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219章

汉献帝新传-第219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子民发放该郡内州国民代表竞选总录信函,帝国子民根据每个人的选择投票支持本郡内的竞选者,再通过信函的方式邮寄到各州竞选委员会,获得本郡子民支持最高地人自动成为大国民代表。并和其它前十五名总计十六人成为州国民代表。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任何党派不得举行大规模的竞选游行,只允许通过报纸和枢密总局向帝国子民每个季度发放的帝国公告信函中,对党派支持的人选进行有偿宣传。
  在大国民代表即中央国民院地选举中。每个州拥有二十一个名额,其中皇帝掌握一个名额,州治略总督掌握一个名额,州国民院内部选举诞生十个名额,原有三大党派各掌握三个名额,所有大国民代表必须首先为州国民代表。
  任何党派必须有明确的执政思路,并允许通过报纸向帝国子民进行有偿的本党派执政思路宣传,允许对现政党执政错误进行指责。
  具体党派的建立和细节规章,刘协一时半会还无法制定下来,他觉得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慢慢修订和讨论。所以在设定民选国定制的程序时,并没有附带考虑政党的各种限制制度。
  民选国定制是考虑了大汉国情和目前民主程度,依靠刘协对前世界历史阶段中各国选举制度进行综合审议后,设想出来的一个新生选举制度,在设定过程,他考虑了各种选举制度的弊病,比如国民院作为立法机构可能对治略府这样的行政机构没有认同感,导致治略府各种新政策很难通过;比如全国选举造成地全国资源浪费;比如全国民众选举很可能诞生光会说,却并没有实际能力的治略公;比如全民选举。最终导致州治略府和中央治略府不属于同政党,导致政令难通的现象,导致国家分裂的现象等等。
  为了确保中央治略府的集权能力,实现统一规划管理,民选国定制下的各州治略台的治略总督仍然由中央治略府派遣,但原有各镇民选继续上升,各县县令同时由各县民众自行选举产生,中央治略府直管范围达到郡,便不再向县延伸。而各县其它官员由县令委派。
  大汉帝国民主主义和民选国定政策是吸纳希腊民主精神,同时保留国家集权特征,将民众自我管理权限放到县,培养民众对帝国运营的自我调节能力。县衙是帝国的根本,只要县衙保持了良好地治理能力,整个帝国就可以保持昌盛。县令的选举为五年一期。县治略衙必须每月向本县的帝国子民发放县治略公报信函,而各县竞选失败者直接担任县监察处的官员。监督县衙的日常行政以及公报的公正性,这样一来一旦县令的执政出现问题,失去了县内子民的支持,自然就无法成为下任县令,而且县令不是帝国内的官僚体系,他不一定完全依靠上级郡级官员地支持,只要有县内子民的支持,他就可以连续担任四届县令,任满为二十年。
  通常来说,县令如果不参加本郡的州国民代表选举,在结束县令任期后,他也会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而拥有党籍的县令,则可以以本县为其锻炼基地,在拥有较高的政绩后,可以在党派地认可下,可以在本州出任其它职位,积累足够地资历后,就可以参加州国民代表的选举,成为州国民代表就可以参与州地治理,并积累足够的资历后,再次参加大国民代表的选举,甚至在党内获得支持,参与其它地区的治理。
  由于中央治略府统计总局、审计公署和中央皇庭的统计署将每年对全国官员政绩审查,在三家统计和评断中一致获得好评的,也将在大汉帝国每年的帝国国情公报信函中出现个人介绍,所以刘协相信政绩也是帝国子民选择州国民代表的重要标准。
  道德主义是帝国民众新思维和新道德标准的重新塑造,它要求大汉帝国的子民以社会公共道德为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具有爱家、忠信、守时、守法四个基本社会公德,做一个合格的帝国子民。极力实现“汉之国民者,立而知众,强而求荣,守而善思,以道为万物之本。以道守万物。”帝国国民标准,追求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新八德和“格物、致知、诚意、理性、修身、强国、富民、荣家!”新八条地高道德标准,人人努力成为帝国的大国民。
  广富主义、民主主义、道德主义三大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刘协为了让整个帝国继续持续运行千年。甚至是几千年而准备的工作,也许就现阶段而言,它们中除了道德主义已经基本实施外,广富主义和民主主义也只是在前三十年中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真正推广下去则需要几十年地时间,完全成为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确保大汉帝国千年甚至几千年昌盛不衰,则还需要数百年,十几代大汉帝国皇帝的努力才可能实现,他只能把这一希望首先寄托给下任大汉帝国皇帝。
  在内心中已经明确了答案后。刘协相信只要连续十几代人坚持这三个主义,大汉帝国就可以在非常长的时期内做为全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中心而存在,大汉帝国将不再需要依靠自己国土内地粮食产量来养活自己,将优秀的农业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让他们实现一个初步稳定的社会面貌,通过向大汉帝国出售粮食获得购买能力,再向大汉帝国进口各种工业和手工业商品。
  为此,刘协连夜起草了《广富、民主、道德主义观》的论文,并起草了《大汉帝国经济发展规划》一文。在文中,他提出以兴州为北方农业基地,以冀、青、徐、兖、雍、豫六州形成黄河农业基地,以蜀、荆、扬三州形成长江农业基地,以安、泰、福三州形成南方农业基地,以燕、骊、并三州形成草原农业基地,以这五大农业基地为帝国农业基础,追求每户实际耕地面积的增加为目标,建设新的帝国农业。五大农业基地除了草原农业基地外,其余四大农业基地大范围推广牛马和器械,增加个人劳动效率,并将个体农户年收入为三百银元为基础目标,并将此做三大统计机关抽调统查的主要关注点。
  以天京、安泰、右北平、济南、青岛、大连组成的渤海工业基地,以南京、广陵、吴郡、会稽郡组成的扬州工业基地。以淮安、彭城、寿春的徐州工业基地。以西京、洛阳、襄阳、汝南、南阳、江夏、长沙组成地大荆州工业基地,以南海郡、建安郡(福建、厦门)、东南郡(台湾)组建的广州工业基地。以此五大工业基地为主要工业基地。
  以天京、济南、安泰、江夏、南京、西京、锡金、星光、洛阳为帝国九大商业中心,各州治所在内包括星光城、大连、乌金、成都、襄阳、寿春成为大汉帝国的三十四个区域商业中心。
  以安泰、南宁(今香港)、锡金(今新加坡)、星光(今斯里兰卡)、大连、南浦、厦门为帝国主要建设的海港,在松江县建设东泰港(今天上海松江东部),并将这八个港口称为帝国八大海港。
  以《广富、民主、道德主义观》和《大汉帝国经济发展规划》为基础,刘协初步制定了大汉帝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大汉帝国将以五大农业基地为主,主力发展高效率农业,当地农户每户都必须成立农场制,将实际种植人口降低到最低限度,多余人口向五大工业基地迁移。
  在迁移过程中,帝国亚细亚皇家银行和巴比伦银行提供迁移贷款,帮助移民在主要城市、镇购买房产,治略府同时提供每户三十银元的第一年生活补助。
  中央银行通过襄阳、东方、江南、亚细亚皇家、巴比伦、东南六大商业银行向全国发放为期三十年,总价值为一百亿银元的帝国国家建设银债,用于整个帝国的经济转型。
  东方银行立足渤海工业基地,江南银行立足扬州工业基地,襄阳银行何巴比伦以徐州、大荆州为主要基地,东南银行立足广州工业基地,五家各有优势区域基地,也互相渗透对方优势区域公平竞争,为五大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社投产提供贷款,促进五大工业基地地成型和壮大。
  襄阳银行、帝国亚细亚皇家银行、巴比伦银行和东方银行这四家在海外有分社机构的银行向波斯王国、新月王国、印度王国和以色列共和国提供为期二十年。总值额为二十亿银元的低息贷款,向这四大邦联国提供帝国农业技术、优良品种,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中央银行向巴比伦省、图兰省提供总值十亿银元的无息贷款,向甘宁省发放为期十年,总值三十亿的移民无息贷款。治略府同时每年发放五千万银元地移民甘宁省的补助,鼓励各地民众向甘宁省移民。
  将索马里半岛定为西襄阳省,将碧玉岛在内包括南非部分沿海区域定为东菲利亚省,鼓励民众向两地移民。从事种植业。
  大汉帝国的新经济政策很明显的对在帝国五大工业基地内建设工厂提供了优厚地贷款,对于对外建设工厂则暂停一切贷款,并征收重税,逼迫所有商社将投资集中在帝国二十八州内的五大工业基地和三十四个区域商业中心。
  而对于从甘宁、巴比伦、图兰、西伯利亚、西襄阳、东菲利亚六个省的农产品进口定型为帝国内部贸易,关税免征,使帝国内部对农业的需求减弱,鼓励民众到这六个省的无人地圈占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刘协再次以皇家科学技术研究学会名义向帝国内征求更高容量更高速度更安全的海运货船、内陆马车、插秧机、收割机四大新技术机械设备。
  在对内部地治理上,刘协将家庭年收入超过三十银元为贫困线,三百银元作为基准线,超过一千银元为小富线。超过三千银元为中富线,超过一万银元为高富线,在统计中,各地居民在该五条线上分布和比例图被叫做广富图。
  以每户八口人为基础,单户拥有耕地面积超过四十亩为基础线,超过百亩为安乐线,超过三百亩为农场线,并将当地子民在该线图上地分布和比例情况定为农场图
  帝国子民接受过五年以上的道教提供地基本教育为基础教育线,在五年基础教育后。又接受郡学、技术学堂、预备驻防两军教育、女子学堂三年教育地为中等教育线,在五年基础教育和三年中等教育后,又接受三年的帝国国级学府、军事学府、各州学院、各军事学院、技术学院的被称作高等教育线,各地三个教育层次人员比例和分布图被称做教育图。
  各州、郡、县的三级地方官员体系的廉洁守法情况和犯法轻重,执法严明公正,构建成廉洁图。
  各州、郡、县的犯罪率和所犯罪行在轻、中、重三级罪行中的分布比例图为治安图
  庶民、子民、国民和大国民四条线上的各地居民分布和比例图叫做道德图。
  广富图、农场图、廉洁图、治安图、教育图和道德图组建成一个完整内部官员审核体系,将该审核体系图表称为“六图标尺”,让三大统计机构、廉政公署、治安总局和中央法院严格掌握六图标尺的统计标准,每年在中央国民院和各州国民院公布各郡官员地六图标尺。向各地子民公布本地官员的当年的六图标尺。
  “六图标尺”制度是为了伴随帝国经济转型和广富、民主、道德三主义新帝国而生成的,刘协希望用“六图标尺”为帝国转型建设一支高效率的行政队伍。
  配合民主主义的发展需要,帝国的报纸、杂志等传媒业务彻底开放,各商社可以向中央道府备案后,就可以开展相关业务,以活版技术为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