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237章

汉献帝新传-第237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绩看了看呆怔的朱据道:“你也算了吧,这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你们两家快点解了婚约,别让我和公绪为难,太子十年之内肯定要登基上位了,别到时候折腾出事情来,那我们三家都是讨不得好!”
  朱旭正在朱据身后,怒道:“太子位上,岂能夺我妻室,行此无德之事!”
  陆绩和骆统一怔,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朱据看了看朱旭,上手猛抽一个耳光,将朱旭打退倒地,喝道:“放你娘的屁,你不要脑袋,你爹和家中上下几十口人还要脑袋呢!”
  回首与骆统道:“要恭喜公绪了,等冰儿做了太子妃,我们江南诸家各有薄面,也是喜事,还望公绪日后提携我那几个犬子!”
  骆统汗颜,按了朱据的手道:“大家心中有数即可,明晚我在府中设宴,朱兄若是不便前往,可今日便与陆先生一起,我们三人且赴醉天楼小聚,算统为兄长赔罪了!”
  朱据转脸笑道:“此乃喜事,何必赔罪,今日你我兄弟三人难得一聚,家中嘈杂,不如就去醉天楼略作小斟。”
  在得到骆家同意的消息后,刘协就和蔡琰提起此事,蔡琰略有不满,道:“皇上是不是太惯着太子了,俗语说宁拆十庙,勿拆一婚,这事可不算什么有德之事!”
  刘协呵呵一笑,道:“这种事情嘛,皇后可以这样理解,咱们要想太子能和你我这样终身相伴,那就得这样,要不然他心中总是有个疙瘩,处理的不好,骆家和朱家多少要吃亏,你当他们不清楚吧,再说了,朕听郭黄总祭所说,骆冰和朱旭也没有见过几面,小时候的事情也做不得主,这两年和太子地关系倒还不错,既然如此就可以了。”
  蔡琰叹了一声,替刘协脱下外袍,递与宫女。说道:“既然皇上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吧,只要巍儿自己觉得幸福,臣妻也就满足了!”
  刘协淡淡一笑,道:“有些事情说不清楚的。尤其这些情缘之类地,有时候,你就说命运吧,朕还觉得是天定三分。自己定七分,可情缘这个东西,那真是天定七分,人定三分啊!”
  蔡琰柔和而温雅的笑道:“臣妻一直以为在皇上心中一切都是人定的呢?”
  刘协沉默良久,说道:“以前朕觉得没有天神,可很久以前,朕知道这个世界确实有神灵,或许有很多,或许只有唯一的,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改变人,而人改变世界!”
  蔡琰微微一笑,按着刘协地双肩,道:“虽然臣妻听不懂皇上真正想说的意思,那臣妻相信皇上所说地这句话是正确的!”
  时间过得很快,九月份一晃而至,刘协和蔡琰一起主持了太子巍地婚礼,做为太子妃的骆冰,蔡琰为她取了表字清沁。不过在太子巍读出来,刘协怎么听都觉得是“亲亲”,无所谓了,刘协自己告诉自己,应该很高兴,他由衷的希望太子巍和太子妃能够和他与蔡琰一样白头到老,虽然刘协自己还没有和蔡琰一起白头到老,但他相信这一天肯定可以到来。
  十年前,他还希望能够和小乔、蔡琰三人一起到老。可现在他明白蔡琰才能够和自己一起到老,有些问题真的无法解释,真实点来说,那就是真正聪明的女人绝对是一个善于包容的女人,也清楚如何和自己伴侣相处,并且一直保持和谐。
  有一点刘协很清楚。那就是维持着自己和蔡琰这种和谐关系的决不是自己。而是蔡琰,对于她而言。她所忍受地远比她得到的要多,虽然她是大汉帝国有史最受民众欢迎的皇后,几乎和刘协一样受人爱戴,因为她从三十岁之后,绝大多数地精力都用来从事福利和公益事业。
  某种程度上,大汉帝国也许并不需要一个强势的皇室,但肯定需要一个更值得爱戴的皇室,当然这种爱戴地基础是皇室有足够地能力支撑起帝国,保护着帝国。
  刘协希望自己能够永远守护着大汉帝国,但是他知道他肯定会老,现在也许已经有点老了,从他发现自己必须用力才能直起自己的腰。
  这个时候地大汉可没有快速补钙的药片,不过他可以经常喝一些鹿骨汤,对于四十七岁的男人而言,已经到了适当预防钙质疏松地时候,如果他还想继续掌控世界的话,也必须预防老弱的到来。
  其实,假如他想喝虎骨汤,应该也不是问题,不过他自己禁止人们杀虎,除非那只老虎攻击并杀人。实际上,狩猎是大汉帝国所禁止,刘协虽然试图通过《稀珍动物保护法》,但显然是他高估了国民院那些大国民代表的觉悟,保护人和财产是大国民代表的神圣天职,因为他们是大汉帝国中比较有钱的人,但保护动物,对他们而言没有关系。
  不过,刘协还是通过了《自然保护法》,理由很充沛,道教推崇保护自然,并且和自然和谐相处,不破坏森林,不滥砍滥伐,不大规模和破坏性捕猎,不完全依靠狩猎,喜欢自然,可以挖湖养殖,但绝对不可以围湖种植。
  至于更多推动大汉帝国前进的法案,刘协并没有急着通过,没有关系,刘巍会保证在三十年内,会大汉帝国建立更完善的法案,刘协相信太子巍可以比他做的更好,因为他是自己地儿子,抛开帝国的因素,刘协觉得自己应该相信自己的长子,不过刘协还是正式立刘巍为太子前一天的晚上,和刘巍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我们知道帝国需要民主才能更加和谐,而和谐是帝国内部稳定的基础,但很多特殊的时刻,帝国和民众都需要铁腕,而皇帝就是为了铁腕时刻而存在地,所以,永远都不要软弱和仁慈。
  关于这句话地更多解释,刘协向刘巍说了几句很具有对比性的话——帝国子民需要非常仁厚慈善地皇后,但不需要一个仁厚慈善的皇帝。譬如说,帝国子民就是孩子,而皇帝是父亲,皇后是母亲,那孩子们希望有一个仁善的母亲,这样一来,在他们窘迫的时候,他们知道可以向谁求助;对孩子们而言,犯了错误,可以接受父亲的惩罚,但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在外面被人欺负,他们决不需要母亲,他们最想要的就是父亲冲出门,把欺负他们的小子拉过来打一顿,然后要坏小子给他们赔礼道歉,最好再给点好处,譬如战争赔款、新的土地和更加优惠的贸易政策。
  看着若有所思的刘巍,刘协索性放下他最喜欢的玉杯,补充道:“事实上,有可能是我们的孩子一直在欺负别人,只是偶尔吃了点小亏,但这不重要,对皇帝和子民而言,我们吃亏了,就需要获得更多的赔偿!”
  太子妃进入皇室没有几天,刘协问骆冰道:“太子妃,你认为什么时候,朕能够见到皇室的第三代?”
  骆冰没有回答,只是浅笑,刘巍则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应该很快了!”
  刘协非常高兴的和皇子公主们说道:“太子的婚事终于了结了,其他的皇子和公主们,就准备向皇后通报你们各自的事情吧,不用再等你们二哥,父皇相信他明年秋天才能回来,对你们当中几位达到二十二岁的皇子和超过二十岁的公主而言,这可不是好消息!”蔡琰笑道:“只要长皇子先定了,按照宫中的规矩,其他各皇子和公主就没有必要再按大小排下去了!”
  刘协“哦”了一声,笑道:“看来是朕多虑了,不过这个规矩是怎么回事?”
  蔡琰笑道:“没有关系,这个规矩是去年臣妻私下修改的,原因就是皇上让次皇子去了太远的地方!”
  刘协点了点头道:“修改了也好,逸儿这次一去就是三年,如果运气好点,我们在明年夏末就可以看到他。”
  皇宴结束的时候,刘协缓缓站起身,看了看钟,和所有皇子说道:“半个小时后,父皇在御书房等你们,该是父皇为你们挑选舞台的时刻了!”
  说完这话,刘协转身离开,在他身后留下的是欢喜的皇子和他们寂寥而担忧的母亲。
悠幽書盟 uutXT.COM 全蚊自板越渎

悠悠书盟欢迎您 第十一卷 帝国动荡 第三十四章 诸王时代 字数:4701
  诸王时代
  对于整个帝国的扩张,刘协坚持的原则是帝国中央的内部稳定和各省的外部扩张同时进行,这是一种新的帝国模式,它依靠外省扩张为帝国中央州和外省取得利益,减少国内军事力量过重引发的国内危机,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刘协不太欣赏刘巍的减少兵员政策,对于经历了太多的刘协而言,军队永远是帝国安全保障的最基本条件,军队也是永远只可多不可以少。
  长子刘巍,三子刘平、四子刘梓,五子刘琮,六子刘健、七子刘泰、八子刘珏这七个帝国皇子都已经迅速集中到御书房,刘协看着他们,心中感慨良多,就仿佛是一瞬间,孩子们都已经成长到了足够赴外为王的时刻,而自己也在这个瞬间里,从壮年走向了老迈。
  和皇子们聊了聊他们各人对帝国的看法后,刘协第一次对着他们进行划分,长子巍的任务是留在帝国中央,刘平封为甘宁王,发展农牧渔三业为主,并大量吸纳国内商品。
  四子刘梓前往图兰省,刘琮前往东非省,刘健和刘泰同时做为巴比伦王进行培养,谁最优秀,谁就是巴比伦王,而刘珏则毫无意义的回归印度王国,允许印度王国更改为印度省。
  刘协简单分配完后,问道:“你们有什么异议吗?”
  刘梓起身道:“图兰省贫瘠荒芜,儿臣不愿意去。宁可去西襄阳省!”
  刘协微微颔首道:“图兰省是过于贫瘠了,不过那里北上的顿河流域停驻地是什么人?梓儿清楚吗?”
  刘梓摇头,答道:“儿臣不知道!”
  刘协敲了敲桌案,道:“是匈奴人,当年在孝武皇帝的追击下。匈奴一路西撤,现在就在顿河流域,朕希望梓儿能够继续弘扬大汉之志,彻底击垮匈奴人!”
  刘梓无声的看看刘协。沉默片刻后,说道:“儿臣愿意尽快击垮匈奴,但不愿意留在图兰省!”
  刘协摇头道:“图兰省虽然荒凉,但做为亚细亚洲的中心交通点,不会过于贫瘠,而且大图兰城的地理条件也很优越,加上周边大量地邦联王国,以及大图兰城本身拥有的亚细亚帝国的都城的作用,朕可以保证就算图兰省略有贫瘠,但大图兰城还是非常优越地。而且也有你的用武之地,朕也知道你想去亚汉利亚,但亚汉利亚治理的责任重大,你虽然善于战,未必能够善于治理,留在图兰省,拥有各邦联王国和中央的支持,你就算不过问图兰省内部治理问题,也可以聚集足够的兵力对顿河流域用兵。将那里也划归大汉帝国图兰省的范围,实际上图兰省究竟有多大,那看的是你,不是朕!”
  刘梓只能答道:“那儿臣明白了!”
  他话音刚落,刘琮起身道:“儿臣愿留在中央州,助长皇兄一臂之力,管理大汉朝政!”
  刘协心中冷笑,道:“朕说过很多次了,大汉的朝政不是皇室应该过问的范围。治军护教的工作,太子巍一人足矣!”
  刘琮跪伏道:“儿臣宁愿不封王,也希望留在父皇和母后身边,终生奉孝!”
  刘协看了看他,安慰道:“你地孝心,朕和你母后都清楚。但男儿志在四方。你若能为大汉开拓一片领土,那就是对朕和你母后最大的孝心。你还是收拾下,明年秋天,等刘逸回来,你们兄弟诸人再聚数日,就准备离开,各赴各的封地去吧!”
  说完这些,刘协就不再多说了,当即让他们告退,自己一个人留在御书房内,思考自己任内对大汉军队的最后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