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风卷而去 >

第76章

风卷而去-第76章

小说: 风卷而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最后,景非激动得握拳砸在石桌上,发出砰得一声巨响,此一番言论正是惊得宣元公一身冷汗。

    拉住景非的胳膊,大声说道:“继续说!”

    景非见他已经跟上了自己的思路心中暗笑,继续煽风点火:

    “更与汉国利害的是其二,如若那燕国吞并了覃国,占据了关中肥沃腹地,便再无后顾之忧,他日挥师大军攻向山东各国,第一个遭殃的岂不是汉国!覃国对于汉国才真真可谓是齿唇相依!”

    景非一席话听得宣元公心惊肉跳,大大的危机之感如骇浪惊涛向他袭来,原来自己的错误判断曾让汉国陷入如此险境之中。

    再次打量景非一番,更觉此人出色,心中顿时大喜,万万没想到冥冥之中救国奇才已至面前,汉国复兴有望啊!

    “先生大智!”宣元公起身,对着景非正色一拜,道:“汉国该往何处?请先生教我!”

    景非见状急忙起身,也是一拜:“能得宣元公慧眼识珠,寒士景非甚幸!景非愿效忠宣元公直到永远!”

    “好个慧眼识珠!”宣元公大赞,拉着他继续往下谈。

    “现下汉国应该整顿军纪,以动治静!”

    “以动治静?”

    “五国虽有盟约十年之内互不进犯,但这句话如戏子之言,苍白无力!汉国应先发制人,攻打燕国。”

    “攻打燕国?”宣元公有些犹豫了,轻言刀兵恐怕

    景非心知他人老了做事就容易瞻前顾后,又劝道:

    “这一仗不止为了汉国更是为了宣元公!现在朝中大部分兵权都被前朝辅国老臣马光杰所掌握,

    他一直和您作对,汉燕联军攻打覃国时,您就极力阻止,结果他一意孤行致使汉国损兵上万,这样的人存在于朝野中,只会害了汉国!”

    说到最后,景非俨然一副奸滑相,挑眉说道:“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夺回兵权,宣元公为帅,小人愿为军师,为您出谋划策!”

    这话正是说到宣元公心坎上,待冷静下来后却又犯难了,两国交兵总要有些缘由,这无故发兵毕竟站不住脚,又问:

    “以何缘由发兵?”

    话音未落,就见徐伯带着个人急急跑了进来。

    景非展眉笑道:“宣元公何须发愁,这缘由不就来了嘛!”

    待两人至跟前,徐伯旁边的那人上前禀报:“大人,燕国突袭我西部重镇江城!”

    宣元公大愕,看向景非,叹道:“先生神算!”

    景非微笑点头,心中也是一惊,果然天佑大覃!可出口的话却变成:“恭喜宣元公,大事已成一半!”

    宣元公酣畅大笑,将那禀报战事之人推到景非面前,说:“你们认识一下,这位是于诚年,兵部郎中。老夫在军中的得力助手!”

    景非上前一揖:“寒士景非见过郎中大人!”

    “不敢,不敢,先生大才!小臣还有很多要想先生学习的。”于诚年谦逊回礼。

    他的目光不自觉转到景非的脸上,心中一阵盘算,在这几番对话间,他明锐察觉到此人非同一般,不仅是他出色的相貌,更多是因为宣元公很少赞赏门客,今日却对此人另眼相看,想来此人必定有过人之处,那么此人对覃国必成祸患!

    景非也细细打量着他,面前这人五官刚毅,双目细长有神,面相上来看此人必定为正直不阿之人,但他却趋炎附势于宣元公,全然一副奴才样,可见此人心思极深,他也许会是自己分裂五国最大的绊脚石!

    果然不出两日,汉国国君陈寂封宣元公为帅,于诚年为副将,门客景非为军师,发兵两万收复江城。

    汉国乃先朝后裔一向守旧礼,发兵之前发战书是惯例。待两万兵马到达江城边界时,景非却劝宣元公一鼓作气击退燕军,燕军果然不设防,被于诚年带领的五千铁骑打得落花流水,还一下攻取燕国五座城池。

    此番一战,宣元公对景非更是赏识有加,赏赐不断。他已经完全信任景非,将他看做是自己的左右手。

    于诚年本就是覃国的训练死士,从小就被派到汉国当细作,已有十余年,眼看着汉国已经走下坡路,谁想又来了个鬼才景非,他思度着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但在动手前必须要向覃王禀报,于是他趁月淡星疏之际,秘密潜入江城附近的林中放飞数只信鸽。左右细心观察无人跟踪后,策马返回汉军大营。

    待最后一阵马蹄声消失在林间,景非礀态闲淡地从树后渡步出来,取下信鸽绑于腿上的信函,展开一看,眉间却是一喜!

    那纸上鬼画符般写着几个不是字的字,景非在覃宫瀚文阁中翻阅书籍时曾见过,那是覃国的老语,现在只有贵族之间或是传递情报的时候才会使用。

    ‘原来他是覃国的细作!汉燕联军攻覃,一定也是他的手笔。’

    景非顿时心情大好,双手背后慢慢悠悠地往回走,刚到汉军大营哨口,便有一兵士等候,说是宣元公有急事请先生过去。

    ‘战事已毕,还能有什么事,难道是覃国开始攻打燕国了?’景非心中略有疑惑,但还是跟随着兵士踏进主帐。

    主帐内灯火通明,大小将令皆在列,于诚年也在其中,众人见景非走进帐中原本吵闹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他。

    宣元公怒发冲冠,双目圆凸,爆呵一声:“将景非舀下,拖出去斩了!”

    前一刻还礼遇有加,下一刻却翻脸无情,纵使机变灵敏的景非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被帐外冲进来的带刀近卫绞住双臂,摁跪在地上。

    “宣元公这是何意?景非的命不值一文,却也要个明白的死法!”景非回过神来大呼冤枉。

    “何意?”站在主位上的宣元公大手一挥,指着景非鼻子就骂:“津国趁我国收复失地,竟然举兵六万攻打我王城,现邯郸三面被围,这难道不是你景非的诡计!”

    于诚年怎能不抓住这个除去他的大好机会,上前一步说:“大人明鉴,此人一定是津国奸细,如若不然为何我们前脚出兵江城,津兵后脚就攻入王城!”一副要至他于死地的强硬态度。

    闻言,景非心中一沉,又是一郁,暗骂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于副将此言荒谬!”景非辩解道:“景非一片赤诚投靠宣元公,战事古无定律,津国出兵攻打王城小人确实不知,仅凭小人建议攻打燕国来订小人的罪,恐怕站不住脚,然而大人斩杀小人是小,伤了六国士子的心是大!此事传出去,又有哪国士子再敢投于宣元公门下!大人为景非一人损失天下英才,岂不是因小失大!”

    这人当真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察觉到宣元公显然已是被景非一席话打动,正在犹豫之际。

    于诚年大怒,劝道:“大人万万不可再被他的妖言所惑!”

    景非抢话道:“景非愿戴罪立功,带领一万兵甲夺回王城!”

    于诚年冷哼一声,道:“豺狼之心,焉知不会倒戈津国。”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攻击着,宣元公一时竟舀不准主意,如若景非当真是津国奸细,再损失一万精兵,汉国便再无回天之力了!

    “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副将于诚年监督小人!”景非话语中又添一把柴火:“大人不可再犹豫,时间是取胜的关键,否则”

    宣元公打断景非的话,手重重捶在桌子上发出一声巨响,大声下令:“好!就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胜利则赏,如果失败”

    “景非自当以死谢罪,于诚年大人必将小人的首级呈于大人面前!”景非双臂抬起向前正色发誓。

    此刻的宣元公忧心如焚,内心暗叹,现在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希望这个景非真是天降奇才,挽救大汉与水火中。

    王城已被燕军攻破,以汉国一万兵力对燕国六万兵力,旁人看来这明显是去送死,景非却有自己的一番思量,第一,为了保命;第二,邯郸一旦被津国攻下,恐怕弘儿和三娘会有危险;第三,

    他日汉国必是覃国腹中之肉,津国想趁乱独吞下汉国这只肥羊,景非自然不答应!

    景非自信有本事把汉国从津军嗓子眼里再拽出来!

    正是月初,月黑风高之际,元江岸边,燕国的西部重镇邕州外密林中。

    姬缭带领五十近卫赶到此处时,除听得潺潺江声大作,风摆丛叶的哗哗之响外再无其他,诡异的安静。

    正是大感意外之时,只见一骑覃士踏江而来,待那人走至姬缭跟前,才看清来者是绥缇。

    绥缇下马对着马上的姬缭抱拳一揖:“在下得王命秘密集结两千骑兵于此,听候上卿调迁。”

    姬缭下马回礼:“有劳郎中令。只是这兵马在何处?”

    绥缇闻言大笑,惹得姬缭一阵不自在。

    笑毕,绥缇手指元江对岸密林之中,说道:“覃军军纪严苛,难怪上卿疑惑,请看!”

    姬缭沿着他手指的方向虚眼看去,不由得精神一振,大惊、大叹、大赞道:“覃军果然六国之楷!”

    原来那两千骑兵和战马俯卧隐没在密林之中,黑压压的连成一片,竟然无一丝响动,人可训练有素,但这战马也如此听话一动不动,当真奇也!

    绥缇一声令下,两千将士翻身上马,动作整齐划一、英礀飒爽,在姬缭的带领下轻装疾驰,直扑邕州粮仓。

    83五国混战(2) 

    天将黎明,燕军正在酣睡之际,突闻鼓声大作,号角凄厉,满山遍野的覃军如黑影潮水般压了下来,绥缇率先冲入主帐,将驻守主将斩于马下,燕国步兵顿时惊慌大乱,自相践踏,溃不成军,一个时辰后天色大亮,燕军只有几千人突围成功,向元江以南逃窜,不至几里便有一骑覃国伏兵杀出,硬生生将燕国残兵绞杀在元江岸边。

    两路覃军迅速集结,饱餐一顿后迅速向元江最上游移动,越过燕国荡山,趁汉津两国争夺邯郸交战正酣之时,直插津国北侧边境库仑关。

    虽然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大戈壁,经常被北方胡人骚扰,但却是六国必争之地,原因就在于这里是俯视中原六国最佳的一处高地,想要统一中原必须从这里入手。

    汉国与津国边境。

    景非和于诚年带领着一万骑兵由江城出胡陵,进至流隙戈壁。

    烈日骄阳下,连赶两日路程,缺水断粮没有打垮汉军的意志,毕竟是挽救王城的战争,战士们不敢有一丝懈怠。

    “赶到王城最多三日,如今向西绕道流隙戈壁,岂不是又要耽误两日!”于诚年心中不解,忍不住问道。

    景非张了张嘴,伸出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结果吃了一舌的沙子,他只得和着原本就不多的唾液

    啐了一口,说道:

    “在这里留下五千骑兵,埋伏在流隙小道两侧高地,准备伏击逃窜的津军。”

    “逃窜的津军?”于诚年像是听到天大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眼下津军只怕是在汉王宫里纵情享乐,何来逃窜一说?”

    景非并不解释,继续说道:“此时津军疏于防备,正是突击的最佳时机。”

    “五千骑兵突袭六万步兵,你莫不是疯了!”于诚年咆哮道,他可不想陪着他去送死。

    景非冷笑一声,扯唇说道:“于副将如若怕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