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300章

大唐军魂-第300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部诸将身上,与侯君集没什么大的关系,但此时说这么清楚有些扫兴了。

侯君集见李业诩如此,也不再说什么,和李业诩各自退到一边,随即所有的部将也都列队行礼见面。

交河道行军部下的将领,看着伊列道行军部下的诸将,眼神中有些不服,却又充满了尊敬,战功是实实在在的,也是评价一个将领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交河道行军部下属的各将,唯一可以自傲的是,他们手上有三名国王俘虏,只是伊列道行军部中,也有突厥可汗欲谷设和他的部落头人们,这些俘虏的份量不比高昌王、焉耆王、龟兹王轻,更别说跟随着伊列道大军而来归附的西域国王和部落头人,比交河道下还要多。

伊列道下所属之诸近卫师,歼灭和俘虏的敌军也远比交河道下多。

诸将是会计较这些的,但李业诩对这些并没太大的感觉。只要作战取得胜利了,那一切就是最好的,至于如何主定战功,还是由皇帝李世民来定,作为原交河道行军部下的伊列道行军部诸军,本就是一体的,没必要争什么功。

况且自己如今已经身居这样的高位了,感觉皇帝对自己都要赏无可赏了,这可不是好事情,但诸将的功劳还是要帮他们争取的,这是作为一个主将的责任。

李业诩和侯君集打着哈哈,说着一些客套话,两位大总管都是一身闪亮的明光铠,两人气度都是不凡,只是从体貌上看,两名大总管间区别还是挺大的。

李业诩带着大军行进了一个多月,近两千里的路程,还带着数万的俘虏,时刻不敢放松警惕,李业诩和其他将士们一样,脸色有些疲惫和憔悴;侯君集因休整了多个月,还有朝廷送来的物资颇丰,竟然有些白嫩和长胖了,这很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也有些耿耿于怀。

迎接的礼仪完毕,李业诩和侯君集带着诸将往焉耆城内而去,大军往各自的营地而去,扎营休整。

进了城,下了马。李业诩和侯君集走在前头,并排往焉耆的王宫而去,侯君集的交河道行军部即设在这里。

侯君集看看诸将都在身后一段距离处,拉着李业诩很神秘地说道,“贤侄破了欲谷设的牙帐,所获一定颇丰吧?有何珍奇玩物?”

“侯大总管,末将并未曾亲自查验过所缴获物资,都是由军中长史登记记录,也不敢私自贪藏,都时一并交与朝廷清点!”李业诩听了侯君集的话,有些捉摸不透此话中的意思,“所以也不知道有些珍奇玩物!”

其实李业诩当然是知道自己军中缴获了哪些珍贵东西,但侯君集如此直截了当地讨取东西,他不敢照实说。自己亲领所部获取的战利品,还有其他诸部所获的,都严格登记在册,由各师长史带人清点,不许任何人私下瓜分,看情况,侯君集私分战利品的情况还很严重。

“哎,贤侄,你竟会如此?”侯君集似很不相信地说道,继尔似恍然大悟般明白过来。“你初次领兵,自是不知道军中的潜规”

“何潜规?”李业诩皱皱眉头问道,这大唐军中还有什么见不的人的潜规则?

两人已经赶到王宫门口,值哨的士兵大声地敬礼问好,侯君集也忍着没说,待进了宫门,这才继续说道,“缴获的战利品,朝廷并不知道具体数目”侯君集说着还坚坚地看了李业诩一眼,却没明说,“皇上也是知道这样的事。只是军中都成俗了”

“末将初次单独领兵,还真不知晓!”李业诩明白了侯君集话中的意思,心里却有些愤愤,大唐军中的领兵将领在每次作战时都这么中饱私囊的吗?

“朝廷的诏命中,让我们奖赏将士们,不取这些缴获的战利品,如何奖赏?”侯君集压低声音道,“我取了一些珍奇玩物,许多还是未见过的东西,一会让人送你帐中一些,你有什么珍奇东西也别忘记送我一些!”

李业诩更是惊讶,这侯君集如此公然私取所缴获的珍物,还要私分自己一部分,还敢向自己索取,这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侯君集不该是这样贪财之人啊?

“侯大总管,末将不敢得这些珍物,末将一向对钱财不感兴趣,我军中所获,其实我也不知晓具体有何物,都是军中长史掌管,所有的战利品都登录在册,不敢私取!”李业诩正色地道,“而且末将也严令任何人不得私取!”

侯君集听了李业诩说的,脸上似有肌肉在抽动,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打着哈哈道:“我知道贤侄治军极严,刚刚是与你开玩笑的,来,我们商量一下如何班师的事!”



李业诩和侯君集及诸部将一道商量了接下来如何行进的事宜,也接受了侯君集的宴请,和诸将一道热闹地饮宴了一番,完了后也就回到自己安置在焉耆城外大湖边的帅帐。

李业诩归帐后,配置给侯君集的特战队员也马上来报告了情况,包括所有战事的经过,特战队员执行任务的情况,李业诩都要掌握。并写下来,以备以后之用。

这样出色的战事经过,军事学院建成后,一定要在课堂上讲解。

侯君集所部战事经过的顺利并没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但侯君集敛财的行为却远出乎李业诩的意外。

侯君集在攻占高昌、焉耆、龟兹后,所获珍物颇多,也私取了许多珍贵的宝物,为了不使将士们产生不满,侯君集也将一些珍物送赠给所属的诸将,第四近卫师的郭孝恪笑纳了,而第十四、第十五近卫师的薛孤儿、程名振则严词拒绝了侯君集的送赠。

侯君集私取财物的行为不幸被部下所知,在攻取焉耆和龟兹时,出现了许多将士哄抢财物的事,侯君集因自己私取了很多,也不敢责罚那些抢掠财物的将士,此事还曾在军中闹出风波,后被侯君集严压下去。

听了特战队员报告的情况,李业诩心里很是恼怒,他没想到侯君集和郭孝恪竟然如此爱财,敢私取瓜分财物,他们这样的行为,部下群起效仿也不足为怪了。

主将都这样私取财物,那如何约束部下的将士?

军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李业诩很是担忧!

李业诩想着,必须要将此情况报告与李世民知道,军制改革后,大唐的军中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李业诩在当初进行募兵改制的计划时,除制定严格的军中纪律外,同时建议对立下战功的将士们进行重赏,对阵亡及伤残的将士们也有优厚的抚恤措施,这些措施目的就是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不出现抢掠财物的现象,同时鼓励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若主将和士兵们都在战时私取财物,那一支军队的纪律就无法保证,战力也肯定受影响。

这样的事报告给李世民知道,侯君集很有可能受到处罚,势必迁怒于李业诩,李业诩不想破坏与侯君集这样还算亲密的关系,但作为军制改革的发起者,李业诩又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下子想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李业诩有些烦恼

第四卷 军魂 第六十一章 紧急事件

贞观十五年四月初。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南派他的侄子突利设率着一个庞大的使团到唐帝国首都长安,向李世民请婚,请求以公主下嫁,并纳聘礼,拟献马五万匹,牛、骆驼一万头,羊十万只。

在贞观十三年时,夷南曾派他的叔父沙钵罗泥熟俟斤前来长安,请求李世民赐婚,并献上三千匹马,三万八千张貂皮,一只玛瑙镜子,但被李世民以无公主可嫁拒绝了。

两年过后,夷南又再次来请婚,还真有些不死心的味道。

因薛延陀送来的礼物数量不少,突利设到长安后,李世民亲临相思殿,大宴群臣,同时招待突利设,并给予突利设十分丰厚的赏赐。

再次接到夷南的请婚,李世民心里也有些犹豫。准备召集诸臣商议如何决断。

而这时,北边却送来紧急的军报。

居于漠南的李思摩部,遭到薛延陀人的攻击。

夷南命长子大度设率本部及回纥、同罗等部共十万余人,攻击李思摩所辖的突厥部,直抵长城附近。

受到薛延陀人的打击,李思摩部损失惨重,折损族人万余后,还是无法抵御大度设的攻击,率部退入长城,据朔州防守,并遣使急告长安。

李世民收到此消息后,暴跳如雷,大唐在西北一带拳打脚踢,将地域广大的西域都纳入怀中,这样的情况下,北面的薛延陀竟然还敢出兵进犯大唐的边境,而且还同时派人到长安来请婚,公然是以武力逼迫大唐允婚么。

唐灭东突厥后,把大多数东突厥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薛延陀趁漠北空虚之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迫于薛延陀势大,在这片土地上的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部落纷纷归附,其境东至靺鞨,西至金山东。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拥有精兵二十余万。

李世民也觉察到了来自北边新的威胁,为有效遏制薛延陀,分化其力量,在前几年下诏封夷南二子拔灼大度设﹑曳莽颉利苾为小可汗,各赐玺书鼓纛,以分其势;夷南也接受李世民的诏命,以庶出的长子曳莽颉利苾为突利失可汗,居住在东部,统率各杂部族;让其嫡生子拔灼大度设为肆叶护可汗,居住在西部,统领薛延陀本部。

稍后,李世民又以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怀化郡王李思摩为丰州都督,让其率所部十万人,还有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熟及其部,从河南地北进到河北,回到原来所居之地,再另令鄅国公张亮为胜州都督,领汉兵一万。对夷南及其两子大度设、颉利苾进行监视,以抵御薛延陀部的威胁。

同时,李世民遣司农卿郭嗣本给薛延陀下玺书,明确告之李思摩部将至漠南,让让薛延陀呆在漠北,镇抚部落,若敢袭掠李思摩部,大唐将发兵击之。

夷南也觉察到了大唐对其的防备,这些年并没有直接攻击李思摩部及大唐边境,还派出使团来多次请婚,只是李世民想不到,大唐在出征西域之时,夷南竟然派大军攻击李思摩部,并同时来请婚。

感受到侮辱的李世民大怒的同时,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并令突利设也入殿问责。

“突利设,朕想问的是,夷南派你入朝请婚,又复起兵攻我大唐李思摩部,这是何意?”在突利设被宣进殿后,李世民冷着脸喝问道,“朕曾下诏令你们与李思摩部以大漠为界,如有侵袭者,我大唐即予以讨伐。你们自恃强大,越过大漠攻击李思摩,还敢来请婚,这是要胁朕么?”

突利设听了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大唐天子有命,薛延陀诸部莫敢不从,然而突厥人反复无常。想当年他们没有被消灭的时候,年年进犯大唐边境,杀人成千上万。我可汗认为大唐既然已经打败他们了,就应当将他们全部降为奴隶,赐给唐朝百姓;如今大唐天子却反而抚养他们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对他们的恩德太过分了,可这样突厥人还不知足,据我们可汗所知,阿史那结社率公然反叛,还想谋杀害大唐天子。这些突厥人都是人面兽心,怎么能用待人之道去对待他们呢?我薛延陀承慧大唐皇帝的深厚恩德,无以为报,便准备为大唐诛灭他们,以尽薛延陀的一份力!也请大唐皇帝赐婚于我可汗,让我可汗更能为大唐驱驰,还请大唐皇帝成全!”

突利设说着,脸上满是恭敬的神色,心里却在冷笑,想着出发前夷南对诸头人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