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13章

大唐军魂-第213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准备”李靖略一沉思,继续道:“只是如今深入吐蕃腹地,绝非最佳时候。吐蕃遭此大难。国内一定纷争再起,弃宗弄赞即使逃回逻些,虽然还有一些忠于他之人,但也是无法驾驭其他那些部落了,还有羊同、苏毗等属国,我们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待时机成熟,有了适应高原作战的士兵后,再彻底将其消灭,这样可以花最小的代价!只是一切还是应由陛下决定!”

李世民听了李靖的话,沉思了半晌,才说道:“朕觉得药师此言甚是在理,弃宗弄赞在吐蕃国内肯定还是有些势力,但大部军队已经被消灭,号召力已经大降,正是让其各部自相残杀,进一步削弱力量的时候,羊同已经使人朝贡,我们可以再扶起苏毗,没有一家独大的高原地,对我大唐的威胁自是最小。那高寒之地,取之确实没多大用处。还是待以后再谋划,我们可以听听前方将士的意见,他们在高原上奔波一段时间了,对那里的环境比我们更熟悉!”

“陛下,那是要大军班师了吗?”房玄龄问道。

“也该让他们歇歇了!”李世民笑着道,“这数月的征战,数千里的奔波,太辛苦了,朕让他们休整一段时间后,即班师回到长安来,驻边的任务暂时交给李道宗部。朕要给出征的将士丰厚的奖赏。还要使人代朕去劳军,大军凯旋之日,朕要亲自迎出长安城外五十里去!”

李世民的话让众臣都是吃惊不已,皇帝迎接凯旋的大军出京五十里,这样的事还人来没有发生过。使人劳军倒没什么,上次李靖出征吐谷浑,皇帝都是派了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去慰劳的,只是这次会派谁去呢?

“陛下,老臣闲着无事,不若让老臣带人去劳军,将圣恩传达给出征的将士们,!” 李靖上前说道,“老臣久居家中,都太久没未陛下做事了,甚是惭愧。”

李靖的话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这一把年纪了,一直以腿疾为由在家休养的李靖,还能跑得动?

“药师,你身子吃得消吗?”李世民对李靖的表态很是高兴,又忍不住如此问道。

“陛下即使让臣迎到松州去,千里的路程,还是难不倒老臣的!”李靖哈哈大笑着,“这段时间老臣身子也转好了,正可活动一下筋骨!”

“这样太好了,药师,朕即以你为劳军大使,率团到成州,!”李世民大喜道,“朕即下诏令大军班师,在成州等候朝廷的劳军团!”

“老臣明白!”

“朕要大赦天下,并免除受战事影响的陇佑、剑南、岭南诸州的赋锐,让百姓也分享战事胜利的喜悦,!”李世民大手一挥,豪气满怀。

李世民的心情确实好,今年诸事都进展顺利,看似气势汹汹的吐蕃来犯,须臾间就解决了。国库殷实,自是要弄点排场出来,让天下百姓都受益,也正好可以威镇一下诸夷。

前几天诺州和阎州一带传来的军报中,也都报告说平叛的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没有吐蕃人支援的羌人在李大亮、段志玄诸军,还有拓跋赤辞及其他一些忠于大唐的羌人部落配合下,叛乱已经基本平息。

还有李恪率部在南方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共计数十万的獠人被歼或者被俘,战事也基本快结束了,李恪上表朝廷建议大举移民到这些原本獠人居住的地方,加强汉人的力量。

唯一一件不好的事,那就是尚书右仆射温彦博,近段时间忙于操持军制改革的事,本就老弱的身体,都支持不住了。

――――――――――

这天,侯君集、李道宗、李业诩、韩威、牛进达、执失思力等众将正在松州都督府内讨论布防的事儿,一名传令的士兵匆匆地跑了进来,“报告,朝廷的诏令送达!”

韩威过去从传令的士兵手中接过急送来的诏令,交给侯君集。

侯君集仔细地看了起来,脸上露出惊喜又很吃惊的神色,对李业诩说道:“朝廷令我们当弥道诸军班师,江夏王部驻防松州”

这样的诏令并没出乎大家的意外。

“侯大总管,业诩贤侄,我们再刚聚了几天,看来又要分别了,!”李道宗打趣着说道,“你们都立下的赫赫战功,就我没捞到片功”说着露出一脸苦闷的神色。

“江夏王爷,我们腿快,所以捞到仗打!”李业诩对着作苦脸的李道宗笑笑道,“朝廷让您驻防松州,有可能直捣逻些城的,就是您所率之军了!”

侯君集与李道宗,这两位大唐军中的猛将,李业诩对他们对有着非常的好感,作战勇敢,待人也和善,特别是对自己,李业诩在他们面前没有一丝拘束感。

看到几人这样亲热地打哈哈,执失思力倒没觉得什么,一旁的韩威,还有牛进达,有些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贤侄,皇上还派你祖父到成州来劳军!”待几人笑完,侯君集神秘地道,并把诏令交给李业诩看,“你祖父到成州,等我们大军的凯旋!”

“真的?”李业诩听了更是惊喜,从侯君集手中接过军报,确实如此。李业诩知道这应该是李靖自己请命来的,不然,李世民是不会派李靖这样大年纪且已经退隐的大臣来劳军。

“大总管,末将”旁边的韩威有些忍不住问道,几人说了这么多,却没说他的事。

“韩将军,你随我们一道进京,!”侯君集知道韩威的意思,“各位去做准备吧,待刘简部到达,再休整几日,即可启程!伤者先留在松州治疗,待康复后再返京!”

“是!”诸将都领命而去!

“贤侄,你这次回京,能否将吉儿收到特卫军中?”在诸将散了后,李道宗拉住李业诩悄声地问道。

“这”李业诩傻眼,李道宗竟然还提这样的要求,能说不吗?“只要皇上同意,末将肯定欢迎”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四十二章 长安,我回来了

刘简所率的万余伤兵。在与原侯君集所领殿后的一部会合后,押解着俘虏,在战事结束后的第十天,抵达松州城下。

押解着俘虏和大批牲畜的队伍行进速度很慢,除了高山和河曲间盘旋的道路不好走外,还要防着俘虏逃亡和出现骚乱,幸好刘简想出一个法子来,用铁血手段有效地管理这些俘虏。

那就是每十名俘虏编成一队,相互监督,若其中有一人逃亡或者滋事,除此人斩杀不饶外,其他人都跟着连坐,全部都杀光;若有举报者,会得到奖赏。

被俘的这些大部来自羊同和苏毗等一些吐蕃的属国或者盟友,还有一些其他小部落的俘虏,在这样的铁腕手段下,都还比较老实,在刘简杀了犯事及连坐的几百人后,都变成规规矩矩。

这些俘虏是见识到过唐军在河曲近杀了数千俘虏的手段,对这些凶残的唐军士兵早已心生畏惧,再看到真的有一人闹事或者想逃。不少的人被杀后,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时刻提防着同伴有这样的举动,一有异动马上就举报,相互监督的效果非常的好,到后来,俘虏的行进秩序甚至比唐军还要好了。

刘简率这些伤兵及后续部队的抵达,侯君集和李业诩最后一点担心的事儿也解决了。

只是在河曲附近负伤的唐军士兵里面,有一千左右的伤者,没能分享到胜利的喜悦,永远地倒在了回归的路上。

离松州城外战事结束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松州城外及川主寺近的大量敌多双方的尸体,在松州百姓的帮助下,早已经焚烧完毕,战场的进一步清理也将完成。

松州附近的吐蕃溃兵,也差不多清剿干净了。

韩威派出的追击弃宗弄赞残部的队伍也传回来消息,弃宗弄赞残部在抢了前方一些牧民的马匹后,往西北方向逃去,他们还在继续追击中,但距离已经很远,追上的可能性不大。

松州城外战事中负伤的士兵,除少数一些伤重者死亡外,伤势较轻的基本康复,其余的也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因为出征的唐军中,所配的医官,还有配备的药物,消毒的酒精都是比较充足丰富,虽身处高海拔地带。因伤死亡的人数还是比以往大幅下降。

经历过如此大规模战事的松州城及附近,除了还屯集着大量的军队外,已经渐渐地恢复了入党的平静。

将士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整,依朝廷的诏令,也该班师回京了。

―――――――――――

朝廷传来的诏命,令李道宗率部在松州驻防,总领松州都督府军务,解决战后的事宜,还要准备可能远征逻些的战役,其他诸将侯君集、李业诩及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等率部班师。

松州都督韩威也随大军一道进京。

韩威心里是七上八下的,虽然他在出城伏击吐蕃人战役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使得吐蕃人攻击的速度被延缓了,但却受到侯君集严厉的责备,并且在给朝廷的军报中也把韩威不尊令,擅自出城作战的事写了进去,让韩威不知道此行是福祸。

但最终取得的战争胜利也让韩威高兴,松州终于没有在自己手里丢失,若松州丢了,即使他严守侯君集的命令,那也是罪不可赦的,想到这。韩威心里感觉轻松多了,最多功过相抵而已。

依然由刘简带人管理这近十万的俘虏,因所行之处都是大唐有效管辖的州县,虽然俘虏数多了数倍,路途也不甚好走,但一路行来,比从河曲到松州那段路轻松多了。

从松州出发一个多月后,数万大军及俘虏终于抵达成州,李靖所率的劳军团早在十多天前就抵抗了这里。

―――――――――

成州城外二十里,行进的大军停了下来。

接到传报,朝廷的劳军团就在前面等候了。

停下的队列旁边,飞跑过来上百骑的人马,侯君集一马当先,身侧是李业诩,各自带着一群亲卫,准备去见朝廷的劳军使团。

“李业嗣,出列,!”李业诩跑到队伍的最前列时,停下对率部行在最面前的李业嗣命令道,“跟着我一道去见朝廷的劳军大使!”

“是,将军,!”李业嗣大喜,对着李业诩行了个军礼,即带着数名亲卫跟着李业诩往前跑。

“大哥,马上就要见到祖父了,我前几天有些兴奋的睡不着觉,!”路上,伴着李业诩的李业嗣悄声地说道。

“我也是啊,都半年多没见到祖父了。挺想念他,不知他老人家可好,!”李业诩也轻声地说道,“祖父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行近千里路,来迎接我们,定也是很想我们了!”

“但愿这次能得到祖父的夸奖,!”李业嗣道,他对自己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数战都是冲杀在最前面,还亲手击毙了吐蕃的一名大将尚结,一向喜欢对他吹胡子瞪眼睛的祖父,总应该会表扬几句了。

“我们快走吧,大总管都跑前去了,!”李业诩看到跑在稍前方的侯君集回头看了几次他们兄弟俩,也就加快速度赶上去了。

成州城外二十里的一处广阔平地上,数百人正列队站着,等候凯旋的大军,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发须皆白的李靖,身侧是成州刺史,还有诸多劳军团的其他成员。

侯君集率着众将飞奔着来到列队欢迎的人群面前,在李靖面前数十米外停住。飞身下马,往也同样下了马的李靖走过去。

“不敢当李老将军亲自来劳军,!”侯君集率众将向李靖行了军礼。对于李靖这位在军中有些崇高威望的老将,如今还是自己授业恩师的长者,无论出自什么目的来劳军,都让侯君集感觉兴奋。

李靖能跑上千里来劳军,即使主要目的是为了他自己的两个孙儿,但侯君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