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韩娱之冬末忧伤 >

第309章

韩娱之冬末忧伤-第309章

小说: 韩娱之冬末忧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发现,这篇发言有点像观后感一样,满篇赞扬,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掺和喧哗的成分,但从《我心中的风琴声》发布后,我能下断言了。”
  “神秘作者,他是一名真正的国民大师,属于韩国文学界的骄傲。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能出任首尔大学的教授一职,我衷心地期盼他能到来。”
  这篇全是赞赏与崇拜的言论没有人敢忽视,一方面是因为发表人是首尔大学教务主任徐国俊所写,另一方面则是这篇言论登顶在韩国三大报刊的首页。
  《朝鲜日报》、《中央日本》、《东亚日本》韩国三大最具权威性的报刊。不约而同地转载徐国俊发表的言论,并且报道关于神秘作者的新闻,还有详细地解说神秘作者的每一部作品。
  而引起这般轰动的原因,相信韩国民众都已经知晓,就是《我心中的风琴声》爆发得实在太彻底了。
  书中讲述关于神秘作者的童年故事,一幕幕充满天真的场景,仿佛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让读者难辨真假。
  许多人读着读着就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跟着作者的步伐漫步在榆峙里这个小山村里面,偶尔回首一望时。会觉得身后有一个小女孩在追赶。
  然后的然后,眼眶有种热热的感觉,定眼一看时,两手依然捧着书本,可纸页却被浸湿。留下一个个圆形的湿痕。
  原来,是流泪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滴下的而已。
  这就是人们品读《我心中的风琴声》的感觉。明明很开心来着,却总是莫名地想要哭,仿佛神秘作者的童年他们也能体味到——酸涩、心疼、想念
  无论学生、白领,还是成功人士,甚至是家庭主妇,每个人在阅读《我心中的风琴声》后。都是感概良多,无一不会感动。
  因为故乡与童年,每个人都有,而且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我心中的风琴声》中看到了纯真的童年。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受到一种异样的伤感,神秘作者应该是抱着伤感的情绪在写这个故事的吧,虽然看起来很快乐。”很多学生读后的反应。
  “其实,身为教师,我们教导的只是学生,传授的只是知识,但神秘作者传播的却是一种精神,还有社会意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他是一个国民教授。”这是学校教师的发言。
  “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无比重要,首尔大学的教务主任徐国俊的邀请,作为家长的我们衷心地希望神秘作者能担任教授一职。”韩国一众家长的恳求。
  这些言论不是夸大宣传,而是网站、报社、电视台等机构经过统计,罗列出的各个阶层的主导意见。
  韩国民众对神秘作者的尊敬与崇拜达到有史以来的顶点,甚至超过当初《菊花香》爆发的高度,民众已经无法容忍神秘作者继续掩藏身份了。
  原因很简单,《我心中的风琴声》此时引起的社会风潮实在太惊人了,扩散的速度与范围不断增快,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组织游行,呼吁神秘作者公开身份与民众见面。
  在如此大势下,身为作者的韩彬已是被捧为影响韩国的‘国民大师’和‘国民教授’。
  媒体的宣传、民众的呼吁游行、各大学府的衷心邀请经过一系列事情的酝酿,韩彬的身份已经快到不得不公开的地步。
  徐爸爸每天都要顶着莫大的舆论压力,甚至有时候几欲崩溃,很想将韩彬的身份说出来,但还得守口如瓶。
  而韩彬也得知近期发生的情况,可他此时还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多次拜托徐爸爸尽量帮忙保守。
  但是,民众的搜索能力出奇地强大,有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徐爸爸身上,从中寻找线索,经过大胆的猜测,得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结论——神秘作者有可能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偶像,韩彬。
  不得不说,这个结论实在太有创造性了,很准确地将韩彬锁定,但民众却提出了质疑,表示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
  因此,韩彬虚惊一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无奈地以为身份曝光了,幸好被民众否定了。
  由《我心中的风琴声》引起的风潮还在演变,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停,尽管韩彬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沉默,无奈这次造成的轰动有点收不住场了。
  以徐国俊为首的一众精英教授,金泰熙、文根英两个偶像书迷,这些人会不定时地打电话给韩彬,不是开玩笑地讨要签名,就是邀请他担任教授,因为他们知道韩彬的身份。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很深的小家伙也是知晓韩彬是神秘作者,这个人就是徐贤。
  允儿、jessica等人进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天的行程很忙,其余成员累得不得不歇息的时候,徐贤的精神却出奇地好,经常摆弄一本书,还不时吹着口风琴扰乱别人的休息。
  此时,徐贤两手捧着一本书,明亮的眼睛微微睁大,全神贯注地看书,手里还攥着一个口风琴,脸上满是崇拜。
  “小贤,又在看书啊,不休息一会吗?”jessica懒懒地问了一句。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而且《我心中的风琴声》很好看呢,尽管读了很多遍,但每次依然感动。姐姐也应该一起读。”徐贤认真地回答,试图说服jessica一起看书。
  “算了,我现在看书会觉得头晕的,还是睡觉比较好。”jessica连忙摆手,虽然她也喜欢看书,但现在没时间啊。
  “姐姐,人生不能浪费在睡眠上。”徐贤继续说教。
  “我知道,但睡觉对我来说,占据我的一半人生,小贤你慢慢看吧,我休息了。”jessica很干脆地闭上眼睛。
  徐贤微微不满地抿着嘴唇,腮帮子鼓鼓,无奈地叹息一声,继续阅读韩彬的作品。
  从《菊花香》发布开始,徐贤就知道韩彬就是神秘作者的身份,她一直假装不知道,每次韩彬的新作品面世,她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高兴,而且更加认真地阅读。
  因为,韩彬笔下的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徐贤能读懂他心中深藏的每一份希冀、伤感、怀念
  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读着韩彬的故事,继续深入了解韩彬的内心世界,这样她就能再进一步地接近他。
  允儿半睁开眼睛,悄悄地打量一下徐贤,目光落在《我心中的风琴声》上,小眉头突然一皱,若有所思地想着某些问题。
  她隐隐猜出了一些东西,只是不敢确定,但却有点把握,她觉得《我心中的风琴声》好像和韩彬有关系。
  “允儿姐姐,要看么?”看到允儿一直出神地看着书,徐贤突然问道。
  “嘿嘿,好啊。”允儿笑得莫名其妙,挪动身子来到徐贤身边,笑道。“这本书我也看过,很喜欢呢。”
  “我就知道。”徐贤明朗一笑,继续说道。“允儿姐姐会喜欢《我心中的风琴声》的。”
  “为什么?”允儿像是不以为意地问道,可眼神却一紧。
  “不告诉你。”徐贤罕见地调皮,嬉笑道。“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有理由的,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我更加喜欢了。”
  她所说的理由,就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韩彬。
  “哎哟,小贤调皮了。”允儿调侃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她好像知道了些什么。
  徐贤有点不好意思,脸上浮现尴尬的笑容,接着合上手中的书本,将口风琴抵在嘴前,说道。“姐姐们,我吹口风琴给你们听,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还没待其余人回答,悠扬的旋律便轻轻吹响,很柔很淡,听着很舒服。徐贤不会告诉别人,其实韩彬教过她吹口风琴。
  jessica、tiffany、侑莉、孝渊等人听着琴声,眼神发愣,心里想着同一个问题。
  “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迷茫

  韩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韩国,《我心中的风琴声》的怀念童年与故乡的风潮还在演变,而且愈演愈烈,势头持续上升。
  偶尔,他也会关注一下读者的评论,看着一则则饱含恳求的言论,希望能与身为作者的他见上一面,每每看到这些,他就会愈加沉默。
  有时候也想过公开身份,这种想法不是没有过,但心里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地抗拒,生怕一旦身份曝光,随着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传播与万众瞩目。
  民众从此会崇拜,饭后茶余会调侃一番,如同舆论明星的八卦一样谈及关于韩彬的事情,会笑着说没有想到韩彬竟然是神秘作者之类的话语,就像追星青年谈到自己崇拜的偶像般兴趣盎然。
  还有商人就会出谋划策,销售韩彬的作品之余还会兜上附带产品,比如《我心中的风琴声》流行后,一众乐器店的口风琴卖得几乎脱销。
  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甚至是教育人才的专家教授,就会开始大加赞扬韩彬的事迹,直至将他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所有国民都仰慕的地步,例如国民教授这样的荣冠。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在记忆中有点熟悉。
  接着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应该会遵循某个轨迹,就像曾经处于歌谣界的巅峰一样,站在最高的位置,狠狠地摔落在最低处。
  巨大的落差,伴随着不怎么愿意想起的灰色记忆。韩彬不喜欢这种经历,甚至有点厌恶与害怕。
  他隐隐能想象到,当神秘作者的身份公开的时候,自己会被人们捧到很高,而且会被冠上许多荣耀光环。大半个韩国民众会崇拜他。
  可是啊!如果再像曾经当歌手的场景一样,经历突而其来的低谷,还有漫天的灰暗,他怕自己会受不了。
  有些东西,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忘却,譬如恐惧一样,因为惊恐到极点,所以才有了阴影一说。
  况且,没有公开身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安安静静地过着小日子。平淡充实,这样就让人很满足了。韩彬的想法有点窝囊。
  《我心中的风琴声》出版差不多两个月了,销量已是达到一百万本,发行商利用风琴思乡为名,附带销售口风琴获得巨大的利益。
  民众的肯定。专家学者的褒扬,教育机构的认可。这段时间内。神秘作者在韩国的人气无人匹敌,连同东方神起、高耀太等一众超人气明星还无法比拟。
  甚至韩国政府还倡导学习神秘作者的优良思想,中学教程书本更是将《我心中的风琴声》、《菊花香》、《早安》的优美片段列入课本中。
  在九月至十月的韩国,已是神秘作者的天下,可想而知民众对神秘作者的仰慕达到多高。
  然而越是这样,韩彬就越不想公开身份。反而更加想要掩藏身份,就算徐爸爸经常坦言顶不住舆论压力,劝导他将身份公开吧。
  因为近期韩国部分校园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呼吁神秘作者与民众见面的游行。而且背后还有政府的推波助澜,反正是一个积极的社会现象,政府何乐不为呢。
  但是,站得太高,摔下来的时候越疼,而且是痛得几欲渗入骨髓。韩彬不想再次经历这样的事情。
  现在已经能看出来,他并不是不想公开身份,而是害怕受到民众的瞩目,生怕重新面临曾经的一幕幕灰暗,差不多是类似于舞台恐惧症的道理。
  接着转换一下思维和角度,便能很清晰地了解到另一个真相,他不是迷茫找不到目标,当大偶像就是一个坚定的目标,但他害怕成名,所以不怎么想努力。
  这就是韩彬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