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75章

血火河山-第275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蛟001”号潜艇在王何的指挥下对“厌战”号发动了攻击,一连发出了两枚鱼雷。第一枚“厌战”号躲开了,但第二枚却正好命中,看到英国人的旗舰中弹,几艘潜艇迅速围了上来,十几枚鱼雷象死神的镰刀一样割向“厌战”号。

起码有四枚鱼雷命中,“厌战”号象身负重伤的巨人一样,躺在海面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绝望无助地看着自己遭到毁灭地命运。

“上将阁下。逃生艇已经准备好了,请你赶快上船!”霍顿急切地说道。

斐利曼特尔双目失神,嘴里喃喃的不知在自言自语着什么,他整个人象是被打垮,面前四散飞落的残肢断臂,正在沉没的军舰,不断地刺激着他的神经。

难道就这么完了?皇家海军的声誉毁于一旦,远东的海面将再也不属于骄傲的英国海军。

霍顿着急了,他示意了一下,两个海员上来驾起了他们地总司令,一左一右的把他架上了救生艇,向“马来亚”号划去。但还没有到“马来亚”号,却看到“马来亚”号上也同样发生了爆炸,中国人的潜艇简直无处不在。

霍顿急忙指挥着小艇向最近的“信天翁”号重巡洋舰靠拢,好容易爬到了甲板上,斐利曼特尔整个人都象傻了一样,已经完全失去了做为指挥官的能力。英法远东舰队现在的指挥重任全部落到了霍顿的肩上。

也不能全怪斐利曼特尔,作为一个历经大小无数次战斗,总是以胜利者姿态出现的海军名将,突然之间整个舰队完全崩溃,遭受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海底的攻击还在继续,中国潜艇大队象不把英法联合舰队消灭干净就决不退出战场,从第一枚鱼雷发射出去到现在,潜艇大队总共损失了17艘,但歼灭了英法联合舰队。艘各类战舰。以潜艇低廉的成本,快速的生产周期来说,对中国海军完全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不过看来王何并不是这么想的,他心疼的不是潜艇,而是葬身海底的兄弟们,所以已经发射完了鱼雷的王何依然不愿意离开,他要亲眼看着英国舰船的沉没。

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中国,海底肆意虐待英国战舰的同时,海面上的中国战舰也开始加入了围剿的行列。

“赵云”号、“姜维”号、“李牧”号、“上海”号、“徐州”号、“蒙恬”号,所有可以行动的战舰都投入到了对英国舰队最后的打击之中,主炮、鱼雷、机关炮,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都被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

法国人第一个撑不住了,在旗舰“波西小姐”的带领下,法国残余战舰升起了白旗,不管英国盟友的死活,静静地停泊在了海面上。

法国舰队的投降,让本来就在芶延残喘的英国远东舰队失去了最后抵抗的信心,不断爆炸沉没的舰船,象阵一样刺着英国海军官兵的心脏。

下午3点15分,英国远东舰队旗舰“信天翁”号宣布投降,霍顿海军少将代表斐利曼特尔海军上将让各舰放弃抵抗,等待中国人的接收。

“马来亚”号拒绝了投降的命令,他们依然在不停的发射着炮弹,甚至又打伤了一艘中国舰队的驱逐舰。

3点30分,“赵云”号的两发炮弹命中了“马来亚”号的主机,接着海底潜艇部队的四枚鱼雷全部打在了已经丧失行动能力的“马来亚”号船身上。

“马来亚”号最后一次打出的旗语是:“中国有不怕英勇赴死的海军,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一样有,让我们的行为结束这次耻辱的海战吧!”

在船员们“天佑吾王”的歌声中,十分钟后“马来亚”号沉入了大海,他们的行为甚至让中国战舰也在向他们致敬。

爆发在印度洋的大海战结束了,英法联合远东舰队全军覆没,这宣布着英法即将结束他们在远东的殖民者身份,今后海面上来回游戈巡逻的,将只会是中华帝国的海军战舰。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亚洲是中国人的亚洲!

不管在亚洲的陆地、海面、,还是天空,中国都有责任、有义务,也只能是由中国来承担起保卫它的责任,其它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无权插手!

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遭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失败,在印度洋的决战中,英国总共损失了27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中的25艘,37艘巡洋舰和其它各种类型的舰船损失达到九成以上,至此,英国在远东的海上力量彻底地消失了。

盲目参合进来的法国舰队也好不到哪去,法国人的4艘战列舰和166艘巡洋舰,也在这次大海战中尽数覆灭。

中国舰队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战果之大甚至连海军自己也没有想到,而且,中国并没有使出全部力量,中国海军真正的王牌航空母舰甚至还没有动用。

(第三百四十九章 … 亚洲战线

印度洋大海战中国海军大捷,英法联合远东舰队惨败!消息如风一样的传遍了全世界,同盟国欢欣鼓舞,协约国人心惶惶。

中国在证明了自己强大的陆军力量之后,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海上也是战无不胜的,任何敢于向中国挑战的力量,必将受到无情的打击!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给中国元首李国勇拍来了电报,在祝贺中国海军的胜利之后,为之前自己的言辞表达了歉意。而中国海军的胜利也增加了德国军人的信心,英国的舰队不是不可战胜的,既然中国能够做到,那么勇敢的德国海军也一样能够做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迫使德国大洋舰队不敢贸然出港。德国海军仅以小兵力开展海上游击战,袭击协约国海上交通运输船上。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奇qSxiaoshuo。сom书,扭转被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一直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受到中国胜利消息的刺激,德国战舰开始频繁地出击挑衅英法战舰,但几次有限规模的海战中。很不幸的,德国舰队都遭到了失败,损失了一些舰船。于是德国海军不再敢轻易出击。而在几次小型海战地胜利下,英国海军也逐步恢复着信心。

德国人转而开始使用潜艇,印度洋大海战中潜艇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也让德国海军将重心从庞大的战列舰上转移到了小型快捷,但威力巨大地潜艇之上。

潜艇的出击还是取得了效果的。9月22日,德国潜艇在荷兰沿海成功地用鱼雷击沉了英国的3艘老式装甲巡洋舰“克雷亚”号、“霍格”号和“阿布金尔”号,舰上人员有三分之二丧生。总数达1400多人。

这类陈旧而缓慢的军舰在敌方潜艇容易到达的海域巡逻,早就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一些英国军官甚至称其为“活钓饵中队”但由于海军作战参谋部地延误,未能避免灾难的发生。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应法国人地请求,向敦刻尔克派出了海军陆战队。他征用了50辆伦永的公共汽车把部队运往海滨。又把他们安全运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多次亲自到前线去视察。但战斗并没发生,人们看到的只是丘吉尔和他的部队在前线跑来跑去,因此戏称其为“敦刻尔克马戏团”或者“丘吉尔马戏团”大家对丘吉尔地批评多了起来,但招致更多非议的还是此后不久发生的安特卫普事件。

当时德国人正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向前推进。8月20日。布鲁塞尔陷落,10月2日,伦敦得到消息说,比利时政府已经决定放弃安特卫普,准备撤退到奥斯坦德。此刻英国的阿斯奎斯首相正在外出途中。海军大臣丘吉尔、外交大臣格雷和新任陆军大臣基奇纳经过商议后决定要求比利时政府坚守安特卫普。恰逢丘吉尔正要再次去敦刻尔克访问,于是大家一致认为丘吉尔应在去法国期间到安特卫普转达上述意见,并了解该地的军事形势。

而到了安特卫普地丘吉尔,竟然致电阿斯奎斯首相。请求准予辞去海军大臣职务,并授予他在安特卫普的正式军事指挥权,这一荒谬绝伦的建议当然被内阁否决了。但是此时丘吉尔已将该地的领导权抓在自己手中,他任命海军情报处长奥利弗将军为他的秘书,帮他处理各种军务,并亲自冒着猛烈的炮火到各处视察。

结果可想而知,安特卫普很快落到了德国人的手中,在溃退中英国的几个海军陆战队旅被打散,有大约2500人被德军俘虏,而在此之前丘吉尔已经离开了安特卫普回到了国内。

虽然被国内猛烈批评,但丘吉尔地职位还是稳当的,不过再过几个月的加利波利登陆将让丘吉尔丢掉海军大臣的位子。

中国,南京,元首府。

海军大捷、陆军大捷,胜利的捷报象雪花一样飞进元首府,进出元首府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整个亚洲战场,中国取得最后胜利已经不可逆转了。按照这个势头,中国英勇善战的军队很快就可以打到欧洲去了。

李国勇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在喜悦之后,他却觉得背后的冷汗一个尽的直往外冒:“方震,现在和你说实话,其实在此之前我真的很害怕,英国毕竟是海上第一强国,万一我们打败了,亚洲战场,世界战场,整个同盟国都会产生连锁反应,或许我们就会因为这场战斗而战败。”

蒋百里深有同感:“是啊,战前我也捏着一把汗,帝国要想对外扩张,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还好我们的海军争气,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

“好了,总之是胜利了,这个暂时不说了。”李国勇笑了下说道:“说下总参谋部下一步的安排,我看亚洲的战事要尽快结束了。”

蒋百里点点头说道:“我已经命令各线部队展开全面进攻,争取在10月底前结束战斗;同时,吴佩孚的部队已经到达中俄边境,目前拥有兵力步兵80万,坦克和装甲车370辆,各类火炮320门。年底前我们还可以给他增加200辆以上的坦克,对俄罗斯的战争随时都可以进行;柳波成的远征军目前正在训练集结中,总兵力到明年可以达到150万以上。配合以坦克、飞机,我们有信心取得任何战斗的胜利。”

“打仗方面地事我不懂,这个我不插手。”李国勇摸了摸下巴,说道:“但我必须提醒你们一件事情,对俄罗斯的战争严禁在冬季进行,战争被拖到冬季,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将有可能失败,不要忘记了拿破仑地教训。”

其实他还想说出在他自己的时空里德国人遇到的惨败。俄罗斯的冬季,有时候比任何强大的军队还要可怕。

俄国冬季的气候在历史上帮了俄国人太多的忙,拿破仑地那次除外,还有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地“北方战争”,1709年7月。42万俄军同32万瑞军在波尔塔瓦展开激战。当时的瑞典国王查尔斯七世带领部队进入俄境内,由于俄国冬天寒冷,气候恶劣,瑞军在长途跋涉中就损失惨重,最终战败。波尔塔瓦之战也成为了北方战争的转折点,1721年,俄瑞在芬兰尼施塔特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得以自由进入波罗地海。

战后,俄枢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我会妥善安排的。”蒋百里喝了口茶说道:“现在只是战争的初期,德国人的攻势已经减慢了下来。我最担心的还是它们那里。”

李国勇摇了摇头:“战争很快就要变成对峙战了,这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