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烟-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团光华似实似虚,在大殿中相持不下。
奇事发生了……袁紫烟摇动着头,秀发散落了下来,掩面覆白。
披头散发,使得天姿国色的美貌一变,神情有些诡异莫测。
只见她一双美巧的玉手忽然一阵急搓,向外推出,纤纤的十根手指突然早出了火苗,喷射出三四尺远。
火苗到处,黄云消退。
袁紫烟缓步行出了大殿。
第46页
第六回高僧术法
巧儿和莲儿跟在袁紫烟的身后,步履轻松,倒是走得从容,看不出她们有任何恐惧吃力的感觉。
袁紫烟踏出大殿,手上冒现的火苗也突然熄去。
字文成都和四位副统领虽然都亲眼看到了,但仍然无法确定那是真的火苗?还只是一种光影?
袁紫烟似乎很疲累,香汗淋漓,透湿了一身罗衣.有如在急流、狂涛中挣扎上岸。
已经停下脚步的字文成都突然快步迎了上来,道:“国师你受伤了?”
语气中充满着关切情意。
“和尚厉害!”袁紫烟苦笑道:“几乎被他困住了?”
宇文成都心中却是有些不信,暗道:那蒙蒙一片有如水气的黄色云雾真能困得住人吗?
抬头看去——
大殿中已全被黄色的雾云充满,任何景物都已无法瞧到。
字文成都心中一惊,忖道:这浓烟似的一团雾云,还真能把人困住不成?
目光一转,发觉身侧不远处一片青砖,暗运真气,右脚轻挑,半块青砖带着一阵轻啸射入了大殿的雾云之中。
字文成都算好了方位,用出了相当的内力,这块青砖应该击破供台上一尊佛像,然后洞穿大殿的墙壁而出。
但青砖投入那黄色雾云中,似是击在一片厚革之上,阻力奇强。深入不过半尺,竟然化作一团灰沫,消失不见。
字文成都震惊了!
这是什么力量啊,竟使砖石化灰?
想向袁紫烟请教,但回头一望,又使心神震颤不已!
只见紫烟闭目而立,一向嫩红的脸儿也变得一片苍白,似是在运气调息。只是由大殿中行出殿外,也不过一丈多些的距离,竟把她累成了这个样子。
自认识袁紫烟后,从未见过她如此狼狈的形象。
除了争取生命之外,袁紫烟不会在众多属下面前如此不堪。
字文成都招来四个副统领,低声道;“全力保护国师,我们非人之敌,但要先国师而死。”
抽出长剑,前行三步,挡在袁紫烟的身后,面对大殿门口。
萧雨、田当、凌云、刘飞鹏也亮出了兵刃,守在袁紫烟的四周。他们背对袁紫烟,明显地表示出一副拼死相护的决心。
忠臣、义仆,拼死护主的景象大概也是如此了。
四位副统领心中也都明白,袁紫烟抵拒不住的强敌,他们又何堪一击?
字文成都化作春泥为护花的关爱情意,下了这一首严酷的口谕,四个副统领也只好认命了。
“谢谢诸位!”
袁紫烟清柔的声音在耳际间响起!
字文成都回头看来,袁紫烟已尽复旧观,披散的长发也已经挽起,花容月貌似往昔。
字文成都低声道:“国师,全好了吗?”
袁紫烟飞起了两颊红晕,带着三分羞怩,道:“佛法无边,师父的告诫,诚不欺我,但三藏和尚可恶,不能饶恕!”
“国师,殿中无人了!”萧雨道:“唐三藏和李世民都已逃走了!”
他先看到大殿中的情势,就是这一刹之间,雾云散尽,景致尽复,大殿中空空荡荡,哪里还有人踪。
袁紫烟眨动一下圆大的眼睛,双目中突然放射出两道奇光。
恐怖的眼神给人一种利刃穿心的感觉,字文成都和四位副统领都不敢和她的目光触接,急急的转过头去。
“和尚,不要走啊!咱们还未决胜负呢!”
随着那荡漾在耳际的甜美声音,袁紫烟却突然不见了。
以字文成都等耳目之灵,也不知袁紫烟如何走的?奔向了哪个方位?
“听不到一点衣袂飘风之声!”刘飞鹏道:“轻功之高,已到了飞行绝迹的境界。”
原来,两人也不知道袁紫烟怎么走的?
萧雨道:“唐三藏、李世民已经走失,袁国师似是已摄敌而去,我们呢?是要留这里?还是要追觅踪迹有所行动?”
字文成都道:“看不出李世民、袁国师的去向,如何追觅敌踪?但此地不宜久留。”
“不用担心姑娘行踪!”莲儿道;“我们找不到她,她却能找到我们。总统领,若是觉得不宜在此地停留,换个地方等候姑娘。”
这座大殿留下了大多的疑问、古怪,久留必会惑乱军心。
于是,字文成都下令撤离了荒凉的古寺。
军马撤走,大殿一角处突然出现了身着黄袍袈裟的三藏和尚和供台上四尊佛像。
唐三藏合掌当胸,对着其中一尊佛像躬身一拜,一阵黄烟闪过,真相显现,化作李世民闭目而坐。
唐三藏道:“二公子,袁紫烟已被我行法引入歧途,但恐怕不能迷惑她太久,二公子请借此时机离去吧!”
“和尚佛法无边,何不随世民同往太原,你出家礼佛,立志以慈航普渡众生,自当先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小僧修禅,不懂法术,这袭袈裟为达摩祖师遗物,借用数日即将归还。今日一晤,结缘于二十年后,届时还望二公子能记得今日会晤之情。”
李世民道:“袁紫烟术法高强。袁天罡和李淳风都非其敌,和尚有以教我乎?”
唐三藏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番劫杀之后.天下有数十年太平岁月,二公子大愿可偿,小僧无能相助,但另有高人效命。
字文成都会在寺外埋伏,不过小僧也已邀人相助。这里有黑绢一方,请掩覆头脸,出寺去吧!”
李世民苦笑一下,道:“和尚既无出世之念,区区怎敢勉强。
只要苍生有幸,区区一人的生死何妨?”
接过黑绢,包住头脸,大步行出殿外。
可惜他没有回头张望.看一眼!他即会重回大殿。
“小僧修惮宗,立志取回千卷经文,光大我佛教义。术法一道,只觉得一点皮毛,聊备一格护身而已,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暗暗的低诵完心中意愿,突然张嘴吐出两口鲜血,急急伸手扶住了供台才稳住了身子。
如果李世民看到了,绝不会决然走开。
唐三藏的推断不错,字文成都果然在寺外布下了眼线,监视了四面八方。
李世民一出寺院,就落入了监视之中。
但李世民黑绢包头,虽然落入眼线的双目之中,但那人却无法肯定他的身份,也不敢轻易出手,现身阻拦,只好把讯息传报上去。
这确实是一批训练有素的武士,他们有一套传讯之法,用不同颜色的绢帕传出讯息的重点,重重传接,既快速也秘密。
字文成都撤离得并不太远,很快接到讯息。
第47页
田当、萧雨立刻上马,纵骑奔来。
但两人心中同时有着一个疑问,李世民躲在哪里?大殿中不见有人,两百武士满布廊厢,寺中绝无可供藏身之地。
如果那人不是李世民,那又会是谁呢?
怎么能够瞒着袁紫烟的耳目?
田当、萧雨最怕的是追的是唐三藏,小和尚能把袁紫烟斗得披头散发、身体受伤,要搏杀两人岂不是易如反掌!
萧雨、田当不怕人武功高强,就算遇上强敌,也可拼个两败俱伤,至少也可以支撑个二五十招,再招人帮手,来个联手攻敌或车轮大战。
但如遇上精通术法的人,那就全无招架之力了。
萧雨、田当两人心中虽有着相同的想法,但都没有开口说出来,照着眼线留下的路标追赶。
说了又如何?
徒乱人意啊?
马行如飞,已越过古寺,到了一岔路口处。
只见一个武士站在路口出神。
萧雨一勒马缰,道:“怎么停下来了?”
武士惶然地道:“不知道怎么追呀?”
“怎么回事啊?”田当道:“给我说清楚一些!”
看出了那武士是属于自己统帅的一队,田当非常不满。
武士慌悚地道:“追到了这岔路口处,一个人突然变成了两个人,一般的个头,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黑绢包头,却分行入两个岔路,属下不知道怎么追呀?”
萧雨呆了一呆,道:“有人接应!他们走了多久?”
“不过片刻工夫。”
“田兄,不能怪你的人,咱们分头追吧!”
萧雨替那个武士讲了人情,当先向右边的岔路追去。
“快去禀报总统领!”
田当吩咐过属下的武士之后,转身向左面岔道,放辔如飞。
这是一片广袤的田野,春耕未播,平时千里视界辽阔。田当极目四顾,看到了萧雨纵骑如飞,正全力追赶一个人影。
看到了前面的大道,也有一条人影,正施展陆地飞行功夫,向前奔驰,立刻加鞭飞奔追了上去。
轻身飞纵术,短程竞速,能够快逾奔马。但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很难和马的耐力相竞争。
何况田当等骑的马又是千中选一的好马。
大概黑衣人也感觉到了,自动放缓了奔行的速度,以免耗尽体力。
田当很快地追近五十丈内。
蒙面人突然停了下来,运气调息。
显是要尽快恢复体能。准备应战。
双方相距五丈左右时,田当突然飞身离鞍,一掠之势就停在蒙面人身前四五尺处,双方也同时剑出鞘,紧握于手中。
黑衣人静立未动,隐隐闻得他喘息之声。
这一阵放腿奔走,疲劳尚未尽复。
田当只打量那人身材一眼,已知不是李世民了,突然火上心头,大声喝道:“什么人?竟然冒充李世民,自寻死路。”
双刀齐挥,猛然攻上。
蒙面人也不答话,右手一翻,一把单刀飞射而出,“当”的一声,对开了双刀,力道十分强大。
田当双刀交错,攻势快如闪电,恨不得把蒙面人劈在乱刀之下,揭开他蒙面黑巾,一见他真正面目。
但蒙面人刀法纯熟,而且没有恋战之心,且战且退。
连攻了数十刀之后.日当已心中明白蒙面人不愿见人,但却功力深厚,是一位江湖高人,真打起来,不是一两百招内可以分出胜负的。
田当只好按下心头的怒火,集中精神拼战。
萧雨也遇上了同样的烦恼,快追上蒙面人时,蒙面人立刻转身接战,也是一把单刀,力敌萧雨的风花剑法,且战且退。
萧雨也由那蒙面人的身材看出,不是李世民了。
但那蒙面人刀法纯熟,内力深厚。
萧雨急剑快攻,只能逼得他连连后退,却无法伤得了他。
萧雨也同时发觉了黑衣人后退并非是全无章法,而是有一定的方位,离开了大道,向一处土坡上退去。
那里长满了荆丛、杂草,是这一片广阔平原中少见的一处所在。
它远离大道数里,突现在一片田野中。
萧雨看出敌人目的,但却无能阻止。
也无法改变蒙面人后退的方位。
事实上,萧雨心中已明白了。
蒙面人的武功就算差他一点,也属有限得很,他有着足够的自保能力,却不求胜敌,节节败退,掌握了退回方位。
怎么冒出了这么一个武功高强的蒙面人呢?
萧雨心中暗道:是留守候府中的勇士,救他们的小主人,却又不敢明火执仗和朝廷作对,用黑巾包了头脸?还是江湖上的英雄豪杰,闻得了李世民被擒解押人京的消息,聚会于此,设计救人?这些人是否和唐三藏和尚有所关连?
心事纷至沓来,萧雨手中的剑势变缓了。
蒙面人手中单刀也随着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