓实施,逐步收购,首先从国商和民商中回购,他们这些富户对土地已经渐渐不是很看重了。殿下日后可以考虑大户按地注籍,可在当地拥有百亩以下土地,百亩之上的土地则必须回购,只是如今北方未定,应一切以稳为主!”
  刘协想了片刻,道:“那就依你们二人的意思吧,治略府要给我一份比较详细的策略表章。那么我们在谈谈学署的事情,学署以后的任务相对要重,主要是要将江南学府和益州学府举办的和襄阳学府一样,文若正好也在,你回去后注意重新拟定一份官员任用的细则,凡以后楚地各州官员,应以各学府和当地官员推荐的人才为主,实行连带责任,凡谁推荐的人出现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事情,谁就跟着受罚,但同时推荐的人才多的官员和学府也要受赏。”
  稍微停顿下,刘协又对学署尚书令陈谌说:“陈大人要对学府长期的发展做个规划,经费要计算下,每年各学府要拨多少钱财。目前首先发展的就是襄阳、江南和益州学府,在广印襄阳纸和版刷之后,各郡学府书籍也补充了很多,现在我看啊,各地郡学还有点作用,但县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士子们读书学课都喜欢向郡学府和襄阳学府跑,所以将县学的经费和宅院全部转到医署名下,鼓励士子们集中到郡学府去。”
  刘巴道:“殿下圣明,县学确实是基本闲置,有钱读书的不在乎花点钱去郡学,没有钱的连县学都上不了,各郡学府还有些名士授课,县学除了襄阳纸订成的四书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书籍了。不过各县不乏聪慧仁孝的年轻人,殿下不如每年在郡学举行一次会考,令郡内学子参加会试,考些四书五经的东西,抽其中优秀者入读郡学,而襄阳学府、江南学府、益州学府和水镜学府这个四大学府则每三年在郡学内择优选拔学子入读。”
  刘协心中掂量下,随即道:“这样也好,不过考得内容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非常关键,暂时由文若亲自负责,等定例之后,再由学署独立承担,其次交州、凉州、汝南和山越、南蛮和武陵要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