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278章

古玩人生-第278章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爷子点了点头,便有人推着轮椅走出去了。
旁边的老者朝着礼老拱了拱手,笑道:“礼老哥真是对不住了,家父年纪大了,经不得劳累。”
礼老摇头道:“王老弟这就见外了,老爷子年岁大了,谁都有这一天,能够见到老爷子,我就已经很荣幸了。”
那位老者便示意两人坐下,礼老没有先坐,而是朝着宋慎道:“这是王家长子,也是咱们同行。”
宋慎拱手道:“王老好!”
那位在先前便已经知道了宋慎的身份,也没有坐下,作出虚扶状,笑道:“宋先生客气了,当不得如此。”
宋慎说道:“您还是称呼我宋慎,或者是小宋吧!”
王老也没有推辞,再次朝着两人虚压了压手,笑道:“咱们坐下谈吧!”
宋慎这次倒是没有推辞,跟着做了下来。
稍稍寒暄了几句,王老也没有再转弯抹角,直言问道:“老哥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礼老指了指宋慎说道:“宋慎在建邺开了家拍卖行,拍卖行新开业,想要搞一次比较大的拍卖会,但是手里货源少了点,所以我们就过来找老弟求助了!”
王老笑了笑,“要是去买几件,我还可以做主,但是这交出东西,我可是做不得主了,您也该知道,老爷子现在脾气古怪的很,哪里容得我们乱动他的玩意儿?”
礼老笑道:“我难道还不知道你嘛!因为是头一场拍卖会,所以在手续费上会放开一些,相应的,组织方在客源上也坐了充足的准备,你就放心吧!”
宋慎讶然,瞥了礼老一眼,他可从来没有提过手续费放开的问题,不过想到现在情况紧急,这也成为了救济之策,所以宋慎倒也没有提出反对,反而在心中思忖是否将这种措施扩大化。
王老没有回应,而是道:“容我再想一想,容我再想一想!”
接下来,三人便转了话题,谈及一些趣闻,宋慎这才有了机会加入进来,不过,他仍旧像是个陪客的,因为那两位所谈都是京城之事,宋慎实在了解的不多,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接下来,三人便再也没有提及拍卖会的事宜,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礼老带着宋慎离开,他转头朝着宋慎道:“老爷子有九十三四岁了,这两年真是见老了,犹记得当年他三年前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那时候尽管也是将近九十岁的人了,但还是意气风发老当益壮。只是后来王夫人去了,老爷子精气神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礼老很是感叹,这是对于老一辈收藏人的一种崇敬之意,也是对老一辈提携后辈的感激之情,宋慎也是由此想到自己与礼老,大概没一辈之间都是有传承的,这种传承没有门户之别,但是先天就有远近之分。
宋慎并没有多问,他临走时将自己的名片留了下来,名片上只有一个名字和电话,不是他太抠,而是他现在对于发名片已经慎重多了,以前或许会见到人就给,现在的选择性大了。而且,自从他多了一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身份,很多人找他鉴定古玩,他哪里能够忙得过来?
接下来,礼老带着宋慎转弯走了不远,又是去拜访了一家,这一家则是随意的多,礼老谈了两句,提了提宋慎的拍卖行,然后宋慎留下名片,两人便离开了,宋慎都不知道对方会拿出什么来。
午饭是在外面解决的,两人随意点了几个菜,草草吃了,宋慎注意到外面不远处有一家茶楼,便提议道:“咱们去茶楼坐坐吧!”
“也好!”礼老没有反对,走了一上午,他确实是累坏了。
宋慎也是因为想到这个问题,才这样提议的,尽管心里焦急的要命,但是想到礼老平白无故要陪着自己奔波,他便有些不好意思,礼老年纪也不小了,按理说在别的工作岗位早该退休了,但是古玩鉴定不比其他,年龄是个宝,经验很重要!
宋慎没有再想着只是这样盲目地跟着礼老走,便问道:“礼老,接下来还有那些?”
礼老回头笑着看了宋慎一眼,“等得着急了吧?”
宋慎点头,“因为时间赶得及,建邺那边的经理一天好几个电话打过来,我不得不急呀!”
礼老哈哈笑了起来。
宋慎想了想,便道:“礼老,我觉得咱们这样跑也不是常法,您也是要工作的,这样子也太累了。要不这样吧,您来居中指挥,把所有需要拜访的路线图画出来,我按照您的指挥来走,走到哪里就给您打电话,您再向我要拜访的朋友提前打声招呼,这样可行?”
礼老转头看了宋慎一眼,笑道:“老喽!身体确实是跟不上,这样也好,咱们今天就不去了,我回去准备一下,把地图帮你标注好,然后再打打电话,明天就由你来跑了!”
宋慎点头应下,没有再说客气话,他知道礼老需要的不是客气,中国人是讲究小圈子的,自他一踏入文物鉴定委员会,脑袋上就刻了“礼”字,说感谢就见外了。
第一次来到礼老家中,这是在二环的一处高档住宅小区,宋慎尽管不清楚这边的地价,但是这样一栋房屋,想必也是要超过千万的。
不过,似乎玩收藏的都是有钱的,而且这边小区也有年头了,想必也是多年前就买下的。
开门的是礼老夫人,宋慎愣了愣在想应该怎么称呼,礼老便笑道:“你叫她礼姨吧!”
宋慎点头笑着叫了声“礼姨!”
礼姨很是和蔼地应了一声,又问道:“你是宋慎吧?”
宋慎连忙点头,“是的,我是宋慎,礼姨见过我?”
“最近常听老礼提起你,说单位来了个特别年轻的专家,我还在怀疑呢,这做鉴定又能有些水准的能年轻到哪里去?不过,见到你,我算是彻底相信了,还真是有天才存在的!”礼姨头发花白,但是这种银白叫人看起来很是舒坦,说话又是和声细语的,很快使宋慎放下了紧张。
宋慎笑着回道:“礼姨过奖了,我现在还差得很,还有很多东西要向礼老请教呢!”
礼姨笑了笑,“谦虚是好事,但也不必过度谦虚,我难道还能不知道你们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分量吗?”
接下来,礼姨热情地请了宋慎坐下,又是拿了水果,倒了茶水,让宋慎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礼姨却是觉得理所当然,笑道:“孩子都不在家,家里平常也没个客人,老礼每天还要去上班,我退休整天在家里没事干,你也别客气了!”
宋慎这才坦然下来,接下来,礼老拿出一张地图和笔记本来,边和宋慎研究地图,在地址上划了圈圈,示意这就是一处地点。

第392章 有人来
最η新し章%节请搜索√【屋︴檐i下文學網】'
礼老每做出一个记号,就会对宋慎介绍主人家的情况,姓名、年龄、职业,具体则是细化到哪一家需要多聊,需要具体谈判,需要多花时间。也有的人家,宋慎只需要去露个面,认识一下,算作是亮相,具体则不必多谈,这种人家往往难以谈判,或者说是不必白白花费工夫劝说。
当然,也有的人家,礼老特意叮嘱宋慎不必细谈,这种则是关系要好的,人家接到电话,肯定就会明白了其中意思,具体拿出什么就看心意了,不必过于苛责。
宋慎明白其中道理,礼老所交代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份名单,它所代表的是礼老数十年在京城所积累的人脉关系,这其中传承意味更为浓重一些,所以他听得极为认真仔细,有了疑问也毫不含糊,当场便问出来,礼老也都是尽心解答。
两人一问一答,倒也相宜。
一直讨论到晚饭时,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礼姨留宋慎吃饭,宋慎没有推辞。吃饭时,宋慎便一直说菜做得好,大拍马屁,叫礼姨很是高兴。
晚饭后,宋慎又提了几个问题,这才告辞离去。
紧接着,他便去了机场,因为建邺有人要来了。何沈秋在主持公司工作,宋慎不能叫他过来,最后只得请高少木帮忙,请他带了四五位工作人员赶赴京城,帮助宋慎处理接下来的拍品收集工作。
宋慎料想接下来几天肯定会收到不少的藏品,尽管对于具体数量预估不出来,但是他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所以只能叫公司来人帮忙整理和运输。
高少木下了飞机,见到宋慎很是高兴,笑道:“宋老板的生意做得可是越发的大了,这都开展到京城了!”
宋慎说道:“没办法呀,公司业务拓展太快,我都想着是不是要在京城开个办事处什么的,要不,高老哥就来管理这个办事处算了?”
说罢,两人均是大笑起来。
帮着几人安排了住宿的房间,宋慎则是和高少木到了酒店楼下咖啡厅聊了起来。
“事情进展的可还顺利?”高少木关心道,尽管知道宋慎可能会在京城有些人缘,但他毕竟是外来户,在京城也没有待过几天,也难怪他会有些怀疑。
宋慎点头,“事情进展也还好,明天开始应该就会有收获了吧!”
“这么快?”高少木很是惊讶,要知道宋慎来到京城也不过一天半的工夫,事情竟是这么快就能够处理好,不过,不等宋慎回应,他便道:“我在扬城准备了点古玩,但是数量不是太大,主力还是要靠你,我可是听说了建邺那边的进展很小,而且在质量上可能并不是很高。”
宋慎点头,“嗯,我已经听到何经理的汇报了,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
“你能收集到多少?”高少木好奇问道。
“不是很清楚,但是想必也不会少了。”宋慎确实不清楚,但是这样回应叫高少木很是吃惊,惊讶于宋慎原来在京城也是这么有影响力。
高少木依旧记得自己收下和田马钱时,欢喜异常的心情,那一笔他赚了二十万,这种捡漏的兴奋感陪伴了他很久,但是第二次见到宋慎带着战国薄胎盘上门时,高少木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那一次他是没赚的,他也因此见识到了宋慎的潜力,想要以此笼络他。
但是,黄文川比他行动更快一些,直到后来宋慎开店,参与电视台鉴宝节目并一举成为电视台专家,最后传来他已成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的消息,高少木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惊叹过,区区一年工夫,当初在他面前有些战战兢兢,不懂任何古玩知识的青年,早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就是他自己也需要为宋慎而奔波。也正是因为看好宋慎的前景,看好他的终点不会止步于建邺,高少木坚持没有卖出股份,想必,总有一日,有些人是要后悔的!
宋慎回到房中,一遍遍地翻看着整理好的资料,这些都将成为他明天打交道的依据和凭借,那些人都是不认得他,所凭不过是礼老的脸面,若是拿出他自己的身份出来,其他人也许会投以激赏,但是没有人会为此而讨好他,因为他将要拜访的都不会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而是浸淫此道数十年之久的真正收藏家。
何沈秋打来电话汇报情况,宋慎也是通过电话了解建邺的具体工作进展,拍品收集还在继续,但是进展缓慢,要知道平日准备春拍、秋拍这种大型拍卖至少也要四个月至半年时间,而大多数拍卖行都是准备半年,用一两个月准备的都只是小拍。
宋慎提及让利的活动,何沈秋没有反对。
说到最后,何沈秋道:“李益和甄小姐让我给你带个话,你的策略是正确的,那位严老师送来了一件紫砂壶,是紫砂中的珍品!”
宋慎笑了笑,想到自己第一次出马上门找拍品的经历,想到那个颇为严肃的严老师,事情尽管刚过没两天,但是他却是觉得过了很久似的,这种在充实中忙碌的日子,叫人有些不适应。
第二日,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