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现代奇人续 >

第183章

现代奇人续-第183章

小说: 现代奇人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听完自己的父亲说了这么多,王国伟才算是真正的体会,什么叫做华夏的博大精深,既然现在知道,华夏是博大精深,王国伟也不会傻得去打扰自己的父亲,点点头,示意自己的父亲,可以说下面的了。
    老者看到王国伟的样子,才继续开始说道:“华夏的四大茶道,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第四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华夏茶道(二)
    王国伟听完自己父亲的话,马上就皱起眉头说道:“父亲大人,华夏的历史本身就源远流长,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不能够探索到的,至于华夏的茶道,我以前也多少知道一些,但是没有父亲大人你知道得详细。”
    老者点点头,笑着说道:“孩子,从你爷爷的口中,我也知道,华夏的奥秘不是我们能够探测到的,而你爷爷当时很喜欢品茶,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对茶道稍微了解一二,你要知道,品茶就如同品味人生一样。”
    听到老者的这句话,王国伟皱起眉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也不明白,品茶和品味人生,又有什么关系,想不明白,就一双迷惑的眼睛盯着老者,最后才叹道:“父亲,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关联。”
    老者点点头,直接说道:“那你就先好好的给我听一下,关于茶道的事情,华夏的茶道不光只有贵族茶道,还有就是雅士茶道,至于什么是雅士茶道,只能够自己听完,再体会里面的含义。”
    老者话一说完,直接开口说道:“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华夏古代的士便无华夏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华夏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华夏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华夏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华夏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华夏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陈,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华夏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的土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士,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士”创造了华夏茶道,原因就在此。
    听完老者的话,王国伟才点点头问道:“父亲大人,你这些话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是不是就是说,如果没有华夏古代的那些仕,就没有今天的雅士茶道?”
    其实老者自己也是照本宣科,他自己也没有研究过这些话的意思,就连其中提到古代的那些人,他也一个也不认识,现在听到王国伟这样问,才点点头,继续说道:“华夏的茶道博大精深,不光是只有这两种。”
    听完老者的话,王国伟赶紧问道:“那么父亲大人,不光是只有这两种茶道,那么还有什么茶道?”
    老者因为上了年纪的原因,想了很久才开口说道:“还有禅宗茶道和世俗茶道,至于世俗茶道,因为过了这么久,我也忘记得差不多了,禅宗茶道我还是多少记得一点,你马上就要去华夏,多了解一点华夏的这些历史,对你是有好处,没有半点坏处的。”
    王国伟点点头,就听见老者说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华夏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华夏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某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