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776章

醉枕香江-第776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诗歌集,而是一本评论政治的杂文集。”
    诗歌和政治在林宥伦看来根本就是两个向度的东西,张晓波如果说这是一本通俗小说,甚至养生保健食谱这一类的工具书林宥伦都不会有现在这么惊讶。
    张晓波一个诗人出身的人,却偏偏写了一部评论政治的著述,这多少给林宥伦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当然人是董千里推荐过来的,林宥伦当然不会就这样轻易的下结论,所以他翻开了那份书稿,引入眼帘的标题却让他愣住了。
    《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
    这标题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
    林宥伦并不知道,他这么一皱眉,却给张晓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张晓波很清楚他这本书里写的是什么,也清楚对于林宥伦如果出版这本书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心里对这趟香港之行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把握的。
    就在张晓波惊疑不定的时候,林宥伦却已经想起了这本书的出处,因为在他印象中,《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只是这本书的一个副标题,这本书还应该有一个更出名的主标题。
    带着这样的认识,林宥伦继续往下看去,很快就印证了心中的猜测。
    大约十多分钟后,林宥伦合上了手里的书稿。
    张晓波见状,心想着完了,林宥伦才看了这么一会儿就停下来,显然对出版这本书不会有态度的兴趣。
    但是林宥伦的反应却出乎了张晓波的意料。
    “张先生,你这份书稿很有意思,给我两天时间,我会把它认真的看完,届时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事情陡然之间峰回路转,张晓波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虽然林宥伦没有立刻就答应,不过看他的态度,至少让张晓波看到了几分希望。
    从林宥伦办公室离开的张晓波,心情带着一点点小激动,但是留在办公室里的董千里却显得有些担忧。
    张晓波一离开,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林先生,你真打算出版这本书?”
    “董老觉得这书写得不行?”
    “有些观点是不错,但是太过激进了,而且险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占了上风,对问题缺乏一些理姓的认识和思考,而且”董千里看了林宥伦一眼,见他没有任何表态,这才放心地继续说道:“这样一本带着浓烈民族主义色彩的书,在香港实际上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港人现在连对大陆的归属感都还没有找到,更不要提对种种偏激的民族主义产生共鸣,而且香港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经济成就,所走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正是书中大力批判的,出版这样一本书,市场前景黯淡都是次要,关键是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作为《明报》主编,董千里对林宥伦的政治立场是很清楚的,这本书经由林宥伦的手在香港出版,大陆政斧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真的很难说,弄不好还会影响到林宥伦苦心经营的上层关系。
    另一方面,这本书在香港出版,肯定会带来不小的争议,偏偏林宥伦又树大招风,所以这种事最后肯定会扯到他的头上。
    单凭这两个观点,就足以让董千里反对这本书的出版,而要是林宥伦告诉他,这本书以后在大陆出版曾创造销售记录,但是此后却一度被禁,估计董千里会更加的反对。
    “董老不比担心,这件事我有自己的考虑,书稿就先留我这里,两天后我会亲自去和张晓波谈。”
    林宥伦的决定并没有出乎董千里的意料,因为从林宥伦留下张晓波书稿的那一刻,董千里就有预感这个结果,但真正得知林宥伦的决定,他还是有些无奈。
    董千里很清楚林宥伦的姓格,所以他没有再劝,不过走的时候他却找到了林智玲,单独和她聊了一会儿。
    林智玲推门进来的时候,林宥伦正在看张晓波留下的那份书稿,头也没抬就问:“董老已经走了?”
    林智玲表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劝一劝林宥伦。
    “我觉得董老的担心不无道理,你还是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的。”
    林宥伦抬起头看了林智玲一眼,“刚才董老都和你说了?”
    林智玲点点头,这般这本书在她看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弄不好还会影响到和大陆中央政斧的关系,她实在想不出林宥伦有什么必要要去做这件事。
    “我出版这本书,并不代表我同意上面的观点。”
    林宥伦才说了一句,就立刻遭到了林智玲的反驳。
    “但是别人不会这么看,他们只会觉得你很赞同这本书上的观点,所以才会去做这件事。”
    “什么时候你变得这么关心我了?”
    林宥伦嘴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题外话,气得林智玲直跺脚。
    “你少自作多情,我是担心你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我要再找一份比现在待遇更好的工作会比较困难,仅此而已!”
    “真的?”
    林宥伦盯着林智玲的脸看了两秒,见对方没有任何的表情回应,这才无奈地耸耸肩。
    “好吧,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知道出版这本书肯定会带来一些争议,虽然大部分是针对这本书的内容,但少部分也可能指向我,而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然我就没有理由去做下面的一件事。”
    “下面的事?”
    林智玲满是疑惑地看着林宥伦,不过却没有从他那里得到想要的答案。
    “这件事暂时保密,对了,等到下午你联系一下张晓波,和他约一下明天见面的时间,同时也转告他,这本书我可以帮他出版,不过书的名字要改一下。”
    “改书名?”林智玲一脸不解。
    “现在这个书名太直接了,而且也不够吸引眼球。”
    林宥伦的回答让林智玲有些无语,这又不是小说,难道林宥伦还指望它能卖出几十万册?
    当然怀疑归怀疑,出于下午和张晓波联系的需要,林智玲还是问了一句:“什么名字?”
    “《中国可以说不》!”
    ——
    《中国可以说不》是争议很大的一本书,但是不能否认它当年出版的时候真的引起很大轰动,当然对这类书感兴趣的朋友,我更推荐《奇迹的黄昏》,作者是袁剑老师。
    这本书在大陆一直没有能够出版,不过网上是找得到的,而且袁剑老师的老婆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就是《非诚勿扰》里面的黄菡。(未完待续。)



第1011章 后手
    张晓波没有想到林宥伦这么快就会作出回复,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林宥伦一上来就要他改书名。
    挂掉电话之后,张晓波在心里反复琢磨着《中国可以说不》这个名字,尽管这个名字有模仿《日本可以说不》的倾向,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比之前那个冗长的标题更吸引人。
    就在张晓波还在为这件事犹豫的时候,林宥伦已经坐在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社长黄立成的办公室里,正在说的也就是《中国可以说不》这部书稿。
    黄立成得知林宥伦的来意之后快速地翻越了书稿的目录,凭着多年宣传工作的经验,他已经意识到这份书稿的不同寻常之处。
    “林先生说这部书在大陆尚未获得出版许可?”
    “据说是遇到一些阻力,大概是因为书中的观点有些偏激了,不过我相信笔者的立场和出发点都是好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林宥伦放下手里的茶杯,淡淡说了一句。
    “只是有些偏激吗?”黄立成心中暗暗摇头,如果事情真的如林宥伦所说,那么这本书也不会曲折的绕到香港来谋求出版,而且从刚才那些目录上的标题来看,这本书的立场是很有问题的。
    看透了这一点,黄立成反而更加的疑惑,对于林宥伦的立场黄立成是相信的,林宥伦能在出版这本书之前提前和这边打招呼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可其中蕴含的麻烦难道他就看不到吗?
    黄立成摘下眼睛,有些无奈地朝林宥伦苦笑说:“林先生可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黄社长不要误会。我并不是想要找你帮忙推动这本书在大陆那边的出版。只是和你说一声。免得到时候香港出版这本书时你们心理上毫无准备。”
    林宥伦这话却是让黄立成有些意外了,专门跑这么一趟就为了告知他们一声,这理由未免也太轻松了一些。
    而且从林宥伦刚才的话里,黄立成还听出了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他有足够的把握相信这本书最终是可以在大陆出版的。
    “我很好奇,林先生为什么就对这本书这么有兴趣?”
    林宥伦的立场虽然是亲大陆的,但这些年他的政治态度一直都很模糊,在这之前对有关于政治方面的活动他都是能避则避的。这次却主动的参与进来,这是黄立成另外一个不解的地方。
    “在黄社长看来,这本书的某些议题可能已经触及到了敏感话题,但我却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本书,把它当作一种别样观点,而不是将它当作毒蛇猛兽一般提防。”
    在林宥伦看来,《中国可以说不》所反应出来的观点,实际上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从准官方意识形态向民间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中国可以说不》。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中国“愤青”的启蒙之作,尽管这其中掺杂了很多不理性的因素。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确实需要有一部分这样的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立成这个时候算是看出来了,林宥伦这次来应该还别有目的。
    “林先生这次来,应该不光是为了来和我讨论这本书的问题?”
    “黄社长果然慧眼如炬。”林宥伦点点头,“如果只是单纯的讨论这本书的出版问题,我可能不会这么亲自来找黄社长,主要还是这本书让我生出了一个想法,我想要拍一部探讨有关于国家崛起这个话题的电视纪录片。”
    这个消息可谓是让黄立成忧喜参半,喜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大陆政府几次有意邀请林宥伦再拍类似的纪录片,最后都被林宥伦委婉的拒绝,这次难得他主动提出来,看他样子也不像是在开玩笑;忧的却是林宥伦要拍的题材,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碰到雷区,实在是让黄立成有些担心。
    似乎是看出了黄立成心中所想,林宥伦接着就补充说:“黄社长不必担心,这个议题我并不准备拿中国做分析的例子,而是九个发达国家的大国崛起之路来做总结分析,以一种国际视野来看待外国的发展模式,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以期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一些镜鉴,名字我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大国崛起》。”
    林宥伦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黄立成这才真正看清了他的意图。
    出版《中国可以说不》必然会给林宥伦带来一些争议,而解决这些争议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去和别人争论,而是自己拿出一种观点来表明立场,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从林宥伦提到的种种构想来看,这部电视纪录片应该是希望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主题思想和《中国可以说不》是截然不同的。
    在黄立成看来,拍摄《大国崛起》就是林宥伦“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所以也没有从其他方面去想,实际上林宥伦的企图并不止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