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90章

血火河山-第290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被拥立为新苏丹,在宣誓遵守修改了的1876年宪法后就职。才登基没有多少时候的他,奥斯曼帝国地版图就被欧洲列强所肢解;1910年,北非的的黎波里为意大利人占领,1912和1913年,欧洲属地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几乎全部丧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领土内的各个民族要求独立的呼声很高。还好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挽救了这个古老而腐朽地王朝。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地主要领导人军事大臣恩维尔是坚定的亲德派。他期望依靠德国人的力量镇压一切反对的力量,并在同盟国有可能取得地胜利中为自己和奥斯曼帝国牟取最大的利益。

反对恩维尔政策最激烈的就是才荣升准将的凯末尔,他始终激烈反对奥斯曼帝国加入战争,反对在奥斯曼帝国的德国人和中国人。他地内心深处对同盟国取得胜利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尤其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后,原本从王宫里传出了将把他派往安纳托利亚的东部指挥军团和俄国人作战,以期收复穆什和比特利斯等失地,但随即这一建议被中德联手给强硬的否决了,中德的理由很简单。英法对达达尼尔海峡的野心始终未死,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发动另一次攻势,凯末尔将军最合适的指挥位置应该在这里。这一变故让凯末尔对中德地愤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们不能再穆罕默德五世抱以希望了。”凯末尔的好友,同时也是第19步兵师的参谋长杰尔古特愤愤不平地说道:“一个连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在哪里都不知道的苏丹,又能指望他能对奥斯曼帝国有什么贡献?马哈茂德亲王也是下一任苏丹最合适的人选。而恩维尔那个卖国分子也应该立即下台,由您出任军事大臣才是最合适的。什么英法联军还会在达达尼尔海峡发动攻势,只有鬼才会相信,中国人和德国人摆明了就是在压制您。”

凯末尔怔怔地说道:“我的理想是收复失地。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辉煌,重新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但国家却有着太多麻木无知的人,愚蠢的以为同盟国会取得胜利,在我看来这是遥不可及的。几百年来英国军队的强大是铁一般的事实,而德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至于中国在我看来,更象是一个暴发户或者小偷,趁着英法在欧洲激战的时候,掠夺了他们的殖民地,但这样的情景又能够维持多久呢?”

“起来战斗吧,将军。”杰尔古特鼓动着说道:“现在您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声望,只要您发出大声的呐喊,全土耳其的人民都会响应您的。推翻穆罕默德五世,拥护马哈茂德亲王继任苏丹。退出这场该死的战争,趁着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积极的发展壮大帝国。”

好友的话让凯末尔吃了一惊,他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从来没有过推翻穆罕默德五世的想法,不过杰尔古特的话却让他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凯末尔始终认为只有自己担任了军事大臣,整个奥斯曼帝国才有希望,他希望成立一个以他为首的强硬政府,以抵制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的压力,但这个梦想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似乎很难实现,而杰尔古特的建议却给他指出了另一条道路。

看到凯末尔沉默不语,杰尔古特有些焦急地说道:“不要再犹豫了,我们的军队正在前线和俄国人激战,而我们却只能袖手旁观,这对我们和整个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将军,为了土耳其的前途和命运,勇敢的战斗吧,我将永远站在您的一边。”

“必须有详尽的谋划和完善的准备。”凯末尔在这时候冷静了下来:“我们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许达达尼尔海峡的胜利现在看起来反倒是一个错误,这样的胜利在给我和我的19师带来荣誉之后,也同样稳固了穆罕默德五世的统治。现在国内支持他的人不少,而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得到马哈茂德亲王的全力支持,否则我们将会面临悲惨的失败,整个奥斯曼帝国也会面临可怕的境遇。”

“没有人会漠视即将到来的巨大权利的,亲王也不例外。”杰尔古特见凯末尔已经动心,欣喜地说道:“希望您能和马哈茂德亲王好好地交流一次,在某些方面你们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我相信亲王最终会支持你的。”

“我这就去拜见亲王。”凯末尔出神地说道:“也许正如你所说的,马哈茂德亲王将站在我们这一边,为了土耳其的完整和民族的独立而奋战。”

在奥斯曼帝国悄悄发生动荡的时候,1915年的战争中出现了一种新式可怕的武器。1915年4月2日,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法国士兵看见7英尺高的黄绿色的烟向他们袭来。当烟云接近时,如潮水般、如一堵水雾墙升起。起初,士兵们以为是烟雾,他们在严阵以待,他们知道德国人一定会从烟雾中出现。但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死亡。很快,战壕和周围的田野中到处都是疯狂的士兵,他们四处奔跑,撕下衬衣和外衣的领子,大声叫喊着要水喝,一边口吐鲜血,一边在地上打滚,想要喘气,但却是徒劳的。

这种武器就是毒气“芥子气,”

伊普尔进攻杀死了5000名士兵,使1万人身体变形或者成为盲人。

其实这完全是法国人自找的报应,在此之前的1914年10月,法国首次发射催泪霰弹,但德国人则以令人窒息的“芥子气”发动了疯狂报复。

第三百六十四章 … 奥斯曼的叛乱

1914年10月和和1915年4月,德法两国同时使用毒气弹,这完全违反了海牙公约。德国人垄断了在路德维希港的工厂生产的芥子气。

伊普尔进攻杀死了5000名士兵,使1万人身体变形或成为盲人。这些法国兵感到极为恐怖,巴黎的报道认为法国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整个法国都沉浸在了一片悲哀的气氛之中。

两天后,证实了人们最悲观的估计,德国人在伊普尔东部对加拿大军队再次使用芥子气,重新上演了大屠杀的悲剧,结果加拿大军队中又有5000人死亡。

整个三月份,在对伊普尔地区不断发动进攻后,德军接到命令,只允许像法国过去那样使用催泪弹。原因很简单,一个英法小组已经研究出一种防毒面具,它由碳酸钠和碳酸钾制成,可以中和芥子气的影响。

毒气弹作为一种新生的攻击型恐怖武器,对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其实中国早就掌握了这样的武器,但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使用过。

当时引导中国研究部队开发这种武器的就是帝国的医务部长赖波,与毒气弹同时问世的还有青霉素等一批药物。尤其是提前几十年问世的青霉素,开始被帝国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在战场上及时抢救了许多国防军的伤病员。

当时研究部门几次想在亚洲战场试验毒气弹这样的武器,但都被犹豫不决的元首拒绝了,他深知这种武器的可怕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在战场上使用。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控制的,德军芥子气地使用已经破坏了战争基本的法则,而且必然让各国竞相效仿。这个时候的李国勇已经在反思自己严禁使用毒气地命令是不是正确了。战争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所谓的法则只不过是欺骗世人眼睛的一种游戏,为了取得在战场上的胜利。采用什么样的办法似乎都不为过,中国既然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武器,永远放在手里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地方式出现。

当欧洲战场双方开始使用毒气弹互相攻击的时候,庞大地俄罗斯帝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却让人跌破了眼镜。

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俄国军队还是让协约国看到了希望的

1914年8月19日和200日注定了东普鲁士人地命运。在这两天内,俄军在纳维将军的率领下。重创马克思。冯。普特维茨将军率领的德国第八集团军。

这场战斗发生在贡宾嫩,德国人在那里大败。将东普鲁士直至维斯图拉河拱手让给了敌人。面对只派出一队兵力戏抗德军两队兵力的俄军而惨遭失败,这是普特维茨将军的耻辱,也是整个德国陆军莫大地耻辱。

德军总参谋部立刻让67岁的退休将军巴龙。保罗。冯。贝内肯道夫。翁德。冯。兴登堡取代了而普特维茨的位置,兴登堡将军的上任。立刻在最短时间内扭转了对俄国的战局。

兴登堡和他的参谋长埃里克。鲁登道夫一起,重新组织并激发起了德国第八集团军的战斗热情。

俄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德军,以21个步兵师对抗德国的11个师,但这次上帝没有站在俄国人这一边。先是萨姆索诺夫将军率领地俄国第二集团军,居然可笑的无法解开传递命令的密码。因此总参谋长只好传达无密码命令。德国窃听了俄军的命令,因此每一次行动都抢在敌人之前。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一场可怕之极的灾难,俄军被击溃,500门大炮和3万名士兵落在德国人手中,羞愤的萨姆索诺夫自杀。

经过4天激烈的肉搏战,德军第八集团军取得了对俄军的绝对性胜利,这一胜利洗刷了第八集团军的的耻辱,酣畅淋漓的向俄国人报了仇。9。3万名俘虏落在兴登堡手中。

俄国人损失惨重,死亡受伤人数达4万人,德国方面的损失为伤亡1万人,1914年11月1日,兴登堡因其在坦嫩贝格所取得的胜利,以及德国第九集团军对奥匈部队在加利西亚危险局势的决定性支持,而被任命为同盟国部队东线总司令。

随后,晋升为陆军元帅的兴登堡,重复上演了他在坦嫩贝格取得的胜利。在马祖里湖区,德军迫遇伦内坎普夫将军率领的俄军,从11月7日至9日,在湖边发生了激战。

11月9日,德国骑兵在俄军侧翼戈乌达普地区发动进攻,10日,俄军指挥官下令全面撤退。因此兴登堡沿前线前进了62英里,收复了东普鲁士。

至此,俄国人在东线对德国的攻势几乎完全瘫痪,就连对战斗力低下的奥斯曼帝国的攻击也到处受阻,昔日强大无比的俄罗斯帝国简直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

在西线,随着法军冬季对香槟地区的进攻企图突破防线失败,开始了伊普尔战役,接着英法联军于5月和7月间的进攻,称为“圣母洛雷特战斗”也是同样徒劳无功的。

而德国秋季在香槟地区的进攻也一样失败了。在喀尔巴肝进行对抗战的同盟国,俄国人于1月发动进攻,经过3个月的战斗,进入匈牙利。奥地利于三月初进行反攻,并在特尔诺沃战役中击败俄国人,收复了加利西亚和布克维纳。

与此同时,德国人撤出重新收复的东普鲁士,去占领立陶宛1915年7月1日,奥德军队自波罗的海至喀尔巴肝全线发动进攻。同盟国占领了华沙、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维尔纽斯一线。

开战至今上百万的士兵在战争中死亡或者失踪,双方都暂时失去了组织大规模进攻的力量。至此,运动进攻战和防御战结束了。双方转入了可怕的阵地防御战,大屠杀即将开始这个时候对于风雨飘摇地奥斯曼帝国来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势力暂时的谁都没有空来关注它。到了几种势力摊牌的最好时机。

不管战场上地局势如何发展,养精蓄锐的中国象只隐藏在一角的老虎,伸出了它锐利的爪牙,决意插手奥斯曼帝国的内政了。作为未来进入欧洲的通道,中国决不容许奥斯曼帝国出现任何的闪失,一切反对这个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