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武星尊-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全体大臣之力,胁迫陛下就范,恐怕不容易啊。”平原侯古云沉吟道:“光光是澹台家的人就不好打发啊!”
“但此事若不摆平,古凡贤侄除非再立下不能忽视的大功,否则怕是今生都无缘封侯了。”青书侯慕容千寒分析道:“但如今四方蛮夷都已经丧胆,根本不可能再起兵入寇,再想要获得巨大的战功,比先前要难得多,几率也小得多!”
平原侯古云看了看青书侯慕容千寒,随后说道:“青书侯,还请您在朝堂之上多帮犬子美言几句。”
青书侯慕容千寒闻言,急忙拱手道:“平原侯这是哪里的话,朝堂之上,老夫必定为古凡贤侄据理力争,责无旁贷。明日上朝,老夫就奏请陛下再审议古凡封侯一事,如何?”
平原侯古云默默点头道:“如此,多谢青书侯了。”
青书侯慕容千寒闻言,不禁笑道:“都快是一家人了,平原侯怎还是如此客气?”
平原侯古云闻言,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青书侯,经你这一说,反倒是我见外了!”
翌日,早朝。
此时朝堂之上,在倾天侯澹台无尊的右侧,又多出来一个身影,却是新近从苍原得胜归来的钦天军总指挥使,平原侯古云。古云此时站在左侧,意味着自己是武将,在北斗王朝之中,文武并列,以文为尊,所以古云代表的武将站在左侧,但又站在了倾天侯澹台无尊的右侧,北斗王朝以右为尊,却是代表古云如今的战功和地位在倾天侯澹台无尊之上了。
当然,也有人猜测,因为平原侯古云,除了是钦天军总指挥使,还是殿帅府太尉,所以才这般安排的,虽然倾天侯澹台无尊地位尊荣,血统高贵,但毕竟不是殿帅府太尉,所以落了下乘。
当然,也有人认为,平原侯古云是外来天京城的将领,也许并不会在天京城常驻,此时又立下了大功,风头正盛,便由倾天侯澹台无尊让了平原侯古云一头,以示皇恩浩荡,日后古云返回苍原,倾天侯澹台无尊还是要回归原位,做那天京城朝堂之上的武将之首。
早朝刚刚开始,却见青书侯慕容千寒,缓缓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持笏板微微鞠躬,对着耀武星皇恭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耀武星皇隔着珠帘,微微点头,示意青书侯慕容千寒说下去。
“如今凯旋之师已经还朝,陛下虽然公布了长乐公主下嫁古家长子古羽,以示皇恩浩荡,但古家次子古凡,却不曾有任何赏赐。”青书侯慕容千寒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之前在大军凯旋之前,臣等曾在朝堂之上审议过古凡封侯一事,当时陛下说此事暂缓,如今古凡已随军返回了京城,街头巷尾,民间也多风传古凡西北大战时的战绩,无论封侯与否,臣认为都应早做定夺,将古凡封为军侯,或另行赏赐,以免被百姓落下我朝有功不赏,有吝啬战功之嫌。”
青书侯慕容千寒这一番话,其实已经说得很重了,说白了就是提醒耀武星皇,之前你说的,此时再议,现在已经要到了必须得下个决断的时候了,再议再议,已经不能再等了,封古凡为军侯也罢,不封也罢,你都给人家一个说法吧!
就在这时,那武将一列之中,却是一人冷然哼了一声,嘲弄道:“青书侯,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古凡犯下大错,如今已是功过相抵,哪里还有封侯,赏赐之说?陛下不追究他的责任,已是网开一面了,你这不是颠倒是非,蒙蔽圣听又是什么?”
不消说,出言如此肆无忌惮,而又有恃无恐,武将之中,能够在平原侯古云面前如此嚣张的,也就只有北宿侯澹台若邪了。
此时他一身耀武星皇当年赏赐他的金色夔龙铠甲,缓缓从武将之中出列,对着耀武星皇拱手道:“请陛下圣裁!”
北宿侯澹台若邪也是聪明人,上次在朝堂之上,被兵部尚书晁天瑞驳斥得体无完肤,本以为已经是必败之局,却被耀武星皇一句金口玉言,硬生生压下了古凡封侯之事,他回府之后便自己琢磨了一番,料到耀武星皇对于古凡封侯之事,也是不太情愿的,毕竟古家现在坐大,应不是耀武星皇想看到的局面。也正是琢磨出了这一点,北宿侯澹台若邪今天才敢在平原侯古云面前大放厥词,毕竟,有耀武星皇撑腰,平原侯古云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平原侯古云冷然一笑,却不说话,他知道现在他不适合开口,倒是青书侯慕容千寒拱手道:“陛下公平正直,功必赏,过必罚,即便古凡是功过相抵,那也应该由陛下金口玉言定下来,由兵部细数古凡战功与过失,昭告天下,方才显得正式,岂是北宿侯,你一句话就说了算的?莫非北宿侯是越俎代庖,认为自己能够为陛下代言不成?”
青书侯慕容千寒不愧是读书人出身,一句话就扣住了北宿侯澹台若邪刚才说话的一个致命漏洞,也是北宿侯澹台若邪的死穴所在,那就是自始至终,耀武星皇都从来没有说,“古凡功过相抵,封侯之事就这么算了”。但北宿侯澹台若邪却一直以此为依据在抨击青书侯慕容千寒,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青书侯,你这是要逼陛下做决定吗?”北宿侯澹台若邪冷笑道,“陛下说要再议,你却没过多久又把古凡封侯一事抛了出来,真不知道青书侯,你安的是什么心。”
青书侯慕容千寒却是一脸沉着地对着北宿侯澹台若邪道:“北宿侯既然对自己如此有信心,不知有没有兴趣与一个人当庭对质呢?”
第四百四十八节:逼宫
“哼,唇枪舌战是你们这些文臣的专长,我可没有兴趣。”北宿侯澹台若邪一听青书侯慕容千寒,竟然要自己与人当庭对质,毫无疑问,那人肯定就是当事人古凡了。古凡的辩才,已经不能用伶牙俐齿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稍有不慎就要被他抓住话柄,北宿侯澹台若邪虽然在武道上有信心压古凡一头,论辩才,却是万万不敢抵挡古凡的话锋。
青书侯慕容千寒笑了一笑说道:“是非自有公论,北宿侯莫非是做贼心虚,害怕了不成?”
北宿侯澹台若邪闻言,微微皱眉,心中暗道青书侯慕容千寒心狠手黑,若是执意不与古凡当庭对质,无异于默认了自己心虚,若是与古凡对质,那自己必然讨不得什么便宜,说不定还要把自己搭进去,当真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但他依旧一咬牙,开口道:“青书侯,封侯乃是国之大事,个人为了避嫌,都应该尽量回避,如此当庭对质,有失公允吧!”
青书侯慕容千寒冷笑道:“北宿侯此言差矣,若单单是古凡册封军侯一事,古凡作为当事人,自然是要回避的,但北宿侯莫不是忘记了上一场辩论您所说的话了么?”
北宿侯澹台若邪正要反问,“我说什么话了?”
却听得一个人在北宿侯澹台若邪的身后猛地哼了一声,却是笑道:“我听说北宿侯有十足的证据能够认定我儿古凡伪造了战功,所以才在前几日的朝堂之上,力阻我儿古凡封侯,不知北宿侯有何证据。若是证据确凿,我也绝对不会因为古凡是我的儿子而偏私半分,必定由兵部革去他的一切军职,交由刑部量刑拷问。这伪造战功可是大罪,来不得半点虚妄,北宿侯你也是军中人士,这个道理不会不明白的!”
说话的人正是平原侯古云,他昨日在青书侯慕容千寒府内后花园里,听得青书侯慕容千寒说了北宿侯澹台若邪前些天在朝堂上污蔑古凡的三条大罪,早就在心里暗地骂了北宿侯澹台若邪十几次上百次了,上到澹台家的祖宗八代,下到澹台若邪还没出生的曾曾曾孙子都被问候了一遍,若不是如此,此时他在这朝堂之上对北宿侯澹台若邪开口,也不会如此客气了。其实古云所说的这一番话,也是绵里藏针的,既强调了北宿侯澹台若邪是在对古凡进行“指控”自然要当庭对质,同时又暗示“捏造战功”可是大罪,轻忽不得,若是北宿侯澹台若邪是诬告,那事情同样十分严重,你,还有你们澹台家族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这时,平原侯古云已经完全掌握了与北宿侯澹台若邪对弈的节奏,逼得他必须得要同意与古凡当场对质。
此时北宿侯澹台若邪虽然面上依旧镇定,心中却已是七上八下,握住的双手里手心一片滑腻,竟是被手汗弄湿了一片。最让他感到心虚的,倒不是平原侯古云归来之后给朝堂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以及青书侯慕容千寒那一贯犀利的辩驳,而是来自澹台世家的阵营……
原本在朝堂之上,无论是倾天侯澹台无尊,还是北宿侯澹台若邪,这两位澹台世家在京城的军侯,都是相互救应,攻守一体,所以在朝堂之上,即便面对慕容世家的青书侯慕容千寒,以及儒家的兵部尚书晁天瑞也从不落于绝对的下风。但是这一次却很奇怪,北宿侯澹台若邪已经说了那么长的时间,与青书侯慕容千寒和平原侯古云都进行了交锋,这倾天侯澹台无尊却好像没听到,没看到似的,站在平原侯古云和北宿侯澹台若邪的旁边,屁都不放一个,甚至两眼微微阖上,竟然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再看那些之前与澹台世家走的近的大臣,也是一个个装聋作哑,默不作声。这可不是应该出现的情况啊!
第四百四十九节:当庭对质
北宿侯澹台若邪已经敏锐地嗅到了,今天的朝堂之争似乎有些不对劲,他更是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感觉!
“臣启奏,请陛下宣古凡上殿与北宿侯当堂对质!”就在北宿侯澹台若邪思忖的时候,青书侯慕容千寒已是一拱手,对着耀武星皇启奏道。
“臣亦启奏,让犬子与北宿侯当堂对质虚构战功一事,还天下一个真相!”平原侯古云在心中冷笑了一下,却是接着青书侯慕容千寒后面,也躬身拜了下去。
随后一干慕容世家的,儒家的,古家平民派系的臣子,七七八八差不多大半个北斗殿之上的臣子都拜了下去,齐声道:“臣等恭请陛下宣古凡上殿,彻底澄清此事!”
饶是倾天侯澹台无尊经历两位星皇,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在看到眼前这一幕,北斗殿内的近百名大臣一齐躬身,要求宣古凡上殿这个举动时,之前还闭目养神的他骤然如从噩梦中惊醒一般,睁开了眼睛,再看为首的青书侯慕容千寒和平原侯古云,只见两人彼此用眼神交流一下,各自眼中都闪烁过了一丝狡黠,不禁在心中倒抽了一口冷气——古家和慕容家,这是要为古凡封侯的事情,向陛下逼宫吗?
此时除了倾天侯澹台无尊和北宿侯澹台若邪还比较镇定,其他的贵族侯一方的官员已经手足无措了,有的甚至已经随了大流,跟着其他的官员拜跪了下去,那些还没有跪下去,此时也是面露惊慌,一个个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看着面前的澹台世家家主倾天侯澹台无尊,似乎是在看他的态度,但偏偏倾天侯澹台无尊的态度却是“不掺合,不表态”就这么杵在群臣之中,着实诡异。
原本古家和慕容家在朝堂之上,是没有这般庞大的势力的,经过持续了数百年的科举考试,朝堂之上势力最强的,是儒家的人,文臣几乎都是科举考试之后入仕的,哪一个不读圣贤书,哪一个不是儒家的人。这些文臣原本大多奉行中庸之道,面对争执的时候大多保持中立,谁也不知道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