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至河上-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大人比别的官员出色的地方并不在于能力,而在于态度。他配合都水清吏司治水,不中饱私囊,不偷工减料,不避重就轻,防患未然,事必躬亲,确保凡事无虞。大人为什么不慕富贵、不贪高位,正是因为在他看来,在哪里做官都是一样,都是做事,为百姓造福。”
“其实,你也是一样的对不对?”徐荷书温婉地道,“你自嘲是个小捕快,却每天都主动地忙着衙门里的事,四处奔波”
谢未笑笑:“你怎知道我每天都忙,现在不是清闲的吗?”
徐荷书望着他,笑道:“你若不忙,那位桃桃姑娘能去给你送饭吗。”
谢未略一沉吟:“说‘四处奔波’也没有错,有几次追捕犯人,往西,到过四川;往东,跑到了松江;向北,到了皇城根儿上;向南,钻过大别山。”
“你到过京城?什么时候?”
谢未想了一想:“四年前,九月初五那天,我在东华门外捕到了那个逃犯。呵,当时北京的天空真是蓝得可以”
徐荷书颇有些兴奋:“东华门我去过好多次呢”
“嗯?”
“说不定,当时我也在场。”
谢未摸着下巴,作思索状:“嗯,我记得当时在场的人很多,好像就有个笑盈盈的小姑娘,忽然间吓得哇哇大哭”
“啊,那就是我。我想起来了,你还和我说了话,还记得吗?”
“我说:小姑娘,你哭得好难看,吓死人了。”
“乱讲。你明明说”恰好一只白鸟翩翩飞过,徐荷书顺口编上来,“你说:哎呀,该死的鸟!”说着一手揩着脸,又抬头看看天上。
谢未不由得放声大笑,惊得柏树林中几只鸟雀飞散。
徐荷书也笑着,继续前行,回头看了他一眼:“现在烦心事还在烦心吗?”
“虽然不烦心了,可是事毕竟还是事。”
“我也许知道是什么事。”
谢未看着她。
“你既不愿说,我自然也不说。”她大胆地迎着他的目光,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
“你瞧,这草真好看。”徐荷书发现了一株她从没见过的异常别致的小草,开着紫色的花。就这不起眼的整株草来说,这朵花着实地硕大而出色。她并不摘下,只是拨开旁边的草,细细来看。“哎呀”忽然感到食指指尖一下刺痛。
谢未眼疾,看到一只小虫子从紫花下溜出去,钻进了杂草丛中。他抓过徐荷书的手,见食指尚无异状,便张嘴含/住了她的这只手指徐荷书一声惊呼。
手指上渐渐起来的麻痛感竟然不再加重。她明白了,想必人的唾液正是这种虫毒的克星。麻痛感消失,她却经不起痒,也经不起再脸红下去。她一动也不敢动,很勉强地笑了起来,嗫嚅道:“好了好了你”
“现在你去溪边洗洗手。”谢未却很严肃,“这种小虫我自小习见,也挨过它几回咬,都是这样治法。”徐荷书倒不好意思起来:“谢谢。”
而后,徐荷书道:“吃一堑长一智。我又长见识了。”
“说来听听。”
“芳草有毒。看起来很美,下面却有可能藏着杀机。”
“这也许并不是说它有假象、虚伪,而是正如万事万物都有两面一样,当你看到一物好的一面时,也不应忽视了它坏的一面。反之亦如是。”
徐荷书笑道:“你我亦如是。”
谢未则道:“别人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你说‘芳草有毒’,联系起来想,这才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玄机。”
徐荷书不太懂得。她虽然在心中模模糊糊想到了什么,但恐怕并非他的所指。她也不想问。她一向知道“自重”。在她说弟弟松诗为人太“蕴藉”的时候,她不曾想过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她只以为自己是勇敢的、自重的。
而谢未虽然懂得,却是基于自己心中模模糊糊而又无可奈何的意念而感。有时候,言语比脑子快,脑子又比心快,以至于说出来的话,未经脑海斟酌,更未伸张心的呼声。更何况,自己心的呼声他也无暇顾及。就算是委屈,那也是自己心知肚明的而无所怨愤。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轿中琴音
更新时间:2010…10…15 10:54:39 本章字数:3705
又起凉风。以至于在很久以后,徐荷书对本县夏天的印象除了雨就是风。风来了,雨还会远吗?看看天上开始飘来乌云,道旁的松柏被吹得瑟瑟轻摇,徐荷书不禁怨怼地自语道:“又要下雨么!”她勒马停下,取出之前准备好的油绸雨衣穿上,戴上斗笠。
她又是一个人了。
在本县耽搁的这几天,是喧闹的、多事的、心情多变的日子。当骑着马在大路上疾驰的时候,风掠过鬓发的时候,马儿得意地扬蹄嘶鸣的时候,那种漂泊的感觉才又回归到她的身上,如此的清静,如此的自在,如此的忧伤。
当她心情甜美开朗的时候,那个人却始终有所保留,不肯坦言。当她得知他的婚讯时,她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她也不欲久留。本县是他们的本县,她只是个过客,如同吹过此地的这一阵风。
大雨落在身上的时候,她仿佛听见不远处有动物在草丛中蹿动的声音,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甚至还有人在丁丁铮铮地弹琴,一段配合着风声雨势的闲情散曲,一节节重复又一节节推进,闲情变得美丽幽雅,仿若陷入了夜幕降临前的沉思,继而哀婉散漫,令人心醉、心折、心碎而无法言喻。徐荷书听得浑身冷下去,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这绝不是自己的幻觉。
迎面走来一顶轿子。虽然裹着油绸,依然看得出华丽。四名轿夫好像不知道天在下雨,雨夜完全妨碍不了他们稳健的步伐。琴声,就从这轿子中传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双手能够弹奏出这样既非阳春白雪亦非下里巴人可以概括的乐曲
徐荷书学过弹琴,可惜没有耐心只学了个入门水准。虽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才女的标志,但徐荷书自己不行,家里亦没有女子精通乐理,而父亲徐珏和弟弟徐松诗却是个中翘楚,所以在她的意识里,琴是才子的标志——所以,轿子里的这个人是位心裁非凡的风流雅士?马儿滴溜溜地转着,她钦慕地望着那轿帘。轿子很快经过,向她的来路走去。
徐荷书怅惘地呆在原地,低着头听那琴声渐行渐远,想起一句诗来:渐行渐远渐无书。
再次回望的时候,她看到那轿子竟折了回来。
眼看着轿子走到自己面前停下,却未放下。琴声终止。轿窗上的布帘被掀开,露出了半张脸来。两只眉清淡得如晓月将消,一双眼迷蒙得如星子欲转,然而声音温和得几近温顺:“这么大雨,你往何处去?”
“往去处去。”徐荷书想也不想地说出这话,自己也一愣。
“那么你是从来处来咯?”
徐荷书微笑:“你的琴声”
轿子里的人等她说下去,她却无能形容出来:“也许是你的琴声让我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轿中女子的眼睛弯了起来,声音带着一丝甜蜜:“也许我的琴声让你觉得自己是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徐荷书心中豁然开朗:“你说的对。可否请问,这首曲子名字是什么?”
“这一曲是我刚刚创制的,还没有取名。不如你来取个名字。”
徐荷书不禁把目光投向了远方。隔着兀自坠落的一天雨幕,她仿佛看到一扇孤独的窗子,那扇窗里,隐隐约约好似是自己。“‘天雨’,如何?”
轿中的女子颔首:“好。就叫‘天雨’。”
“——可否请问,这么大雨,你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轿中的女子星眸黯然:“从家里来,往地狱去。”
徐荷书于是下马,走到轿边。两名轿夫立刻伸出铁臂阻挡她。轿中的女子一声轻叹:“难道我想和一个姑娘多说几句话都不行么?你们,能不能退远一点?”
轿夫尊敬而毫不避讳地道:“恕罪,不能。”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显示出她无奈的怒意。徐荷书很近地看着她美得令人失神的眉眼,一颗心在大雨里温暖温柔起来:“你有难事?”
女子摇摇头,继而完全扯开布帘,露出了自己韵致幽美的整张脸,并伸出一只柔白纤长的手,在窗沿等待着。徐荷书鬼使神差地去握她的手。斗笠边沿如注地流下一串串雨水,落在她们手上,溅起小水珠沾在那女子的眉睫上。一阵好闻的香气从她衣袖中和手上传出来。
“你是我的知音。”轿中的女子轻柔地道,“我希望五个月内还见得到你。”
徐荷书笑道:“不如我们约个时间地点。”
“地点,就是这里”女子悄悄地说着,显然是不想被轿夫听到,“时间,就是琴香之毒发作,你感到头痛欲裂的那一天”
徐荷书一惊。原来刚才那股香气是毒!居然还叫了“琴香”这个名字!看看自己的手,并没有任何异样。
“为什么对我下毒?”徐荷书不敢置信。
轿中的女子语调缓缓:“因为你是我的知音,我还想再见到你。我怕你不来。”
“因为怕我不来就下毒害我?世上有人这样对待知音?”
女子轻笑:“我不相信任何人。所以也只好用这样的法子对你。到时候你只要来,我会给你解药的。”
徐荷书道:“我怎么相信你?”
“世人多是承诺得轻率,毁诺得容易。我虽不相信别人,别人却可以相信我。你也可以相信我”
徐荷书听到这番怪论,不禁笑道:“就算我相信了你,你相信我相信了你吗?”
女子登时有些愕然。“那么,五个月后你会来这里吗?”
“会。但为何是五个月?五个月才发作的毒药,真是闻所未闻。”
“若想快,我可以少施些而且我需要五个月的时间做一件事。”她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耳语般,“我一定会成功。”
“我会来,但你相信我会来吗?”
女子脸上似结了一层霜,木然道:“我相信琴香。”
徐荷书于是退身,想离开。轿中的女子忽然说道:“五个月内若有头痛,请把我刚才的弹奏的乐曲倒过来回忆一遍。”
徐荷书知道这跟毒发时气息的调匀有关,便点点头。最后对视一眼,然后大步走开,翻身上马
琴声又起,和着徐荷书的马蹄声,像是在送行。徐荷书觉得,轿中的这个女子不但是高明的琴师,也是身怀绝技的武者。而且,她显然掌握了琴与武的相通之处。
徐荷书喜欢她。不止因为琴声,也因为美貌——确切地说,是那种一见之下就直沁心房的气质。因为喜欢,所以信任,所以包容。
琴声忽然消失了。不是远得听不到,而是突然停止了。徐荷书有些奇怪。马蹄不知不觉放慢,踹着地上的泥水。她忽然怜惜地抚摸着马儿的鬃毛,想着是否不该冒雨赶路。
身后,雨声里夹杂了脚步声,有人向她冲过来。她从马上腾起,后退降落在一棵树的顶上。是那四名轿夫中的两名。一个使长鞭,一个使判官笔,出手凌厉凶猛,要取她的性命。
此时琴声再次响起,铿锵急遽,如在迷局中辗转迂回寻找突破。徐荷书笑了。
看来,轿中的女子果然是身不由己,受管制于轿夫,但轿夫也不敢对她不客气。两名轿夫要对她不利,她便用琴声提醒她。
有人说:重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于是乎,直接到结果——轿夫敌不过她,她也不杀他们,没有必要,而且他们毕竟要给那女子抬轿。两名大汉在泥中翻滚,起身,还要再斗。只听一声闷响传来,是那女子向轿壁摔琴的声音。一个人的声音传来:“姑娘,别”原来轿子里还有一名丫鬟。“这是好容易才弄来的古琴,您何苦呢”
“劝你不要再见她,免得惹祸上身!”两名轿夫听到轿中的女子发了脾气,很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