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

第50章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第50章

小说: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阳公主下嫁齐二爷多年方才得了一女,而在生宜瑄郡主之时伤了身子,这些年一直未曾怀上,二房至今没有可以承继家业的子嗣,景阳公主如何能够不着急?若是寻常人家,早便让身边的人怀上一个,只是景阳公主不同,她是公主,尊贵的身份以及无法低头的高傲,让她怎么也做不出这般一个丢颜面的事情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的身份,让她即便没有生下儿子,即便他不让丈夫纳妾,也没有胆敢指责她一句。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景阳公主和厉氏的身上,而结果却是两个极端。

这便是出身与地位的不同。

只有当人站在了某一个高度,方才可以有这个资格与某些世俗对抗。

即便是景阳公主心里也是存着不安,因而,她方才借由对齐明景好,从而拉拢宫中受宠的贵妃娘娘。

这般,她方才可以继续立于不败之地。

要得到,便是要付出。

景阳公主付出的将会是一辈子筹谋与应对。

窦氏并不赞同景阳公主这般的生存方式,作为女子,唯有儿子是最根本的,不过即便不赞同,她却也未曾说过一句。

有些事情,不适合说出口,一旦说出口,恐怕麻烦会更多。

许是提起了不愉快的话题,一路上,景阳公主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窦氏也想着方才多忧心的,也沉默不语,除了方才忧心的事情,窦氏还想着护国公夫人,她的嫂子对她不冷不热的态度,她明白,嫂子这般对待她是因为先前她未曾给出回信。

若是这次那冲喜的人选是国公爷为了对付护国公府而选的,那将来她必定要与娘家恢复亲近,若是娘家败了,那她在安国公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窦氏的心其实很矛盾,她不想因为亲近娘家而给自己惹麻烦让夫家厌弃,可若是没有了娘家,她便一无所有!

她需要借助娘家的力量,又不想让娘家连累。

虽然很自私,可是,天底下有那一个人不自私的?!

护国公府为了皇后可以豁出去一切,而为了她,却给予的很少,甚至索取的比给予的还要多,她这些自私又算什么?

窦氏这般安慰着自己,虽然让心头的愧疚减少,然而,却没有缓和心里的沉郁。

马车之外,风雪肆虐。

似乎是不祥之兆。

而这时候,护国公夫人正在昭阳宫中与皇后见面。

“先前因为事情闹得太大,国公爷不想给皇后娘娘添麻烦,便不让臣妾进宫拜见皇后娘娘。”护国公夫人方才坐下便开口解释。

窦皇后神色淡淡,雍容华贵之下看不出她的真实心情,“嫂子莫要说这些话,本宫知道这些年大哥为本宫做了许多,这次的事情,本宫也的确不适合插手。”

“娘娘不怪罪,臣妾便也放心了。”护国公夫人笑道,“不过此事这般落幕,倒也是有些出人意表,国公爷进宫前也曾交代臣妾,让臣妾问问娘娘的意思,是否要让人去查查这事。”

窦皇后端起了茶杯抿了口茶,“不必了,事情既然已经了了,也不必再平生波澜,请嫂子转告大哥,让他不必再插手这件事。”

护国公夫人应了下来,随后闲聊了几句,又犹豫了会儿,方才开口:“娘娘,这些年大姑奶奶也是艰难,还请娘娘莫要责怪她。”

窦皇后睨了她一眼,神色也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嫂子,本宫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本宫和齐贵妃的恩怨不会牵扯到姐姐身上的,不管如何,本宫还是相信手足情深。”

护国公夫人闻言,说不上安心还是不安心,只是这些话她若是不说,生怕将来真的会闹出什么事情来,最为重要的是,若是她不从中斡旋,国公爷定然会对她不满,“娘娘能如此宽宏,臣妾便也放心了。”

窦皇后笑了笑,却未达眼底。

有过半晌,护国公夫人便起身告退,至于冲喜之人出身商贾这件事,她一字未提。

待护国公夫人退下之后,窦皇后的面色便沉了一些下来。

一旁的近身女官碧痕见了,便道:“娘娘息怒,护国公夫人也是一心为了国公府好。”

窦皇后不冷不热地哼了一声,“她心里想些什么本宫很清楚,不过是担心本宫和大姐不和闹出些什么事端来,让大哥责备她罢了!该担心的不担心,不该担心的却一个劲起往这上面说,当年父亲怎么便给护国公府选了这样一个撑不起台面的宗妇!”

“娘娘息怒。”碧痕婉言安抚,“国公夫人许是不想娘娘担心,所以方才没有提及。”

窦皇后冷哼了一声,便没有再说什么。

碧痕犹豫会儿,窥了主子脸色半晌,然后问道:“娘娘可曾责怪”

话没有说下去。

窦皇后晃了晃神,半晌之后方才开口:“当年,大姐和本宫未曾出嫁之时如何等的要好,没想到本宫不怪大姐,一切都是齐瑾毁了的!本宫的一切,都是让齐瑾给毁了!”

“娘娘息怒。”碧痕劝道,“总有一日,娘娘定然可以让皇上看清楚齐贵妃的真面目的。”

窦皇后凄然地笑了一声,“今日合宫拜见,齐瑾借着身子不适不来,皇上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反而得知了消息匆忙赶去!即便齐瑾给她惹了这般多的麻烦,可是,他仍旧将她视若珍宝!碧痕,你说齐瑾她究竟在皇上身上下了什么样的蛊,让皇上对她这般痴迷!”

这些年,最让她痛心的不是齐瑾的背叛和构陷,也不是皇上不信她,而是皇上对齐瑾的态度,若是皇上是一个贪念女色之人也便罢,可他偏偏不是!

可是却不知为何便对齐瑾死心塌地!

“娘娘”碧痕不知道说什么。

窦皇后的哀伤也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她便是收拾好了心情,“冲喜一事是了了,只是为何会这般了,他们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我们尚且不知!碧痕,你让我们的人盯紧一些,不管是朝华宫还是慈安宫,都给本宫盯紧了!”

“既然娘娘有所怀疑,为何不让国公爷去查查。”碧痕不解。

“这件事若是没有牵扯到京城的名门闺秀,说到底也不过一件小事,先前大哥还有理由插手,可是如今却不同。”窦皇后正色道,“尤其对方还是商家之女!”

碧痕了然,“太后此次亲自出面赐婚,自然是为了护齐贵妃,只是选了这般一个女子娘娘,太后这般做”

窦家最忌讳的事情,京城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可是太后如今却这般做

即便敬懿太后真的未曾插手过这件事,不过,所有人都不相信,觉远大师叫出来的人选未曾经过敬懿太后的手。

“太后心里想着齐家本宫心里清楚,而且,如今本宫最为担心的还不是太后和齐瑾!”窦皇后眯起了眼眸,“本宫忧心的是镇国公府!”

“娘娘的意思是”碧痕有些愕然,“只是都已经这般多年了”

“本宫进宫之前父亲便曾交代过本宫,京城勋贵当中即便是安国公府本宫也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是唯独镇国公府不能!”窦皇后继续道,“当年明元皇后究竟是不是病死如今已经无从得知,可是,近百年来,民间都有传着明元皇后是为了给明诚皇后腾位子而死的,这样的消息,若是没有人在背后操控,岂会这般多年都没有消散?还有当年为何太祖皇帝摁不下这个谣言?!”

“娘娘是怀疑”

窦皇后沉默了下来,没有再开口。

碧痕见状,行了一礼,便下去办先前主子交代的事情。



慈安宫

敬懿太后已经换下了方才朝贺之时的朝服,换上了一身素净的袄袍,一如往常呆在了小佛堂内诵经念佛,外面新年的喜气已经与她隔绝了开来。

过了半晌,一个宫女推门而进,上前禀报:“启禀太后娘娘,淑妃娘娘带着承安公主前来给您请安。”

敬懿太后停下了敲打木鱼的手,沉吟会儿,方才道:“让人去告诉她们,便说哀家乏了,改日再见她们。”

“是。”那宫女领命退了出去。

敬懿太后没有继续诵经,而是选择了起身。

一旁的静安嬷嬷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太后可要回寝殿休息一下?”

敬懿太后摇了摇头。

“那奴婢扶太后到后堂的小阁休息坐会。”静安嬷嬷道,“太后这几日都没有休息好,今日一大早又忙着朝拜一事。”

敬懿太后点头,随后便自傲静安嬷嬷的搀扶之下进了后面的后堂,坐在了床边的矿床上。

慈安宫内设有地龙,因而只要不出门,都感觉不到冬日的严寒。

静安嬷嬷扶主子坐下了之后便欲张罗宫人准备茶点。

“别张罗了。”敬懿太后阻止了她,“这里是佛堂,用不着那般多的讲究。”

静安嬷嬷也没有说什么,领了旨意,“二少爷一事如今可以说已经解决了,太后为何仍是忧虑未消?可是忧心贵妃娘娘反悔?”

“明景在她心里的地位哀家清楚,即使她心里不愿意,但是为了明景也一定不会反悔。”敬懿太后摇头,“只是哀家没想到觉远大师最后会给出哀家这般一个结果。”

“既然太后心里不同意,为何不阻止?”静安嬷嬷似乎看出了主子心里的担忧。

敬懿太后叹息一声,“御史弹劾的折子已经堆满了皇帝的御桌了,若是再不快些解决,恐怕这个年大家都过得不安生!觉远大师的结果虽然不在哀家的预料之内,可是如今哀家也没有其他更好得选择,若是哀家不同意,恐怕她更是会怀疑是哀家下的手!可为何偏偏是一个商贾之女?!”

最后的话,说的极为的惆怅。

其中也像是带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太后许是多虑了。”静安嬷嬷低声道,“镇国公府即便心里真的还有什么,可是都过了这般多代了,便是再大的怨愤也该消除了,而且,如今皇上对镇国公府也是厚待,便说如今的镇国公,当年老国公病逝之时如今的镇国公不过是三岁,依着朝廷的规矩,没有及冠的世子是不能继承爵位的,当年镇国公已死,罗家便为了镇国公一位而争的你死我活的,后来若不是皇上一锤定音,破格将爵位让当时的世子承继,如今镇国公府怕早就换了天,甚至可能已经被收回了爵位,这般大的恩典,镇国公府岂会不感恩,反而是去追究着百年前明元皇后的事情?再者,即便是太祖皇帝,也未曾亏待过罗家!”

“哀家也希望哀家是多虑了,只是,当年先帝与”敬懿太后的话截然而止,神色也在这时候变了好几变,许久之后,方才幽幽道:“当年文熙皇后病逝之后,第一个奏请先帝立本宫为后之人便是当年的镇国公,这些年,镇国公府虽然从不参与朝政,但是镇国公府一直未曾没落,单单是这一点,便足以证明,镇国公府不容小觑。”

顿了顿,又道,“可偏偏,哀家如今没有的选择,除了以防齐瑾再生事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前不久皇帝跟哀家说过,想将承安指给明景。”

静安嬷嬷大惊,“可是二少爷他”

“哀家当时没有表态,皇帝也便没有坚持,可是,他既然动了这个心思,哀家便不能不防!今日淑妃单独领着承安过来,恐怕也是为了这事。”敬懿太后幽幽道,“如今将明景的婚事定了,皇帝的心思断了,齐瑾想用明景婚事拉拢京城势力的念头也同样断了,虽然哀家是迫不得已方才应了这门婚事,但是,却也是一举几得。”

“太后娘娘”静安嬷嬷犹豫了会儿,“其实即使镇国公府有那样的心思,于我们也未必没有好处,镇国公府因当年明元皇后而起的恨自然是撒在了护国公府上,于安国公府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