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543章

古玩人生-第543章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慎摊了摊手,心里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因为刚才鬼老大说到的一句话,他说这件金钗是东汉所做,东汉,又见东汉!今天,鬼老大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暗示着什么,东汉,曹操墓,这两者很容易联系在一起,难道真是他们一伙盗了曹操墓?
宋慎也知道众人上去的意图,大家都是想要验证这件金钗到底是不是东汉所做,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大家的好奇都被勾起来了,尤其是刚才花了一百零一万买下玉佩的吴老板,他已经花费了不少钱买玉佩,赌的就是他买下的玉佩会大涨!
宋慎也是跟着走了上去。
排了一会儿的队伍,终于是轮到了宋慎,他见到金钗的确是金质,金钗的上头打造成桃形图案,一颗红宝石镶嵌在其中,下面雕刻成金凤,金凤翎羽上又是镶嵌了小宝石,看起来极为华美。
宋慎见到过这种造型,正是东汉时期的典型特征,而且整件金钗保存完好,外面有一层氧化层,但又好像保护得极好。
紫楚也是跑了过来,她看了几眼,见到众人都是走了回去,这才拉着宋慎离开了,她低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东汉的?”
宋慎低声“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紫楚笑了笑,很是觉得有些兴奋,“这件金钗是不是很精致?是不是很华美?这样的金钗大概只有皇后才能享受吧?”
宋慎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也只有皇后才能戴这样的金钗了。”
紫楚有些高兴,“咱们拍下来?”
“拍!”宋慎回道。
紫楚有些兴奋地看着金钗,“一定要拿下它!”
众人坐回到座位上,这样一对金钗本身价值不菲,但是很多人看到的还是在金钗之外的增值,前有玉佩,现有金钗,鬼老大盗了曹操墓,这是所有人心头都在想着的大事,没有人再去想着金钗的事情。
但也并非所有人想的都一样,就比如那个少妇,就比如紫楚,她们的大脑里想象的不是赚钱,而是如何能够买到更好的化妆品,装饰品和衣物,这就是男女的区别之处。
“底价十万块!”鬼老大似乎很是中意这个价位,很多底价都是从十万开始的。
“十一万!”没有丝毫的由于,少妇便是报出了价位,她的视线随即便是转向了宋慎这边,因为场内只有两个女性,她相信能够和他竞争的也只有这边了。
紫楚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转向宋慎,意思表达的很是明确。
“十二万。”宋慎犹豫了一下,报价道。
“十三万。”没有一千一千的试探,两人直接一万一万的跳过去,这就是要看谁的资金实力更强了。
“十四万!”
……
“二十五万!”
“三十万!”
两人很有耐心,但是再大的耐心也抵不住一万一万涨价的疯狂,价钱很快就是到达了三十万,这个三十万还是少妇报出来的,和宋慎前面一个价位相差五万!
实际上,从侧面看过去,少妇长相颇为不错,尤其是她接近三十岁的年纪,风情正盛,低眉之间,总是能够流露出不同于紫楚的风情来,紫楚漂亮是漂亮,但是整个人的气质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因为她身上还是有少女的娇憨之态。
紫楚也是注意到宋慎有些走神,她朝着宋慎腰间扭了一下,宋慎动作大了一些,在场的男人都是笑了起来,少年慕艾,宋慎尽管算不得少年,但是流露出这种神情来,总还是叫大家有些好笑。
“三十二万!”宋慎醒悟过来,又是加了两万,他只是带了五十万的现金,现在看来是有些少了,若是买下这对金钗,之后怕是什么的都买不了了,之前,他担心这边会出问题,这才换了现金,但是现在,他更加不愿意和这边有任何直接的资金往来,毕竟,这边有重大的盗墓嫌疑。
少妇也是注意到宋慎的眼神,心里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屑,“三十五万!”
宋慎之前把钱放在背包里,就放在他的脚下,缺乏的现金让他有些底气不足,尽管如何,他还是眼睛眨也不眨地道:“四十万!”
场内一而再的发生了激烈的竞价,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因为在这种地下交易会上,大家多是会和气相处,毕竟,大家都是为了钱,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激烈竞价,最终便宜的只会是交易会组织一方,对大家都是不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少妇稍稍有些犹豫起来,不过,想到宋慎一个男子汉都是没有先避让,她又何必多考虑?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古玩,难道他还花不起几十万吗?
“四十二万!”
随着价格的攀升,攀升的幅度越来越大,浑不似正常拍卖会***现的情况,在正常的拍卖会中,通常会出现价格上升幅度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而两人似乎都没有这种觉悟。
紫楚拉了宋慎一把,轻轻摇了摇头,她也是这一行的,当然能够明白一件文物的价值,就这件金钗来讲,的确极有可能会是东汉哪位皇后的,也有可能就是在曹操墓中所挖掘,其价位肯定不止是这一点,但她知道,宋慎似乎只是带了五十万现金过来,现在价格到了四十万,肯定是拼不过人家了。
宋慎笑了笑,没有放弃,“四十八万!”
这时候,就是李教授都是忍不住朝着宋慎看过去,他比紫楚还有清楚一点,宋慎尽管是换了五十万现金,但是扣除手续费之后,顶多还有四十九万,他现在一下子报出四十八万的价位来,根本就是孤注一掷了!
宋慎的姿态一下就是震慑住了对方,少妇哪里见过这种拼命的架势,这不是玩钱,这完全是玩命啊!她并不知道宋慎手中还有多少钱,但是她知道对方不会缺钱,从他手上带着的手表就可以看得出来。
少妇终于是放弃了,她没有再去竞价,因为她决定宋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底牌,这对她来讲,算起来不划算。
宋慎稍稍舒了一口气,这一局有惊无险!
鬼老大朝着众人点头示意,没有人回应,便是开口道:“这对金钗就归宋慎先生了,恭喜宋先生!”
宋慎笑着点头,心里却是肉疼得紧,这可是足足有四十八万呐!
拍下来之后,紫楚有些兴奋,但是这时候那对金钗还没有拿到手,她只是惊讶了一下。
接下来,又是几件古玩被送了上去,这些古玩有真有赝,大家各凭本事,有些能够认出的,大家都不说出去,只能每次轮流去花一千块破财免灾。紫楚能够买到这样一对金钗,也算是了结了很大的心思,宋慎难免有些得意,因为他清楚,他不是用实力在解决问题,而只是一个巧合罢了,当然,大部分的人不会相信。但是,宋慎这么长一段时间,竟是一件属于自己的古玩都没有买到,这让他很是苦恼,不过,也不急于这一时,这交易一时半会不会停止,总是能遇到好东西。

第八三一章 烛台
宋慎感慨没有合适的古玩,接下来的这件拍品让他立刻没了意见,因为接下来拿上来了一件瓷器,竟是一只羊形的瓷器。
鬼老大指着瓷器介绍道:“这是一只卧着的羊形青瓷,具体用途我也不清楚,这也是一件东汉时期的青瓷。”
众人看向前面的羊形瓷器,都是审视起来,当第一件东汉古玩拿上来,大家或许还会觉得有些巧合,陆陆续续拿出三件东汉时期的瓷器,那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异了,大家心里也都是猜测这是盗了曹操的墓,但毕竟只是猜测,谁也不敢确定,这一件青瓷拿出来,又是一拥而上围观起来。
宋慎向来会对瓷器产生更大的兴趣,所以跟在众人的后面,也是去看了一圈。
瓷器呈跪伏羊形,羊昂首张口,双角绕耳弯曲,额上有一圆孔。这只羊躯体肥壮,脊背长毛分披,腰间划双翼,臀部贴短尾,四肢卷曲。整件瓷器胎质灰白,青釉绿中微微泛黄。
宋慎看几眼,便是知道这是一件烛台,羊额头上的那个圆孔,就是用来插蜡烛所用。
很快,众人回到各自位置,宋慎面带思索,心里却是想着自己身上只剩下一万块,根本就不够用了,还怎么去买下这种烛台?难道要去找李教授借钱?李教授刚才也是买了一样东西,但是花的钱却是不多,现在应该还剩下三十多万吧!
鬼老大见到众人都是坐好,这才开口道:“这件东汉青瓷,底价五万,大家开价吧?”
话音落下,场内竟是一片寂静,似乎众人都是有所迟疑一般,宋慎大为诧异,实在搞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宋慎能够看出这是一件三国时期的作品,而且是三国东吴所烧制,在古代羊与祥音通,羊即代表吉祥,用羊随葬以避不祥。这只羊形烛台,造型设计巧妙,装饰手法夸张醒目,形态安祥,温驯可爱,是三国东吴青瓷中不可多得的上乘精品。这样的物件,难道还有争议不成?
宋慎之所以断定这是三国时期的瓷器,也是有依据的,三国时期,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当时青瓷器主要产地包括现在浙省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其原料为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石风化后的岩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
这种瓷土含铁量较高,是烧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与石灰石配制而成的石灰釉,光泽好,透明度高。这件烛台釉色匀净,充分显示出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原料选择上的重大进步。而卧羊整体塑造简练,局部刻划精细,将羊的驯顺特性凸显无遗,反映了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艺术化方面的追求。
紫楚趴在宋慎耳边,低声问他道:“这是不是水罐?”
宋慎一愣,随即便是反应过来,羊形瓷器腹内确实是空的,大家难道都猜它是盛水器了?可是,这也不是无人问津的理由呀?
“你为什么没有猜它是烛台?”宋慎转头,紫楚把耳朵凑了过来,两人嘀咕着道。
紫楚回过身去,用小指掏了掏发痒的耳朵,低声道:“东汉的时候,有没有蜡烛?”
紫楚的声音不小,场内所有人都是能够听得到,听到她这句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样子,不过,很快还是有人反应了过来,这件瓷器难道有可能会是烛台?
“哼!”有人冷哼了一声,似乎是在表达不屑的意思,宋慎转头看过去,正是章卫德。
宋慎没有开口,因为他觉得场内氛围有些奇怪,紫楚是学历史的高材生,竟然问出这个问题,着实让他有些惊讶,不过,想到这的确算是极为冷门的知识,他也就释然了。
很多时候,我们所见到的文物都是汉代的那种青铜灯,在圆形的灯盘正中,常有一枚长钉形的火拄,这就是灯是烧灯油的。至于点灯的燃料,在汉墓偶有黄蜡饼发现,由此可见汉灯一般的情况在盏内注油脂,但燃灯还可用蜡,蜡灯内的蜡是融化后作为油膏使用的。
后来,《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中提到;至东汉晚期,在广州汉墓中最先出现蜡台,证明当时细长柱状的蜡烛已进入照明用品的行列之中了。
这就说明一件事情,东汉晚期中国已有蜡烛,只是使用不普及,而且形状和近现代的还有差别。再往上推,战国秦汉时期是否已使用蜡烛,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了。文献中提到蜡烛最早大约是在晋代。《晋书周颛传》写到有人“以所燃蜡烛投之”。《世说新语》有石崇“用蜡烛作炊”的故事。晋代以后文献提到蜡烛的就多了。至于晋以前,还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实际只有少量的考古资料,比如上面提到的考古资料。
这样一来,在三国东吴出现烛台,那就是极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了,宋慎突然就想到,如果真是在曹操墓中出现东吴的瓷器,还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