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三杯茶葛瑞格·摩顿森 >

第4章

三杯茶葛瑞格·摩顿森-第4章

小说: 三杯茶葛瑞格·摩顿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暝谝黄稹5魑锻瓿珊螅
给摩顿森一块。摩顿森勉强一口吞下,满屋观众都满意地笑了起来。
哈吉又递给他一杯酥油茶,摩顿森喝下时几乎有点享受了。现在的摩顿森已经跨过门坎成为朋友了。
族长往前靠,把长着浓密胡须的脸直探到摩顿森面前说:〃奇咱哩? 〃那是一句外地人一定要懂的巴尔蒂话,意思是 〃怎么回事〃。
操着不甚熟练的巴尔蒂话,再加上比比画画,摩顿森告诉那些全神贯注盯着他的人们:他是个美国人,来攀登乔戈里峰(这引起听众一阵赞赏般的窃窃私语),他生病了,身体虚弱,历经艰难来到艾斯科里,想找一辆吉普车去离这里约八小时路程的巴尔蒂斯坦首府斯卡都。
先前漫长劳累的行程,加上绞尽脑汁的说明,用尽了他最后的气力。现在,温暖的炉火、柔软的垫子、陌生人的友善和关心,还有一路上拼命压制的筋疲力竭终于淹没了他,他倒在了舒适的睡垫上。
〃没特艾斯科里(不是艾斯科里),〃哈吉笑着说。
他指指脚旁的地面, 〃科尔飞。〃
哈吉的话让摩顿森像弹簧一样挺起了身体。他从没听说过科尔飞。尽管他读过所有喀喇昆仑山脉地图,甚至仔细研究过其中的几十张,但他确信从未看到过这个地方。他强打精神,解释自己必须赶到艾斯科里去见一位叫穆札佛的人,一个身上扛着他所有财产的人。
哈吉有力的手紧抓着客人的肩膀,把他按回枕头上,又把略懂西方语言的儿子塔瓦哈叫来做翻译。 〃今天走到艾斯科里。。不去。。大问题,半天多。。辛苦路。〃除了没有胡子,塔瓦哈简直是他父亲的翻版。〃印沙安拉(如果安拉愿意),明天哈吉·阿里。。派人去找穆札佛。现在你睡觉。 〃
天色渐暗,哈吉站了起来,挥手赶屋顶上的孩子回家,壁炉旁的人群也渐渐散去。虽然焦虑满怀,对再次迷路感到十分沮丧,心中满怀孤独无助的感伤,摩顿森最后还是放弃和这些思绪抗争,任自己沉沉睡去。
三 〃进丏与完美 〃
〃告诉我,如果能为你们村子做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
〃尊敬的先生,你们在力量和耐力上实在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我们也不羡慕你们不安的灵魂——也许我们还比你们快乐些。在你们拥有的所有事物当中,我们最渴慕的就是让孩子上学。 〃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夏尔巴人乌尔奇恩的对话,节录自《云端上的校舍》
有人给他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摩顿森舒服地蜷在被窝里,奢侈地享受着温暖。从春天以来,他这还是头一回睡在室内。借着壁炉昏暗的炭火,他
看到了好几个正在睡觉的身影。鼾声来自房间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地响,他翻个身,也加入了合奏。
再次醒来时,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天花板上的方窗透着蓝色的天光。哈吉的妻子莎奇娜见他醒了,给他端来一杯 〃拉西〃(酸奶)、一块刚烤好的 〃恰巴帝〃(薄煎饼)和一杯甜茶。她是第一位接近摩顿森的巴尔蒂女性。摩顿森觉得莎奇娜有着他见过的最和蔼可亲的面容——皱纹的线条表明,笑纹长年在她嘴角和眼角驻扎,而且持续延伸,直到占满整个脸庞。她把长发精心编成藏族妇女传统的辫子发式,头戴镶有珠饰、贝壳和古钱的羊毛帽 〃乌尔得瓦〃。莎奇娜站在一旁,等待摩顿森品尝早餐。
他咬下一口热腾腾的 〃恰巴帝〃,然后把它浸到 〃拉西〃里,狼吞虎咽扫光眼前的食物。再将甜茶一饮下肚。莎奇娜满意地笑了,又给他端了一份。如果当时摩顿森知道,糖对巴尔蒂人来说是多么稀少珍贵,当地人是多么节省用糖,他一定会拒绝第二杯甜茶。
莎奇娜离开后,摩顿森开始打量房间,陈设简
单得几乎可以用〃贫困〃来形容:墙上贴着一张褪色的瑞士农舍海报,上头有青青的牧草地和野花;除此之外的家当,从煮得泛黑的炊具到几经修补的油灯,都是因为实用才存在的。摩顿森盖的厚棉被是用上好的枣红丝绒做的,还缀着小镜子;其他人盖的则是羊毛薄被,上头只随便缀着现成的零碎布料。哈吉·阿里一家显然把最好的东西让给他这个外人用了。
下午稍晚时,摩顿森听到有人大声喊话。他混在看热闹的村民们中间,慢步走到俯瞰布劳渡河的峭壁上。河上方大约六十米处有根钢索吊着一个箱子,一个人坐在箱子里,正努力把自己拉过河。与沿着河往上走然后再过桥相比,这种过河方式能节省大半天时间,但如果失手坠落,代价就是必死无疑。
箱子来到峡谷中央时,摩顿森认出那人正是穆札佛。他窝在窄小的缆车里,身下是摩顿森再熟悉不过的巨大背包。所谓的 〃缆车〃不过是个用碎木片拼成的小箱子。
这一次摩顿森对穆札佛的 〃拍背〃礼早有准备,他忍住了,没有咳嗽。穆札佛退了两步,上下打量着他,眼睛潮湿了,举手朝天喊着 〃安拉乎艾克拜尔! 〃然后用力抖动双手,仿佛真主赐下的珍馐已经在他脚边堆起。
他们到哈吉家中享用 〃毕安够〃烤鸡大餐。烤鸡肉又硬又老,就像饲养这些家禽的巴尔蒂人一样结实。用餐过程中摩顿森才知道,穆札佛的名气已经响遍喀喇昆仑山脉。三十多年来,他是这一地区最好的高山向导之一,见多识广,成就显赫。这其中包括跟着美国登山队在 1960年首登加舒尔布鲁木峰。但让摩顿森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谦虚,他们同行期间,穆札佛对自己的这些成就只字未提。
摩顿森郑重地交给穆札佛三千卢比,这远比他承诺的要多,并且答应等自己完全康复后,一定去拜访他的村庄。当时他完全没料到,接下来的十年,穆札佛将一直停留在他的生命中,用那双带他避开雪崩与断崖的坚定臂膀,引导他穿越人生中的一道道艰难险阻。
摩顿森和穆札佛再次上路,与达斯尼会合,然后搭上吉普车,开始前往斯卡都的漫长旅程。饱餐一顿,在一家叫做 〃乔戈里〃的汽车旅馆酣睡一晚,享受平凡生活的快乐后,摩顿森却觉得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要他回到喀喇昆仑山脉。他觉得自己在科尔飞找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于是不久后又搭车返回了科尔飞。
住在哈吉家时,摩顿森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晚他都会在科尔飞周围散步,身边跟着一群孩子,抢着牵他的手。这个沙漠绿洲般的小山村让他体会到在岩石遍布的荒凉山区求生的艰难。尤其是全凭人力挖出的上百条渠道,这些沟渠将融化的雪水导引到田地和果园,令他惊叹不已。
走出巴托罗冰川、脱离险境,摩顿森才意识到自己能活下来有多么不容易,他已经变得无比虚弱,几乎没办法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到河边。当他终于来到河边,脱下衣服准备在冷冰冰的河水里洗个澡时,差点被自己的外表吓坏了。 〃手臂简直细得像根牙签,根本不像我自己的手。 〃他回忆道。
气喘吁吁地回到村里,他觉得自己就像村中的老人一样孱弱。那些瘦弱不堪的老人们在杏桃树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抽着水烟筒,吃着杏桃仁。每天结束一两个小时的散步后,摩顿森就会筋疲力尽地回到哈吉家的被窝里,然后开始仰望天空。
村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一天,他下令把村里珍贵的〃邱可拉巴 〃(大山羊)宰了。四十个人合力将山羊瘦骨间的碎肉都剔了下来,然后又用石头把羊骨敲碎,刮出骨髓。看到村人吃羊肉时狼吞虎咽的样子,摩顿森体会到这顿大餐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弥足珍贵,他们一直生活在饥饿中。
来科尔飞之初,他以为自己闯进了香格里拉之类的人间仙境。许多路过此地的西方游客都会有种浪漫情怀,认为巴尔蒂人的这种生活,比遥远的发达国家更加纯朴美好。早期的西方游客,为这儿取了个浪漫的名字: 〃杏色西藏〃。
〃巴尔蒂人真有享受生活的天赋。 〃1958年,马瑞尼造访艾斯科里后,赞叹之下写道, 〃老人们坐在阳光下抽着图画般的水烟管,中年人则在桑树荫下
操作着原始织布机,带着一种生命经验历练出来的沉稳。还有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温柔细心地为彼此清理身上的虱子。 〃
〃我们感受到全然满足、永恒安详的氛围。 〃他又写道,〃这一切不禁让人疑惑:难道生活在无知中,不知道有柏油路、汽车、电话和电视的存在,不是件更美好的事情吗?活在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就如同生活在极乐之中? 〃
马瑞尼造访艾斯科里三十五年后,巴尔蒂人依旧忍受着传统闭塞的生活。才在村中待了几天,摩顿森就开始明白,科尔飞绝非西方人想象中的伊甸园。村里每户人家中,至少有一位成员患甲状腺肿或白内障;马瑞尼所羡慕的孩子们的姜黄发色,其实是恶性营养不良的结果。每天,村长的儿子塔瓦哈从村里的清真寺晚祷回来后,摩顿森会和他一起散步,交谈中摩顿森得知,离科尔飞最近的医院远在斯卡都,至少得走上一个星期的路才能到。因此,村里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儿活不到一岁的生日。
塔瓦哈告诉摩顿森,七年前,他的妻子萝奇雅
就是在生下唯一的女儿嘉涵时难产过世。那床让摩顿森深感荣幸的镶镜丝绸被,就是萝奇雅的嫁妆。
摩顿森不知怎样才能报答这家人的恩惠,但自己至少要有所表示。他开始把手头的东西送人。户外水壶和手电筒之类实用的小东西,对夏天经常长途跋涉放牧的巴尔蒂人来说很宝贵,所以他给了阿里家族;给莎奇娜的礼物是露营炉,它可以用容易找到的煤油当燃料;他把酒红色的抓绒衣披在塔瓦哈身上,强迫他收下,即使这件衣服的尺寸太大了;送给哈吉的是挪威制的海利汉斯防寒夹克,这件夹克曾帮他在乔戈里峰的低温下保持暖和。
但他最有价值的礼物,其实是登山药箱里的药品,以及担任护士时接受的急救训练。
随着体力日渐恢复,摩顿森在陡峭山路上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以便尽力满足村民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他用抗生素药膏治疗村民的开放性溃疡,将感染的伤口切开,然后挤出脓汁。他所到的每户人家,屋内深处都有双恳求的眼睛望着他。多年来,巴尔蒂老人们应对各种病痛的方法,就是默默忍受。
即使摩顿森能做的有限,他还是尽量帮村民们接好断骨,用止痛药或抗生素帮他们多少减轻些痛苦。
摩顿森的名声慢慢传开,科尔飞周遭的村落也开始有病人派亲友来请 〃葛瑞格医生 〃——后来整个巴基斯坦北部都这样称呼他——虽然他解释了很多次,自己只是护士,不是医生。
在科尔飞时,摩顿森常觉得小妹克莉丝塔就在身边,尤其是和村里孩子相处的时候。 〃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每一件事物都要经过挣扎。 〃摩顿森说, 〃他们让我想起克莉丝塔。就连最最简单的事物,克莉丝塔都必须努力挣扎才能获得。还有她的坚忍,不管生命丢给她什么样的考验,她都会安然接受。 〃他决定尽量多为他们做点事情,也许回到伊斯兰堡的时候,他可以用最后剩下的钱买些课本或教材送给学校。
睡前躺在炉火旁,摩顿森告诉哈吉,他想参观科尔飞的学校,却看见阴霾掠过老人刀刻般的脸。拗不过摩顿森的坚持,村长终于同意第二天一早带他去看学校。
用过熟悉的早餐〃恰巴帝〃与茶后,哈吉带摩顿森走上一条陡峭的山路,来到布劳渡河上方两百多米一处开阔的岩石平台上。景色美极了,布劳渡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