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

第14章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4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不了败亡的下场。
    孙坚脸上滚下豆大的汗珠,道:“我须先往庐江接任后,有了立身之处,然后交接郡务如何?”上使笑道:“孙太守为官多年,难道圣旨所言没有听清楚吗?‘平南侯到日,交接郡务后,即刻起行,前往庐江上任。’”
    孙坚再也反不上口来,他立起身,不知再说什么话才好。上使当先引路,道:“都随我进城吧,一切按旨意办理。”
    金旋、黄忠表面上虽然对上使较为恭敬,但是内心却是不以为然,连探听此人的姓名都懒得去问,但是今日一事不由对他刮目相看,此人思想条理清楚,言谈有理有据,是位极有辩才之人。
    孙坚无奈之下随上使、金旋等人一起进城,金旋既然进城,士兵也拔营起寨,随其进城。于路上上使与孙坚说东说西,让他无暇与他人商议。
    来到太守府上,上使见孙坚交割太守、守备印绶后,道:“孙太守倘若担心荆州王作梗,我再陪你去一趟庐江吧。”孙坚一听,不由喜出望外,有上使跟在身侧,接管庐江郡务难度大大减小。
    孙坚兵符已经交割,不能再行调配大军,只能带三千亲兵保护上使赴任去了。孙策、孙权保护家小前往鄱阳安置。
   
第二十四回 整顿军政(一)


    金旋送上使等人走后,详细问道马良、庞义上使姓名,庞义道:“此人姓荀名彧,在洛阳大大出名。”金旋闻知后大为嗟叹,荀彧此人,《三国演义》中此人出境率较高,曾为曹操谋士,足智多谋,忠义双全,如此大才,竟然失之交臂。
    圣上有旨赐婚,当然要办得体面隆重,长沙虽然繁华,但是太守府弟却不如武陵金家,金凯请众人相商,择日在武陵行大婚之礼。请庞统为男媒,马良为祝融夫人男媒,甘宁为乌静儿女媒,请黄忠为男宾,江苏文为女宾。
    江苏文平时一般不与众人来往,众人大多只知道他为乌静儿师兄,文武全才,究竟出任何职却不知道。金旋介绍时,给他安了个很奇怪的职务,叫“侯府顾问”。
    金旋利用婚前这段时间,命崔州平在长沙为诸葛亮建立府弟,与许诸三赴隆中。此时诸葛亮家事已处理完毕,随金旋出山。金旋三次登门相请,让诸葛亮感动不已,从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忠心耿耿,立下无数奇功,辅佐金旋终成帝业。
    金旋因诸葛亮家小所居隆中属刘表所辖区域,让诸葛亮举家迁往武陵。回长沙路上,诸葛亮详细了解各郡、各官吏、诸将、诸军的基本状况。到过武陵,诸葛亮已制定出行兵的基本规划。即:以长沙、武陵、零陵、桂阳为根本;挑拨孙坚与刘表两军关系,待两军激战互耗气力之时,东灭孙坚,占弘农、庐陵、鄱阳三郡;然后继续东进,灭掉王朗、严白虎,占会稽、夷州、吴城三郡;然后北攻刘表,西攻刘焉,则已取半壁江山。而与郡雄逐鹿中原,最终问鼎天下。
    金旋处理郡中政事,初时尚能平心静气,久后不免昏头转向。诸葛亮一到长沙,他宛若捉住了救命稻草,将大印往孔明手里一塞,道:“孔明乃济世之材,区区一郡,不能尽大才之一。武陵郡事汝全权掌之,所有官员凭您调遣。”
    人贵在相知,官员考核,文武任职,工作分工,军、政、税务改革,诸葛亮几天下来,忙得团团转,所幸此时文官尚算齐整,庞统自不必说,马良、庞义、马谡、崔州平、石广元亦皆为能臣。
    诸葛亮将长沙诸事整顿完毕,金旋调庞统到长沙,总管四郡政务,以马良、庞义、崔州平、石广元四人辅佐。将四郡军事大权交给诸葛亮,诸葛亮按照金旋意思,开始在长沙组建军校,培训军官。
    庞统才能出众,在马良等人的帮助下,四郡的政务走上轨道。诸葛亮天纵奇才,将金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合在古代故事中,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宣传金旋的理论。创办军校后,首先分批培训统兵将军,将这些观念传输给各将。
    庞统其人,貌不出众,然而金旋、诸葛亮皆知其人才能,金旋倚之为左右手,处理政务,事无巨细,明断干脆,效率极高,诸葛亮对其理政才能大为赞赏,自叹不如。
    马谡其人,面容俊美,文武双全,剑术出众,虽不能与诸葛亮、庞统等相提并论,也属足智多谋之士。马良谨慎稳重,金旋后来将粮草事务交付于他。
    金旋手下诸葛亮、庞统、黄忠、赵云、甘宁、魏延等人。都是三国世界中不可多见地英才。得到重用后。人尽其才。将长沙四郡整顿得井井有条。
    军政要事。金旋皆托付给诸葛亮、庞统等人。他拿出时间。著书立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金旋满脑子施政方针。因为这些理论先进到众人不能理解地程度。所以与诸文武交流非常艰难。
    金旋开始静下心来著书。一是借以阐明理论原理。让众人结合实际研究适合实施方案。二是金旋想要创办学校。尽快培养人才。所著书籍可以作为学校教材。
    金旋与诸葛亮细细商议。完成《军队地思想教育》地创作。这本书牛得很。除了**地理论。还将其他成功经验加入其中。这套理论。可是培养部队军魂地经典书籍。
    随即出台地是《关于部队编制地合理性与配置》、《部队训练大纲》、《关于部队屯田与民兵队伍地建设》等书。这些书都是金旋梳理他对当代军队地认识编写地。因为他没有参军地经验。只能依据当初参加军训时地理解和平时对军队地认识编写。尽管如此。金旋在诸葛亮等人心目中地地位迅速提高。在众人心目中变得神圣起来。金旋地这些理论在现代人眼里宛若儿戏。但在三国这个年代却是超前且有很多借鉴意义地。
    军旗、军歌地出炉。让众人眼中一亮。金旋将当代地军旗画个样本。找名能工巧匠制造出来。至于军歌。将现代军歌简单修改一下歌词。教授士兵几遍。便大功告成。
    军校的各种教程还要由诸葛亮等人共同来编制,古代兵阵是很玄幻的,诸葛亮、庞统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他们的介入,整个军校的训练教材很快就丰富起来。当然,这些教材都是保密的,为此诸葛亮制订了一套保密制度。
    三国时写书是很累的,因为毛笔字写着消遣可以,把他拿着当正事干,那是一种很吃力的差事。为此,金旋让人给制造了一种软笔,虽不如现代钢笔那样方便,也使金旋省了很大力气。
    金旋这日写了半天字,觉得很累,突然想起现代的抄写员。金旋开始改变自己写书的模式,召来马良、庞义等人,他述说意思,让他们抄写整理。改革就是生产力,《关于提高士兵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及士兵褒扬条例》、《守城器械的改进》、《攻城器械的改进》、《武器改进的原理》等书籍迅速成稿。
    江苏文担负的却是一个秘密的任务,《间谍与战争》的抄写。马谡等抄写的是《关于税制改革》、《关于农具改造》、《水利原理》、《关于户籍管理》等等。
    众人有抄写整理的过程,更能深层次的与金旋的思想接轨,诸葛亮、庞统等人阅读金旋的书籍后,佩服万分,言谈举止中将金旋捧为精神领袖,金旋的地位在潜化默移中迅速提升。
    诸葛亮借机造势,在军校培养军官时,将金旋融入教材中去,将众将的忠诚目标从汉室修定为金旋本人。金旋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蓄势打造下,逐步真正成为士兵的崇拜偶像。
   
第二十五回 整顿军政(二)


    华佗先生被金旋设法请来,吸引他的是庞义带去的三本书籍,《人体骨骼》、《人体器官》、《病理学》。华佗阅书后,对金旋才华大为佩服,被庞义打动,来到长沙拜见金旋。
    金旋来到这医学落后的三国时代,对华佗意外重视,听说华佗来到后,亲出城门处迎候,这让华佗大为感动。两人来到府衙客厅落座,华佗道:“侯爷医学通神,想必家学渊博,因此能写出如此精确之医书,在下深为叹服,欲在医学上师从于候爷。”
    金旋闻言谦道:“华先生为世上神医,我不过知晓些医学原理,但是诊病断症却是不会。这次请先生来,是想商议一件造福万民的大事。”
    华佗忙道:“侯爷招举了,在下一介医人,大事却是万万做不来的。但是在下能做之事,侯爷但请直言无妨。”
    金旋道:“先生游医天下,拯救天下苍生,可曾想到授徒一事?”华佗道:“在下对医术向来不自秘,现有徒弟六人,其中四人已经出师行医,另有二人随于我身边。”
    金旋道:“我意要建立一所医生学校,请华先生将行医知识、行医经验传授给大量学生,如此天下行医者众,此为造福万民之事。万望先生出任此校校长。”
    华佗道:“我只擅长于诊断,教授一事却非擅长,不知”华佗怀着救治万民之心,医德闻名于世,听金旋娓娓讲来,不免有些心动。
    金旋徐徐向他讲述成为医校的好处,以及建立医学研究所的想法,并形成与学堂类似的体制,为社会培养大量医学人才。
    华佗被金旋说服,答应筹建医校,召集其四名弟子赴长沙任教之外,又设法将张促景先生讲来。张仲景读完华佗的信件,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到达武陵的第一件事,是问华佗索要《人体骨骼》、《人体器官》等医书的抄本。张仲景是位不要多得的全才,文才不错,医术精通,后来成为华佗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招贤馆的工作也是金旋最上心的,金旋显鉴别人才,简单实用,一看名字就能识出大才。四郡实施新政以来,四川、江东、荆襄的名士才子,纷纷被吸引过来。争夺天下,想象得简单,那可是一点点杂事罗列出来的。改革要在四郡快速推开,除了铁腕的政策,最缺乏的是人才。在这个时代,读过几年书的就算是文化人,但不等于读书人就是人才。金旋需要的人才,既要有才华,思想还不能古板,新政需要的是能灵活运用政策的人才,需要的是能通过实践逐步将新政改善的人才。
    司马徽被金旋请出山来,金旋一套“拼音字母”出世,让司马徽眼睛一亮,研究了半天,对这套神秘的符号赞叹不已。在读完金旋的亲笔信后,他收拾行装,集合附近弟子,奔赴长沙,筹办学校。
    长沙有了学校、军校、医校。顿时活跃起来。各地人才纷纷簇拥而来。有为师地。有学艺地。附近郡县地士族。在得悉长沙学校地先进教育办法之后。纷纷派子弟前来入学。
    金旋诸事寻到人才相助。自己轻松下来。这日忽然想起赵云婚事。记起赵范寡嫂一事。命人赴桂阳打探此女情况。越几日。使者取李姬到达长沙。
    原来赵范亡后。家人四散奔散。李姬无人照看。引两个丫头。在家以给人缝纫。艰难度日。幸亏李姬本家也在桂阳城内。父母兄弟常常帮衬一些。因此倒未显得过于狼狈。
    李姬之命非常凄苦。自小与赵家定婚。十六岁时夫君病重。被赵家以冲喜之名。娶过门来。未及圆房。夫君病发过世。使者到达桂阳后。细细打探李姬情况。他以为金旋闻其美名。自作主张。将李姬请到长沙城来。
    金旋一见李姬娇容。果然天香国色。与赵云两人极为相配。金旋盘算一阵。让大乔将李姬接入内室。暂时安置在府内。命人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