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603章

古玩人生-第603章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老人便是把陀罗尼经被展开来,他看了两眼,便是指着陀罗尼经被的几个位置道:“你们看,这边是有字的,分别是左肩、右肩、左脚掌、右脚掌的字样。”宋慎是最先接触陀罗尼经被的,但是他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是眼晕,便是没有细看,经过老人指认,他很快便是辨认出来,那几处的确是有这样的字样!“那这到底是谁的?”有人问道。

   

第九二六章 哪位皇帝的
陀罗尼经被的事实被确定下来,大家所好奇的也就指向了陀罗尼经被的所属。
文物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相同的文物或许就会因为其使用者不同,价格也会千差万别,就像是一只篮球,姚明使用过的篮球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拍卖会,但是普通人所使用的篮球却只能丢尽垃圾桶,这样的差别在文物价值上的表现更为明显一些。
爱新觉罗氏心情有些激荡,戴着白色的手套抚摸在陀罗尼经被上微微有些颤抖。
宋慎大概是很难体会这种宗族的荣誉感,也难以理解皇室落魄被人家给炸了祖坟的这种屈辱感,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感受到对方的深切哀思。
好一会儿,爱新觉罗氏方才开口道:“像是出自宫廷的物品,都会在清内务府造办处有记载的。可以去找一找。”
爱新觉罗氏这句话一下子便是提醒了大家,不过,清宫数百年历史,历经十多位皇帝,造办处的记载手册也极多,是很难找出来的。
爱新觉罗氏朝着周边看了看,最终却是看向了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他把陀罗尼经被朝着桌子内侧收了收,指着工作人员问道:“小王,你是多高来着?”
“一米八。”小王显然没有料到会突然被提问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很快便是反应了过来回答道。
爱新觉罗氏点了点头,从兜里拿出卷尺来,他朝着小王招了招手,小王迟疑着走了过去,爱新觉罗氏这才用卷尺在他的身上比划了一下,测量他肩膀到脚底的高度,接着,他又是把卷尺直接量了陀罗尼经被的长度。
小王被吓了一跳,这量了活人,再去量死人盖的东西,实在是让人很不舒坦。
老人量完之后,便是朝着众人点了点头道:“乾隆爷当年也是差不多一米八左右,和小小伙子差不多高,我量了陀罗尼经被,差不多大小,所以这很有可能就是乾隆爷当年下葬所用。”
说罢,老人又是道:“《清会典》中对于皇帝、皇后、太子等葬礼的规制都有明确规定,在那本书里应该会有记载,我们分头去找一找。”
众人都是点头,大家留下一半的人留守,其他人则是要到取出《清会典》,找到出处。
礼老留了下来,他朝着宋慎笑道:“是不是觉得很紧张?”
宋慎微微点头,实际上他更多的还是激动,捡漏是很好玩的事情,宋慎很喜欢这种感觉。
礼老又是道:“根据只有亲王以上死后才能覆盖陀罗尼经被,而对于经被花纹和颜色的规定更加详细。只有皇帝才能用正黄色,而皇后只能用明黄色。在这件陀罗尼经被面世之前,人们只见过同样因孙殿英盗墓而出土的慈禧覆盖的陀罗尼经被。而那件经被是明黄色,等级和规制都不如这一件。所以说,你也不用多想,这一件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差了的。”
宋慎看着眼前的陀罗尼经被,正黄的颜色散发出高贵之气,想到数百年前,清朝的皇帝都是穿戴这种颜色,即便是死后,也要享受这种荣光,“我考虑的倒不是这些,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清廷能够励精图治,或许现在会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不过,家天下的模式的确是有很大的缺陷,因为谁也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代的基因都能够一直优秀下去,即便是当年入关的八旗子弟,不也被奢靡的生活所腐蚀了吗?”
礼老笑了起来,“你呀,君主立宪是不可能了,你就等着好消息,回头答谢吧!”
过了两个多小时,出去的人方才回来,爱新觉罗氏手中拿着一本书,朝着宋慎道:“找到了,找到了!”
等待着的众人都是兴奋起来,对于大家来讲,研究一件文物是极富有成就感的事情。
宋慎接过会典,便是见到上面有一段繁体字,“织金梵字陀罗尼黄缎衾,绣九龙黄缎衾各一。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
接下来,便是记载了陀罗尼经被的尺寸,爱新觉罗氏拿着卷尺按照会典中所说,一个个量出来,果不其然,这正是乾隆皇帝所用陀罗尼经被!
爱新觉罗氏拎着陀罗尼经被一角,道:“这件经被不但缂丝,而且还缂有藏羚羊羊毛。因此,它摸上去并不像丝织品那样光滑,而是羊毛质地。”
众人都是惊奇,也很是庆幸,毕竟无论是羊毛还是蚕丝,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地的物质极其容易腐朽,孙殿英当年炸了乾隆陵寝的时候,距离乾隆下葬已有百多年了,这件陀罗尼经被仍旧是能够完整保存,不得不说算是极为幸运的了。当年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素纱禅衣,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令世人震惊,而相同时期的蚕丝衣服至今还没有发现另外的遗存。
宋慎面上一直带着笑容,这件事情的确认,对于陀罗尼经被价值的估量具有极大的好处。
云院长从人群中挤过来,他拉着宋慎到了大厅边缘,离众人稍远了一些。
“小宋,你看,这陀罗尼经被已经确认了,是不是可以借给我们用一段时间?”云院长带着笑容问道。
宋慎心中一突,他本来以为对方会直接提到捐赠的事情,确实没有想到会用了一个“借”,事情涉及陀罗尼经被这种价值连城的宝贝,云院长说话自然是不会太过随意,他也不会把借当做借口,趁机把陀罗尼经被据为己有,那么,就可能是他真的想要“借”。
宋慎大为差异,迟疑了一下,他还是开口问道:“怎么个借法?”注意到是宋慎有些松动,云院长立刻便是高兴了起来,面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眉宇间的鱼尾纹也越发的舒展开来。“我们博物院最近要搞一个关于乾隆皇帝的活动,大概是需要一些压箱底的文物,所以便想要借你陀罗尼经被一用。”云院长笑着道,似乎是怕宋慎误会,他又是道:“真是借,我们要签订正式的合同,而且故宫也会帮这件陀罗尼经被买一份巨额保险的!”

   

第九二七章 切石与谈茶
“刚才那会儿,我查了下资料,零四年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回贴缂丝全卷成交价超过3500万元,零六年拍卖的清宫旧藏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创下8533万元的高价。根据我的估算,乾隆陀罗尼经被的价值在九千万到一个亿左右,你如果能够把它借给我一年,我愿意给这件陀罗尼经被按照一个亿的价值投保一年!”
云院长很有诚意,宋慎也能够明白投保一年的价格不低,连续数次拒绝云院长的请求,让他很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一回,宋慎再也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他点了点头,有些无力地道:“我相信您!”
云革笑了起来,“那咱们就说定了!”
众人知道宋慎已经把陀罗尼经被委托给故宫代为保管,都是有些惊喜。
大家一起把陀罗尼经被保存起来,宋慎便是邀请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大家都是没有推辞,忙碌了大半天了,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再回家也没有饭吃了,而宋慎今天可以说是中了大彩头,大家也都是愿意沾沾喜气。
宋慎离开之前,礼老把宋慎拉到了路边叮嘱道:“以前跟你说过瓷器造假重新泛滥的事情,你还记不记得?”
宋慎一愣,这件事情早已被他忘在脑后,自然是没有记得住,不过,他嘴上却是道:“哦,是那件事情啊,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古玩市场的,但是并没有遇到。”
礼老自然是知道宋慎的状况,他也不挑明,只是道:“平时多注意一下情况,我这边有些线索,对方可能已经搬到了国外,事情难度更大了!”
宋慎很是惊讶,但也知道自己多想也没有用处,只好道:“如果有了进一步的情况,尽管通知我。”
“不用你说,你这免费劳力也是要用到的!”礼老笑道。
宋慎早上乘飞机到达京城,送走了各位专家,稍稍犹豫了片刻,宋慎还是直接打车去了机场,直接飞回了建邺。
下了飞机,宋慎开了手机,便是见到手机上有未接来电,其中一个手机号连续打了二十四次,走在机场出口,宋慎踌躇了好一会儿,方才回拨了过去。
对方没有吭声,宋慎略有些尴尬,轻咳一声,“刚才在飞机上,现在刚下了飞机。”
“你来了京城?”话筒里的声音有些平静,但是平静之中蕴含着一股子火气,即便是在电话这头,宋慎都是能够感受得到。
“嗯,到京城有点事情,建邺这边有急事,就没有去看你。”宋慎解释着。
“借口!”对方显然是不相信的。
宋慎拿着手机,停住了脚步,他之所以急着回建邺,其实就是在躲着张文清,他不愿意去见她,自从求婚之后,他和张文清便是再也没有通过电话。
半响,两人都是没有再说一句,只是能够从手机中听到对方淡淡的呼吸声,半响,张文清叹了一口气,挂断了电话。
宋慎右手垂落,面无表情,但显然是有些无力的样子。
回到家中,宋慎躺在床上不愿动弹,他细细思索着自己这两年的经历,从古玩店铺的开业,到建邺拍卖行,最后是香港拍卖行,甚至香港拍卖行首拍就是在香港排名第五,一路似乎都是顺风顺水,也正是因为这种顺利,让他的自信心开始膨胀起来,甚至,他一度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难住他的事情。
他至今都是没有能够联系到玛素娜,先期投入的五千万,现在看来似乎是成为了笑话,他不怨别人,这是因为他自己实力孱弱,却是想要挥舞大棒,以此来撬动更多的利益,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自作主张的行为没有得到支持,甚至一度为此而奔走的张闻陶都是不愿意再提这件事情。
宋慎这个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实力的弱小,当初他一度以为张家老爷子也算是通天,这件事情本没有任何的难度,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想得太简单了。宋慎愿意为自己的莽撞买单,即便是五千万,他也没有任何怨言。
但是张文清的事情,却是让宋慎苦恼起来。
甚至于这种苦恼比五千万的生意更加艰难,当初和张文清一起进京,他是亲眼见到她的未婚夫出了车祸去世的,这让他同情,但是现在他已经和罗媛订婚,他就更加不能再去和张文清私底下再去见面了。
宋慎心虚了。
……
第二天,宋慎试图忘记这些事情,他走进地下室,这里面摆放着前段时间从揭阳托运回来的翡翠原石,还有他在那边买下的切割机以及打磨机。万富给他打电话,宋慎承诺近期会把翡翠准备好,这些翡翠他不会全部留下来,他打算把一部分低档翡翠处理给万富。
宋慎心底下没有信得过的人,唯一能够信任的兄长也是在徐城,大概是没有办法赶过来,宋慎也就打算自己把这些翡翠原石切割出来。
经历过揭阳之行,宋慎对于翡翠的切割有了更多的技巧,为了防尘,他专门买了防尘面具,宋慎挑选好原石,把要切割的六七块原石拿了出来,他戴好防尘面具,把原石抱在切割机上面,便是工作了起来。
初时,宋慎还感觉有些手生,很快,他便是摸清了规律,在切割的时候,从一个方便的方位开始切割,能够节省不少的力气。而且,为了节省时间和力气,宋慎依靠自己的眼睛,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