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34章

西窗烛话-第34章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味道。

令我意外的是到车溪并非我原来想象的那条通往黄牛岩的道路,而是一路向前,从破烂不堪的水利渡槽下穿过,继续爬坡。猛然看见道路右侧气球高悬,小溪宛转,风景如画,方才恍然大悟;所谓车溪,就是姜泗溪的源头而已。这里的确没有来过,想想也是,就是这种穷山僻壤里,才是秀丽风景的所在地。

面包车停在号称宜昌旅游新十景的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门口。购票,每人38元,门票倒很新颖,为宜昌三峡的风光明信片。我们聘了一位只有15岁的导游小姐,圆脸,微笑,清秀,倒也有趣。车向前开,一段不宽的柏油路沿着溪边蜿蜒曲折,这里叫石仙谷,没甚看头,只是葱郁的低矮的小灌木丛布满窄窄的山谷。导游小姐介绍说,这条小溪以前鼎盛时曾有十三座纸厂,还有陶器厂和酿酒厂。因为有十三座水风车曾经在这里咿呀呀的转动,蔚为壮观,故曰车溪。

车抵巴楚故土园,一下车,一股田野的清香,农家的质朴扑面而来。巨大的水风车在溪边慢慢转动,迎着风,借着风的力量。纸坊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简陋极了,几个纸浆池,几把竹筛,就是全部家当。一个老人在做示范,儿子笨手笨脚的试了试,都未成功,大笑之中,众人鱼贯从一座铁索桥上穿过,来到陶吧。依然是原始的,没有动力,用木棍转动底盘,一块泥胚在那个做表演的小伙子手里迅速的变成一个古朴而简单的陶罐,小姨妈欲讨之,小伙子声明没法带走,才只得作罢。一条小溪边,有一座脚踏水车,大家跃跃欲试,最后还是儿子和小姨妈亲自上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提起来一点水。这是一个集体活动,飞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再次上车行不多久,就来到腊梅峡。新奇的竹制牌坊,从小水泥石墩上小心翼翼的跨过小溪的潺潺流水,一株大桂树迎面而立,看石碑方知这就是被吹嘘成“三峡丹桂王”。导游告诉我们,山谷深处,就是腊梅林,每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之时,腊梅就会绽放,如今是不想见到这样的美景的。只得默念主席的传世名篇:“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或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一阵锣鼓声把我们吸引,顺着木梯走进一栋吊脚楼的二楼,此处表演农家乐,也就是土家歌舞表演。很简陋的舞台,几盏灯光,几块幕布,十几排农村的靠背木椅,舞台两侧挂着“返璞归真”、“重拾野趣”的大字。六名妙龄少女身着红衣,载歌载舞,从采茶舞,竹竿舞,斗笠舞到女声联唱,二重唱,音域简单,变化不大,只是嗓音高亢,拉长嗓音用力喊叫罢了。唱的全是当地方言,不太好懂,努力去听,才知其中倒很风趣诙谐:“人家的哥哥穿皮鞋,我家的哥哥穿草鞋,跑的个劲呆呆。”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气氛十分和谐。红衣女子在表演高潮时给台下的客人敬酒,两位远道而来的姨妈都兴致勃勃的嗅到了苞谷酒的香味。

表演结束之后,顺溪而行,来到一开阔处,岩壁上红字书写“车溪狂欢节”,导游小姐自豪地告诉我们,中央电视台在此举办过篝火晚会,她是主要参与者。我们倒兴趣不大,匆匆一瞥而已。只是青翠的竹林,平静的溪流,如茵的草坪,还有地上残留的一些灰烬,才能叫人想象起当时的盛况。

然后是农家博物馆,就是一栋农家的平房。进门,天井,从左到右依次是纺房,农具房,厨房,烤火处,卧室,客房,还有榨房。完完全全一副山里富家风范。为了采购竹子,我不知跑过多少山里人家,这些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只有一个插满竹枝的所谓发射土铳的掩体倒是第一次见到。好动的小姨妈兴趣十足的叫上儿子,一起推磨,一起榨油,一起筛谷,虽然只是模仿,却也算是体验。农家小院里还有一座小小土地庙,笨重的米槌,已经没有多少刻痕的磨盘,以及惊人的石斗。老农在悠闲的赶着牛碾米,有游客花钱点燃山炮,一声巨响,山谷里回声隆隆,威震四方。

我们沿着来路回到面包车上,小路变窄了,柏油路变成砂石路。很颠簸,在这游客的一长排车鱼贯前进,山谷变得也狭窄了,什么娘娘泉,宝塔谷均无人感兴趣,继续向前,车行很久才看见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又有一片山谷中的开阔地,不知是猴年马月的大水冲刷出溪边有了成片平坦的农田,有了白墙青瓦的农舍,有了可以倒车的停车场,也有了房顶上的电视接收硅锅和无线天线。

下车后,跨过一座石拱桥向山边行进,“天龙云窟”的牌坊高耸在山前。U字形山势,拾级而上,母亲很快就气喘吁吁了,只得坐在一平台处小歇,其余的人继续爬山。所谓观音岩只是一凹进处,后人在此供奉了一座观音石像而已。沿着山腰的石板路向前,再爬几步阶梯,来到一山洞前,名为“水帘洞”。弯腰进入,名符其实,淅淅沥沥的山间碜水不断滴落,有惊又凉,洞内又窄又矮,路面有些湿滑,光线也不好。导游小姐指着一个通向外边的小孔告诉我们:“这就是小小水帘洞”。众人大笑。

奋步向上,山中有一平坦处,安放有几排摇椅,几桌石凳,向上望,山势险峻,藤蔓乱陈,只能看见小小一片天,称为“坐井观天”,倒也名符其实。好几个导游小姐此起彼伏的对唱起山歌来了,每每唱到末尾,所有游客异口同声的齐声唱道:“伙计”。群山四和,回声激荡,个个笑逐颜开。娇滴滴的女声合着众人放肆的叫喊,的确有趣极了,此情此景也真可叫做人间仙乐仙境仙音也。

进入莲花洞,这是车溪风景之精华,导游小姐这样介绍道。进去一看,除了大片的钟乳石在泉水日复一年的冲刷下,在灯光的映照下,俨然成为片片莲花,令人叹为观止以外,与三峡地区其他的喀斯特溶洞相比之下,也没什么特色。沿石阶下山,途中还有回音壁等景点,但绝好景致已经看过,只是匆匆一眼而已。

溪边石拱桥旁,有不少卖旅游工艺品的,都是当地的农民。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妻子买了一座竹制的水车留作纪念。一行人在一农家门前的场坪上吃午饭,土鸡,野兔,土豆片,家常豆腐,蒸鸡蛋等等,还有苞谷酒。所谓农家饭,就是有些野趣罢了。回望天龙云窟,深感此行不虚也。

现将梦里老家车溪的简介抄录如下,以作纪念。

秀美的车溪风景区,位于宜昌城区江南的土城乡,面积18。64平方公里,由八大景区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园,农家博物馆,腊梅峡,宝塔谷,天龙云窟,风洞,忘忧谷',其旅游特点可用一二三四来概括,一种主体风格'古朴自然的世外桃源';两大自然绝景'地质奇观,植物奇观';三种文化特质'民俗歌舞欣赏,农耕家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功能'猎奇探险游,科普考察游,休闲避暑游,民俗风情游'。

绿色深呼吸,车溪休闲游。带着憧憬,辟一处净土,看一线飞瀑,探一个溶洞,登一处险峰,听一曲山歌,观一场歌舞,喊一声号子,踏一回水车,划一排竹筏,品一壶腊梅茶,饮一杯苞谷酒,尝一碗懒豆花,围一堆篝火,宿一夜帐篷——

原作于2001年10月

飞越彩虹 走进东山村

上午八点就出门,上几级台阶,翻过鸦官铁路,擦过八二七建材市场,走常刘路,左拐,再走西陵二路上段,横跨四零三厂铁路专用线,从一些破旧房屋的巷道穿过,七转八拐,就是七一五所。这里我已经来过多次,也叫熟悉了。

走入绿萝路,上行不一会儿,就是宽阔的体育场路。四块水泥板,绿化隔离带,路边栽种的香樟树已经成荫。路的左侧是围墙围着的大片正在动工的住宅工地,右侧则是园林研究所。向前走不远,山上有一绿树成荫,花草茂盛之处,也许就是所谓的植物园吧。致使不见多少游客的踪迹,就如同脚下这条道路一样,车马不多,行人更是稀少。我想,在此居住,无疑就是世外桃源了。

只是一个长长的上坡,靠右的路边是市政协,居然搬到这个鬼不生蛋的地方。然后是陡坡上的城建学校,建得象模像样,只是已不是计划年代,学生还多吗?靠左则是城建档案馆。继续向前,开始下坡,四医院把大门转向这边来了,冷清了多年的肿瘤医院也熬出了头。T字形路口,径直向前,这里已是宜昌市体育运动中心。右侧是已变得陈旧的球类馆,还有还有些气势的体育场。若干年前,这里刚刚修成,首届三峡艺术节在这里举行开幕式,妻子带着儿子来过,归去后的兴奋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街边的行人越来越少了,但已有11路,18路公交车在跑了。快步向前,一边是三峡大学理工学院,一边却是轰轰烈烈的在新建香山花园的楼盘,我真的很佩服宜昌房产界丰富的想象力,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能强捏在一起。再向前,十字路口,一端通向七一零所,一端通向宜昌长江大桥的引桥,还是向前,前面就是公安局,还有交警指挥中心那高大的楼宇。宜昌公安局搬到这里倒是鸟枪换炮了。

决心向回走。在交警指挥中心前的一座斜坡走上了铁路线,还是单行道,一个C形弯,看着路人轻车熟路的纷纷快步走到我前面,真羡慕他们。边走边玩,在警备森严的消防大队前走下铁路,来到东山大道上。欣赏了一会儿已快要完工的长江大桥,斜拉式,中国如今几乎全是这一形式的,想必会比武汉的大桥省钱不少吧。引桥部分已经结束,主桥部分也只剩短短的一节了。

沿着电视大学走了一段,想了想,又决定沿着铁路走。只不过不再走水泥枕木上,而是走在路边的护坡,果然时间快多了,步履也轻盈多了。在白龙岗铁路桥边改道,钻进居民小区,来到白龙岗路,还顺着台阶,爬上高高的斜坡,草草看了看刚刚竣工的白龙岗游园,绿草茵茵,树木成林,颇有些情趣。

白龙岗路是一段漫长的上坡,沿路而上,有检察培训中心,三峡晚报,环保局,档案馆,然后就是已见规模的宜昌市委大院,遥想当年三峡省筹备机构就在这里,然后荒芜多少年,终于派上了用处。爬上坡,右转,右侧是修的极尽豪华的西陵区人武部,左侧尽是一排排七八层楼的住宅群,一栋已完工的高层建筑上飘动的大幅广告声称,政府定价1350元一平米。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体育场路。在城建学校前的Y字路口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爬上山看看,好大的陡坡,一口气向上,果然有些收获,这里就是东山村。有一个白龙岗集贸市场,继续向前,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些毫无规划,新旧掺杂,大小各异的民居,还有所谓的工业区。有富豪家私,中山家私,神农饮料,三峡运输机械,省移动客户中心,东山干部修干所,走上山脊,信步走去,还看见不少肮脏,可疑的小饭馆,挤满闲人的台球桌,居然还发现一只剩下一个小门面的东山粮店。站在用塑料搭起的凉棚下,望着眼前极平凡的一切,回想往事,不胜感慨。

开始下行,一路下坡,走过城建学校,穿过横跨体育场路的一座便桥,沿着古老的白龙井路下行,这里曾经来过,但印象不深,只是如今一边是肿瘤医院的围墙,一边是东山公园的围墙,抬头望去,林木葱郁,黄叶遮天,一路上几乎不见路人,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