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硝烟散尽 >

第136章

硝烟散尽-第136章

小说: 硝烟散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冲在前面的人往往被流弹击中的可能性最高。”他乖乖跟在陈沂生后面。在他看来,虽然陈沂生令他讨厌,但是此时此地,谁的后背也不如老陈的更安全。 

  陈沂生可不知道刘为国的小算盘,他边跑边抬头观察敌人的火力配置。在齐腰的河水中跑动起来很困难,众人已经不知摔倒几次,渐渐脱离敌人的火力覆盖后,大家已经累得快要休克。 

  沿着一条小河汊,他们拐进一片密林。李强放下蒋玉学后,身上已经麻木得没有感觉。突然间,刘卫国“啊”了一声,指着蒋玉学断肢又是一阵剧烈呕吐。李强借着月光一瞧:截断的大腿根上,密密麻麻叮满了蚂蟥,个个吸得肚圆。众人赶紧七手八脚往下拽,也许是动作过大,蒋玉学从喉咙喷发出一阵巨大的惨叫……李强死死堵住他的嘴,在蒋玉学耳边轻声安慰:“好兄弟,现在不是疼的时候,你再忍忍,再忍忍。。。。。。”蒋玉学死死抠着李强脖子;喉咙里凄惨地“呜咙”着,鲜血从李强指缝不断涌出,渐渐地,他声音越来越低。。。。。。 

  “玉学!”李强颤巍巍叫了一声,蒋玉学一动不动,从他口唇上渐渐传来一丝丝凉意。“你别怪我……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些……”说着,李强痛苦地闭上眼睛,泪水无声溅落在蒋玉学那闭不上的双目……

  丛文绍根据各方面汇总反复思考,他实在想不出这几个中国兵的送死原因。越军已经加强了戒备,可是这几个中国人并未因为暴露而迅速撤离,反而在驻地附近不断游弋。他苦苦思索这是为什么,“难道中国军队要在这里会合么?”一个念头闪动一下,不过又被他否决了。

  通往795高地有两条路。相比之下,小镇这条路不但难走,而且阻力较大。以中国军队的战术原则,他们经常大胆穿插然后围点打援,难道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难道为自己这个“点”,要打795那个“援”吗?自己这个“点”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呢?一旦小镇受到攻击,他便会迅速撤到丛林,那里正是自己驰骋的天下,中国人这么做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更何况,溪山团与795高地的守备部队根本没有从属关系,即便是溪山团团部受到攻击,795高地也决不会放弃重要阵地来增援自己。那么中国人到底要打什么主意呢?

  丛文绍越想越头疼。这也难怪,他虽然在中国留学几年,受到过良好教育。可是只有一样是中国老师没教,而他也没有学,那就是中国的权谋之术。 

  李强从蒋玉学嘴上轻轻挪开手掌,将玉学已经死了,带着一张痛苦而又不甘心的面孔死去了。此时没有人流泪,都在心里默默想着:“下一个不知道该轮到谁……”

  
  刘为国抱着头,陈沂生也是一脸茫然。突然,李强掰开蒋玉学的左手,拽出一件东西在月光下看看……“啊?”他大吃一惊,随后爬到陈沂生身边低声叫道:“老陈你快来看!这里可能是越军精锐溪山团的团部。” 

  月光下,溪山团独有的袖标清晰摆放在众人面前,上面有越文和一个英文单词“posse”。陈沂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可是李强清楚,并且他还知道:只要发现警卫部队,那么它所警戒的首脑机关十有###就在附近。冥冥之中李强不知道是该谢谢蒋玉学还是该为他哭泣。蒋玉学因疼痛而胡乱抓扯下了越军袖标,由此所造成的一连串事情,却是他临死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陈沂生也惊呆了,这个突发的意外,令所有在场人都很头疼。“我们不但遭遇越军精锐,而且还遇上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精良能打善拼的警卫部队,运气可真好。”刘为国对自己未来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陈沂生叹口气:“可惜咱们只有这几个人,如果连长他们在就好了,说不定还可以拼一拼。” 

  “放心吧!”李强淡淡一笑“他们会来的。” 

  “你咋知道?你能掐会算?” 

  “那倒不是,”李强看看刘卫国:“只要他在,指导员就肯定会来。除非他以后不想平步青云往上爬,否则就是硬着头皮也得赶过来。”李强轻蔑地看看刘卫国,想到出发前冯刚那古怪的脸色,不由心中甚是痛快。 

  陈沂生看着李强,暗道:“看不出老李还真有一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4章
“团长!师部来电。”作战参谋将电报纸递给丛文绍,“师部说在高坪以东发现中国的大部队,所以命令我部立刻向高坪增援。” 

  丛文绍夺过电报仔细阅读,很快陷入了沉思…… “一、二、三营现在在什么位置?”丛文绍问道。

  作战参谋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在团部北,南,西三个方向,正在向小镇集结。” 

  丛文绍敲敲额头,在桌旁转了一圈自言自语道:“如果我们现在增援高坪,会不会钻进圈套呢?”他背着手沉思片刻,转身问道:“黎参谋,侦查部队有没有消息反馈?”

  作战参谋摇摇头。

  丛文绍手指点着地图道,沉吟片刻突然喊道:“黎参谋,你记一下!”望着黎参谋掏出纸笔,丛文绍又道:“命令1营、3营到达小镇后,随团部迅速向高坪增援;命令阮副团长率领2营4、5连向小镇右侧高绵公路进行搜索。发现敌军就地阻截!” 命令下达后,他抓起军帽工工整整戴在头上,神情显得异常沉着。 

  “团长,可这几个中国人......”黎参谋指指镇外。 

  丛文绍回过头看他一眼,冷冷问道:“黎参谋,知不知道你为什么是参谋?” 

  黎参谋摇摇头。 

  “因为你的能力只配做参谋!”说罢一转身,丢下目瞪口呆的黎参谋扬长而去...... 

  
  坐在木排上,七个人抓紧时间吃点干粮。几个人在小镇外围转了一转,由于找不到什么有利地形,只好又转回到河边。很幸运,那条木排被岸边一块岩石阻住,他们总算是有了落脚之处。 

  驶离小镇的范围,他们这才松口气。陈沂生用钢盔舀些河水,扶起正在发烧的李强,给他喂了几口污浊的河水。 

  “排长,咱们不等连长他们啦?”李春生问道。 

  李强使劲晃晃晕眩不清的脑袋,看看这些战士,苦笑道:“记住!我们这次主要任务是穿插到795高地,其次才是和连队会合。小镇戒备森严,而且敌人还加强了防备,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停留。老陈,你把地图拿给我。”接过地图后,他指指通往高坪的两条公路:“喏!这里,高绵和临江公路在高坪以西25公里处有一个‘丁’字形汇合点,汇合后沿着河谷形成一条通往高坪的干道道路。我们只要在汇合点钉死,不管连长他们怎么走,我们都能碰见大部队。至于指导员的事情,我希望你们不要当成负担,如果上面追查我们擅自更改行动,一切由我承担。” 

  陈沂生想了想,他向几名战士狎狎眼睛笑道:“俺们这不算违反纪律是不?反正咱们也算是去过小镇是不?”

  众人一阵干笑。刘卫国心想:“一路上你犯过多少纪律你自己清楚,哪一条不够你小子喝一壶?不过这里你说得算,反正黑锅也是你背。” 

  李强看着陈沂生,心中暗叹:“老陈啊!你耍无赖没有用,连长他们可不会因为你偷换概念就不收拾你。你小子接根辫子就是个阿‘Q’。”停顿片刻,他突然道:“老陈,你真应该多读点书!” 

  
  “团长,咱们和副团长联系上了。”机要员把话筒递给身后的丛文绍。

  “老阮,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团长!我们发现一个连的中国军队,现在正在追击。”

  “什么?你们没能拦住他们?怎么搞的!什么?他们先于你们进入高绵公路?怎么不追上去……正在追?好!好!告诉同志们一定要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追上去把来犯之敌给我干净彻底地消灭掉!”说罢,他将步话机丢还给机要员。 

  “团长,部队行军是不是再加快些?”黎参谋小心谨慎地问道。

  丛文绍点点头:“命令头车加快速度,不要怕天黑。在困难面前敌我同等,我们困难,敌人比我们更困难!” 

  
  一个多小时后…… 

  陈沂生拉着李强攀上公路。强打精神观察过周围地势,李强觉得这就是地图上的崖山。一条平行河谷的公路穿过山壁隧道后,与峭壁后的高绵公路汇合。一旦封锁隧道守住峭壁,就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李强抬起烧得滚烫的手指,指着面前峭壁说道:“老陈,这里是制高点。” 

  “排长,你还能挺住吗?” 

  “没事,这点小病死不了人。” 

  
  “团长,中国人会不会在崖山隧道设伏?”黎参谋看着地图面色越来越紧张。

  “如果是我就一定会,”丛文绍不冷不热地说道,“命令部队再加快点速度,一定要抢先占领隧道!” 

  
  “ 排长!” 

  “叫我老李。”

  “老李,你说连长和指导员会不会去小镇找咱们?” 

  李强躺进挖好的散兵坑,望着沉沉的夜空,摇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陈沂生不说话了,二人各自想着心事。过了许久,陈沂生忍不住问道:“那你为甚说他们会来?”

  李强合上眼睛,浑身的燥热已经抽去他最后的一丝力气。精神上的极度烦躁使得他不想回答任何问题,于是随口说道:“我只是那么一说。”

  “噢……你只是这么一说……”

  李强一阵苦笑,暗道:“对不起老陈,我不这么说你们还有心思打仗吗?难道你真以为冯刚会为一个不相干的人送死吗?官位固然重要,可是小命儿更加重要。唉!老陈啊!你可真是个农村娃儿……” 

  “排长你再喝口水,一会儿要是有情况,就没工夫了。” 

  “你拿走吧!”李强轻轻推开陈沂生的手,问道,“弹药都检查过了吗?” 

  “你放心吧!” 

  “可别大意,要多注意小镇方向的动静。” 

  “是!” 

  “老陈,你能坐下陪我说说话吗?” 

  “行!”陈沂生钻进散兵坑,贴着李强靠土壁坐下。 

  “老陈啊!你几年没回家了?” 

  “三年了,也不知道家里成了甚样子。上回收到俺娘的信,说是要包产到户。排长,这甚是包产到户?” 

  “我也不太清楚,据说是当年刘少奇搞的那一套。” 

  “那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变修吗?” 

  “这我也说不清,不过,只要你跟着中央走准没错。” 

  “那中央咋还出来个‘四人帮’?” 

  “你小子哪来这么多为什么?我怎么告诉你来着?多吃馒头少放屁!当心这件事上被人揪住小辫子。” 

  “俺哪有那么多辫子?不过,俺总觉连长他们不喜欢俺。” 

  “老陈,你能不能改改你这口音?‘俺俺’的多难听?你就不会说个‘我’字吗?照这样下去,好媳妇都让你给‘俺’跑了。” 

  “排长,俺……我习惯了……” 

  “习惯可不行,你不是想提干吗?当干部就要有派头,什么叫派头?就是气质。气质从哪里来?一是文化,二是阅历,三才是讲话。”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