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射雕之穿越成跟班的日子 >

第153章

射雕之穿越成跟班的日子-第153章

小说: 射雕之穿越成跟班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风寨的寨主赵青风是个老手,一眼望去,就知道王重阳所押运的车队里,起码有着四十万两以上的白银,而押运的,只是一个规模中等的镖局罢了。

    十五名趟子手,五个头目,根本不够他山上这百余名兄弟打牙祭的。

    ——这是一只肥羊!

    这就是赵青风的判断。

    他的判断很少出错,但是这一次他遇上了王中孚。

    这一年的王中孚,只有二十七岁,出道不过三年。这三年里,他几乎都在各处联络义军,所以江湖中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赵青风的青风寨,是王中孚成名的垫脚石。

    这一战王中孚几乎杀光了青风寨所有的人——这也因为青风寨的人都是血性汉子,都不怕死,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冲,就算赵青风都战死了,他的手下也毫无畏惧。

    王中孚杀光他们后,几乎成了一个血人。他也算是好事做到底了,索性杀上青风寨,把留守在寨子里的喽啰兵也干掉,然后把寨子里所掳来的不义之财,分一部分给老弱妇孺让他们带走,然后剩下的充实了王重阳的车队。

    不过在青风寨里,王重阳见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那当然就是林朝英。

    那时的她,还不懂武功,是随着家人搬家,路过附近时被青风寨打劫,一起掳上山来的。等到王重阳打破青风寨时,她的父母已经死了。

    林朝英此时正是年少萌动的时节,看到王中孚拔剑诛贼的样子,自然大为倾倒。王中孚对这个苦命的孤女,自然也是颇为怜惜,又听说她家是从金国迁往宋国的汉人,自然更为照顾。

    于是王重阳便索性顺路将她送回江南的亲戚家里。

    只是不知为什么,在五年后林朝英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却已经是一个令他万分惊讶的武林高手了。

    这种奇遇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所以王重阳一边惊讶,一边也重新审视起这个小姑娘来。

    当初送林朝英回她亲戚的家后,王重阳之后也曾特意去打探过,但是却没有什么下文。旁敲侧击地问问,却是因为她家原先的产业都被几个远房的亲戚占了,她一个十二岁的姑娘,无法与族中长辈抗争,只得吃了哑巴亏,最后居然不知所终了。

    王重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点自责——如果把她留在身边,也许会好一点吧?

    但是每当看到林朝英的眼神时,王重阳又不自觉得想要把她推远——因为那是一股热烈的、不可违拗的感情。

    王重阳有点惧怕这种一往无前的感情,他所学的武功,源自于道家,讲究的是清心寡欲,所以对于林朝英的感情,王重阳有一种下意识地逃避。

    但是林朝英却总是一直追着他,不管他是在江南,还是在江北,林朝英总是在他的身边,帮着他一起收集金国的情报,替义军传递消息,以及与金军作战。

    这一年正是金主完颜亮改元正隆,天下大赦的时候,王重阳要去北方探望几个原本被金军关在大牢里的抗金'③üww。сōm'志士。

    王中孚本想不通知林朝英,自己动身北上——因为实在不知是会不会是个陷阱,王中孚并不想让林朝英跟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林朝项的毅力——都出发五天了,林朝英居然还会从后面追上来。

    王中孚一开始想让林朝英叫自己一声前辈,最少也该是大哥,但是林朝英却总是直称其名。

    王中孚说过几次,林朝英却是倔得很,从来也不松口,王中孚也只得随她去了。

    “朝英,你怎么来了?”

    王中孚不得不停下脚步,看着从后面赶上来的林朝英。

    林朝英跑得似乎有些气喘,面上红扑扑的,甚是可爱,对王中孚瞪了一眼:“你为什么不等我?你就这么讨厌我么?”

    王中孚虽然在内心深处想远离林朝英,但是一见到她绝世的容颜,也不禁要为之倾倒,再加上她似嗔似娇的样子,哪里会说出煞风景的话来,只好道:“此次北上,也许风险很大,你还是留在江南的好。”

    “你认为我保护不了自己?”

    林朝英紧了紧手中的剑柄,王中孚看了,也只好苦笑一声:“唉,你武功虽然高强,但是江湖经验却是不足。我一个人行动,反而更方便。”

    林朝英却是不依不饶:“你的江湖经验多,正好教我嘛!”

    王中孚无奈,只得与她同行——其实,在听到她在身后的呼唤时,王中孚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不过这一次的北上,却让王中孚不得不承了林朝英的情。

    金兵果然布下了很大的埋伏圈子,只等着有人来联络他们。待得王中孚将几个友人联络在一起,并且纠结起一支队伍,准备一起南下投宋时,金兵忽地将他们团团围住。

    林朝英在这一战中与王中孚并肩作战,打了一天一夜,才与王中孚一起,杀出了一条血路,带着三五个仅剩的抗金'③üww。сōm'志士突围而去。

    都说在危难的时刻,人是最容易心动的。

    王中孚也是个人,也有心软的时候,与林朝英这一次的浴血奋战,让他也被林朝英坚强骄傲之下的情意所感动。

    林朝英不是没有机会自己一个人走,但是几次都咬牙在王中孚身边苦撑了下来——她为的是什么?报当年的相救之恩?

    王中孚当然不会这么想——林朝英眼中对自己的情意有几许,他并不是看不出的傻子。

    经过了这一役,王中孚算是彻底把林朝英当成了红颜知己——但是,要到更深的一步,王中孚知道,自己还并没有这个打算。

    林朝英的性子太傲,容不得自己有一点点说“不”的地方,而王中孚,也在多年的抗金'③üww。сōm'生涯中,把性子磨砺得倔强高傲无比,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他,或者凌驾于他的观念之上!

    由此而生的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让王中孚打动了无数人,让他们跟随他王中孚一起抗金'③üww。сōm',但是这股豪气,却是他与林朝英之间的致命壕沟。

    从此林朝英就一直跟在王中孚的左右,陪着他四处筹集军费和联络抗金'③üww。сōm'志士,两个人的感情似乎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亲近。但是王中孚却知道,自己对林朝英的感情,仍然只是朋友,不是情人。

    但是林朝英却是执拗,明知王中孚对自己的感情,仍然不放弃。或许在林朝英的心里,就没有她所不能征服的吧。

    这种傲气,究竟是林朝英与生俱来的,还是受到了王中孚的影响呢?王中孚在多年后也曾想过,会不会是她太崇拜自己,所以什么都想跟自己学,最后连脾气性格也变得一模一样了。

    虽然这是种很自大的想法,但王中孚总认为这是极有可能的存在——因为第一次遇见林朝英的时候,她并不是那样的。

    但是王中孚却没有想过,那时的林朝英,只是在他的想像中变他自己美化了——或者说,按着他自己的愿意去美化了。

    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小姑娘,又能有什么样的性格呢?

    时间匆匆地流逝,金主完颜亮“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雄心壮志,使得宋金双方再次正式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林朝英伴着王中孚,从西南的吴家军到两淮,甚至在采石矶,来回地奔波,无休止地争战,无数次地生死相依,让王中孚也不得不为林朝英对自己的深情动容。

    最后一战是在和州刺杀完颜亮——此时完颜亮虽然已经是众叛亲离,但是身边仍不乏好手,王中孚与林朝英在得手后不得已带着共同行动的群豪分散突围,结果二人就此失散。

    当王中孚再次遇到林朝英时,是在四川的沅江。

    王中孚与铁掌帮的上官明月一见如故,那是因为,他在上官明月的身上,看到了某些林朝英的影子。

    不得不说,这两个女人都有相像的一面,但是上官明月对于权力欲和抗金'③üww。сōm'事业的支持,比林朝英更为出自真心。

    王中孚这时错误地轻信了上官剑南,结果导致了铁掌帮的突袭,没有任何帮派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到了这种情况,他只能把上官明月作为人质留在后方,自己单剑去找上官剑南。

    上官剑南是一个高手,王中孚与他甫一交手,就知道如果在陆地上,自己大概要斗到千招外才能险胜于他,但是在江面上,结果只怕却要相反。

    但是王中孚不能后退——因为哪怕是他已经告诉了上官剑南,上官明月现在的处境,仍然无法打动上官剑南的心,反而让心有旁鹜的王中孚屡遇险招。

    王中孚为了振作精神,也是给己方的人打气,在比斗中发出长啸,但意外的是,长啸未消,就知到了不远处林朝英相合的啸声。

    林朝英的出现,总是这么的即时,这么的让王中孚欣慰——仿佛林朝英就应该在他身边一样,永远地支持他,陪伴他。

    林朝英就这样再次来到了王中孚的身边,与他联手打退了上官剑南。

    林朝英本是骄傲的人,但是为了王中孚,她可以暂时放下这份骄傲,与他联手对敌,以多打少。

    王中孚知道林朝英的性子——最近几年来,林朝英总是在明里暗里与他相争,王中孚只道是林朝英太过骄傲,但却不知,林朝英是想挫挫王中孚的性子和傲气,让他不要只想着军国大事。

    抗金'③üww。сōm'固然是大义,但是要任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是何等不易,林朝英并不是想让王中孚放弃,而是想让王中孚清醒一下,把他那颗抗金'③üww。сōm'的雄心,分一点到感情方面来。

    只是林朝英也错误地没有选择柔情,而是选择了想强压王中孚,让王中孚服输,然后甘心情愿地与她在一起。

    林朝英的师傅,乃是昔年虚竹子的女儿,虽然虚竹子性子仁厚,但是她从小在灵鹫宫长大的经历,让她的性格自然受到那些灵鹫宫中人的影响。林朝英在十二三岁时跟着她练武,性格的成长,自然也随之受到影响。用强势压倒对方,这是她所受到的教育,而她在练好武功后,曾回到故乡,把曾欺负过自己的亲戚都教训了一遍,当时一群人全趴在她脚下的情景,让她也坚定了强者才是唯一的信念。

    直到林朝英遇到琉璃时,她的这种信念才开始渐渐地产生变化,她的心也从坚硬渐渐地软化。但是这种变化来得太迟了,迟到她已经与王中孚完全决裂时才显现出来。

    王中孚其实也敏感地察觉到,这一次林朝英与自己的相遇,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但是他却没想到,这是林朝英对于自己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烦燥。

    王中孚没有适时地抚慰林朝英的情绪,是他此生最大的失策。于是一路上两个人不断地争吵和相互赌气,最后即便是琉璃,也无法同时劝解开两个人。

    王中孚在终南山的败北,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但是也的确让他心灰意冷。而出乎林朝英意外的,心灰意冷的王中孚,并没有收回他那个志在天下的雄心,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或许,王中孚本就不是一个适合花前月下的人吧。

    王中孚在终南山上修建了一座道观,在当年的九月初九竣工,王中孚也在这一天绾了发,出家当了道士,道号就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