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泰和帝 >

第22章

泰和帝-第22章

小说: 泰和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虽然秦王也同意了,可要是秦王到时候一个不认账那可是诛九族的罪。
  
  杨宣知问旁边的人,“这是吊了几个时辰了?”
  秦王在一旁听着了,抢先冷笑道,“还没过三刻钟。”
  杨宣知一听便说,“秦王,这人吊着又没用,不该做的也做了,要是吊坏哪了到时候他又有借口推责了。还是放下来吧。”
  秦王瞄了一眼杨宣知,心想,我还不知你打什么主意,不就是找着理由要我把你大哥放下来嘛。不过秦王还是让站在一边的影卫去把人放下来了。
  哪知,把人放下来,那杨宣德反而叫得更大声了,“哎哟,我头疼,哎哟,我要回房睡着,哎哟,快去找大夫来看看。”
  杨宣知在旁边凉幽幽的说了一句,“三弟马上要到了。”
  杨宣德马上闭嘴,垂头丧气的坐在了椅子上,拿起自己旁边桌上的白果开始磕了起来。
  
  “杨兄,做人不可以两面三刀,这样对你的声誉不太好,要知道你们生意人最注重的就是这一点。”秦王语重心长的说道,那表情十足十的是恨铁不成钢。
  杨宣德白眼一翻,那假装的读书人的样子都懒得维持了,不屑的道,“两面三刀?那是什么东西?我这是左右逢源,为以后的日子铺路。”
  秦王瞥了一眼杨宣德才说,“怀璧其罪,你赚的银子够多了。”
  杨宣德咧牙,“呸,那些银子都是我正大光明的赚回来的,谁敢打银子主意我找谁拼命。”
  秦王摇头,对于杨宣德的爱财有些无可奈何,只能去问杨宣知,“杨宣武来幽州干什么?”
  
  杨宣德、杨宣知、杨宣武是一母同胞。
  在古代,生双胞胎都已经很难得的了,能同时诞下三个那算是奇迹中的奇迹。当然,让秦王感慨的是这三兄弟不只是同卵三胞胎,而且生下来身体健康,无灾无病。神迹到秦王都觉得这世上肯定有神了,觉得这大宁果真神奇。
  当然三兄弟也长的一模一样,也只有从神态上来区分谁是谁。不过在秦王眼里看来,这三兄弟里,最大的不像大哥像弟弟,最小的整日板着一张脸反而像个大哥,是大齐最大镖局的老板。
  
  “有一家江南的富商年过六旬,赚足了银子准备安享晚年。就这么一路护送他的家人到了这来,恰好我们两兄弟都在这所以他也跟着来了。”杨宣知随口说道。
  杨宣德在旁边插嘴,“富商?可是姓毛的?听说他到了晚年才有了一个女儿,正值婚配。到时候我去提亲,等那老毛子百年过后那大笔家产不就是我的了 
 24、杨家兄弟 。。。 
 
 
  ?”
  秦王对杨宣德的无耻早都习惯,都懒得搭理,不过杨宣知倒是说了一句,“想都别想了,人家小姐已经有了婚配之人,等带幽州落了户便要成亲。”
  秦王觉得这事有蹊跷,便问,“这毛老头好生奇怪,有钱不在江南养老,倒来了幽州这种偏僻的地方。”
  杨宣知自然是知道理由的,便八卦了起来,“听说是避祸来着,大约年轻的时候惹了什么不得了的人。”
  
  远处传来了下人叫三爷的声音,杨宣德马上坐得比谁都周正。
  杨宣武是个方正人,方正到秦王都觉得他不是人。
  果然,一会儿杨宣德旁边的椅子都被人坐上了,坐上的人带了一张铁面具,看起来极为冰冷,全身也散发出生人勿进的气息。
  听说这杨宣武自幼讨厌和两个哥哥长得一个样,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所以随时随地都带着面具以示区别。
  这让秦王觉得这杨宣武小时候肯定过着无比苦逼的日子。
  
  “我还在江南就听着有传言说秦王好南风。”一向不八卦的杨宣武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秦王搞得有点愣,心想我好南风关你什么事,又不是好你。不过还是开口说道,“你都说是传言了嘛。”
  杨宣武还是说,“我还听说朝廷的言官之首秦淮之和秦王关系匪浅,连府邸都相邻着。”
  秦王懒懒的回道,“关系是比一般人的好一点,不过那可是一朵白莲花,看得碰不得。”
  杨宣德翻着白眼,心想你前一句才说是传言,这后一句就暗示自己好南风了,这不欲盖弥彰嘛。
  “不知秦王殿下可有心仪之人?”杨宣武继续问。
  秦王无语,这什么意思?杨宣武什么时候这么关系自个儿的私事了,还是他想拉皮条?不过秦王见杨宣武看了自己一眼又看杨宣德一眼,便明白了。心中不免不满,你杨宣武是什么意思啊,我是喜欢男人怎么了,你看你大哥干嘛,你大哥虽然看着像个读书人其实心眼坏着呢,我怎么可能打他主意。秦淮之是个读书人,他和我关系匪浅也不代表我好读书人那一款吧。
  
  “唔,说有也算有,说没有也算没有。”秦王含糊着说。
  杨宣知倒是有了兴致,便问,“长相如何?人品如何?何时带来我们兄弟看看?”
  秦王想着说道,“长相和秦淮之差不多,人品和秦淮之差不多,不过是带不过来了。可想而不可得呀。”
  杨宣德开始多嘴,“你不就直接说是秦淮之算了嘛。不过呀,他好歹是个朝廷命官,将来皇帝是会大用的,和亲王交往过密怕是不太好。”
  秦王斜了他一眼,不说话。
  皇帝会大用秦淮之,这他早就清楚,可他也没说人是秦淮之吧。
  
  “过几日我便要启程回京了 
 24、杨家兄弟 。。。 
 
 
  。”秦王开口道。
  “呃,要不路过江南,在温柔乡里呆两月?”杨宣德建议到,说道美人他比谁都有发言权。
  秦王叹气,“杨兄啊,这幽州到京城不路过江南好不?还是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那皇兄改道?”
  杨宣德一摸下巴道,“可以让他去选秀女,别人选的不放心嘛,谁知道那些人不会滥竽充数,以次充好。”
  秦王无语,敢情这杨宣德以为那选秀女也跟他做生意一样了。不过转眼一想,古代的潜规则嘛,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个借口也不可用,秦王对着杨宣德说,“当今圣上登基五载,已经开后宫放宫女回乡两次了。你觉得这事可成?”
  杨宣德装模作样的叹气,“唉,那日子过得,人家和尚还会悄悄开荤呢。”
  “……”
  “……”
  “……”




25

25、时光机器 。。。 
 
 
  太妃打开门准备出去,却被门外的两名影卫拦住了。
  太妃并不回头,只是对那两名影卫说,“你们是我教出来的。”
  两名影卫低垂着头恭敬的说,“太妃娘娘曾经说过,跟了谁谁就是主子,除了听主子的话我们不需要管别的。”
  太妃很满意的点头,转身往里走,身后的影卫自觉的关上了雕花大门。
  “皇帝你这是想干什么?软禁?”太妃坐了下来慢悠悠的问道。
  
  皇帝视太妃如半母,言语间自然是恭敬,“朕不过是想请母妃见见秦王而已。”
  太妃端起茶喝了一口,不说话。
  皇帝继续往下说,“母妃自父皇龙归后一直在外游历,已有五个多年头了,秦王想念母妃得紧,不知母妃为何一直避而不见。当然,朕也很想知道母妃当年为何要向父皇求那一道把秦王关在幽兰殿的旨意。”
  太妃抿嘴笑,“皇帝这话说得,好像秦王留在宫中皇帝你就没了好处一样?皇帝先是把秦王被囚宫中的消息露了出去,让瑾王、宁王有了借口意欲造反。然后又将秦王放出来做那么一场戏,让瑾王、宁王放心大胆的反。怎么看都是皇帝你得的好处多呀。”
  皇帝的语气还是很恭敬,“母妃当年也是有削藩之意的,朕只是谨遵母妃意愿。”
  太妃冷笑,谨遵我的意愿,难不成这大宁江山还是我的不成,我倒想当个女皇,不过也太麻烦了。
  
  “先是以秦王为诱饵,诱得宁王、瑾王反,然后又几路围抄逼得宁王、瑾王不得不出关外与匈奴新大汗阿穆亚相遇,完完全全入了你的局。这瑾王、宁王私通外敌的罪名也安上了,这辈子横竖都是个死罪,死活也进不了大宁的国门。而后你又下旨说瑾王、宁王带罪杀敌,又不准他们进关,想必是要让那两个弟弟腹背受敌,一辈子过不了平静日子,其心之毒呀。”太妃为皇帝把这几年的行径一一分析来。
  皇帝被道破计谋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妥,只是回话说,“这最后一点是秦王想出来的法子,朕起先还准备把反贼一举拿下,以祭天下,不过听秦王那么一说倒觉得让他们死得痛快就太便宜了。”
  对于亲王,太妃一向是疏于管教的,原因无几,其中一个便是无意中发现他那儿子不管处在什么状况下都活得很是滋润不需要自己教,另一方面便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坐那么一个位子。孤家寡人的,特容易产生变态,比如先皇。
  
  外面传说太妃是天降仙人,佛佑大宁,不过太妃自己可是清楚自己哪是什么仙人,纯粹是因为时光机器的漏洞导致了穿错了时空,又倒霉催的被先皇把时光机藏了起来威胁自己辅助他治理江山。结果辅助辅助着,连孩子都辅助出来了,也自认倒霉罢了,不过 
 25、时光机器 。。。 
 
 
  如今这人都死了她可没想守寡,还念着找到时光机回现代社会来着。当然,秦王她可没想着带回去,毕竟那是这个时空她和一个男人有JQ的活生生的罪证呐,何况那时光机只能载一个人。
  说道治理江山,她也不过是因为所学专业对口又熟读历史对古代比较了解而已。也就是是玩玩政治,要说到真正的治理国家的策略她是没有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惜她学文的,不懂理科那么多,在这大宁也仅仅是随波翻腾,大刀阔斧的去创建什么堪比现代社会的盛世也是不可能的。
  
  “皇帝一登基五年有余,可子嗣单薄,又几次大番遣放宫女出宫,这不太好呀。”太妃又说道,“这宁王、瑾王毕竟是王室血脉。”
  皇帝在一旁听着有些不满,什么叫子嗣单薄,你咒着朕断子绝孙吧?什么叫几次大番遣放宫女出宫,才两次好不好,再者说了那些个宫女丢在宫里朕没时间去打理全便宜你儿子整日调戏去了,不遣送朕还真带绿帽子了,还是带了好几重,这会儿的皇帝已经把秦王代入到自己老婆的角色里去了。宁王、瑾王是皇室血脉,难不成您还想着某一天我断子绝孙了好让他们的儿子孙子来坐我的位子?
  十分不满的皇帝只能开口说,“朕这也是效仿父皇,先皇自有母妃后也鲜有采秀女之事,朕是先皇血脉也自然是专一重情之人。”
  话说到这太妃倒哑口无言了,心下想这先皇鲜少有选秀女进宫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自己个儿爱装嘛。再着说了一个帝王专情什么专?那周幽王的褒姒、纣王的苏妲己、唐玄宗的杨贵妃、顺治皇帝的董鄂妃,哪个有好下场的?这不是祸害广大的妇女同胞嘛。
  
  “母妃出宫游历其实是在暗中寻找什么东西吧?”皇帝突然开口问。
  太妃柳眉一挑,心想难不成这皇帝知道东西所在,便开口问,“皇帝觉得我在找什么?”
  皇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般的说,“想必是在找一个大铁球,怎么也敲不坏,烧不烂的。”
  这对太妃来将可是个好消息,忙开口问,“皇帝知道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