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

第101章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第101章

小说: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懿太后此举让齐贵妃滞留慈安宫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众人心里都明白,敬懿太后此次仍旧是护了皇后。

自从齐贵妃进宫之后,敬懿太后对待侄女以及皇后窦氏的态度便是很有意思,一方面,她对侄女齐贵妃是很好很看重,连带着对她喜欢的齐明景也是喜爱,不过,在皇后和齐贵妃有了冲突的时候,敬懿太后几乎每一次都是站在了皇后一方。

而敬懿太后这个做法,虽然得了一个没有偏帮娘家侄女的美名,但与此同时,不少好事者便将如今敬懿太后的举动与先帝早逝的文熙皇后连在一起,各种关于文熙皇后和敬懿太后之间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正面的版本便是敬懿太后和文熙皇后情同姐妹,所以放才会如此护着窦皇后,但也有反面版本,那便是当年文熙皇后之死与敬懿太后有关系,敬懿太后担心文熙皇后鬼魂来找她,所以不敢不护着窦皇后。

然而不管如何,宫中没有再传出齐贵妃是因为外面的谣言而滞留慈安宫。

她之所以仍旧留在慈安宫,是因为要给敬懿太后侍疾。

虽然此事并未将外面的谣言给押下去,不过却也是起到了遏制作用。

在整件事中,护国公府采取了不理不睬的处理方法,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与自己没有关系,而作为这件事中的受害者,安国公府除了齐贵妃在宫中有所反映之外,其他的人,也都没有丝毫的反应。

当然,安国公府内的人也并不是真的不在乎这件事。

虽然出事的人是三房,但是,整件事可以说是冲着安国公府来的。

自从齐贵妃入宫之后,安国公府和护国公府俨然站在了对立面。

虽然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但是,双方之间的嫌隙也是渐渐加深,如今出了这件事,安国公府若是不作出些反应来,便是向护国公府示弱。

作为安国公世子,齐兆觉在事情发生之后便准备反击,不过,还未动手,归田居里面便传出了安国公的话,让所有人不得因此事而生事。

齐兆觉虽然不明白为何父亲要这般做,但还是听从了父命,只能忍着静观事态的发展,后来,大皇子被建明训斥,于安国公府来说也是出了一口气,而于三皇子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他原以为事态会继续朝着于安国公府有利的方向发展的,可是没想到宫里面便传出了太后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态度已经是表明了。

齐兆觉憋足了气,可也不能直接发作出来,对敬懿太后安国公表示不满,当然,有气自然还是要发,于是,世子夫人窦氏就成了第一迁怒目标。

当然,齐兆觉也没有直接提及外面谣言一事,只是在齐明景婚礼准备上鸡蛋里挑骨头,责骂窦氏不尽心不将安国公府放在眼里,甚至还隐晦地表达了认为窦氏对护国公府的行为也是知情。

面对这样的指责,窦氏怒了。

“世子爷,妾身嫁到了齐家二十多年,从来都是一心向着齐家,在妾身的心里,夫家和娘家孰轻孰重,安国公府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其他事情,她可以忍,即便他再如何的无事生非,她也一样忍,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可是这件事

她无法忍下这口气!

若是在整件事中最难受的人是谁,那便可以说是安国公世子夫人窦氏。

护国公府是她娘家,窦皇后是她妹妹,可安国公府是她夫家,齐贵妃是她小姑,没有人比她更加的为难冤枉了。

好在,敬懿太后表明了态度了。

可她的心情还未好多久,便被齐兆觉寻了借口怒斥了一顿,实在无法再继续忍气吞声。

“这些年来,不管是宫中贵妃和皇后起了冲突还是宫外安国公府和护国公府起了嫌隙,妾身都是站在了安国公府这一边,弃娘家于不顾,娘家人背离说妾身忘本,妾身无话可说,可是,妾身付出了这般大的代价,得到的便是是世子爷的怀疑猜忌?!”

“你——”齐兆觉似乎没想到窦氏会给自己抬杠,面色一沉。

窦氏忍住了心中的酸楚,“三房娶亲原本和长房无关,即便妾身是安国公府的宗妇,但是,依着规矩最多也不过是从公中拿出一笔银子而已,即便是太后赐婚,但是也没有长房给三房准备婚礼的一切的规矩!因为三弟妹忧心明景的病,也因为世子爷交代妾身要多费心,妾身便将一切都给揽过来了!可是最终得到的却不过是别人的质疑和嫌弃,若是婚礼出了差错,世子爷是不是要说妾身故意的?是在和娘家合谋?!”

“窦氏!”齐兆觉怒喝道。

窦氏忍住了眼中的泪水,“既然世子爷如此不信任妾身,往后婚礼的事情妾身便不会在插手,妾身不想辛苦一场最后还落得一个心怀不轨的名声!”

说罢了这句话,便甩了帕子出了房间。

齐兆觉气的满脸铁青。

窦氏是真的撒手不管了,在齐兆觉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她便回到了院子内,随后便让身边的婆子将所有的东西都送去给姚氏,说往后的事情都让姚氏亲自去筹备。

随后,便借口说病了,闭门谢客,连让姚氏推辞的机会都不给。

姚氏没有立即接手,而是让人去问了丈夫齐兆安。

齐兆安考虑了半晌,最终的结论便是,三房的事情便由三房的办。

姚氏方才接手了一切,因为这样,她的时间都被占去了,而前去归田居的次数也少了起来。



敬懿太后传出了身子有恙,皇族勋贵命妇自然是要进宫探望,即便不一定得到召见,但是,去还是要去。

大皇子妃窦颐在消息传出的次日便进宫了,还把大皇子嫡长子杨曜给带上了。

“太后娘娘方才服了药,如今已经睡下了,还请大皇子妃先回去吧。”静安嬷嬷出来见了她。

大皇子妃闻言脸上没有一丝一毫意外以及不悦,只是认真道:“那臣妾改日再来,还请嬷嬷好生照顾太后娘娘。”

“奴婢遵命。”静安嬷嬷回道。

大皇子妃又说了两句关切的话,随后便带着儿子离开了慈安宫,便在慈安宫前不远的夹道上,遇见了同样前来探病的三皇子妃甄氏。

杨章和杨衍在朝中不对付,自然,身为她们的正妃,甄氏和窦颐也不可能亲如姐妹,而在朝中,杨章几乎什么都逊色于杨衍,只不过在正妃以及子嗣上面,却是将杨衍给甩了不止一条街。

大皇子妃出身护国公府,作为皇后世家,大皇子妃的相貌自然是数一数二的,而性情,至少在明面上是贤良淑德精明能干长袖善舞。

而三皇子妃甄氏出身武安侯府,也算是出身勋贵,只是,却远远不能与护国公府相比,而武安侯府又是京城勋贵当中出了名乱的一家子,若论相貌,甄氏只能说是清秀,甚至一般大臣家中的女儿也有许多长的比她好的,至于性情,虽然她不缺皇家媳妇需要的女德,但却若是为软绵,没有皇子正妃的气度。

而在子嗣上,杨章目前有正妃所出的嫡长子杨曜,还有两个妾室所生的女儿,如今侧妃肚子里也怀了一个,虽然至今为止只有一个儿子,但是,与杨衍相比,却是远远占据了上风。

杨衍两年前娶了正妃甄氏,只是成亲两年却一直无所出,因为皇家规矩正妃未曾生育,其他侧妃侍妾都不得生育,所以,目前为止,杨衍膝下犹空。

许是成亲两年一直无所出的缘故,甄氏的眉宇之间总是弥漫着一丝忧愁之色,而脸色,也显得有些病态。

两人在夹道上狭路相逢,自然避无可避。

窦颐见了甄氏并未上前,而是停下了脚步,等待甄氏上前给她见礼,她这般不仅是因为甄氏的脾性,更是因为打压了甄氏便是打了杨衍的脸面,当然,她这般做,也并未违了规矩,因为,她占据了长嫂的身份。

甄氏见了窦颐,似乎愣了愣,随后,方才上前,见礼:“见过大皇嫂。”

她身上穿着的是皇子妃的朝服,端庄贵气自然是少不得,但是,很多女人在按品大妆之后都会显得有些刻板少了灵气,只是甄氏却未曾。

即便是穿着皇子妃的朝服,甄氏的身上仍是流动着一丝灵气。

若说甄氏身上有什么是可以拿得出手的,那便是她的灵气,再加上了眉宇之间的那丝淡淡的忧愁之色,让她更是惹人怜爱。

不过,这些对于一个皇子正妃来说,可以说是不必要的。

皇家媳妇需要的是能够镇得住场的气势。

比如窦颐这般。

而窦颐,也恰恰是极为看不起甄氏这幅样子,在她的心里,唯有供男人玩弄的妾室方才会一脸狐媚样。

不过,看不起是看不起,妯娌之间的客套,她也未曾有所疏忽。

在甄氏见礼之后,窦颐回了一个平辈礼,“三弟妹也来看望太后啊。”

“嗯。”甄氏缓缓回道:“大皇嫂这是见过了太后了?”

窦颐摇头,“太后娘娘方才服药睡下了,三弟妹这会儿去恐怕也是见不着,不如改日再来吧。”

“多谢大皇嫂提醒。”甄氏淡淡道,“不过既然来了,总不好不进去。”

窦颐笑道:“那三弟妹进去吧,我还要带着曜儿去看看母后。”

甄氏看了一眼窦颐身后奶娘怀中抱着的杨曜,微微一笑:“一段时间没见,曜儿便这般大了啊。”

“孩子都是长的很快的。”窦颐笑道,“等三弟妹将来有了孩子,便会知道了。”

甄氏并未因为窦颐这句剜心的话而有丝毫的情绪变化,仍旧是微笑道:“承大皇嫂吉言。”

“好了,我还要去昭阳宫,便不和三弟妹说了。”窦颐笑道,虽然打击甄氏便是在打杨衍的脸,不过,凡事也是不能太过。

甄氏笑着送了她。

在窦颐一行人走远了之后,甄氏脸上的笑容方才渐渐消散。

“这大皇子妃太过分了!”甄氏身后跟着的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恨恨地道。

甄氏转过视线看着她,蹙眉道:“红缨,宫里面隔墙有耳,莫要乱说话。”

这叫红缨的丫鬟咬了咬牙,“奴婢是心疼娘娘!”

“傻丫头,不过是几句不疼不痒的话罢了,我还听不得?”甄氏笑道,“好了,进去吧。”

红缨脸上仍有不忿,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是。”

因为有了窦颐的话,甄氏也以为自己今日是见不到敬懿太后的,只是没想到敬懿太后却请了她进去,虽然疑惑,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低着头,恭恭敬敬地随着静安进了寝殿。

敬懿太后的病也不是完全的说谎,身子的确是有些不适。

而原因,自然是郁结在心。

甄氏进了寝殿之后,便见齐贵妃立在了敬懿太后的床前,虽然两人没有说话,但是,她还是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而敬懿太后也并未休息,而是靠着大靠枕坐在了床头。

“三皇子妃来了。”

见了甄氏进来之后,敬懿太后便开口道。

甄氏忙上前行礼:“臣妾甄氏拜见太后娘娘。”

“起来吧。”敬懿太后微笑道。

“谢太后娘娘。”甄氏谢恩之后起身,然后,转向齐贵妃行礼,“见过母妃。”

齐贵妃抬起头,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甄氏看了齐贵妃一眼,然后,转向敬懿太后,恭敬关切地问起了敬懿太后的病情。

“也没什么病,只是人老了,不中用罢了。”敬懿太后微笑回道,“难得你有孝心,静安,赐座。”

静安嬷嬷当即让人搬来了一张椅子。

甄氏自然不敢坐,连齐贵妃都不坐,她一个做人儿媳的如何敢坐,所以,再谢恩之后便一个劲地推辞。

敬懿太后笑了笑,“看,都是哀家老了,忘了贵妃还在这里,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