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为什么选中宋宜山呢?其一,宋宜山是蒋的学生,自南京中央党务学校毕业后,派往英国,归国后一直在中央党部工作,曾任中央候补委员,经过长期考验,是忠于蒋介石,忠于国民党的;其二,宋宜山是台湾立法委员,为所谓“中央民意机构”代表,身份比较灵活;其三,宋宜山的胞弟宋希濂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被解放军俘虏后,关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宋宜山到北京去,可以说是去探亲;其四,宋宜山为湖南人,而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以及负责统战工作的李维汉、中共派往香港活动的章士钊亦是湖南人,利用乡情进行对话,比较方便。
一次没有成功的国共谈判(4)
1957年4月,宋宜山自香港经广州乘火车到达北京,章世钊、唐生明(曾与蒋介石争雄中原的唐生智的弟弟,也是湖南人)到车站迎接。宋宜山到北京的第三天,周恩来在北京有名的饭店东兴楼“宴请”宋宜山,由唐生明作陪。当然,这次“宴请”宋宜山,周恩来是以在饭店中见面的方式安排的。他亲切地笑指着唐生明对宋宜山说:“唐生明是国民党人,也为共产党做过很多好事,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时,为共产党提供过枪支弹药和物质,营救和掩护过一些伤员,共产党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随后,周恩来又谈起宋宜山的弟弟宋希濂,说宋希濂是抗日名将,他在滇西通惠桥指挥的战役重创日军,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还说今年是宋希濂50岁生日,让宋宜山去看看胞弟,这使宋宜山深受感动。
最后,话题转到国共和谈方面,宋宜山告诉周恩来,台湾派他来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共关于和谈的意向。周恩来听后意味深长地说:“总的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抗战胜利在重庆谈判时,蒋先生就说,大革命的时代,国共两党的同志们曾在一个屋里开会,共一个大锅吃饭。希望我们还会在一起合作。具体问题,李维汉先生跟你商谈。”
会谈结束时,周恩来还深情地提到了童冠贤,并回忆了他过去与童冠贤的友谊,说他早年在国外时很苦,曾得到过童冠贤的帮助。周恩来对宋宜山说,你与童先生共过事,你回香港后,请一定转告童先生,欢迎他回国定居。周恩来还表示,中国共产党欢迎滞留海外的人和爱国人士回祖国考察、观光、探亲、访友,更欢迎他们回国工作,并表示来去自由。
周恩来一席话,使宋宜山如沐春风,过去对共产党的种种疑虑一扫而光,与共产党的距离也一下子亲近了许多。他表示回去后一定宣传新中国的成就,并为国共再度和谈而尽力。
不久,在周恩来安排下,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出面与宋宜山商谈,就第三次国共合作、祖国统一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协商。李维汉提出了中共关于合作的具体条件:
(一)两党可以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二)台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三)台湾地区的政权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参与,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权的领导;
(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
李维汉还表示,国共两党可先在香港进行谈判,如能实现,他将率团前往。
宋宜山对中共所提条件没有表示异议,他说回台湾后,将向蒋介石报告,并为促成两党谈判而努力。
宋宜山在北京期间,在章士钊、唐生明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工厂、农村,游览了故宫、颐和园,还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探望了他的胞弟宋希濂,宋宜山见胞弟在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生活都很不错,也十分放心。
当时,反右斗争尚未展开,大陆正广泛宣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又加之号召和平统一祖国,整个政治气氛和社会面貌显得很有生气,给宋宜山以欣欣向荣的印象。
5月,宋宜山回香港,章士钊、唐生明等人到车站送行,他们握着宋宜山的手,情意深长地说:“希望再见到你,是陪同国民党更高的官员前来谈判。”宋宜山笑了,他也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会再见的。”
宋宜山回香港后,蒋介石并没让他回台湾当面汇报,而是让他先写书面报告。宋宜山即写了一篇一万五千字的报告,交许孝炎转蒋介石。宋宜山的书面报告中叙述了与周恩来、李维汉见面商谈的情况,还描写了沿途及北京的各种见闻,包括农村平畴绿野,丰收在望,工厂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市场物品丰富,供应良好等情况,把共产党治理下的中国大陆写得很有一番新气象,还说“我以为中共意图尚属诚恳,应当响应。大陆从工厂到农村,所到之处,但见政通人和,各业俱兴,民众安居乐业,犹如鱼水相依,以前提的‘反共复国’似已无望。”蒋介石看后大为不悦,认为宋宜山被赤化了。他命许孝炎转告宋宜山,不必回台湾见他了,立法委员的薪金可以按月汇给。就这样,他派往大陆的第一个和谈密使被他给搁浅在香港。
一次没有成功的国共谈判(5)
不久,在香港一直静等台湾消息的曹聚仁接到台湾的指令,要他再去大陆一趟,主要任务是委托他到浙江奉化,去看看蒋氏祖坟是否完好。显然,蒋介石对中共还不相信。
曹聚仁第二次返回大陆,在北京呆了短短几天后,便匆匆赶到浙江,在奉化溪口镇,他住进了当年蒋介石回溪口时常住的妙高台。在溪口,曹聚仁游览了武岭、雪窦寺,并在蒋介石寓居过的丰镐房和蒋经国寓居过的文昌阁仔细看了很久。同时,曹聚仁还代蒋氏父子到蒋母的墓园扫墓,敬香烧纸,行民族传统的孝仪。所到之处,曹聚仁都一一拍摄了照片。
曹聚仁回香港后,即给蒋经国和台湾方面写信,报告他的大陆之行,并寄去了他在溪口拍的照片。信中详细介绍了蒋氏父子故里的情况,说“溪口吊况比过去还繁荣一点。尊府院落庭园,整洁如旧,足证当局维护促使之至意。聚仁曾经谒蒋母及毛夫人墓地,如照片所见,足慰老人之心。聚仁往访溪口,原非地方当局所知,所以溪口政府一切也没有准备。政治上相反相成之理甚明,一切恩仇可付脑后。聚仁知老人谋国惠民,此等处自必坦然置之也。”信中“老人”指蒋介石。曹聚仁在另一信中,还谈了他对国共两党重开谈判,进行合作的看法。他说:“目前,国际形势如此复杂,聚仁不愿做任何方面的政治工作,我个人只是道义上替台座奔走其事。最高方面如无意走向解决国是的途径,似乎也不必聚仁再来多事了。诵于右任先生读史诗:‘无聊豫让酬知己,多事严光认故人’之句,为之惘然!”此时大陆已开始“整风”,为征求党外的意见号召“大鸣大放”,可谓搞得轰轰烈烈。海外谣传大陆反共浪潮滚滚,武汉汉阳学生上街示威游行,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曹聚仁特意在信中说,“以聚仁在大陆所见,一般情况,比去年秋冬间更有进步,秩序更安些。聚仁所可奉告台座者,我和朋友同在汉口,晚间在武昌看川剧演出,社会秩序一点也没有混乱过。海外谣传,万不可信。聚仁期待台座早日派员和聚仁到大陆广泛游历一番,看看实情如何?千万勿轻信香港马路政客的欺世浮辞。周氏(指)再三嘱聚仁转告台座,尊处千万勿因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意志动摇,改变了原定计划。以聚仁所了解最高方面,千万勿认为时间因素对台有利。这一因素,对双方同样有利,或许对大陆比台更有利些。聚仁为了国家、民族、才来奔走拉拢,既非替中共作缓兵之计,也不想替台方延长政治生命。说老实话,中共当局不独以诚恳态度对我,也耐着性子,等待你们的决定。希望最高方面,在不必玩弄机谋时玩权术,要看得远一点才是。”
曹聚仁的信既如实地介绍了大陆情况,再次转达了中共对和平统一祖国的意愿,同时也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再加上随信寄去的实地拍摄的溪口照片,对蒋氏父子不能不有所触动。蒋介石托人转告曹聚仁,请他多到大陆巡游,增加彼此了解。
此后,曹聚仁又多次回大陆,为国共重开和谈而奔走,这段时间,他与陈毅谈得“最多最久”,因为陈毅不但与蒋经国认识,而且彼此熟悉和了解。陈毅早在抗战时期就在南昌认识了蒋经国,后来关系一直很好,陈毅对当时蒋经国在江西推行的新政给予好评。因此,曹聚仁极力促成陈毅与蒋经国见面,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双方达成默契,表示一旦条件许可,即可见面,而且约定了会面的地点。据曹聚仁后来在《致费彝民先生》一文中透露:“当时是想让经国和陈先生在福州口外川石岛作初步接触的。”但由于种种原因,陈毅与蒋经国终于未能会面,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当然这根本原因是取决于蒋介石的态度。没有获得他的许可,蒋经国是不敢胆大妄为的。
其实,蒋介石始终在国家统一与反共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走不出自己筑起的命运上的怪圈。他无法忘怀在大陆的失败,他时刻思考的主题就是如何完成“复国梦”。他总认为中共提出的和谈不过是战争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共“想以政治颠覆台湾和外岛基地的统战阴谋”,“是混乱国际间对我们反攻复国决心的认识”。这时大陆已开展“反右”斗争,他倒认为从大陆的“反右”斗争,可看出“大陆的抗暴斗争日益增长,铁幕后的人民已经开始觉醒”。现在不是与中共和谈的时候,而是“反共复国”的大好时机。
一次没有成功的国共谈判(6)
此时,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人们,尤其是被蒋介石骗到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对长期留居台湾缺乏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他们思乡心切,要求回归大陆,因而要求蒋介石采取有力措施反攻大陆,以踏上返乡之路,但是,他们也对军事反攻抱有疑问,又无法促使蒋介石同意和平解决统一问题,在这种矛盾状态下,岛内民众人心不稳。
蒋介石面对这种形势,从巩固自身权势考虑,作出决断:加紧进行军事反攻准备,以转移岛内民心的注意力。
由于蒋介石缺乏诚意,本来可以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起点而深入谈下去的新一轮国共和谈搁浅了!
本来害怕国共和谈的华盛顿密切注视着北京与台湾的动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趁蒋介石拒和之机发表对华政策三原则:(1)支持台湾当局;(2)不承认大陆政权;(3)反对大陆政权进入联合国。接着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向蒋介石转交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件,赞扬蒋介石的反共精神。
自1955年《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生效后,美国不断增加驻台美军兵力,其中军事顾问多达2600名,其海军在台湾海峡设立了永久性的海上基地。
当蒋介石再次得到美国的支持,对国民党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5月24日,因美国军事法庭宣布无故开枪杀害国民党军少尉刘自然的驻台军士兵雷诺无罪,激起台湾人民极大愤怒,爆发了反美怒潮。蒋经国利用民怨发泄对美逼蒋“换马”的不满,暗地里怂恿愤怒的人群近万人捣毁美国驻台湾“大使馆”,砸了保险柜,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