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333章

血火河山-第333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不要忘记这一天1917年的1月11日,我们把它称之为‘末日地审判”对欧洲国家的审判,对世界各国的审判!”

这一天的凌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上天空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居住在中俄边境的中国老百姓的房屋遭到了来自俄罗斯方向的枪击,没有造成伤亡。

此时的中国已不是任由列强肆虐的时候。而中国的老百姓在面对洋人的时候也不再害怕。遭到枪击的中国的老百姓在村长的带领来到俄国驻军的地方,质询俄国人为何开枪射击。

觉得奇怪的俄军少校拉德罗夫少校否认了俄军曾经开过枪,他的否认却更加激起了中国老百姓的愤怒,他们大声的咒骂俄国人的卑劣。

被激怒的拉德罗夫少校强忍着开枪的冲动。命令部下驱赶这群老百姓回到自己的国家,但遭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激烈反抗。

冲突中有几名中国人受伤,最后在俄军刺刀的驱逐下,势单力孤的中国老百姓被俄国士兵赶回了中境内。

觉得受到屈辱的中国老百姓找到了中国边防军,要求士兵为他们申冤。边防军立刻派遣了十五名士兵,在一名少尉的带领下,进入俄罗斯驻军防地进行对质。

“站住,这里是俄罗斯的土地,任何外国军队不准进入!”

拉德罗夫隐隐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在枪击事件发生前曾经有过神秘人在俄军营地附近转悠,枪击事件是不是和这些可疑人物有关?在中国老百姓被赶走后,他特意命令俄军士兵加强了防御。

“拉德罗夫少校,我代表中国向你提出强烈抗议!”

那名中国少尉看来认识拉德罗夫少校“你们必须就枪击中国平民做出合理解释,并赔偿中方军民在此次事件中遭受的损失!”

拉德罗夫不甘示弱地说道:“只有上帝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至于那些老百姓,简直是在无理取闹。我们不会为次做出哪怕是口头上的道歉!”

俄国人的态度激怒了跟随在士兵后面地中国百姓,不知道是谁扔出了一块石头,正巧砸在拉德罗夫的额头上,鲜血立刻从拉德罗夫的头上冒了出来。

捧着流血的额头,拉德罗夫少校暴跳如雷:“抓起来,全部给我抓起来!”

“这里面可有中国军人。”一名俄军军官善意地提醒长官。

“我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姓!”拉德罗夫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这群中国猪猡竟敢袭击高贵的俄国军官,我要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中国少尉勃然大怒:“请注意你的用词,你必须为你的话做出道歉!我们是中国军人,我们绝不容许俄国人来抓我们!”

一队俄国士兵在拉德罗夫的驱使下围了上来。

“全体,战斗准备!”中国少尉大声命令道。

周围没有合适隐蔽的地方。但十五名中国士兵以最快速地动作半蹲下,平举着枪做出了射击的姿势。他们根本不在乎面对地是多少的敌人。

“开枪,射击!给我打死这帮中国猪猡!”拉德罗夫近乎于疯狂地叫着,在他看来只有杀光了中国人才能够平息心中的怒火,至于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他根本就不在乎。

枪声响了起来,一名中国士兵应声倒地,俄国人的暴行立刻引起了中国士兵最猛烈的反击。中国士兵手中地枪发出了愤怒的吼叫,几个俄国人很快倒在枪口之下。

中国的老百姓似乎也根本不畏惧俄国人的子弹,而是冒着弹雨勇敢的用最快的速度构筑起了一道简陋的工事,让中国士兵从容的退到了工事里组织抵抗。这些英勇地士兵是在自己而战斗,自己又怎么不能和士兵们并肩作战?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在狭小的范围内枪声大作。十四名中国士兵虽然人数远远比不上俄国士兵,但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枪法和精良的武器,居然打得俄国人狼狈不堪。狂妄的拉德罗夫终于从冲动中清醒了过来。他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所措,他根本就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个地步,是什么样的魔鬼驱使他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军部一再有命令,为了避免和中国士兵发生武装冲突,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尽量忍耐。

现在不管能不能歼灭这股中国军队,自己势必都要面临上军事法庭的悲惨境遇。

“停止射击,停止射击!”拉德罗夫大声地说道,接着他朝着中国人地方向叫道:“和平解决,对面的中国军人,我希望大家保持冷静!”

中国少尉在阵地上冷冷地说道:“我们已经牺牲了一个战友。难道你以为这件事情可以就这么结束吗?你已经侮辱到了中国人,这样的事情只能用血的代价来解决!”

枪声继续响了起来,彻底绝望地拉德罗夫终于放弃了谈和的希望,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御。他现在唯一可以祈祷的就是上天发生的奇迹。

战斗了20分钟之后,双方的援军陆续增援了上来,这让战场上子弹横飞,连空气里都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

明显中国人的准备更加充分一些,他们增援上来了起码两个连,携带着两挺重机枪和六挺新式的轻机枪,以绝对优势的火力死死压制着对面的俄国人。俄国人前后增援上来的部队虽然很快达到了500人之多,但面对中国人密集的近乎可怕的火力却一筹莫展。

随即,中国士兵开始以集束手榴弹轰炸俄军战地,在爆炸声中俄国人发出了恐怖的叫声,甚至让他们以为中国人用上了大炮。

这并不能怪俄国人的无知,作为中国陆军制式装备之一,手榴弹一度很受到世界各国的冷遇。

手榴弹它的最早起源在中国。公元1000年,宋朝神卫水唐福向朝廷进献名字为“火球”的火器。——“火球”以火药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狭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用人力或炮抛至敌方,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作用,达到杀伤敌军和破坏战具的效果。

在1044年初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簇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用手投掷的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13世纪初,中国军队又装备使用了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掏火炮,”

又名“震天雷”它用生铁铸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这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可用手抛,也可用炮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这与现代手榴弹已颇为相似。

在欧洲,直到1405年,在意大利的一份手抄本上才有了最早的手抛弹药的图样。到17世纪以后,才出现把火药和铅弹丸或金属碎片装入铁筒内的铁壳手抛弹药。也就是在这时,欧洲出现了“手榴弹”这一各称,并沿用至今。

在17世纪和18世纪,手榴弹曾是欧洲军队装备使用很普遍的武器,并出现了专职的“榴弹兵”部队,19世纪,由于枪炮的发展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一度受冷遇。到了力世纪,随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堑壕战兴起,才使手榴弹重又获得了广泛使用。

但对于连枪支都无法人手一支,经费紧张、装备低劣的俄国军队来说,不用说看到手榴弹,有的士兵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一声连着一声的爆炸,伤亡逐渐增加的俄国士兵终于感觉到了死神离他们如此之近,每一声爆炸声音的响起,总会有几名同伴倒在血泊之中。

不光是这些士兵们,就连拉德罗夫本人也感觉到和对面的中国士兵作战,简直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这样的战斗最终只能以俄军的失败而结束。

第四百零七章 … 中华帝国的宣言

拉德罗夫少校和部下战斗到底的决心已经动摇,这样的战争他们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或许再这样打下去,他们全部都会死在这里的。

当拉德罗夫终于决定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大约两个营的中国士兵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从左右两翼包围住了500名俄国士兵。

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俄军连逃跑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得到支援的中国士兵向俄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一样的攻击。

战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结束了,在中国士兵勇猛地攻击下,350名俄国人阵亡,150名成为了俘虏,这其中就包括了拉德罗夫少校。

在俘虏堆里高举着双手的拉德罗夫心中的沮丧到了极点,简直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莫名其妙的就和中国老百姓发生了冲突,莫名其妙的就和中国士兵打了起来,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俘虏,这一切让拉德罗夫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在做着噩梦。

“拉德罗夫,出来!”一声威严的声音在拉德罗夫的耳朵边响起,拉德罗夫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看到正是那名中国少尉。

“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少尉先生。”拉德罗夫用讨好的口气说道:“我们并不想看到这样双方都感到不快的局面,我们愿意赔偿,并且向中国的军民道歉。”

“误会?”中国少尉冷冷地说道:“假如你们战胜了。还会说这完全是误会吗?我们老百姓地房子遭到你们的枪击,我们的战友倒在了你们的枪口之下,这一切难道都只是误会?拉德罗夫少校,我可以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将被判处死刑!”

“不,看在上帝的份上。请饶恕我们吧!”拉德罗夫惊恐地叫了起来:“不管给我什么样的惩罚我都愿意接受,只求不要杀了我!”

“什么样地惩罚你都愿意接受?”中国少尉忽然问道。

见中国人的口风松动,拉德罗夫象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紧张地说道:“我以一个军人的名誉起誓。我愿意为您做任何的事情!”

中国少尉淡淡地说道:“那么好吧,你将接到我们给你地任务,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完成,在战争结束之后你或者还有机会回到你的家乡!”

在中俄边境爆发的冲突很快让中俄两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中国方面对此事件的反应是帜速而激烈的,在中俄边境冲突爆发后的两个小时,中国最高元首就通过电台向全中华帝国做出了中国政府对此事件地回应。无数中国人坐在1906年由华籍美人巴纳特。史特波斐德父子在南京发明,1908年完善,并在1915年开始在中国普通居民中大量普及的收音机前收听到了元首的声音。

“1917年1月11日凌晨,在中俄边境上,俄军枪击我中国居民住宅,在我边防军战士与其交涉时,俄军拉德罗夫上校开枪打死我一名边防军士兵,双方随后爆发激烈枪战。在武装冲突中。总共有八名中国军人,两名老百姓倒在了俄军的枪口之下。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是同盟国的一员,但我们只想维护中国和亚洲的利益,我们并不想介入到一场仝面战争之中,对于协约国的不断挑衅,我们也一再采取了容忍地态度。但容忍并不代表着中国将为此而退缩。

在这里我并不想隐瞒着什么,目前同盟国在战场上的局势相当不利。我们最坚强的盟友德意志帝国不幸在凡尔登大会战中遭遇到了挫折,并由此被迫转入了守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也都在各个战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败。眼看同盟国就要输掉这场战争。中国将何去何从?在现在这个时候参战,无疑对帝国来说是不利的,我们甚至也有可能因此而拖入无休止的战争之中,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