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23章

晚唐-第23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些话,李璟也清楚是真是假,因为先前构陷于家的前宰相韦保衡已经被新皇赐死。接下来,当初那一大串被韦贬出朝廷的官员,都有可能重新启用。
    于琄似乎并没有在意崔芸卿话中真假,只是微微笑着,更如一壶老酒,只是靠近,就已经能被他影响。于琄没有给李璟什么礼物,但却送了李璟一句话。
    “我没有宝剑相赠,也没有金银于你,今日便送你一句话吧”于琄抚须吟道:“保持一颗平常心,便是世间自在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随缘自在,随遇而安。”说话时,于琄十分的平淡,于家曾经荣极一时,也曾经满门被贬,也许正是这些大起大落的经历,让他看透了这世间的许多哲理。
    听到一个曾经手掌五州军政的大员如此说,李璟也不由的心有感触,于琄这似乎是对李璟得到崔芸卿赏识,一步登天的警示啊。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可对李璟来说,这却比封彦卿所赠的一百两银子还要有价值。今日这一连串的变化,他心里确实已经开始有一些飘飘然了。
    幸好,有于琄的点醒。回过味来,李璟不由有些惊了一身冷汗。崔芸卿对他的赏识确实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稳打稳扎啊。如今可是晚唐末年,就算飘的再高又有何用,如于琄一家几个都是一方封疆大吏,可结果还不是被韦保衡一纸文书就全都贬官降职了。
    没有稳定的根本,那都是空中楼阁啊。看似荣耀,却经不过风吹雨打。
    “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李璟脑中突然就蹦出了一副明人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副对联,不由脱口而出。
    “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好,说的很好。”于琄目露惊喜之色,虽然唐时并没有对联这种文学形式,但却并不影响于琄与崔芸卿这两个进士出身的官员的欣赏与赞叹。
    “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大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说的好,真没想到,季玉不但武艺出众,射的一手好箭,居然还有如此才气。难得,难得,要不是被崔使君先下手一步,老夫都有想要收之为门生之意啊。”
    崔芸卿见李璟被于琄如此夸赞,心里也十分高兴,颇有些得意的道:“手快有,手慢无啊。”
    于琄对着李璟不停摇头,叹息道:“这份才气却从了军,实在是暴敛天物啊。不如,你还是再好好读读经史典集,等明年去应试科举为上啊。谋个进士出身,将来入庙堂之上,上辅君王;下安黎庶,岂不更好。”
    李璟微微有点心动,以如今的情形,于琄重新受到重用只是时间问题,而如果于琄愿意帮他走科举入仕,有于家这么庞大的势力,只怕这条路会比眼下的选择更为顺利。只是心动了片刻,李璟立马又想到,现在是晚唐啊,该死的明年王仙芝和黄巢就要造反了,过几年连洛阳、长安都要被打破。这个时候走科举之路,实在是不合适。
    摇了摇头,李璟感谢了于琄的好意,然后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有些牵强,还让于琄有些不高兴。最后还是崔芸卿在一边帮说着,还提出让李璟也拜于琄为师,说有时间就让李璟来向于琄请教。还说现在朝中阉人掌权,留在登州走军伍之路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时,才算平息了于琄的那点不高兴。
    又聊了许久,李璟便留下两个老师,自己单独去给其它的官员们敬酒。一圈酒下来,饶是喝的都是些低度酒,李璟也有些晕头转向了。他走到没人的楼梯口,想要暂躲下清静,却没料到正好看到封亮正守在那里,缩头缩脑的向里面望着。一见到李璟过来,登时满脸笑意,一把拉过李璟的手道:“哥哥正想要来请老弟下去和军中袍泽们一起喝几杯呢,却又见你与使君他们在一起,便不敢上来打扰。你正好来了,那就快随哥哥一起下去!”
    李璟实在是不愿意跟封亮混在一起,但又不好过于明显的推脱,再加上有了几分醉意,还是被封亮半托半拉着下了楼去。


第34章 抢功
    (感谢半把刀zsz、铁血天骄的打赏,谢谢!)
    王重一身碧绿色的圆领袍衫,头上戴着罗纱幞头,腰上还系着一条革带,那身装束就像是一个准备拜堂的新郎官一样。他手中正端着一只红漆酒碗,满脸通红。远远的看见李璟被封亮拉着进了望仙楼的二层,便兴奋的高声叫道:“兄弟们,我们的勇三郎来了!”
    望仙楼的二楼中,此时全都安排的是团结营的一众军官。这些军官大都是登州官宦子弟,并没有几个有过什么当兵的经验,这次也不过是借入团结营来谋个出身,得个官身罢了。一见到李璟进来,便都齐齐涌过来,要拉着李璟敬酒。今日李璟在城门处得刺史如此看重,亲自收为门生,哪个不知。更何况,今日这场宴会,登州地方军营等各级官员基本上都到齐了,五楼里更是紫袍绯袍三色袍云集,偏偏李璟却有资格得入五楼,这让众人何等羡慕。
    李璟本已半醉,实在是不想再喝。无奈,二楼的一众军官都是以后的同僚,而且还有不少都是他的上司。除了崔刺史兼任团结使,封彦卿兼任团结副使外。团结营中的什将、虞侯、副将、将头、将虞侯、教练使、录事参军、司仓、司兵、司胄、司骑等大大小小军官,皆是李璟的上司。
    虽然李璟现在还只是个白身,只是暂时领了一个队头职务。但众人却并不这样看,不说李璟这次立下的大功,升职赏赐是少不了的,更何况他还做了刺史的门生。刺史是登州的第一人,那刺史的门生可也就不能小看了。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刺史的门生可也差不到哪去。现在,谁也不会真拿李璟当成一个小兵头,一切只因李璟是崔芸卿的门生。
    躲是躲不过去,李璟最后只好是舍命陪君子。他虽然知道自己是刺史的门生,如果他不肯喝别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如果他真拿这架子,那必然要得罪这些上司。
    好在今日王重和张宏以及王李村的那八个也都在这里,小石头他们此时也都喝的差不多了,一个个都如王重一样的袍衫幞头,看起来有些好笑。在座军官都知这些人是李璟的同村兄弟,因此刚才对他们也十分客气。小石头他们几个刚离开乡下的年青人,见一个个连官名都弄不明白的军官们与他们喝酒,早已经是飘飘然了。
    这个时候半醉之下居然也者不怯场,纷纷争相大喝着要替李璟喝。
    就算如此,李璟也被灌跑到一侧抱着个桶大吐起来。
    封亮居然一直跟在李璟身边,还帮着李璟抚拍着后背,仿佛多年老友一般。
    “多谢明光兄!”李璟吐出来后,虽然胃里一阵难受,心头却好受了许多,人也要清醒了一些。
    “都是自家兄弟,说这么客气做什么。”封亮一脸微笑,只是李璟看着却总觉得这家伙没安什么好心。
    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李璟道:“封兄莫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对小弟说?”
    封亮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住老弟,说起来,哥哥还真有件事情想要求老弟帮忙,只是不知道老弟是否肯帮这个忙啊。”
    李璟眉头微皱,果然有事。难怪这个家伙自入城起,就一起死皮赖脸的跟在他身边,还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只是这封亮乃是长史封彦卿的侄子,他要有什么事情不找封彦卿,却找自己帮忙,这事情未免有些奇怪。
    “封兄直说无妨,如果能帮的到的小弟自然无二话。只是封兄也知,小弟不过是一个乡夫,虽然得使君大人青睐,可也只是个小人物,只怕有心无力,帮不上封兄的忙啊。小弟有些不解,封兄有事情何不找长史大人呢?长史大人为上佐,封兄有什么事情长史大人还不是一句话就解决的吗?”
    封亮虽然听出了李璟话中的拒绝之意,却假装没听懂似的张嘴笑道:“这事情还真不适合找我叔父,但老弟却是绝对能帮的上忙。”
    李璟有些疑惑的问着封亮,虽然没有出声,但那目光却表示着不解。
    封亮道:“老弟可能有所不知,哥哥自小就被家中安排诗书,家中一直期待我走科举之路,然后入仕。只是不怕老弟笑话,哥哥我从小爱动爱顽,但偏偏就是读不下书。哥哥现在这都已经加冠数载,可却连首诗都做不出来,更别提去应科举了。家父也知道了我不是科举这块料,便又让我来登州投家叔,想要谋个闲职。这次召集团结兵,家叔便将老哥我安排进了团结营当了个队头。可老弟也应当知道,这队头在禁军边军中那是从九品上的品阶,可在团结营里却是无品级的。哥哥我要想谋个官品,那必须至少得是个将头。可你也知道,军中虽然升迁快,可却得要实在军功的。”
    说到这,封亮不再说下去了,李璟却是听的隐约明白,虽然猜到了一丁半点,却又有些不敢相信。
    “老弟明白哥哥的意思了吧?”
    “恕弟愚钝,不太明白。”李璟装作不解,不肯顺着他的话接下去。
    封亮轻轻拍了拍李璟的肩膀:“怪哥哥没说明白,事情是这样的,哥哥想先在团结营中弄个出身,谋个品阶,然后再想办法转任他职。现在哥哥虽在团结营中,可一时半会的没有个实打实的军功却是升不了职的。所以,哥哥想请老弟帮个忙。老弟这次剿灭西火寨贼匪立下大功,哥哥也就是想要分润点军功。哥哥知道和你和的几个同村兄弟,名下有七个首级军功,哥哥也不需要多,只要分给哥哥两个首级功,哥哥便能立即升上九品了。”
    果然如此,听着封亮还在那里说个不停,李璟心中翻江倒海,差点就要一拳将封亮打翻在地。那几个首级功,是他与同伴们拿命换来的,先前他确实是分了两个首级功给王重和张宏。可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上司,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那场拼杀,其实也多亏了王重在前面顶着,要不然,后果未知。
    但是封亮不同,他与那场战斗没有丝毫的关系。可是现在,他却张口要分走两个首级军功,这算什么?李璟刚要翻脸,可转头一想到封亮的身份,又有些犹豫。
    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他开始冷静下来。封亮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单纯封亮一人的想法,还是说,这个想法其实是封彦卿认可,或者干脆说是他提出来的?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这件事情都已经涉及到了封彦卿。如果他拒绝,他就得先想好这一切的后果。


第35章 卖军功
    李璟渐渐冷静下来,封亮确实是个纨绔,可李璟也没有忘记他是渤海封氏出身,他的叔叔不但是登州长史,而且还是登州团练副使。
    封亮仿佛在说着一件十分简单的小事,一边拍着着李璟的肩膀,一边喷吐着酒气轻笑的述说着他的计划。
    “剿匪之事,登州不是已经上下皆知了吗?封五郎的提议,似乎不太可行吧?”李璟问他。
    “兄弟还是嫩了点啊,这官场之事,说来说去,其实还不都是上下心中有数,互相帮忙。再说了,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