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239章

古玩人生-第239章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慎到达九宫山北麓见到闯王墓之时,满满都是失望,此处早已不是原来所有,而是十多年前政府新修的,墓高近十米,墓碑也有四五米高,但是对于宋慎来讲,这些丝毫没有价值。陵墓周围又青松翠柳,杂草荒芜,在宋慎所查资料中,说原来的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刻“李自成坟”。
当然就帝王墓来讲,这也是极不合格的,但后来清末倒是有俗语云:皇帝坟,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
这里墨青有草木丰茂之意,还有谐音为“灭清”,就是不知道是否指的是这一处墓了。
宋慎转了一大圈,又下山照旧例找人打听情况,但九宫山周围并没有什么观音山或是闯王传闻,只是曾听闻当年闯王被埋葬之时,是一户王姓人家安葬的,这些道听途说朝自己脸上贴金,实在不足为信。
宋慎只好到县里档案局想要找一找资料,但他手中没有介绍信,又不是体制内人员,实难进入,最后还是宋慎出去买了两条中华烟,送给了两位管理人员,这才被允许查阅了一些资料。
原来五五年的时候就曾经迁过墓,资料上记载“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布衣一件,锈蚀马钉数颗”,宋慎大失所望,这定然是一处衣冠冢了。
次日晚间,落霞余晖中,宋慎站在石门夹山寺前看着眼前草木枯黄,再次失望而去。
如此,三处地点便只剩下最后一处,观音山,这也是词句中的指向。
宋慎心情大抵还是有些忐忑,抵达天门之时修整了一晚,养足了精神方才出发。
观音山是位于湘南莽山林区,实际上来说,观音山只是莽山群中的一座山头,但是真正抵达莽山地区,宋慎才发现,自己行事鲁莽了。
车子停在脚下的天塘村,村子因为深处山区比较封闭,所以看起来极为古朴,青砖白墙给人安逸之感,但是走在村子里宋慎却是心情沉重,天塘村竟然是一个旅游景点下面的补给站!而那个旅游景点名为马王山,马王山上有一座殿,名为马王殿!
马王,何谓马王?这根本就是从闯王二字删减而来!
宋慎坐在茶楼里,回忆着自己打听到的一些信息,马王山山峰海拔九百九十米。马王山万木峥嵘,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近百分之九十五,形成天然氧吧的小气候,山上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整个山脉成南北走向,马王山向东面收进,西面是一排丘陵低山,整个山脉成南北走向,南北走向构成东高西低马蹄形盆地,远看形似一把龙椅,马王殿就建在龙椅的靠背上。
马王殿”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当地传说李自成离开部队后从江西的依岭南山脉北线山沿南走,走到马王山,由于马王山山顶奇峰削壁,再无法越过山峰,正好离山峰两百米处有一山洞,李自成只好在此暂定。后人为了纪念闯王在此建“闯王殿”,后来建殿的人们害怕清兵打击,就将“闯王殿”改名为“马王殿”。
山上除了有马王殿之外,还有一座疗养院,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过来参观,而宋慎所要找的观音山正处于马王山背后,宋慎走错了路才才误入了此地,但是这些消息并不叫他安心。
登上山,参观“马王殿”,随处可见殿宇毁落痕迹,这里佛事衰退,目前现存只有两蹲石相生和一些石牌、碑刻、神道,山门殿、陵寝、野拂塔、明楼、闯王迷秘宫、灵泉宝塔、斋堂已非常破落。
其实,这些都不能叫宋慎担心,真正担心的是走在山道上他看到的场景,就在两年前,马王山北侧一部发生泥石流,从一个小亭子下冲出数十斤银锭,天塘村的村民家中至今仍旧保存着那些银物,宋慎在山下时早已见到,有些银锭上明明白白的标注着“大顺”的字样,而且当地居民就曾在山中挖出银镜之类的明代器物。
当地甚至一直流传着闯王宝藏就藏在马王山中的说法,前两年因为发现银锭,这边的旅游业便一直火爆起来,尽管至今无人挖掘出宝藏,只有人发现了一些明代的碎碗瓷片,但仍旧有许多人赶过来凑热闹。
“九驴十八担财宝”在当地妇孺皆知,有传说清兵曾在这里掘地三尺,寻找李自成的宝藏,最后一无所获。李自成便服逃跑,跑到十几里外的观音寺出家,并把观音寺改为回龙寺,李自成还把宝藏一部分带回寺庙,以图东山再起。传说中就是九驴十八担来到观音寺,十八个和尚挑着念经的经箱,掩盖了十八担金银财宝来进香。
宋慎站在山顶,遥望对面观音山,按照词中所指,对面那才是真正的藏宝之地,但宋慎心中总有些隐隐不安,既然这边马王山被炒得火热,难道就没有人怀疑过对面的山吗?还是说,沾了马王二字的光,大家的意见都趋同一致了?
天塘本地关于闯王宝藏也有一首诗流传了下来,“前三山后三山,媲傲魉转九弯。左有青龙倚黄榜,右有白虎朝马山。”
刚听到这首诗的时候,宋慎吓了一跳,按照这首诗的意思,指向的也是观音山,可能是大家觉得马王山靠近观音山的一侧无法通行,需要绕行数十里才能登上观音山,所以才没人怀疑的吧,宋慎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第334章 幽幽

宋慎就马王山的地形,打电话咨询了蔡益铭,提到自己身处位置,半真半假地问他,“马王山是否有可能就是埋葬闯王之地?”
蔡益铭思忖片刻,方才啧啧称奇,口中却道:“可惜,可惜!那可是极品风水宝地,若是按照你的说法,闯王坟墓就葬在龙椅之处,坐北朝南,怎么说都是帝皇之相,只不过那一处地方太小,并不适合作为皇家祖坟罢了。其实,越是这样,我倒是觉得马王山越不可能会是闯王埋骨之地!”
“哦?此话怎讲?”宋慎诧异道。
“你想一想,李自成是什么出身,他起于草莽之间,自古敢于揭竿而起的之人,哪一个不是有大智慧?你可以看一看他攻打进京城之后的状态,其他人都鲜衣怒马,锦衣美食,就只有他处于清醒状态,即便败退之后,面对军队散乱,他尚且能够退避至湘鄂一代,想要投奔南明,但你要想到,崇祯皇帝可是被他攻进京城间接害死的!大明王朝的葬送,他也尽心尽力了!”
“我一直认为,在这种状态下,李自成是不会真正投奔南明政权的,所以他极有可能是金蝉脱壳之计。而马王山若真是极品风水宝地,他是一定不会选择这种地方的,这是取祸之道!”
宋慎微微一愣,倒也觉得蔡益铭说得极为合理,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最后一句话提醒了宋慎,闯王在处理宝藏的问题上一定很低调,他不可能找一块风水宝地来藏匿宝藏,那样暴露的机会太大。
绕行数十里,宋慎驱车抵达观音山脚下,观音山山麓也有一座村庄,名为永昌,永昌是个有意思的年号,传国玉玺上一般刻印的都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永昌即是闯王大顺国的年号,也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因为它寓意实在吉祥。
两个用了同样年号的皇帝还都姓李,而且同是极为悲剧的难兄难弟,李旦在位时,武则天把持朝政,所以李旦没有什么实权。李自成更是有名的短命皇帝,算起来在位实在没有多久,因为他刚攻下京城不久,吴三桂就打开了山海关。
通往永昌村的路并不好走,看起来村子极为闭塞,宋慎见到村子里房屋墙壁多是用山石垒起,便更加肯定了这一点。车子驶进来,引起了一阵犬吠之声。
宋慎下车见到一户人家门前坐着一位老者,他笑了笑,“大爷,咱们这里是永昌村吧?”
老者看起来满面皱纹,宋慎稍微仔细分辨,倒是看出对方年纪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农村人风吹日晒往往更显得年老一些,那人吐了口旱烟,“你找谁?”
“我是外地来的,就是来观音山转一转,想看看这边的风景。”宋慎拿出烟,递了过去。
老者接过去,低头看了眼,并没有多少喜色,“要找地方住吗?”
宋慎一愣,连忙点头,“对的,我在这边没有熟悉的人,大爷家有空房子没?”
“嗯。”老者轻点一下头,转身开门进去了。
宋慎心头一喜,明白这是默认了,便把车子掉了头停在门东旁的空地上,锁了车门就跟着进去了。
宋慎刚才也注意到村子似乎很穷,也没有人气,这会儿连个开门出来的也没有,而且这位大爷家里的房子全是砖瓦结构,比之其他人家显然要强一线。
“坐!”老者坐在客厅里,指着一旁的座椅请宋慎坐下来。
宋慎道声谢坐下,没有茶水,也没有热情,只有硬邦邦地声音,“想住下也可以,时间不能太久,而且我这里只有东厢有床铺,你就住在那里吧!”
宋慎回头看了眼,老人家里是三间瓦房,东厢便是在院子东侧盖了一个更低矮的房屋,在农村那里一般是放置农具或是储存杂物的地方,而且窗户小,不通风,里面并没有那么好住。
见到宋慎皱眉,老人便是冷哼一声,“不住就算了!”
“您误会了,我会住的。”宋慎连忙解释,他知道自己如果不住在这里,今天就没有地方能住了,因为像这样的小山村闭塞,乡风会更加朴实,如果他拒绝了眼前的机会,那么其他人家肯定也不会为了自己去得罪几十年的邻里。
而且,看着老人的火爆脾气,似乎并非是一般农村老头。
宋慎进了东厢,里面收拾得干净利落,倒是并非宋慎所想的那般杂乱,屋内光线晦暗,墙角有一张木床,床上没有被褥,而且床本身做得粗糙,显得有些弯曲。
宋慎走出去倒也没有提及被褥之事,因为他知道老人不会不提。
两人大眼瞪小眼地就坐在厅堂里,宋慎自己拿了杯子倒了杯水,又帮着老人泡了茶,问出了老人姓名李来。
宋慎听到老人的姓氏,瞳孔猛然有些放大,问道:“永昌村都是姓李?”
“不是,只有我这一户!”
宋慎听到此话,便不再问了,按照宗族制的传统来看,农村大多是同姓聚居,那些少有的一两户外姓人多半是倒插门,而在农村,倒插门女婿的地位并不高,更有些人耻于提及此事。
半响,夕阳西落,室内光线晦暗,宋慎想着对方为何还不做饭的问题,便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嬉闹声。
想到车子还放在外面,宋慎赶忙走出去,开了门,正巧被娇小身躯撞个正着,宋慎一把抓住对方胳膊,这才拉稳了对方。
抬眼看去,女孩子大约十六七岁,眉清目秀,见到宋慎从自家出来,便是怒目瞪着他,旁边小孩子早就叫开了:“你是谁?你怎么会在幽幽姐家里?来人呐,快来抓小偷!”
五六个小孩子一边叫唤着,一般跟着跑过来,拉住宋慎的胳膊大腿,像是八爪鱼一般,不叫他动弹。
宋慎见到小孩子只是抓稳他,也没有之外的行动,便也不好甩开,怕因此伤了他们说不清楚。
不过,在他抬眼之际,见到不远处一扇门本是稍闪了一丝缝隙,这时候竟是一下子关死了,这边吵闹着,那一家子似乎不愿多管闲事?宋慎眼中疑惑之色一闪即逝,不过,转眼救星便来到了。
“干什么!乱叫什么!那是客人!”李来听到叫喊,也跑了出来,开口训斥道。
小孩子两个抱着宋慎胳膊的小孩子,因为察觉到宋慎没有动弹,所以警惕性低一些,抱得不怎么紧,听到李来吆喝,便立马放开了,另有两个一男一女的孩子,把头都贴在了宋慎的大腿上,一边胡乱叫唤着,也没听清,直到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