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263章

古玩人生-第263章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楚回头看了看宋慎,这件事情这么紧急,他就没想着去现场?尽管心有疑惑,但她还是转身回了房间。
宋慎见到紫楚进了房间,这才转身离开,却是没有注意到王旭站在拐角处看着宋慎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从事情一开始王旭就觉得有问题,为何事情会到了如此地步,他们行事总是由慢一步的感觉,就是关于关昌杰跟踪的事情,他也向宋慎请求过,他要求跟着一起过去,但是现在警方跟丢了,他们如何进行下一步,岂不是更加被动?
而且宋慎素来行事鬼鬼祟祟,出门也多是一个人就直接出去,这如何不叫他生疑?而且,按照他的估计,那天抵达关林家时,他们是绝不可能进入他的工作场所的,但是后来却是进去了,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巧合?而且关林的工作室已经被打扫了,似乎本就有开门纳客的打算,这是给谁看的?还不是为了表演给他们这些人看?
宋慎演得好戏!
宋慎则是绕路进了一家咖啡店,礼老戴着帽子,拿着一张报纸,宋慎看着有些好笑,不过仍是坐在了礼老后方的椅子上,两人便成了背对着的坐姿,看着有种地下党接头的神秘感。
“是跟丢了,关昌杰比较狡猾,他似乎是发现了跟踪,找了条小路就不见了踪迹,那些警察对地形也不是太熟。”礼老解释道。
“怎么没有在他的车上安装跟踪定位装置?”
“你以为是美国大片?跟踪装置是没有的,全靠警员经验罢了,这次算是彻底栽了。后续调查恐怕是更加难了。”礼老叹道。
宋慎点头,事情有了防备,取证会更加困难,还一直处于猜测中的销售网络便难以浮出水面,不过,几条大鱼应该算是逮到了。
“机场、车站都布控了吗?”
“嗯,早就部署了,因为知道他们逃不掉,所以我才会耐心等待,希望对方露出马脚。”礼老自信道。
宋慎当然不会唱反调,这时候只能点头支持,事情已经部署的差不多了,但是证据搜索还是太慢,礼老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恐怕还是抱着几分希望能够搜集到充足的证据吧!若是能够防范这种高仿瓷器的死灰复燃,对于国内交易市场来讲,是有莫大好处的。
“他们会不会因此鱼死网破?”宋慎这时候倒也有几分放松,现在正有几路警察在搜索关昌杰所处地点,他们到这时候也在怀疑他们父子是不是都在外面烧瓷,又或是瓷器都只是其中一人烧制,而知道即将被抓,他们难道就没想过反抗?
礼老大抵明白宋慎的意思,微微摇头,“我也不是很清楚,关林这两年享受了富贵的生活,如果猛然失去,不知道他会作何反应,而且那边还有他的小老婆,这种事情实在不好说。”
咖啡厅里静悄悄地,就只有他们两个嘴唇在动,微苦涩的咖啡顺着喉咙滑下,微微的斜阳顺着透明的玻璃照射进来,宋慎回头看了看窗外,看着霞光遍布,想着关林现在知道的越多,怕是越发害怕失去,而那些不为人知的渠道,就是不知道能否撬开他的嘴问出来了。

第368章 抄家

礼老没有让宋慎接着等下去,而是让他直接再探关林家。
宋慎略一皱眉还是点头同意下来,在他看来,事情到了这一步,人家也早已做好防备,再去多调查也没有什么意思,应该直接抓了了事。
当然,他朝深处想一想便明白过来,这是要摊牌的节奏,礼老大概也觉得这时候大家应该当面锣对面鼓地商量一下,让对方能有一个争取坦白从宽的机会,也希望能够顺利拔草除根。
宋慎也没有耽搁,回到酒店收拾了一下,也没有再去找王旭、紫楚,一个人租了车子赶往了关林家中。
王旭亲眼目睹宋慎车里发动离开,心中越发笃定宋慎与关林团伙有联系,拦下出租车便跟了过去。
到达关林家门前,见到宋慎跟着走进去,王旭拨通了电话,他这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只要宋慎被除名了,那么就势必需要补充一个名额,目前来讲,自己是最有优势的那位。
宋慎轻车熟路地进了客厅,关林与那位很是漂亮的女人就坐在客厅沙发上,茶几上有三杯水。
宋慎坐下,扫了眼桌上茶杯,“关先生早有准备?”
几日不见,关林面上老年斑颜色更深了,整个人都散发着腐朽的气息,显得极为颓废,嗓音像是扯着风箱,“你们上次来我就知道了,原本想着把你们都唬走,没想到……呵呵!”
宋慎当然能够明白这其中的意思,“看来关先生什么都知道了,那您也应该明白我之所以过来的意思了。”
关林朝着身边女子看了眼,摇头道:“你也不必多说了,事情既然做下,那便没有没什么可说了。”
说罢,关林朝着背后躺下,深叹一口气,似乎一下子抽去了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越发颓废了。
宋慎转头看向关林身边的漂亮女人,女人仍是打扮得艳丽,但眼角难掩郁结之色,只是这时候仍是强打着精神朝着宋慎看过来,微微一笑。
“关夫人难道就不解释一下?”宋慎迂回道。
女人微微摇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
三人便静静坐在下午的时光里,半个小时后,有警车来到,带走了两人,宋慎则是看着两人沉默的身影被带离,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跟着到来的是抄家,宋慎给礼老打电话,汇报了这件事,礼老表示知道了,半响,他问:“你有没有见到王旭?”
宋慎微微一怔,“没有。”
“哦,我知道了。”礼老挂断电话。
宋慎不知道礼老的意思,警察这边来了一个古玩鉴定师,跟着鉴定各类古玩,书房中藏着十多件瓷器,但都是关林自制,古瓷器根本就没有,但这些自制的瓷器都被那位鉴定师鉴定为真品。宋慎朝着对方看了眼,没有多说,转身走入后院。
警察提前得知了宋慎的身份,这时候不至于狗血剧情般想要抓他,但还是例行搜了身,又有一位颇为得力的警察跟在他的身后。
宋慎,没有急着跑去瓷窑,他绕着大大的庭院转着圈子,身后的民警则是有些不耐,但也只得跟着他走。不片刻,宋慎停步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下,围着梧桐树转了几圈,仔细打量了半响,他掂着脚尖朝着脚下土地朝着身后示意道:“挖了它!”
民警有些莫名其妙地朝着宋慎看了一眼,并没有动作。
宋慎没有废话,“叫你们的头儿过来。”
这位绝对是个懒货,听罢便朝着大厅的方向大声喊道:“头儿,有事汇报!”
那位留下来负责指挥抄家的副局长跟着走过来了,副局长身材肥硕,但是看起来就有股子利落劲,就是他刚才安排了人跟着宋慎的,走过来见到宋慎两人杵在树下,他便笑了笑,问道:“是宋专家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副局长大概明白宋慎的身份来历不浅,而宋慎知道他是家乡的副局长,想到父母兄嫂都还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他自然也不会故作姿态,回应一笑道:“吩咐不敢当,我只是觉得这个树下不寻常,所以就想要找人挖开看一看。”
副局长低头扫视一眼,哪里能够看出什么不寻常,但他也不会扫了宋慎面子,便朝着跟着宋慎的那位民警道:“沈队长,你找人过来挖了吧!”
副局长这时候也看出大概是沈队长对于宋慎的决定有怀疑,所以一句话把他支开,让他去找人过来,他自己则是留下来与宋慎闲聊起来。
那位沈队长很快便把人找来了,宋慎先用铁镐画出一个大概方位,他们便朝着树下挖了起来,事实上,宋慎指点的位置是有些偏了的,那些人朝着下面挖的时候,宋慎就站在一旁看着。
挖到半米深许的时候,宋慎忍不住皱了眉,他当然看出对方方向是挖偏了的,但他没有指出来。
挖至一米深时,沈队长示意大家停下来,转头看向宋慎,就是副局长这时候都是没有说话,结果很明了,大家需要一个解释,或者说是接下来行动的目标。
宋慎示意坑里的两人出来,他自己跳了下去,拿着铁镐朝着左右敲了敲,片刻,他在坑洞左边靠中腰位置朝着里面挖了两下,没有任何东西,又朝着另外一处方位挖了两下,也是只有泥土,大家便等着看他笑话,他们都是没有看出这一处到底有何不同。
但宋慎第三次挖下去的时候,便有了反应,挖出半片木屑出来,宋慎拿着木屑看了看,便朝着拿出方位指了指,示意接着挖下去。
副局长接过半片木屑,看到表面的红漆,当然也知道这有可能是木箱上的木块,便有些好奇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直觉。”宋慎不好解释,便只能这样解释着,还好副局长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追根究底。
木箱子被挖了出来,打开来看,里面装得也是瓷器,而且全是真正的古董!
当然,里面的瓷器也只有四件,宋慎看过之后,心里淡淡的后悔,四件古玩都是明清青花瓷器,明代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明代正德青花真武大帝坐像、明代崇祯青花高士图莲子罐、清代咸丰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四件瓷器仅就价值论,单单只是明代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便价值两千多万,其他瓷器在价值上差得远一些,但每一件也都至少价值好几十万,所以当沈队长想要拎起其中一个瓶子时,被宋慎伸手阻止了,“张局长,请几位民警站在这里守护着吧,然后再请示一下,这几件瓷器价值太大,最好能够徐城当地文物部门来人负责保护与押运。”
沈队长被宋慎阻止本是转头想要瞪宋慎一眼,听到这句话便愣住了,哪里还能不明白,这里一件瓷器都能顶他一辈子的薪水了。
副局长姓张,本来对于宋慎能够指出木箱所在很是惊奇,这时候见到他这般郑重,便赶紧示意沈队长与刚才挖土的两人站到此处,连带着木箱都不敢移动了,就直接打了电话向上级请示。
宋慎等到张局长打完电话,点了点头,又朝着后面走去,这个木箱只不过是意外收获,宋慎的目的并不在此。
张局长这时候也觉得眼晕,书房里找出很多瓷器,那位鉴定师也很郑重,但也没表现出宋慎这般,他跟着宋慎朝后面走,悄悄问道:“那瓷器值多少钱?”
“几千万。”宋慎回道,其实四件瓷器里也只有第一件瓷器价值最高,就是他自己都没有这样的好瓷器,但价值并不是他这般郑重的原因,他是觉得那件瓷器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他怕那几件瓷器来路有问题,极有可能会牵扯到更多的人。
张局长并不真正了解内幕,但是他识趣地没有多问,这时候反倒是希望宋慎能够多指出几个地方,对于他来讲,搜查出越多越贵重的古董,他的功劳才能够越大。
接下来,宋慎绕院子一圈,并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而是径直朝着后面瓷窑走去。
瓷窑一如前两日看过的那样整洁,关林这两天怕是没有心情再去碰这些东西了,宋慎更加仔细的检查起来,他想要从这些烧瓷的工艺中看出不同,查找其中的仿造的秘密所在。
令他有些失望的是,这座瓷窑并没有特殊的地方,工艺流程甚至所用工具也没有不同,烧瓷剩下的炭灰他都扒了扒,也没有任何发现。
不过,他很快注意到这处地方好像没有烧瓷所用的高岭土和彩料,略微一注意,他便放过了,这并不是什么大疑点,原料用完也是正常的。
最后,宋慎是在瓷窑后面的砖墙中发现机密所在的,他注意到其中一块红色窑砖可以移动,看到砖后藏了东西,他用刀片抠出转头,拿出藏在其中的物件,也没有注意看,宋慎便把东西掖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